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乡土情结之古诗文版苏教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48501204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乡土情结之古诗文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一语文乡土情结之古诗文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一语文乡土情结之古诗文版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一语文乡土情结之古诗文版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一语文乡土情结之古诗文版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乡土情结之古诗文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乡土情结之古诗文版苏教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柯灵柯灵柯灵(1909-2000),原名高季琳, 浙江绍兴人。现代作家,电影艺术家。 少时因家贫失学,靠刻苦自学,走上了文学道路 。作品有燕居闲话、煮字生涯等。乡 土情结是柯灵为纪念香港文学创刊七周年 而作的散文,作品以故园之思作为线索,由“小 家”到“大家”,由“离家”到“归家”,将乡土情升 华为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情结: 心中的感情纠葛;深藏心底的感情。 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解】 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 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著花:开花。 【评析】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原诗有三 首,这是第二首。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简洁而 形象地刻划了

2、主人公思乡的情感。对于离乡游子 而言,故乡可怀念的东西很多。然而诗不写眷怀 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写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 ?”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寓巧于朴,韵味浓郁 ,栩栩如生。唐代诗人贾岛(据全唐诗四七 二卷一作刘皂诗)有诗云:“客舍并州数十 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 望并州是故乡。”他说“我”在并州做客已经数十年了,不 分日夜思念的是长安附近的咸阳,如今“我” 渡过桑乾河来到更远的地方,回首并州,倒 仿佛并州也是我的故乡了。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解】 汉江:即汉水,这里指流经湖北襄 阳附近的一段汉水。岭外:五岭以南的地区,

3、 即今广东、广西一带。【评析】此诗为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 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时所作。诗人被贬岭外家中 音讯早已中断,漫漫严冬过去又经历一个春天。 战祸频仍,父母年迈,都使诗人归心似箭。可是 ,离家越近,越怕听到不好的消息。“怯”、“不敢 ”,将欲问又不敢问,复杂微妙的心理极真切地表 达了出来。长干行(其一) 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注解】 (1)长干行:一作“长干曲”,属乐府 建筑材料曲歌辞,原为长江下游一带的民歌 ,内容多写船家妇女生活的。(2)君:你,指男 方。(3)妾:女子自称。横塘:堤名。三国时吴 国,沿秦淮河南筑堤至长江口,称为横塘。旧址 在今南

4、京市西南。(4)借问:请问别人。(5) 或恐:也许,表示猜测的意思。 【评析】从文字上看写得极为朴实平白,并不深 奥,但情感真挚,清新自然。此诗用白描的方式 塑造了一位船家女大胆、热情和聪慧的形象。 长干曲 (其二) 崔颢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诗文】我家临着九江水,来往在九江边。我们 虽然同是长干人,从小却没有见过面。 【注解】九江:指长江下游一段。 【评析】这是一首男子应答的诗,是针对着“长干 行(其一)”中女子的问题而回答的。男子回答得坦 率诚恳,一句“生小不相识”表面是惋惜没能青梅 竹马,实际是相见恨晚心情的表现,流露出强烈 的艺术感染力。本诗与“长干行(其

5、一)”都具有浓郁的民歌风 味,浪漫热烈,朴素健康,称得上上乘之作。 游子吟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注释】寸草心:小草。茎中抽出的嫩芽。 三 春晖:三春,指孟春、仲春、季春。即阴历正月、二 月、三月。晖,阳光。 【评析】苏轼读孟郊诗云:“诗从肺腑出,出辄 愁肺腑。”这一首,真是从肺腑中流出的。写的是最 普通的慈母缝衣场景,选的的最常见的阳光照耀小草 的比喻,用的是朴实无华、通俗如话的语言,歌颂的 是人人都感受过的母爱,但由于这是从一个渴望报答 母爱于万一的好儿子的肺腑中流出,所以感人肺腑。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

6、水碧 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 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评析】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当地女子 的美丽容貌。 赞美依恋江南为本词主旨。游子每每思乡 ,而这两句却一反常情。何故?关键在“未老”两字。青 春年少游兴正浓,离开如此迷人之地,岂不定要愁肠寸 断?依恋江南胜过故乡之情,一语道尽。其潜台词是: 希望老年能回乡,但“中原沸乱”,实在是有家难归啊!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 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释】(1)寂寂:指处境落寞,毫无希望.竟何待:还等待什么 呢.(2)朝朝:天天.(3)欲寻芳草:

7、指回去隐居.(4)惜:可惜,即舍 不得的意思。故人:指王维。违:分离.(5)当路:指居重要 地位的人,即当权者。假:宽假,这里指援引的意思.(6)知 音:知心朋友,这里指王维.(7)寂寞:指寂寞清贫的生活.(8)掩: 关上. 【评析】这首诗是孟浩然离开长安,留别王 维而作的。在这即将离开帝京长安,向友人 告别的时候,心情自是抑郁和忧伤的。全诗 语言明净,情致深婉,直抒胸臆,自然真挚。 本诗语淡味浓,如话家常,毫无斧凿痕迹, 却把落第后的凄苦、辛酸、失望、怨忿的心 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颇为感人。 项羽在焚烧秦都咸阳后一心想东归,说道:“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项 羽本纪)项羽的这

8、番话很有代表性,道出了绝 大多数人的心理。司马迁也写了许多人衣锦还乡 的场面,苏秦、刘邦、司马相如、主父偃等人的 传记都有这方面的记载。苏秦富贵还乡,笑视兄 弟妻嫂前恭后踞的变化,抒发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苏秦列传)刘邦当了天子之后回到故乡 ,慷慨悲壮高唱大风歌,坦露对故乡刻骨铭 心的思念之情。(高祖本纪)顾炎武的名句“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表达了强烈的爱国 心和责任感。汉代大将霍去病,在抵御匈奴侵扰获得一些胜 利后,汉武帝为表彰他的功勋,要为他建造华丽的 宅邸,霍去病却慨然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他毅然拒绝。在匈奴骚扰,边陲时有兵祸之秋,身 为大将的霍去病,胸中只装着国家的安危,而把

9、一 己的安富尊荣视如敝屣。这种先国后家,先忧后乐 的精神,在霍去病之后,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 贵的精神财富,不断发扬光大。南园 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释】南园:昌谷南园为李贺读书处.其南园组诗十三 首,写当地景物和杂感,此为第五首.关山五十州:指当时藩镇 割据、中央不能掌管的地区.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 年(643)年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 【品评】前两句用反问语气:男儿何不佩带吴钩去收取关山五 十州呢?问而不答,留一悬念。后两句又用反问语气:请君到 凌烟阁上去看看那些功臣中封过万户侯的有哪一个是书生呢? 问而不答,留一悬

10、念。结合两问,看起来这位“书生”不再想当 书生, 而是投笔从戎, 谋求以“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军功封万 户侯了。这里面,当然有削平藩镇、实现统一的责任感。但对 作“书生”没有出路的愤激之情,也表现得很强烈。在那山河破 碎,战乱频仍的岁月里,一般地说,拿笔杆子不如“带吴钩”。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林则徐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注释】指苏东坡被捕后,获准回家与妻子儿女告别,为了安 慰大家讲的一个故事:宋真宗四处探访隐居的大学者。有人推 荐杨朴但杨朴不愿入京,被押到朝中见皇帝.皇帝问:“临行有人

11、做诗送行否? ”杨朴说:“只有老妻做诗一首.她说更休落魄耽杯 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真宗大 笑,就把杨朴放回去了. 老头皮:就是老头儿. 【品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震撼人心之 千古绝唱。林则徐留下的慷慨悲歌,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 气,激励了无数志士仁人,然而言为心声,每念及林则徐当时 的处境,又未尝不扼腕长叹。归园田居 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注释】 适俗:适应世俗。韵:情调、风度。尘 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 里指仕途。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 恋

12、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说明】归园田居共五首。这一首诗自述辞官归 田是适合本性的,体会到摆脱官场的羁绊在农村过着 淳朴生活的乐趣。他所写的宁静和平的田园景物,并 不是久经战乱的柴桑农村的真实面貌,而是他当时心 境的形象反映。这种形象化的心境,正是他对朝市污 浊、险恶环境的批判,是他对“尘网”、“樊笼”厌恶的 表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 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牡丹亭 【说明】这曲词,是牡丹亭惊梦中杜丽娘所唱的妙文。 杜丽娘于“姹紫嫣红开遍”之时,看到了“断井颓垣”,想纵是“ 良辰美景”,也难抵韶光易逝,繁华背后的苍凉,一个“遍”字 ,看透了人间!这牡丹

13、亭的戏文也让大观园里的黛玉暗自神伤。第二十 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黛玉听到梨 香院内女孩子们演习牡丹亭戏文:“则为你如花美眷,似 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 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 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 黛玉听到这八个字,真切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短暂,嗟叹花自 飘零水自流,于是“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洛阳秋风】 秋 思张 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说明】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借助于细节描写传达主 人公的思想感情。诗中“复恐匆匆说不尽”是写人的

14、心理 活动,“行人临发又开封”则是一个有高度典型性的细节 ,也是心理活动的必然结果。这个生动的细节使抽象的“ 乡思”变得具体可见。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寄北:一作“寄内”,“内”,指妻 子。 巴山:泛指巴蜀地区。【说明】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沥的巴 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 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 。作者却跨越了这一 切去写未来,盼望在 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 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 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 。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

15、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胡马依北风】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注释】胡马:北疆所产的马。依:依 恋。越鸟:南疆的鸟。巢南枝:在南向 的树枝上筑巢。 【说明】句意为:北疆的马到了南方, 仍然依恋北风,南疆的鸟飞到北方,也 要筑巢于南向的树枝。鸟兽尚且不忘故 土,难道远行的游子能不思家吗?【狐死必首丘】 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鸟 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 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屈原九章哀郢 【注释】首丘,头向着自己的窟穴。 狐死首丘是古来的一种说法,用以比 喻人不该忘记故乡。 【说明】诗人用“鸟飞反故乡兮,狐 死必首丘”的典故来表明自己深切眷 念故都家园,希望有

16、朝一日能返回故 土重振家邦的愿望。【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 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 时间再长,最后还是 要回归故土。【鱼游濠水】 庄子在濠水桥上与著名的哲学家惠施一起 散步。他看见鱼儿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游戏,便对身边的惠施 说:“这是鱼儿的乐趣啊!” 惠施不以为然地反问庄子:“你 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 庄子反唇相讥:“那 么,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了解鱼的乐趣呢?” 两个人你 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惠施辩解道:“我不是你,当然不知 道你的感觉。你本来就不是鱼,你肯定也不会知道鱼的感觉 。” 庄子到底是做学问的人,十分善于总结问题的症结。他 认为两人争论的焦点是,你问我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这是 你承认我了解鱼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