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实务——改善生产管理的利器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8519231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185 大小:88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PM实务——改善生产管理的利器_第1页
第1页 / 共185页
TPM实务——改善生产管理的利器_第2页
第2页 / 共185页
TPM实务——改善生产管理的利器_第3页
第3页 / 共185页
TPM实务——改善生产管理的利器_第4页
第4页 / 共185页
TPM实务——改善生产管理的利器_第5页
第5页 / 共1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PM实务——改善生产管理的利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PM实务——改善生产管理的利器(1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TPM实务改善生产管理的利器-讲师:何健 推行改革,就要给每个人 换脑,如果不换脑就要换 人。邓小平第一讲 :TPM的基本概念问题一:何为TPM?TPM与5S关系为何?一、TPM的定义和历史1、生产保养的历史事后保养时代(BM) 1951年前预防保养时代(PM) 1951年起改良保养时代(CM) 1957年起保养预防时代(MP) 1960年起全员生产保养时代(TPM) 1971年起2、TPM的定义(广义):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全员生产保养)1)以建立健全追求生产系统效率化极限的企业体质为目标;2)从生产系统的整体出发,构筑能防患未然的所有损耗 (灾害、

2、不良、故障等)发生的机制;3)在包括生产、开发、设计、销售及管理部门在内的所有部门;4)通过公司上层到第一线员工的全员参与;5)以重复的小集团活动,最终达成零损耗的目的TPM的定义(狭义) 以达到设备的最高效率为目标,建立以 保养预防、预防保养、改良保养之设备 生涯为对象的全面生产保养制度。 规划设备的人(计划部门)、使用者( 制造部门)和保养的人(保养部门)等 ,所有关系者共同参与; 从高阶主管到第一线全员参加; 以自主的小集团活动来推动TPM。1971年版TPM 1989年版TPM活动目标设备的效率化整个生产系统的 效率化活动对象建立良好的设 备维护 体系构筑零损耗的管 理机制参与部门生产

3、部门/保全 部门企业的所有部门参与人员相关部门的所 有人员企业的全部人员活动方式自主的小集团 活动自主活动和职务 活动相结合二、TPM展开的八大重点设备效率化的个别改善 *自主保养体制的确立(生产部门)*计划保养体制的确立(设备部门)*保养预防设计和初期流动管理体制的确立(研究开发部门)建立品质保养体制ISO9000(全体员工)教育训练(HR部门)和提案改善(全体员工) *管理间接部门的效率化(间接部门)*安全、卫生和环境的管理ISO14000(基础的基础)TPM活动的有形效果: 生产(人和设备)效率的提高 不良品率的降低 生产及管理周期缩短 库存量减少,资金积压减少 各类损耗降低,浪费减少

4、生产成本减少,顾客满意度上升 员工提案和发明创造力提升 其他有形效果TPM的无形效果:员工的改善意识、参与意识增 强 员工的技能水平提高 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形成 员工精神面貌改观,自信心增 强 企业凝聚力增强区分项目TQM活动TPM活动活动的目的企业管理体质改善 (管理改善、业绩 改善、员工培养)改善的对象质量 从产出和结果的不良解 析着眼设备 及工厂全部 从投入和原因的 对策方面着手达成目的的 手段管理的体系化和标准化 软件指向现场 、现物的理 想状态的实现 硬件指向人才培养分析手法 QC手法固有技术 保全技能等小集团活动 自发式的小集团活动职务 活动和自发 活动相结合活动的目标质量提高 P

5、PM值的降低追求零损耗 损耗的彻底整理 整 顿清洁 清扫素 养 5SPDACTPMTQM5S和PDCA循环是TPM的基础!第二讲: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1、正确选配设备 2、合理使用设备 3、精心维护设备 4、设备的技术改造与更新 5、设备的软件开发第一节 设备的选择 一、设备选择考虑 的技术因素1、生产性 满足生产、提高生产率程 度 2、可靠性 在规定的时间和使用条件 下,无故障发挥规定机能 的概率 3、安全性 设备安全生产的保障性能 4、节能性 设备对能源利用的性能 5、耐用性 设备的正常使用的自然寿 命6、维修性 设备及其部组件等可被维 修的难易程度或性质 7、互换性 设备之间各

6、部组件及其原 器件互换的可能性 8、成套性 为使设备能力和功能得以 充分发挥的设备附属配备 状况 9、可调整性 设备可进行适应性调整的 可能性,它反映了设备的 系统柔性。 10、环境保护性 设备对环境保护的能力第二节 设备的使用 一、恰当地安排加工任 务和设备的工作负荷1、考虑设备技术特点 2、避免设备超负和浪费 二、为设备配备相应的 操作人员1、专业对口 2、级别恰当 3、素质匹配 三、建立健全有关设备 使用和维护方面的规章 制度1、关于设备使用和维护要求 的规章制度 2、强调工人责任的规章制度 四、为设备创造良好 的工作环境1、有利于设备功能保护 2、有利于操作者工作效率提 高 五、提高使

7、用者对设 备养护的认识1、使用者是设备的主人 2、设备不良是使用者的责任第三节 设备的维修 一、零件磨损与设备的故障规律2、设备故障规律时间磨 损 量 二、计划预防维修制度1、计划维护保养故 障 率有效寿命时间 1、零件磨损规律2、计划修理类型及内容3、计划修理的方法 1)标准修理法(强制修理法) 对设备的修理日期、类别和内容,按标准预先做出计划,并严 格按照计划进行修理。 2)定期修理法 参考有关修理定额资料,制定设备修理的计划日期和大致的修 理工作量,对于修理内容根据每次修理前的检查,再作详细的 规定。 3)检查后修理法 检查按事先计划规定进行,而每次修理的时间和内容根据检查 结果及以前的

8、修理资料来决定。第四节 企业设备的修理 一、修理工作定额修理工作定额是在科学分析、试验和经验统计的基础上,对设备维修保养的间 隔时间、种类、各类修理的劳动量和停歇时间等,规定的一些数量标准。 1、修理周期 相邻两次大修理之间的时间间隔。 2、修理周期结构 在一个修理周期内,中小修及定期检查的次数和排列顺序。 例:K-O-M-O-M-O-C-O-M-O-M-O-C-O-M-O-M-O-K 3、修理间隔期:相邻两次顺序修理之间的时间间隔。 4、修理复杂系数 表示设备修理复杂程度、计算设备修理工作量的一个假定单位 。 5、修理劳动量定额 企业规定的为完成设备的各项修理工作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标准 。 6

9、、修理停歇时间 设备从停止工作交付修理开始,到修理工作结束,经质量检查 合格验收,并重新投入使用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二、设备修理的组织形 式 1、集中修理 将全厂设备的各种修理工作 集中起来,由专门的修理车 间负责完成。 2、分散修理 将修理工作分散,由各车间 的维修工段负责进行。 3、混合修理 设备大修及备件制造由修理 车间进行,而设备的中、小 修和维护检查则由各车间的 修理工段负责。 三、设备修理的组织方 法 1、部件修理法 事先准备好一些同类部件, 修理时用备用部件更换已损 坏的部件。对换下的部件修 复储备待用。 2、部分修理法 对设备各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按顺序分别进行修理,每 次只

10、修理其中的一部分。使 修理工作化整为零。 3、同步修理法 将在生产过程中工艺上有紧 密联系的数台设备,安排在 同一时间内进行修理。第五节 设备的更新与改造 一、设备磨损的性质 1、有形磨损(物理磨损) 设备由于磨损、腐蚀、应 力等原因造成的实际磨损 。 2、无形磨损(精神磨损) 由于带有新技术的同类产 品出现,使原有设备发生 贬值。 二、设备的寿命 1、自然寿命 2、经济寿命 3、技术寿命 三、设备的改造 1、设备技术改造 对原有设备作局部的改革 ,以改进性能、增进功能 、提高精度或生产率。 2、技术改造方向 改变设备结构 改进设备功效 提高自动化水平 四、设备的更新 用比较先进和比较经济的

11、设备,去更新那些从技术 上说不能继续使用,从经 济上说不宜继续使用的设 备。第六节 设备管理的指标体系一、表示设备管理状态的指标 1、表示设备管理状态的指标 (1)设备稼动率=(作业时间-不运转时间/作业时间(%) (2)每小时生产量=生产量/作业时间(%) (3)每小时加工量=(生产量-材料费)/作业时间(%) 2、关于设备的故障的指标 (1)每个月因故障停止时间=停止时间(H/月) (2)每个月因故障停止件数=停止件数年(件/月) (3)故障度数率=故障次数/作业时间(回/H) (4)故障强度率=故障停止时间/作业时间(%) (5)每个月长时间(3H以上)故障件数=件数/月 (6)每个月短

12、暂(局部)停止件数=件数/月设备管理的指标体系 一、表示设备管理状态的指标 2、关于设备的故障的指标 (7)由故障引起的品质不良率=不良率(% ) (8)平均故障间隔(MTBF)=稼动时间的合 计/停止次数 (9)平均复原时间(MTTR)=停止时间的 合计/停止次数 (10)故障原因探明件数=故障探明件数/故 障件数(%)设备管理的指标体系一、表示设备管理状态的指标 3、关于设备的维护保全的指标 (1)每个月的维护保全时间=维护保全时间*人数(MH/月) (2)每台生产量的维护保全费=维护保全费/生产量(%) (维护保全费=外协费+维护保养的材料费+维护保养的劳务 费) (3)每台制造成本的维

13、护保全(保金)费=维护保全费/制 造成本(%) (4)每台生产数量的保养费=保养费/人数(元/台)或=保 养费/吨(元/吨) (5)每个保全人员的保全费=保养费/人数(元/人) (6)每台设备原价的保全费=保全费/设备买价(元/元) (7)保养资材库存回转率=库存额/使用额(元/元)设备管理的指标体系 4.性能稼动率实际产量负荷产量 其他的指标 )故障损失金额减产金额保养费 )故障对策有效率有效对策件数总对策 数 )对策实施率实施件数总对策件数 )自主保养点检率自主点检地方个数必 需点检地方数 )设备改善提案率提案数员工人数设备管理的指标体系 维修的参数体系 维修的费用参数 )维修费用强度企业

14、年度维修费用企业 年度生产费用 )主要设备维修费用强度主要设备年度维 修费用主要设备的价值 )维修材料费用比年度维修材料费用年 度维修费用 )维修工时费用比年度维修工时费用年 度维修费用设备管理的指标体系 维修的计划参数 )维修计划程度年度计划维修费用 年度实际维修费用 )维修费用预酸偏差度实际维修发生 的费用预算费用预算费用 )计划维修实施率实际维修工时计 划维修工时设备管理的指标体系 维修的专业化参数 )委外维修费用比委外维修费用企 业年度维修费用 )维修集中化程度集中维修的工时 总维修工时设备管理的指标体系 维修管理组织参数 )人均设备固定资产价值设备固定资 产价值维修人员数 )维修人员

15、构成比维修技术人员数 维修人员总数 )维修人员比例维修人员总数员工 总数设备综合使用效率的计算: 讲到这里,本章以设备综合使用效 率的计算,请大家反省并做为结论, 也希望大家因此下定决心,开始实施 TPM吧! 突发故障的损失很容易看到 慢性不良的损失不容易看到,但累积起 来太多、太大了。 如果你的开工率设备使用率,能够 达60%就很好!不然请下定决心,开始 实施TPM吧!设备综合使用效率的计算:綜合使用效率=時間運轉率性能運轉率良品率性能运转=速度运转率纯运转率 设备综合使用效率的计算:A:一日实勤时间=60分8=480分 B:一日之计划停止时间 (含生产停止、养护、 朝会及管理)=20分 C:一日之负荷时间=480-20=460分 D:一日之停止损失时间 (小故障10分,部置20 分,调整20分,其它10分)=60分 E:一日生产量400个 H:良品率98% I:标准或基准周期时间0.5分个 J:实际周期时间 0.8分个 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