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讲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496371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讲评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讲评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讲评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讲评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讲评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讲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讲评(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至今日提交教育叙事教师名单(20人)北新试验校:陈礼琴 王玲 张茜 十一学校:耿畅 陈瑞菊 高凌丽 首师大二附中:陈丽丽 19中:胡爱民 王微 张燕伟 育英学校:李卫云 虞玉荣 进修试验校:赵岩 金艳峰 八一中学:路雪莲 学院路中学:赵荣 北师大三附中:李玲 北外附校:叶方 海淀试验学校:袁勤娴 清河中学:刘淑梅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讲评夏满一、试题命制的指导思想:1预测与评估功能2查缺与突出功能3激励与发展功能二、对于试卷命题意图的讲析(一)对试卷内容结构的讲析(二)对试卷能力结构的讲析(三)试卷五大板块考查细目表三、试题的具体分析: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惬意(qi

2、) 符合(f) 星宿(s) 得陇望蜀(ln )B迂腐(y)脸颊(xi)享受(xin)锐不可当( dn) C暂时(zn) 游弋(y)自诩(x) 斤斤计较(jio)D修葺(q) 狭隘(i) 允许(yn) 扣人心弦(xin)主要考查内容:生字、多音字、习惯误读字。每一错项均设 置一个错误。2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联袂 艰苦 协调 眼花潦乱B犀利 气慨 陡峭 前车之鉴 C辨别 惯例 教诲 郑重其事 D摇篮 侧隐 伫立 星罗棋布主要考查内容:辨别字形,多为形似字、同音字,错误项明 确。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班级建设,小明积极献计献策,语重心长地和老师交谈了一个多

3、小时 。 B我们只有不折不扣地依照标准来评选先进标兵,才能使评选工作公平公正 。C冠军争夺战中,实力强劲的一班由于过分轻敌而输给对手,真可谓“大意失荆州” 啊。D编写作文提纲,看似费时,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它会使我们的作文中心明确、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主要考查:成语或俗语在语境中使用是否得当。主要考查学生对语义的把握情况 。大意失荆州:比喻有再大的本领也可能因为疏忽大意而造成重大损失。 磨刀不误砍柴工:比喻准备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准备的好,工作顺利。4下列各项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一鼓作气”出自左传,这部著作相传是战国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舍生取义”出自孟子,该书记录了孟子及其弟子

4、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C“门庭若市”出自战国策,本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 论和谋略。 D“猪八戒义激美猴王”的故事出自西游记,这部神魔小说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考查内容:文常,表述题。5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这个时代的精神丰富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所以作家不仅要目光深邃, 而且要有自己的信念:坚信有爱,有善良,有光明。不要笔走偏锋,只写消极阴 暗,而是要写出 , , ,让那些崇高美好的精神永远鼓舞着广大 读者。A恶狠中的柔软 毁灭中的希望 冷漠中的温暖 B冷漠中的温暖 恶狠中的柔软 毁灭中的希望 C毁灭中的希望 恶狠中的柔软 冷漠中的温暖 D冷漠中的温暖 毁灭中的希望

5、 恶狠中的柔软考查内容:在段落、句子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找到关键词语之间的对应关系。爱与冷漠,善良与恶狠,光明与毁灭 一一对应关系。因此,选B7名著阅读(3分)水浒传生动地描写了众多梁山好汉先后走上反抗之路的过程,这里有各式 各样的情况: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 (绰号)阮小七兄弟三 人因为社会黑暗而无法生存,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后来上了梁山;鲁智 深本是军官,因为他 的性格而与官府矛盾越来越深,被迫落草;林冲本来 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但他屡遭高俅父子迫害,最终忍无可忍,这才在 ( 地点)手刃陆谦、富安与差拨,最终走上了造反之路。考查内容:名著中的人和事,最后一空考查学生真实的阅读

6、情况。答案: 活阎罗 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 山神庙 (共3分。共3空,每空1分)82010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调查开始,请你根 据下面的材料,写出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不超过80字)(2分) 【材料】 自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环境恶化与文化冲突,如 何协调各种文化之间及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是当今世界最紧迫的任务。而博物馆 保护了文化多样性及生物多样性,汇集了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几乎所有与生产生 活、文化活动及自然环境有关的物证,是人类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的宝库。人们 参观博物馆的过程,即是不同文化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交流过程。在这样 的过程中,人

7、们可以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应当相互帮助、相互依存 。博物馆还可以为人类更加幸福的未来积累历史经验,战胜更多不可预测的苦难 。 考查内容:依据材料,提取关键词句形成规范表达,形成对主题的解释。思考:提取关键词句见桃红色词句;规范表达见暗红色词句。参考答案:博物馆运用自身保护得的文化多样性及生物多样性, 使人们认识到人与人之 间、人与自然之间应当相互帮助、相互依存,并运用其积累的历史经验,战胜苦 难,促使社会和谐。 9在 “问题探究”的活动环节,请你根据组员搜集到的材料,提取主要信息,着 重说明我国博物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3分)【材料一】 博物馆是普及知识,倡导科学精神的重要场所。现在

8、,我国绝大部分博物 馆都能对公众实行免费开放。然而,就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场馆来讲, 我国每百万人口仅拥有博物馆0.65座,展厅面积9.7平方米,远低于国际平均水 平。而且我国大部分博物馆的年利用率都低于20%,有的博物馆常年冷冷清清、 门可罗雀,年货节、风味小吃节、人才交流会、“过季”丝绸服装展竟成了一 些博物馆最多的“展览”活动。【材料二】 据悉,目前我国共有博物馆2300座,其中位于东部城市的占到总量的近 70%,北京、上海两座特大城市拥有的博物馆数量就接近300座,而中部及西部 地区的众多省份博物馆的数量加起来还不到600座。参考答案:我国每百万人口拥有的博物馆数与展厅面积远低

9、于国际平均水平。大部分博 物馆的年利用率偏低。博物馆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分布不均衡。(三条信息每条1分,共3分。)10在撰写调查报告“建言献策”一项内容时,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就如何激发 人们参观博物馆的兴趣写出一条建议。(2分) 要求:与前一句语境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材料】 有调查表明,人们对参观博物馆兴趣不高是因为其展品多为陈列性质,参观 者感觉单调。为此一些博物馆作了有益的尝试,比如大连大学博物馆近年来发展 得很快,其秘诀就是把学生工作室设在博物馆中,举办一些有趣的创意活动。武汉大学的逸夫博物馆被评为4A景区,这与它的现代化布展手段是分不开的 。它通过模拟、声光电、信息化等技术手段

10、将展览内容生动地展现出来,使得参 观者感觉如临其境,更好地融入到展馆与展览内容共同营造的氛围中来。建议:借助创意活动增加趣味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11(1)上,漫上 (2)寂静(共2分。每小题1分) 12(1)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2)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共4分。每小题2分)1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分) 绝巘 (0.分)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0.分) (共3分)五、五、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蝴蝶树,完成第1416题。(共13分)14阅读文章第216段,补全下面表格。(5分)简要概括所写内容 心

11、理活动(或情感 ) (1) 好奇 (2)我被一位老先生带着去找蝴蝶树,并听他讲玛瑙蝶的故事。 (3) (4)我因玛瑙蝶而感悟 景仰命题思想:两个层面考查整体把握,并凸现出“蝴蝶树”的线索性作用。参考答案: 14因被明信片上美丽的玛瑙蝶打动,开始寻找蝴蝶树。寻找到了蝴蝶树,看到了美丽的玛瑙蝶。感动 激动(惊喜)(共5分。各2分;各0.分)五、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蝴蝶树,完成第1416题。(共13分)15第段文字描写“七十里路风景线”有哪些作用?(3分)命题思想:语段在文中的作用。参考答案:直接写出“七十里路风景线”美丽的景色令人陶醉;(1分)衬托出下文蝴蝶树生长环境的静美;(1分)

12、 与下文因为寻找蝴蝶树而舍弃“七十里路风景线”形成对比,突出寻找蝴蝶树 的急切心情。(共3分。每一个要点1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蝴蝶树,完成第1416题。(共13分) 16文中第16段“树底下还有一个仰视的我”,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谈谈对加 点词 “仰视”的理解。(150字左右)(5分)命题思想:考查关键词句的理解。参考答案:“仰视”一词写出了向上仰望的样子,也表现出“我”对玛瑙蝶的敬仰之情。玛 瑙蝶只有一年的生命却飞越三四千英里,体现了它的执着无畏;一只玛瑙蝶因精 疲力竭而身死于途中,体现了它敢为理想而牺牲;飞越重洋只把生就的美丽献给 蝴蝶树,体现了他的纯洁与忠贞。这些

13、行为与精神品质使“我”心生敬意,因此“ 仰视”良久。(共5分。作用分析1分;原因分析3分;语言表达1分)(二)阅读防病于未然,完成第1718题。(共6分)17阅读文章第段画线句子,简要说明中医“起居有常”思想的内涵。(3分)题源: 07年北京市中考 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不仅打破了人们曾经认为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 梦,而且水资源正在取代石油而成为在全世界引发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统 计,当今世界上已有20多亿人口正面临淡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全球已经有1/4人 口面临着一场为得到足够的饮用水、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而展开的争斗。这场 因为水资源而展开的争斗不仅发生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发生在地区与地

14、区之间, 甚至村庄与村庄之间。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2/3人口因严重缺水而面临动 荡不安的局面。水资源引发的危机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19比较第段中画线句子的内容,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2分) 答案:因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引发的危机(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村 庄与村庄之间的争斗)将愈演愈烈。(二)阅读防病于未然,完成第1718题。(共6分)17阅读文章第段画线句子,简要说明中医“起居有常”思想的内涵。(3分)中医认为防病的关键还在于人与自然的平衡。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人的生 命源于自然界,自然界的变化对人的身体会产生影响。对此,中医提出“起居有 常”的思想。比如春天气温上升,人的身体也渐渐形成外张的态势,气血由内部 浮向体表,皮肤松弛,汗腺舒张,容易产生湿症,必须防湿;夏天天气燥热, 胃肠功能受暑热刺激相对减弱,应注意保证胃肠功能正常,选用食物滋养补 益,抵御暑热侵袭;秋天是收缩的季节,人的气血由外部而潜向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