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2-1__植物生长与环境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487608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X 页数:134 大小:7.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2-1__植物生长与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项目2-1__植物生长与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项目2-1__植物生长与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项目2-1__植物生长与环境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项目2-1__植物生长与环境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2-1__植物生长与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2-1__植物生长与环境(1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二 植物的基本构成1任务一 认识植物的细胞2任务二 认识植物的组织3任务三 认识植物的营养器官4任务四 认识植物的生殖器官5任务五 综合技能应用2植物细胞概述 自然界的生物有机体,除了病毒和类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 成的。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是细胞不断地进行生命 运动的结果。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执行功能的基本单位。 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 1838-1839年间,德国人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立了细胞学 说,确认细胞是一切动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31. 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原核细胞有细胞结构,由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拟 核组成,但没有典型的细胞核;支原体、细菌、放线菌 与蓝藻均

2、由原核细胞构成,是原核生物。 真核细胞具有被膜包围的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除原核 生物外,其他的动、植物体均由真核细胞组成,属真核 生物。4真核细胞(1)植物细胞的形状 球形或近球形的,如单细胞的衣藻 多面体的,如根尖和茎尖的生长锥细胞 长筒状的,如输导水分无机盐和同化产物的导管和筛管 长纺锤形的,如起支持作用的纤维细胞 长柱形的、星形的等不规则形状5(2)植物细胞的大小 最小的支原体细胞直径为0.1m 种子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直径为5-25m;分化成熟的细 胞直径约15-65m 少数大型的细胞,肉眼可见,如西瓜成熟的果肉细胞,直 径达1mm,苎麻茎的纤维细胞长可达550mm 绝大多数的细胞体积都

3、很小。体积小,表面积大,有利于和 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迅速交换,对细胞生活具有 特殊意义。672.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它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 的物质基础 原生质是由多种物质组成,是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黏性、半 透明、不均匀的亲水胶体 原生质具有液体的某些性质,如有很大表面张力 有一定弹性和黏性 具有胶体性质,如带电性和亲水性、吸附作用、凝胶作用 、吸水作用等 原生质的核仁、染色体、核糖体具有液晶结构,与生命活 动密切相关 原生质具有极其复杂而又多种多样的化学组成与结构8(1)化学元素组成 碳、氢、氧、氮等4种,约占全重的90%; 少量硫、磷、钠、钙、钾、氯、

4、镁、铁等,约占全重的9% 极微量的元素,如钡、硅、矾、锰、钴、铜、锌、钼等 (2)化合物组成 无机物主要是水,此外还有CO2和O2等气体、无机盐以及 许多离子态的元素等。 有机物主要有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和极微量的生 理活性物质等。9 水是原生质中极重要的组分,一般占细胞全重的60%-90% ,细胞中的许多代谢反应都是以水为介质 原生质中含有一些无机盐类,如与叶绿素形成有关的铁、 镁等,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氮、磷、硫等。 蛋白质是由20多种氨基酸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在原 生质中含量仅次于水,约占干重的60%。 不仅是原生质的结构物质 而且还以酶等形式存在,分布在细胞的特定部位,调节 细胞

5、的正常代谢过程。10 核酸是重要的遗传物质,担负着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功 能,同时和蛋白质的合成有密切关系 每个核苷酸单体由三部分组成:1个戊糖分子、1个磷酸 和1个含氮的碱基(碱基分为两类:嘌呤和嘧啶) 糖类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 参与细胞内原生质和细胞壁的构成 原生质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合成其他有机物质的原料 脂类在原生质中可作为结构物质,如磷脂和蛋白质结合, 形成质膜和细胞内膜的重要物质111.活动目标 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熟悉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了解显 微镜日常维护与保养知识。 2.活动准备 根据班级人数及实训室显 微镜台数分为若干组,每组准备1台 显微镜,若干个植物永久切片,

6、擦镜 纸,显微测微尺等。12活动一 显微镜构造的认识、使用与保养3.相关知识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分为 光学部分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反光镜 (或内置光源)、聚光器和孔径光栏, 滤色片等, 机械部分则主要包括基座、镜柱、镜臂 、镜筒、物镜转换器、标本夹、移动工 作台、粗调焦手轮、微调焦手轮和聚光 器调节螺旋等结构 13物镜标本夹聚光镜滤色片座孔径光栏三目头部目镜 适度圈物镜转换器透射光源仪器基座头部固定螺钉移动工作台纵向移动手轮 横向移动手轮 粗调焦手轮微调焦手轮光学显微镜结构图14(1)机械部分 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 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短柱 镜臂弯曲如臂,下连镜柱,上连镜筒 镜筒为显微镜上部圆

7、形中空的长筒,其上端放置目镜,下 端与物镜转换器相连 物镜转换器为接于镜筒下端的圆盘,可自由转动;盘上有 3-4个螺旋圆孔,为安置物镜的部位。15 载物台(镜台)为放置玻片标本的平台,中央有一圆孔,以 通过光线;两旁装有一对压片夹,用以固定玻片标本 在镜臂两侧有粗、细调焦螺旋各一对(弯筒显微镜细的调 焦螺旋在镜柱的两侧),旋转时可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p大的一对是粗调焦螺旋,调动镜筒的升降距离大 p小的一对是细调焦螺旋,调动镜筒的升降距离很小 聚光器调节螺旋在镜柱的左侧或右侧,旋转可使聚光器上 下移动,借以调节光线。16(2)光学部分 由成像系统和照明系统组成。成像系统包 括物镜和目镜,照明系统包

8、括反光镜和聚光器。 物镜安装在镜筒下端的物镜转换器上,决定显微镜的性能 一台显微镜常有2-4个物镜 分低倍镜(4、10) 高倍镜(40或45) 油镜(90或100) 目镜安装在镜筒上端,作用是将物镜所成的象进一步放大 ,使之便于观察。有5、10和16等不同放大倍数, 可根据当时的需要选择使用。 目镜内的光栏上可装一小段头发,在视野中则为一黑线称 为指针,可以用它指示所要观察的部位。17 反光镜(反射镜)是个圆形的两面镜, 具有能转动的关节 一面是平面镜,能反光 另一面是凹面镜,兼有反光和汇集光线的作用 聚光器(或镜)装在载物台下,由聚光镜(几个凸透镜)和虹 彩光圈(可变光栏)等组成,它可将平行

9、的光线汇集成束, 集中在一点,以增强被检物体的照明。18(3)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 数的乘积。 (4)显微测微尺 有时为了对细微物体进行尺寸大小的测 定,还会用到显微测微尺,测微尺是测量显微镜内所观察 物体大小的一种附属工具,包括镜台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 两部分。 镜台测微尺是一块特殊的载玻片,中央有标尺,其上标有刻 度,每小格长度为0.01 mm(即10um)。目镜测微尺是装 在目镜中的一块圆形玻璃片,上面亦标有刻度,有直线式 和网格式两种。194.操作规程和质量要求 表2-1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保养20工作 环节操作规程质量要求认识 显微 镜(1)认识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10、镜座 、镜柱、镜臂、镜筒、转换器、载 物台、准焦螺旋等 (2)认识显微镜的光学部分:反光 镜、聚光镜、虹彩光圈、低倍镜、 高倍镜、油镜接、目镜、调节轮等了解显微镜部件的作用取镜 和放 置(1)取镜时,右手握镜臂,左手托 基座,自然持握于胸前 (2)将镜轻放于身体左前方的实验 台上,距桌边5-;取下防尘罩,折 好放在显微镜的左侧 (3)检查各部分是否完整。用软布 擦拭机械部分,用擦镜纸擦拭光学 部分(1)取镜时,一定要使镜身直 立平稳 (2)显微镜放置正确,右侧桌 面应有利于防止记录本或绘图 (3)检查后若配件不全,马上 报告教师 (4)擦拭镜时,禁止用其他物 接触镜头21工作 环节操作规程质量

11、要求对光 与装 片(1)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镜 镜头正对着载物台中央透光孔位置,打 开透光光阑对光。若显微镜使用内置光 源,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调节亮度直 至目镜中出现明亮、均匀的视场为止。 若显微镜使用自然光或日光灯作为光源 ,用左眼观察镜内视野(两眼都张开) ,同时转动反光镜使视野中的光线最明 亮、均匀。 (2)装片。升高镜筒或下降载物台,把 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标本夹固定 好后,转动玻片推动器使标本正对着通 光孔的中央(1)可先将镜筒向后适 当倾斜,但倾斜角度不 易过大 (2)一般使用平面反光 镜 (3)物镜安装正确,并 与通光孔对齐,若听到 “咔塔”声,则表示镜 头与透光孔

12、对齐了 (4)调节视野明亮,如 果光线较弱可用凹面反 光镜 (5)标本玻片固定正确22工作 环节操作规程质量要求低倍 物镜 的使 用(1)转动物镜转换器,将低倍物 镜对准通光孔 (2)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 粗调焦手轮使镜筒下降或载物台 上升到物镜距玻片大约2-5mm (3)用左眼或双眼观察目镜内视 野,反方向缓慢转动粗调焦手轮 ,直至观察到清晰的物像为止 (4)可根据需要移动玻片,把要 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正中央,转 动细调焦手轮使物像更清晰(1)观察任何玻片标本都 必须先使用低倍物镜,一般 有4,10物镜 (2)转动调焦旋钮要缓慢 ,否则超过焦点,无法观察 (3)物镜必须与通光孔对 齐。标

13、本要移动到视野内 (4)若光线太强,观察比 较透明的标本片或没有染色 的标本时,易出现看不到物 体的现象,应将光线调暗一 些后,再观察23工作 环节操作规程质量要求高倍 物镜 的使 用(1)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到清晰的目标 ,并将其移至视野中央,然后转动物 镜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 (2)正常情况下,在视野中央可见到 模糊的物像,只要略微转动细调焦手 轮即可获得清晰的物像 (3)在换用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会 变小变暗,需重新调节视野亮度,可 通过升高聚光器、调大光圈、使用凹 面反光镜或调高电压进行(1)高倍物镜一般为 40物镜 (2)低倍镜观察清晰后 ,再换高倍镜,不能直接 在高倍镜下观察 (3)更

14、换标本片时,应 该先把镜筒升高,更换标 本后,先用低倍镜观察, 再转用高倍镜观察 (4)因高倍物镜工作距 离较短,操作时要防止镜 头碰击玻片24工作 环节操作规程质量要求油镜 的使 用(1)油镜为100物镜。先 使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部位 ,换高倍物镜调正焦点后, 把镜筒上升约,再把油镜转 到工作位置(油镜的工作距 离约),在标本玻片上所要 观察的位置滴一小滴香柏油 (或石蜡油),然后使用细 调焦手轮调节焦距,观察视 野至清晰 (2)若聚光器镜口率高于 1.0,还需在聚光器上面滴加 一滴香柏油,以充分发挥油 镜的功能(1)观察标本时不可使用粗调 焦手轮,只能用细调焦手轮调节 焦点 (2)若盖玻片

15、过厚则不能聚焦 ,应注意调换,否则会压碎玻片 或损伤镜头 (3)使用完毕后立即用棉棒或 擦镜纸蘸少许清洁剂(乙醚和无 水乙醇的混合液)将镜头上残留 的油迹擦去,否则香柏油干燥后 不易擦净,且易损坏镜头。擦拭 时要顺镜头的直径方向,不要沿 镜头的圆周擦。擦拭要细心,动 作要轻25工作 环节操作规程质量要求显微 测微 尺的 使用(1)目镜测微尺的校正:把目镜的上透 镜旋下,将目镜测微尺的刻度朝下轻轻地 装入目镜的隔板上,把镜台测微尺置 于 载物台上,刻度朝上。先用低倍镜观察, 对准焦距,视野中看清镜台测微尺的刻度 后,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与镜台测微 尺的刻度平行,移动推动器,使两尺重叠 ,再使两

16、尺的“0”刻度完全重合,定位 后,仔细寻找两尺第二个完全重合的刻度 ,计数两重合刻度之间目镜测微尺的格数 和镜台测微尺的格数。因为镜台测微尺的 刻度每格长l0m,所以由下列公式可以 算出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长度。(1)由于不同显微 镜及附件的放大倍数 不同,因此校正目镜 测微尺必须针对特定 的显微镜和 附件( 特定的物镜、目镜、 镜筒长度)进行,而 且只能在特定的情况 下重复使用,当更换 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或物镜时,必须重新 校正目镜测微尺每一 格所代表的长度26工作 环节操作规程质量要求显微 测微 尺的 使用每小格长度=(两对重合线间镜台测微尺 格数10um)/两对重合线间目镜测微尺 格数 用同法分别校正在高倍镜下和油镜下目镜 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 (2)细微物体的测量:将欲测量物体封 于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用已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