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2016年“减贫摘帽”工作情况报告.doc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8485189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2016年“减贫摘帽”工作情况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乡镇2016年“减贫摘帽”工作情况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乡镇2016年“减贫摘帽”工作情况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乡镇2016年“减贫摘帽”工作情况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乡镇2016年“减贫摘帽”工作情况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镇2016年“减贫摘帽”工作情况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2016年“减贫摘帽”工作情况报告.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镇乡镇 20162016 年年“减贫摘帽减贫摘帽”工作情况报工作情况报 告告今年来,全镇上下统一思想,干群同心,紧紧围绕“六个精准” 、 “五个一批”和省委“110”文件要求,我镇以“一户一策一干部、一事一议一落实”的工作方法,全力以赴抓脱贫攻坚,效果明显。一、基本情况杨兴镇地处正安北部,距离县城 28 公里,总面积 81.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 59.32%。辖五个村,73 个村民组,5868 户 20811 人。是国家二类贫困乡镇,有 3 个一类贫困村,贫困户 1160 户 4241 人,其中民政兜底户 150 户 230人。2014 年已脱贫 264 户 1112 人;2015 年已脱

2、贫 217 户921 人;2016 年拟脱贫 293 户 1136 人;2017 年脱贫 235户 838 人。二、脱贫措施及成效一是理清思路、明确目标。镇党委政府提出“241”精准扶贫模式和工作目标。即:出台杨兴镇精准扶贫干部挂帮监督制度和杨兴镇精准扶贫“一户一策一干部 ”项目落地跟踪制度为保障,全力实施“党建扶贫、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移民”四项行动,实现全乡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0000 元的目标。二是精准识别对象,不漏户漏人。全镇以党政班子领导为挂村组长,组织挂帮部门深入到组召开群众评议会。目前,全镇召开群众评议会 214 次,入户 2378 次,针对农村与贫困户难见面的现

3、状,我们实行“白天找不到人,晚上找 ,晴天找不到人,雨天找 ” 。针对外出群众,通过电话联系、短信、qq、委托等方式,达到了户户见面。针对矛盾大、情况复杂的村组、召开群众会 ,实行评议精准扶贫户“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保证了贫困户评议对象科学精准。三是政策宣传到位,提高群众知晓率。为了加大群众帮扶政策知晓率,我镇坚持每月一次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全镇干部每月一次集中培训学习,每月如开一次群众会,第月开一次组长政策知识培训会。除了利用开群众会、农村“红白喜事 ” 、广播、黑板报、标语等,我们“送政策上门”,即采取了“一户一袋”方式,即将各类国家、省市县的帮扶政策,印制成传单,装订成册,用袋子装好,

4、给群众送上门去,同时,又口头宣传,送出“一户一袋”1180个 。防止群众将政策单子搞丢,我们挂帮干部张贴到户的各类宣传单 1000 余份。尤其是在教育、医疗、贷款、产业等方面的帮扶政策,更是重点宣传 ,极大的提高了群众知晓率。通过政策宣传,2016 年,我镇已发放特惠贷款 604 万元;在教育扶贫方面,1347 人享受“两名一补”补助款 94 余万元;在医疗求助方面,累计报销 854 人次 ,贫困农户享受政策补助款 132 万元;民政救助(含临时救助、农房保等 )补助 347 户,约 46 万元。四是责任到人,帮扶全覆盖。认真按照 54321 结对帮扶措施,全镇 296 名干部挂帮 1160

5、户贫困户,其中有能力的农村无职务党员 221 名协助干部挂帮 233 户,达到建档立卡户帮扶全覆盖、不漏一户一人 。同时挂帮干部实行定时定责帮扶,坚持一月走访 1 至 2 次,了解贫困户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因地制宜 ,结合贫困户实际情况,帮助制定脱贫措施,选准致富路子,实行一户一策 ,累计帮助贫困户出致富“点子”1160 个。镇党委建立了精准扶贫项目落地跟踪制度和精准扶贫干部挂帮监督制度两项制度来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 。要求帮扶干部帮扶不低于3000 元的资金或项目,实行镇纪委监督,严格奖惩,将帮扶实效运用到干部年度考核和提拔任用中。五是以畜牧产业为抓手,实现“短平快”坚持镇有

6、示范村,村有示范组,组有示范户,户有致富能人。截止目前,全镇在三个贫困村分别打造了脱贫攻坚示范小区。一是新建村养牛示范小区。涉及两个村民组68 户 278 人,5 头以上养牛户达 59 户,其中贫困户养牛占60%以上。示范带动全镇 3 头以上养牛户 397 户,直接增加收入户均 1.5 万元左右,创总产值 600 余万元。二是同心村家禽养殖示范小区 。涉及两个组 64 户 256 人,500 只以上养鸡农户 36 户,其中 3 万只以上林下养鸡场 1 个,贫困户养鸡占 60%以上。示范带动全镇贫困户养鸡 100 只以上的 721户 ,精准扶贫户覆盖率 92.3%,贫困户户均增收 2000 元左

7、右,总产值 300 余万元(包括肉鸡和鸡蛋) 。三是桐梓村养蜂示范区。发展养蜂农户 87 户 4000 多群,其中贫困户养蜂占50%以上。通过示范小区创建,贫困户户均增收 2 万元左右,总产值 170 万元。截止目前,发展生态 925 户 1940 头,生态羊户 110 户 1350 只,养蜂 8000 多群,家禽养殖 3200 多户 20000 多羽。全镇发展核桃 6000 亩,发展野木瓜 1 万亩,突尼斯软子石榴 1900 亩,李子 4000 亩,烤烟 2500 亩;发展劳力经济输出劳动力 6000 多人。六是强力打好基础设施攻坚战。围绕省市“五个一批” 、“小康六项行动”等要求 。截止目

8、前,争取水、电 、路、讯、房、寨子等,整合交通、扶贫、一事一议、烟基扶贫项目资金共计 8000 余万元。截止目前,异地扶贫搬迁 260 户1227 人,第二期异地扶贫搬迁工程已启动 ,预安置 150 户,734 人。其中,路网建设方面,扶贫产业路等基础设施投入近 2100 多万元 ,建成约 70 余公里的通产业园区、通村、通寨,通组路,全镇四通八达,解决了群众出行及运输难问题。实施人畜饮水 23 个点 1000 多万元,可解决 10000 余人饮水难的问题,9 月,全镇人畜安全饮水问题全部解决 。已启动实施危房及棚户区改造 359 间,完成 62%等等,基础设施建设空前改善。如投资 1100

9、多万元建成福生渡大桥,解决 3 个贫困村的出行及运输难问题;投入 736 万元完成了桐梓村 1.033 公里,宽 20 米大道的油路建设;投入100 万元完成桐梓村到温泉公路 867 米 7.5 公里的建设;投入 200 万元建成张家坝 9 米宽 4.1 公里的桐梓村到邹氏民居乡村旅游路建设;投入 120 万元建成桐梓村到朱家坝水上旅游 4.1 公里的路网建设;投入 130 万元即将建成桐梓村野木瓜交易中心即农贸市场建设;投入 200 万元建成新建村养牛小区产业路建设等等。七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消灭空壳村。我镇 5 个村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每年收入均在 7 万元以上。贫困村新建村林下养鸡 10

10、000 只,稻田养鱼 25 亩,村集体收入 15万元以上。桐梓村水密桃基地 200 亩,乡村宾馆等,收入20 万元以上。其它 3 个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 7 万元以上。解决了贫困村“空壳村”的问题。结合我镇实际,捆绑项目集中打造农业示范园区。截止目前,已建设 2 个农业示范园区 。三、下一步打算我们将紧紧围绕省、市、县要求,以脱贫攻坚为统揽 ,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抢抓机遇,狠抓落实,紧扣我镇的“一户一策一干部、一事一议一落实”的工作方法,围绕我镇温塘溪温泉开发、习得高速落地互通等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拓宽就业渠道,促进种养殖及服务业发展,因户施策、精准滴灌、注重实效 ,克难攻坚、精准发力,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坚决完成2016 年“减贫摘帽”的各项脱贫任务,保证顺利实现“减贫摘帽”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