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充分就业的目标及政策选择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492285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促进充分就业的目标及政策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促进充分就业的目标及政策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促进充分就业的目标及政策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促进充分就业的目标及政策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促进充分就业的目标及政策选择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促进充分就业的目标及政策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进充分就业的目标及政策选择(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促进充分就业的目标及政策选择促进充分就业的目标及政策选择促进充分就业的目标及政策选择xx(一) 就业目标的内涵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就业目标的内涵具体包括:失业总体状况(失业率、失业人员数量) ;失业者现实情况(失业者结构、失业持续期、失业者生活状况、社会保障水平) ;就业状况(就业数量、就业增长率、就业结构、劳动参与率、就业弹性等) ;失业、就业状况预期(劳动力供给预期、劳动力需求预期) 等。而在就业目标的指标体系中,失业率或就业率具有综合性、概括性的特点,因此就业目标的量化概念一般可以使用失业率或就业率来表示。(二) 充分就业目标的衡量与观察提高劳动就业的数量和质量是增加劳动者收入,提高人们生

2、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根本途径;促进和增加就业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因此,促进就业,实现充分就业也就成为了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能。正因如此,各国政府一般都把充分就业作为本国的社会经济目标或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1 、充分就业的概念凯恩斯认为充分就业就是“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接受这种工资的人都能得到工作”。在凯恩斯以后,经济理论界对充分就业进行了深入研究,有两种意见具有代表性:一是认为充分就业是指劳动力和生产设备都达到充分利用状态;二是认为充分就业是指总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除了从概念角度分析充分就业之外,经济学家还从定量的角度说明充分就业。例如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失业率不超过

3、 3 % 4 %就可以算作充分就业。我国经济理论界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充分就业”,应当包括两层含义: (1) 从本质上说,充分就业是指劳动资源与物质资源的结合在经济运行中呈良性、不断优化的趋势,达到一种最佳的优化配置状态。(2) 从数量上说,充分就业是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就业的劳动适龄人口基本上都能得到就业岗位。2 、充分就业目标的衡量性指标(见论文)3 、充分就业目标的观察性指标(见论文)二、充分就业政策的特征从经济学意义而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充分就业政策,应体现以下四个特征:(一) 开放性就业政策的开放性主要是指打破过去那种完全由政府计划操控的、封闭的就业政策。国家最近提出“劳动者

4、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中就明确指出:要充分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统筹安排城乡劳动力,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再就业,保持就业局势的稳定。这标志着我国就业政策的更加开放,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二) 现实性就业政策的现实性主要是指政府的充分就业政策更加贴近实际,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政府也制订更多的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现实性政策,如为促进充分就业制定的“财政税费优惠政策”、“财政补贴政策”、“金融贷款政策”等等。(三) 灵活性就业政策的灵活性主要是指政府制定就业政策应重视从国情出发、从劳动就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与时俱进,并根据就业现实

5、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完善现行政策,及时出台新的政策。(四) 规律性就业政策的规律性主要是指政府制定就业政策时更加重视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充分运用市场调节的作用,实现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就业体制、就业政策呈现计划经济的特征,就业以及调配劳动力问题完全由国家统一安排。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逐步在企事业单位中实行劳动合同制,并制订了劳动法,为就业市场化提供了法律保障,标志着我国进入就业市场化阶段。新的就业体制和就业政策要求企事业单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调配劳动力资源。我国劳动力就业体制和就业政策的市场化演变过程说明,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是就业政策成功演变的主线。三、充分就业的政策选

6、择(一) 积极的就业政策从宏观层面上看,积极的就业政策是指以促进就业为取向的宏观政策体系,即不仅要将就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前提和经济运行的结果,而且要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在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以及经济增长方式和增长速度的确定等重要决策中,充分考虑各项措施的就业效应,将能否促进就业增长作为宏观经济决策的基本原则。从微观层面看,积极的就业政策主要体现在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主动干预上。市场机制仍然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但市场功能本身是有缺陷的,例如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问题 、不同特征的劳动者之间的分割问题、结构性失业问题等等,都不可能通过市场本身得到解决。所以,通过政府对市场的主动干预来

7、引导市场行为,弥补市场功能的缺陷,从而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的积极的就业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保持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拉动劳动力需求的持续增长,扩大就业需求总量;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通过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者首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缓解新的劳动群体对就业市场的冲击;通过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促进劳动力市场供求之间的合理匹配,减少摩擦性失业;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援助,包括培训、提供就业信息以及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资金、税收等)以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修复劳动力市场功能的缺陷

8、,消除对特定群体的就业歧视,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二) 灵活就业的政策灵活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几个方面不同于建立在传统主流就业方式上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在当前,灵活就业形式主要包括: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包括短期就业、派遣就业、季节就业、待命就业) 、兼职就业、远程就业、独立就业、承包就业、自营就业和家庭就业等。灵活就业形式以自营就业和家庭就业为主,其产业空间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从事灵活就业的主要群体普遍存在文化和技能水平偏低、年龄偏大等实际情况。国家实行鼓励灵活就业的政策,通过实行灵活就业政策,广开就业门路,拓宽就业渠道,努力促进充分就业。例如

9、 1996 年上海市政府首次提出了“非正规劳动组织”概念。非正规劳动组织就业主要是通过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为企业提供各种临时性 、阶段性的劳务,以及参加城市环境维护方面的公益性劳动,在社区中发展家庭手工业、开办工艺作坊等形式。(三) 重视发展就业率较高的产业当前,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共存于我国社会的不同地区和领域 。但是从各类产业的就业人口数量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占主导地位。从新提供的就业岗位来看,近几年我国汽车、机械 、钟表等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将有 107. 8 万人下岗,而食品加工业 、纺织业、服装业和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将提供 9199. 5 万个就

10、业岗位,远远大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能提供的岗位。由此可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未来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努力促进充分就业和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政策选择。另外,从三大产业角度审视,第三产业是目前吸纳劳动力最多和最具有就业潜力的产业 。从发展的态势看,我国第三产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上升期,伴随着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数量将可能突破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的 50 % ,虽然这与发达国家的 70 %还有明显差距,但这正说明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和吸纳劳动力就业的空间还很大。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成为我国今后促进充分就业和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政策选择 。(四) 促进充分就业的

11、财政税收、金融政策政府在促进充分就业过程中,除了制定相关的指导方针、发展战略、产业政策等外,还要制定具体的财政、金融政策来促进充分就业。1 、促进充分就业的财政税收政策这主要包括两类: (1) 财政税费优惠政策。它是政府通过向企业提供一定的税收、行政收费减免优惠等,以增加就业和减少失业的政策。(2) 财政补贴政策。即政府通过直接扩大财政支出,直接拨款以补贴的方式促进失业人员就业的财政政策。这种财政补贴政策,主要用于政府对失业保险基金提供财政补助,以弥补因社会失业人员增多而形成的经费缺口。同时也用于职业培训和转岗培训 、职业介绍等的补贴,适当增加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经费和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的投

12、入,以改善劳动力市场运行,促进就业、再就业。财政税收政策除了以补贴的方式扶持就业和再就业外,政府还应直接投资具有就业潜力的领域,增加就业岗位以缓解高失业率带来的社会压力。如政府投资发展潜力良好和就业需求旺盛的基础设施建设、环保产业、公益服务业等。2 、促进充分就业的金融政策这项政策就是通过银行向失业人员自谋职业 、自主创业提供担保资金和低息贷款、或贷款贴息的方式促进充分就业的政策。这是许多国家在促进充分就业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政策。我国不少城市都由政府筹集资金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贷款担保基金,为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劳动年龄内的退伍士兵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提供小额贷款担保、贴息。这些政策对促进充分就业的效果非常明显。另外,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加快推进城市化建设等也都是我国在促进充分就业和实现充分就业目标过程中重要的政策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