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底稿[企业审计管理推荐]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48520891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3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工作底稿[企业审计管理推荐]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审计工作底稿[企业审计管理推荐]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审计工作底稿[企业审计管理推荐]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审计工作底稿[企业审计管理推荐]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审计工作底稿[企业审计管理推荐]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审计工作底稿[企业审计管理推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工作底稿[企业审计管理推荐](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审计工作底稿唐建华 2007年8月哈尔滨2初步业务活动 工作底稿3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特别是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 业务风险评估,特别是管理层诚信度; 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对业务约定条款的误解。4审计准则第1152号前后任沟通前任注册会计师是否发现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存在诚信方面的问题; 前任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层在重大会计、审计等问题上存在的意见分歧; 前任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治理层沟通的管理层舞弊、违反法规行为以及内 部控制的重大缺陷; 前任注册会计师认为导致被审计单位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5审计准则第1121历史财务信息的质量控制业务承接与保持职业道德规范6审计准则第1

2、111号 审计业务约定书7计划审计工作 工作底稿8审计准则第1201号计划审计工作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9总体审计策略确定审计业务的特征,包括采用的会计准则、特定行业的报告要求以及被审计 单位组成部分的分布等,以界定审计范围; 明确审计业务的报告目标,以计划审计的时间安排和所需沟通的性质,包括提 交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预期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的重要日期等;10总体审计策略考虑影响审计业务的重要因素,以确定项目组工作方向,包括确定适当的重要 性水平,初步识别可能存在较高的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初步识别重要的组成 部分和账户余额,评价是否需要针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获取审计证据,识别被 审计单位、所处

3、行业、财务报告要求及其他相关方面最近发生的重大变化等 11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重要性概念。一项错报是否重要,其最高判断标准是视其是否影响信息使用者 的决策。应当从错报的两个方面,考虑其重要性: 数量 性质12从数量角度考虑重要性税前收益的 510 总收入的0.52 总资产的0.5213审计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可接受的审计风险的确定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检查风险的控制14具体审计计划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其他审计程序15具体审计计划工作底稿体现在哪里?16审计证据组合与审计策略审计证据组合:风险评估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进一步审计程序获

4、取的审计证 据 进一步审计程序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 实质性程序实质性分析程序细节测试 细节测试对交易的细节测试对余额的细节测试17审计证据组合与审计策略审计证据组合:(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实质性分析程序对交易的细节 测试对余额的细节测试)获取的审计证据=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18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19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沟通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计划的审计范围和时间; 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20风险评估工作底稿21审计准则重塑了审计流程,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最新发展22审计方法论演进的三个阶段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23审计风险准则在审计准则 体系中的方位审计工作的思路或

5、者方法论(新审计流程)如何配置审计资源?24审计风险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 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25审计风险准则核心要求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实务中切实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以重大错报风险的 识别、评估和应对作为审计工作的主线。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x检查风险26审计风险准则精要注册会计师必须实施专门的程序来获取对被审计单位及环境(包括内部控制) 更为深入、更广泛的了解在所获取

6、了解的基础上,注册会计师必须地对会计报表发生重要错报的风险进 行更为严格的评估。注册会计师必须对所有审计项目进行风险评估,而不能简 单地将固有风险评估为最高27审计风险准则精要注册会计师必须将风险评估结果与所实施的审计程序性质、时间和范围更清楚 地联系起来 反对平均使用审计资源,反对使用标准的审计程序,反对无的放矢28审计风险准则之间的联系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提 升风险导向审计思想的地位,统领其他审计风险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 报风险,解决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和识别问题29审计风险准则之间的联系中国注册

7、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 序,解决如何应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拓展了审计证据的内涵, 强调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所获取的信息同样构成审计证据3031识 别 和 评 估 重 大 错 报 风 险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过程中识别风险,并考虑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考虑识别的风险是否重大考虑识别的风险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32应 对 评 估 的 重 大 错 报 风 险财务报表层次认定层次33财 务 报 表 层 次 重 大 错 报 风 险 的 应 对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

8、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 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提供更多的督导 增加审计程序的不可预测性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34认 定 层 次 重 大 错 报 风 险 的 应 对根据评估的风险确定拟实施的进一 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35进 一 步 审 计 程 序控制测试认定层次实质性程序36审计风险准则对执业行为的影响审计重心前移,经验丰富人员更多精力投入风险评估和审计计划过程中 注重外部证据 更强调职业判断 心理适应37审计风险准则运用中存在的问题问题 风险评估不够到位,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与风险评估之间的脱节 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之

9、间脱节 原因 风险评估的作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心理上尚不能适应 关键应用技术尚需要一个过程 解决办法 转换审计理念 完善内部操作规程 积累行业数据 正确看待审计成本的变化38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风险评估阶段的分析程序39房地产行业的风险评估收入确认 利息费用资本化 开发成本的预提 土地增值税 资金链断裂导致持续经营问题 质量保证负债预提? 开发成本的分配40风险评估工作记录 项目组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进行的讨 论,以及得出的重要结论(见项目组讨论纪要) 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各个方面的了解要点(内部控制各项要素的了解 要点)、信息来源以及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见

10、风险评估工作底稿)41风险评估工作记录 在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识别、评估出的重大错报风险(见风险评估 结果汇总表) 识别出的特别风险和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以及 对相关控制的评估(见特别风险汇总和应对方案表)42风险应对工作记录 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总体应对措施; 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与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联系;风险应对工作应记录于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包括计划矩阵)43风险应对工作记录 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结果(记录于审计结论和重大事项概要) 如果拟利用在以前审计中获取的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

11、注册 会计师应当记录信赖这些控制的理由和结论。(记录于控制测试工作底 稿)44审计工作底稿的主体结构风险评估工作底稿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不包括内控)了解内部控制(两个层面,业务循环)风险应对工作底稿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45风险评估和应对工作底稿 如何实现前后贯通需要详细运用认定“认定”在执业准则体系中出现190次认定是审计精细化的基础46“认定”是审计工作的切入点管理层认定审计目标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审计结论47认定的概念总体审计目标如何实现?需要引入认定的概念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认定的含义48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期间的各类交易和事项运用的认定通常分为下列类别: 发生:记

12、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由分类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被审计 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49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注册会计师对期末账户余额运用的认定通常分为下列类别: 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 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

13、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 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50与列报相关的认定注册会计师对列报运用的认定通常分为下列类别: 发生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 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如果将应当披露的事项没 有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就违反该目标。 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51运用认定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详细运用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作为评估重大错报风 险以及设计与实施进一步程序的基础。根据管理层认定确定具体审计目标,根据具体

14、审计目标确定审计程序,根据实施 审计程序的结果确定审计结论,根据审计结论确认审计意见52审计工作底稿中认定的运用风险评估工作底稿(控制了解工作底稿及风险评估汇总表)控制测试工作底稿实质性程序工作底稿计划矩阵(统驭)53审计工作底稿中量化技术的运用审计风险模型(实质性程序计划演示)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54特殊项目审计工作底稿55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 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两类舞弊 对财务信息作出虚假报告 侵占资产56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 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防止或发现舞弊是被审计单位治理层与管理层的责任注册会计师有责任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审计工作,获取财务报表在整体上 不

15、存在重大错报的合理保证,无论该错报是由于舞弊还是错误导致。57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中对财务报表审计目 标的设定 合法性 公允性58合理保证的概念 “合理保证”系相对于“绝对保证”而言 为什么是合理保证 合理保证意味着审计风险始终存在59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 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财务报表审计不同于舞弊调查注册会计师不能绝对保证能够发现因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60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 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注册会计师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 询问 考虑舞弊风险因素 动机和压力 机会 借口 分析程序 考虑其他信息 收入舞弊假设61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 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注册会计师应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舞弊风险属于特别风险 高度的职业怀疑态度 两个层次分别应对62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 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对财务报表层次的舞弊风险采取总体应对措施: 考虑人员的适当分派和督导; 考虑被审计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 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应当注意使某些程序不为 被审计单位预见或事先了解 63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 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应对认定层次的舞弊风险: 改变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 改变实质性程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