05畜禽解剖学——消化系统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523350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14.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5畜禽解剖学——消化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05畜禽解剖学——消化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05畜禽解剖学——消化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05畜禽解剖学——消化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05畜禽解剖学——消化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5畜禽解剖学——消化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畜禽解剖学——消化系统(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成消化管咽食管胃口腔小肠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大肠盲肠 结肠 直肠肛门消化腺壁外腺唾液腺肝脏胰脏壁内腺胃腺肠腺食管腺任务五 消化系统功能1.采食 2.消化: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消化 3.吸收:吸收营养物质入体内 4.排泄:将残渣排出体外 5.保证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牛的消化系统食管瘤胃网胃瓣胃皱胃盲肠牛消化系统全貌肛 门 盲 肠回 肠结 肠 袢直 肠瘤 胃瓣胃12指 肠皱 胃胰管胰网胃胆 管胆肝肝动脉食管 沟食管气管喉颌下 腺舌下腺舌口腔下唇 上唇鼻孔腮腺咽马消化系统全图第一节 口腔和咽 一、口腔 (一)口腔周壁前壁:唇侧壁:颊顶壁:硬腭底壁:下颌骨和舌后:咽、食管 (二)分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

2、腔(齿弓) (三)功能:采食、吸吮、泌涎、味觉、咀嚼、吞咽猪口腔硬 腭牛鼻唇镜鼻唇镜:牛上唇 中部和两鼻孔之间 的无毛区,内有鼻 唇腺,分泌液体经 导管通到鼻唇镜上 呈现露珠状。羊鼻镜猪吻突猪的颊部较短,口裂 大,唇的活动性小, 上唇与鼻连在一起构 成吻突,有掘地觅食 作用。牛上颌颊黏膜的 锥状乳头齿板特点:口腔黏膜角质化颊乳头齿板无上切齿和犬齿腭褶游离缘锯齿状(四)口腔的特点1 .前唇:口角;口裂; 牛:唇短而厚,不灵活,有鼻唇镜。 羊:唇薄而灵活,有鼻镜。 唇黏膜有角质化乳头,尖端向后; 马:唇长而灵活,上唇正中有一纵沟人中下唇短厚,腹侧有一明显的丘状隆起,称颏 猪:吻突;口裂大;2 .两

3、侧颊: 牛羊:黏膜上有许多锥状乳头,尖端向后。有颊腺和腮腺的开口。粘膜发黑。 马猪,粉红色,光滑。3.硬腭:口腔顶n骨质基础n牛羊齿垫或齿板n腭缝、腭褶n马羊猪腭褶游离缘光滑牛的锯齿状n切齿乳头:腭缝的前端一突起 -切齿乳头,两旁有切齿管开 口(鼻腭管开口):通鼻腔。 4.硬腭后为软腭:活性瓣-吞 咽时盖住鼻后孔,呼吸时下垂 。腭缝腭褶齿垫切齿乳头切齿管开口5.口腔底和舌n舌:舌尖 舌体舌根:背侧舌扁桃体尖体根舌下肉阜舌系带舌粘膜舌系带:马一条,牛猪两条舌下肉阜(卧蚕):系带两侧的凸起,是颌下腺的开口,猪无 。牛舌圆枕:舌根背部,粘膜形成的圆形隆起(马猪狗无) 舌扁桃体:舌根背侧粘膜有扁桃体小

4、窝,内有淋巴小结舌乳头: 丝状、锥状、豆状、 菌状(边缘)、轮廓(两侧) (牛羊)机械乳头味觉乳头马: 丝状、菌状、轮廓、叶状 猪: 丝状、锥状、菌状、轮廓、叶状味觉乳头舌背粘膜舌背粘膜舌圆枕前方的舌背舌圆枕后部两侧舌圆枕羊舌黏膜上锥状乳头5.齿n齿的种类:切齿、犬齿和臼齿:牛羊无上切齿,犬齿;猪公马有上下犬齿母马有时仅下颌有犬齿长冠齿和短冠齿:齿冠的长短,齿冠外侧为齿骨质马的切齿和臼齿、牛的臼齿-长冠齿有齿坎肉食兽、猪齿和牛的切齿- 短冠齿无齿坎齿式写法:切齿(I) 犬齿(C) 前臼齿(P) 后臼齿(M)切齿(I) 犬齿(C) 前臼齿(P) 后臼齿(M)2齿冠齿颈齿髓腔齿根齿骨质(黄色 )釉

5、质(白色) 齿质齿的构造n齿坎:磨面上漏斗状的凹陷称为齿坎。 又称黑窝。n齿星:长冠齿不断磨损时,磨面上出现 填塞于齿腔中的次生齿质,呈黄褐色的 斑点状,称齿星。马的切齿的齿坎消失和齿星出现的时间,有一定顺序, 可作为年龄鉴别的依据。齿与年龄鉴别 1. 5岁前看出齿 2. 5岁后看下切齿齿坎磨损程度、齿星出现的时间、齿冠的磨面形状及上下切齿构成的角度。牛齿与年龄鉴别:看切齿(主要是看两个门齿) 牛羊无上切齿,短冠齿,无齿坎,看磨面磨面程度 年 龄 未磨灭 4-5岁 磨面呈横椭圆形 6岁 磨面呈不正四边形 8岁 磨面呈圆形 9-11岁 严重磨灭,磨面呈纵椭圆形 12-13岁马齿与年龄鉴别:看上下

6、切齿外形,咬合程度:上下切齿唇面所构成的角度幼驹为弧形,以后逐渐出现角度,先为钝角,老龄时为锐角 磨损情况:有齿坎年龄小,齿坎磨没了,8-9岁; 出现齿星年龄更大。5. 唾液腺(1)腮腺(耳下腺) 形状:牛、猪三角形,马的四边形 位置: 下颌骨后方,耳根腹侧 色泽:牛猪棕红色,马灰黄色 腮腺管开口:两侧颊黏膜 牛:第5上臼齿相对的颊黏膜 羊:第3-4上臼齿 马:第3上臼齿 猪:第4或5上臼齿腮腺(耳下腺):下颌骨后方,耳根腹侧颌下腺:腮腺的深面舌下腺:舌体和下颌骨之间(2)颌下腺位置:腮腺的深面色泽:牛淡黄色、马褐色、猪淡红色导管开口:舌下口腔底壁。牛:舌下肉阜马:舌下肉阜猪:舌系带两侧的口腔

7、底粘膜(3)舌下腺(牛): 位置:舌体和下颌骨之间上部:多管舌下腺,导管开口于口腔底下部:单管舌下腺,导管开口于舌下肉阜猪:舌系带两侧口腔底的粘膜马:无单管舌下腺,舌下腺管30多条,直接开口于舌两侧的口腔底粘膜二、咽和软腭鼻腔口腔咽 食管喉1.咽:漏斗状的肌膜性囊,内腔为咽腔食管气管鼻 腔口 腔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喉硬腭 软腭鼻后孔:2个,通鼻(牛1个鼻后孔,水牛2个) 咽鼓管咽口:通中耳鼓室咽口:通口腔 食管口:通食管 喉口:通喉、气管鼻咽部咽腔的七个通路口咽部喉咽部扁桃体窦:口咽部侧壁,容纳腭扁桃体 牛:大而深, 猪:腭扁桃体位于软腭内 马:无明显的扁桃体窦马:咽鼓管囊(兽医临床上称喉囊)猪

8、:咽憩室咽鼓管在颅底和咽后壁之间形成一膨大的粘膜囊。 在患某些化脓性炎症时常成为蓄脓的场所。咽憩室:咽粘膜在食管口的背侧形成的短管状盲囊 耳根部注射时掌握注射深度 猪能够同时呼吸和吞咽2.软腭前缘附着于腭骨水平部上;后缘凹为游离缘,称为腭弓,包围在会厌之前。软腭两侧与舌根相连的粘膜褶称舌腭弓软腭两侧与咽壁相连的粘膜褶称咽腭弓。牛、猪:软腭较短厚;几乎位于水平位;马:软腭长,后缘伸达喉的会厌基部,很难用口呼吸。不能用口腔引胃管!一、食管是连于咽和胃之间的肌质管。 起自咽的后部、喉口背侧。向后方延伸,逐渐转 到气管的左侧,形成食管襻,到胸前口处又重 新转到气管背侧进入胸腔。食管入胸腔后,在 纵隔内

9、后行,经膈的食管裂孔进入腹腔,沿肝 的背缘与胃的贲门相接。 主要功能是运送食物入胃。 食管壁内的食管腺不属于消化腺。第二节 食管和胃气管食管颈中部胸前口食管裂口左 右颈部: 外膜胸部腹部食管 三段浆膜牛:全为横纹肌。 猪:仅靠近胃处为平滑肌。 马:前2/3为横纹肌,向后过度到平滑肌。二、胃是食管走末端的膨大部分,具有收纳 食物、混合食物及分泌胃液等功能。 胃壁因为肌肉发达,空虚时能收缩 变小,充满食物和水时可扩大到原来的 数倍。大部在左季肋部,小部在右季肋部 位置: 壁面与膈和肝相邻;脏面接大结肠、空肠和胰。形态:马胃是单室胃,呈弯曲的扁椭圆囊状 。入口:贲门;出口:幽门。 构造 胃大弯:胃的

10、腹缘凸出胃小弯:背缘短而凹入胃的左端膨大形成胃盲囊,是胃的最高点1. 马胃: 胃组织构造:胃解剖构造:(1)胃解剖构造:马胃粘膜 无腺部 靠近贲门左侧膨大为胃盲囊-苍白贲门腺区有腺部 胃底腺区 红褐色或灰色幽门腺区粘膜下层肌层(分三层,内环、外纵、中斜;贲门、幽门为括约肌)浆膜:延续为 大网膜接结肠小网膜-接肝 胃壁组织构造: 猪胃单室胃。 胃大弯可达腹腔底壁。 胃憩室:胃的左端大而圆的盲突。 幽门圆枕:在幽门处自小弯一侧胃壁向 胃内腔的鞍形隆起。具有关闭幽门的作用。 猪胃粘膜的无腺部很小,有腺部大。猪胃内部结构 牛、羊胃牛、羊的胃为复胃或多室胃。瘤胃最大,占腹腔的34。瘤胃偏左,左右扁、前后

11、伸长。 左侧面贴腹壁称为壁面,右面与 其他内脏相邻称为脏面。 瘤胃表面有明显的前沟、后沟、 不太明显的左纵沟和右纵沟。肉柱:外表各沟相对应的肉柱(粘膜)。肉柱由瘤胃胃壁环形肌束集中形成,在瘤胃运动中起重要作用。瘤胃粘膜面上密布大小不等的叶状、棒状乳头,瘤胃腹囊及盲囊中的乳头密而大。肉柱上无乳头,粘膜层无腺体。网胃为一椭圆形囊,位 于瘤胃的前下方,向前 后稍压扁,与56肋间 相对。前方紧贴膈,膈 的胸腔面邻心包和肺。网胃粘膜面有蜂窝状褶,褶上密布角质乳头。创伤性网胃炎(心包炎、肺炎):混杂于饲草中的金属异物易落入网胃底部。由于胃壁肌肉强力收缩,尖锐的金属异物会刺穿胃壁,造成创伤性网胃炎,并有可能

12、刺破膈进入胸腔,刺伤心包或肺。网胃有两个口:瘤网口瓣口 瘤网口 是由瘤胃房前部粘膜形成的褶状突起构成( 瘤网褶),可作为瘤胃和网胃的分界。网瓣口位于瘤网胃口的右下方,与瓣胃 相通,在该口周缘的粘膜面上有数枚 爪状乳头,常常极度角质化,呈棕黄 色。食管沟 由两个隆起的粘膜厚褶组成,后者称为食管沟 唇,沟唇起于瘤胃贲门,沿瘤胃及网胃右侧壁下 行,达网瓣胃口。两唇稍呈交叉状,当幼畜吸吮乳汁或水时,可通过食管沟 两唇闭合后形成的管道,经瓣胃底直达皱胃,随着牛年龄的增 大、饲料性质的改变,食管沟闭合的机能逐渐减退。瓣胃位于腹腔右肋部的下部,瘤胃和网胃的右侧 ,与第711肋骨(牛)或第910肋骨(羊)相对

13、。牛的瓣胃外形为圆形,向左、右稍压扁。羊 的则为卵圆形。 瓣胃粘膜上有各种不同高度的褶称为瓣叶, 共约百余片,瓣叶游离缘呈弓形凹入,凹缘朝向 小弯。瓣叶的附着缘与胃壁粘膜层相延续。在网 瓣胃口与瓣皱胃之间的胃壁部分又称为瓣胃沟, 后者一端通网胃和食管沟,另一端通皱胃。皱胃为有腺胃,外形长而弯曲,呈前大后小 的葫芦形,可分为胃底部、胃体部和幽门部 3个部分。 皱胃腹缘称为大弯,背缘称为小弯,皱 胃与十二指肠的通口称为幽门。皱胃粘膜内有大量胃腺存在,分泌胃 液,参与消化。其中主要是胃底腺,而贲门 腺(靠近瓣皱胃口附近)和幽门腺都很少。牛、羊的网膜 a大网膜:分为浅层和深层。每层均由 两层浆膜构成。

14、浅层和深层大网膜分别起自瘤 胃的左纵沟和右纵沟,向下向右侧延伸。浅层 大网膜经过瘤胃腹囊底面转到右侧,位于深层 大网膜的表面,两层大网膜将位于瘤胃右侧的 各肠管覆盖,向上主要止于十二指肠第二段和 皱胃大弯。 b. 小网膜:从肝的脏面包过瓣胃表面到胃 小弯、幽门部及十二指肠起始部。三、肠管径明显增粗或者有许多囊状膨隆。 肠管的长度和各段形态,因动物种类 不同而有差异。小肠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大肠盲肠 结肠 直肠胃的幽门肛门在腹腔内形成许多半环状盘曲, 因其系膜较长(十二指肠除外), 在腹腔内的活动范围较大。(一) 小 肠1.十二指肠: (1)起于幽门,后接空肠,全长约1米,向 背侧走,靠近肝的脏

15、面形成乙状弯曲,进而转向后 行,到右侧髋结节位置折转向前内侧,重新回到肝 的脏面,延接空肠。 (2)主要特点:系膜短,肠管平直,位置比 较固定。 (3)十二指肠(小)结肠韧带:它在起始部形 成乙状弯曲,十二指肠与小结肠起始部之间有短的 浆膜褶相连,该浆膜褶称为十二指肠(小)结肠韧带 ,该韧带可作为十二指肠与空肠的分界标志。2. 空 肠(1)小肠中最长的一段 (2)系膜长,盘曲多,在腹腔内活 动范围大。 (3)马空肠主要位于腹腔左髂部上1 3处,一部分可达后腹部,与小结肠混 在一起,由发达的空肠系膜集中固定于腰 椎下方,称空肠系膜根(内有动脉、静脉、 神经和淋巴管等)。 牛的空肠位于腹中部右侧,

16、由较短的 系膜固定在结肠旋袢的周围,肠壁内淋巴 集结较大。全长4060cm,肠管平直,管壁较 厚回肠通入盲肠的开 口称回盲口。回肠与盲肠底之间 有回盲韧带。一般将回 盲韧带附着于小肠的部 分肠段算作回肠。3.回肠 (二) 大 肠马的盲肠特别发达,外形呈逗点状。 盲肠后缘隆凸称大弯,前缘凹陷称小 弯。回肠的入口和盲肠的出口都在小弯部 分,分别称为回盲口和盲结口。 盲肠上部膨大、钝圆,称为盲肠底, 下部称盲肠尖,中部为盲肠体。 盲肠上有4条由外纵肌层集中所形成的 纵带,由于纵带的牵引,使盲肠肠壁形成 许多囊状肠袋。1. 盲肠:2. 结肠马的结肠大结肠小结肠大结肠长3m左右 双层盘曲的马蹄形肠襻 占据整个腹腔的下半部4段 3弯曲:右下大结肠 胸骨曲 左下大结肠 骨盆曲 左上大结肠 膈曲 右上大结肠猪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