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01853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2《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2《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2《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2《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2《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陈太丘与友期3、1、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理解本文主旨教学目标(1分钟)2、能够参照译文背诵课文。读准字音,正确停顿。自学指导一、朗读课文两遍(3分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 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 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 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v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 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 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

2、不至已去友人便 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 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 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顾 自学指导一结合注释自读自译课文,圈 画出不能解决的文言字词。字词积累v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词。v1. 与友期行v2. 太丘舍去v3. 尊君在不v4. 相委而去v5. 则是无信v6. 下车引之v7. 入门不顾约定离开现在写作“否”,表示疑问 丢下,抛弃信用牵引,拉 回头看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 方:陈太丘跟朋友约好一同出行,(他们)约好在正午动身 ,过了正午朋友没有到,陈太丘便离开了,离开后朋友

3、才到。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 方:相约而行。期,约定到达才嬉戏“尊 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你父亲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很久您都没 到,他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啊 !和别人 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对别人父亲的尊称通“否”等待不是丢下,舍弃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元方说; “您与我父亲约好正午。到了正午您没到, 就是不 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父亲,就是不讲礼貌。”那人感到很惭愧,下 下车拉元方以示

4、歉意,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没回。拉回头看就感到惭愧1、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 方可以看出来? 无信- 暴躁易怒- - 粗鲁- 无礼- 知错能改- 2、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反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反 驳父亲友人的?驳父亲友人的? 1、无信 “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无礼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明白事理(懂礼识仪),性格直率,聪敏。自学指导二(8分钟)“期日中,过中不至” “友人便怒” “非人哉!” “对子骂父” “友人惭,下车引之”3、作者写此文,意图是什么(主 旨)?信是立世之本,做人应当诚 信、有礼。1、通假字:尊君在不2、古今异义:陈

5、太丘与友期 太丘舍去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通( 否 )古:约定 今:日期古:离开 今:前去,前往古:拉 今:引用古:回头看 今:照顾当堂训练(810分钟)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 谦词。尊君 家君 陛下 令尊 寡人 足下令郎 老朽 麾下 敬词有敬词有谦词有谦词有 4、重点语句翻译: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跟朋友约好一同出行,(他们)约好在正午动 身,过了正午朋友没有到,陈太丘便离开了,离开后 朋友才到。(2)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朋友便生气地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啊 !和别人 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3)元方曰:“君与家君

6、期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说; “您与我父亲约好正午。到了正午您没到 , 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父亲,就是 不讲礼貌。”(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那人感到很惭愧,下下车拉元方以示歉意,元方走进 门去,连头也没回。当堂训练(1012分钟) 5、补充括号内省略的内容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 )不至 ,太丘舍去,去后(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 )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 ( )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

7、骂父,则是 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友友元方家父你(友 )家父我你你元方6 6、讨论:在友人、讨论:在友人“惭惭”“”“下车引之下车引之” 时,元方却时,元方却“入门不顾入门不顾”是否失礼?是否失礼? 参考答案: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既然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的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确实有失礼仪。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况且客人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自古以来,出现过许 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

8、 童,关于他们的美德,至 今流传。相信咱同学也知道这 样的故事,下面就请交流 一下你所知道的故事。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物名,职称等,可照录不翻译。例:元方 陈太丘(人名)、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例:去后乃至 去后(友)乃至待君久不至,已去 (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常见,因 此选择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例:去后乃至 、才 、竟然 、就是、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例:文言实词:元方时年七岁 那年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信用刘义庆刘义庆: 朝,彭城人,宋 武帝刘裕的侄子,袭爵临川王, 朝, 家。 世说新语

9、集主要记载 到 ,士大夫 阶层荒诞的闲谈轶事。也是六朝志人 小说的杰出代表。具有“语言简练、 辞意隽永”的特点,因此著称于世。 该书在魏、晋是当时盛行的小说集大 成之作,对后世的小说和笔记小说发 展影响很大。 文学南朝宋东汉末年晋朝笔记小说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 目标):v1、清除障碍,顺畅朗读。v2、理解字句,整体感知。v3、复述故事,推究内涵。v4、审美评价,勇于创新。读准字音朗读课文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有一人 欲依附, 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 宽, 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 王欲 舍所携人。歆曰: “本所以疑, 正 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 宁可以急 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 世

10、以此定 华、王之优劣。 xn zhxi y zhng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有一人欲依附, 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一起,都想要 顺便 借光 就 形作动 对感到为 难 代词 这件事恰巧,幸而还 同意倒装句,“为何”后贼追至, 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 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 抛弃先前的原因 迟疑,犹豫 不决 罢了接受请求难道 能够, 可以因为 于是救助当初作乱的人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凭,根据评定助词,的 v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 个人想要搭船。华歆对这件事感到很为难 。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 什么不同意

11、?”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 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 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 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的请求,难道能 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 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 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和劣乘船开端:华歆 王朗据乘船避难发展有人想要搭船华歆:为难王朗:幸尚宽高潮后贼追至情况紧急王朗:欲舍所携人华歆:宁可以急相 弃邪 结局 :遂携拯如初轻诺寡信重 诺 守 信讨论探究v1、“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你认为谁“优”谁“ 劣”?为什么?v王朗:有人想搭船,轻率答应,当贼人追来时, 他又欲舍所携人,反映了王朗轻诺寡信,考虑问 题不全面;v华歆:在人想

12、搭船时,有不纳之意,后在贼人追 至时却救人救到底,反映了华歆考虑问题全面, 重诺守信的精神。人物形象概括: 华歆:为人谨慎,考虑实情细心周到,重诺守信 ,临危不惧,帮人帮到底的气概。王朗:轻诺寡信,考虑问题不全面。2、读完乘船,它给了你什么启发 性思考?一个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 不能轻诺寡信。这篇文章以对比的写法,写出 华歆、王朗对逃难者的不同态度和 行为,从而表现出两个人和不同品 格和境界;文章运用了欲扬先抑的 手法,使华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结尾的一句话更引人深思,让 人回味无穷。1)歆辄难之。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2)元方时年七岁学而时习之3 ) 可以为师矣宁可以急相弃邪1、

13、解释下列红色词的意思。他(代词,指华歆)的(结构助词) 当时时常可以 凭能够 因为2.古今异义字: 贼: 古:作乱的人,今:有偷窃行为的人 所以:古:的原因,今:表结果 耳: 古:罢了,今:耳朵v宁:v 古:难道,v 今:宁可v可以:v 古:是能愿动词“可”与“以”两个词连用,“能因为”v 今:“可以”两字连用,只 作能愿动词3.积累有关诚信的警句格言v君子一言 , 驷马难追.v人而无信 , 不知其可.v一诺千金 . v 说到做到.v自己不能为,切勿轻许人.既许.就应该实践自 己的诺言.v宁可办事少许诺.不可许了诺办不了事.范式字巨卿,少游于太学,与汝南张劭(sho) 为 友。劭字元伯。二人并

14、搞(请假)归乡里。式谓元 伯曰 :“后二年当还,将过尊亲。”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 伯俱 以白母,请设馔(酒食)以候之。母曰:“二年之 别,千里结言,尔何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 违约。”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至其日,巨卿果至, 升堂(登上大厅)拜饮,尽欢而别。 4、文言文比较阅读翻译:范式字巨卿,山阳金张(今山东金山县)人。年轻 时在太学求学,与汝南张劭是同窗好友,张劭字元伯.两人同时 离开太学返乡,范式对张劭说,二年后我将到你家拜见你的 父母,看看你的孩子。于是约好了日期。当约好的日期快到 的时候,张劭把这件事告诉他母亲,请他母亲准备酒菜招待 范式。母亲问:你们分别已经两年了,相隔千里,你就那么 认真地相信他吗?张劭回答: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他一 定不会违约的。母亲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就为你酿酒 。到了约好的那日,范式果然来到。大家一起饮酒,尽欢而 别。 守信走遍天下寡信寸步难行王戎识李王戎识李王戎七岁,尝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