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明代工艺美术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467786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工艺美术-明代工艺美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国工艺美术-明代工艺美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国工艺美术-明代工艺美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国工艺美术-明代工艺美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中国工艺美术-明代工艺美术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工艺美术-明代工艺美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工艺美术-明代工艺美术(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 讲 教 师: 康 小 花中国工艺美术史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第八章 明代工艺美术主讲教师:康小花第八章 明代工艺美术要点:明代陶瓷明式家具明式园林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第一节 概述n明代社会状况n高度的专制制度。n商品经济的发展n文字狱下的文人嗜好第一节 概述明初有复古之风,师法唐宋,但又受元的影响,其风格既不同于宋的纤巧工细,又不同于元的粗犷豪放,而有质朴敦厚精致的特色,以家具为典型代表。明代工艺美术与世俗民众生活紧密结合,表现出浓重生活气息,民间装饰图案大

2、量吸收了传统民俗中的吉祥符号。明代工艺美术的总体特征精致。第二节 明式家具n明式家具的特点:n造型优美n选材考究n工艺精细第三节 陶瓷工艺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 第三节 陶瓷工艺明代瓷器生产几乎由景德镇一统天下,各类陶瓷艺术品璀璨生辉。景德镇不仅官窑兴旺,民窑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了“官民竞市”的局面。景德镇是“天下窑器所聚的江南雄镇。单色釉,三彩、五彩等彩瓷在工艺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以成化斗彩为代表的彩瓷,是我国制瓷史上的杰作,它表明了当时制瓷业高超的技术水平。景德镇将我国瓷器装饰技术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第三节 陶瓷工艺 n1、宣德青花:n宣德青花 “极其精雅古朴,用料有浓淡,

3、墨势浑然而庄重,青花有渗青,铁皮锈者”(南窑笔记 )。明代宣德时期青花瓷在烧造技术上达到高峰,陶瓷界有“青花首推宣德”的说法。宣德青花瓷造型秀美,器型多样,主要以日常生活用具为主,如碗、盘、罐等。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第三节 陶瓷工艺n青花用料有进口、国产两种,从宫中传世品来看,以进口料苏离麻青(亦称苏泥勃青)为主,这是一种“高铁低锰”的青料,烧出的瓷器呈色黑蓝,深沉浓艳,有着自然晕散的艺术效果,料色熔融在釉中,深入胎骨,特别浓色处出现铁锈疤痕结晶斑点,在一定光线下有锡光色。用这种青料描绘的纹饰具有中国画的水墨韵味。在纹饰上,

4、分实笔和勾勒渲染两种,线条流畅,纹路清晰,有自然的晕散现象,浓淡不一,层次分明。 第三节 陶瓷工艺n2、成化斗彩斗彩又称逗彩,是中国古代陶瓷历史中的一只奇葩,是由江西景德镇窑烧制的一种彩瓷。斗彩装饰方法,是将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一同装饰于同一件瓷器面上,使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互争奇斗艳。第三节 陶瓷工艺成化斗彩彩色品种多且能据画面内容需要自如配色。成化斗彩鸡缸杯十分精巧名贵。第三节 陶瓷工艺、薄胎瓷 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消 第三节 陶瓷工艺注:由于没有找到明代薄胎瓷相关作品,此图片显示薄胎瓷灯非明代作品 图片来源:http:/ 陶瓷工艺n薄胎瓷是景德镇著名传统瓷器品种中久负盛名的特种工艺产品、

5、传统艺术名瓷之一。薄胎瓷主要不是作为使用瓷,而是以巧夺天工的工艺蜚声中外。薄胎瓷的特点是轻巧、秀丽,做工精致,透光性好。人们形容薄胎瓷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通常又称脱胎瓷,是形容它薄到几乎没有胎的程度。第三节 陶瓷工艺n薄胎瓷的坯体薄、强度低,制作过程中极易破裂和变形,因此薄胎瓷的制作难度很大,技术性极强。从配料、拉坯、利坯(修坯)、上釉到绘画、烧制,须经四十多道工序,全部采用手工,分三次烧成。利坯和艺术加工最为精细。利坯要经过粗修、细修、精修等反复多次的修琢,才能将二、三毫米厚的粗坯修至0.5毫米左右。烧好后,似乎抽去了胎骨,“脱胎”之名由此而来。第三节 陶瓷工艺n、青花玲珑是景德镇

6、四大传统名瓷的之一。青花玲珑是把青花与玲珑在工艺制作和艺术处理上巧妙加以揉合的产物,在瓷胎上选择与青花图案相配合的部位,镂出若干一定形状的玲珑眼,使两面洞透,然后绘以青花,再内外上釉,使镂空部分透亮,后高温烧成,玲珑眼和青花花纹相映成趣。n玲珑瓷器的产生源于产品缺陷。第三节 陶瓷工艺第三节 陶瓷工艺n、颜色釉n白瓷,以永乐甜白瓷为代表。n红釉,永乐红 “鲜红”,宣德豇豆红。第三节 陶瓷工艺n黄釉n绿釉第三节 陶瓷工艺n蓝釉,又称霁青或祭蓝。第三节 陶瓷工艺n、素三彩第三节 陶瓷工艺n、紫砂壶第四节 景泰蓝第四节 景泰蓝第四节 景泰蓝第四节 景泰蓝景泰蓝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制作时先要用紫铜

7、制胎,再用扁细的铜丝在铜胎上粘出图案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填充在图案中。这道工序完成后再反复烧结,磨光镀金。第四节 景泰蓝景泰蓝工艺元代已有,最初的景泰蓝多为仿古青铜器皿,明代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极为盛行,又因当时多用蓝色,故名景泰蓝。现在虽然各色具备,然而仍然使用以前的名字。景泰蓝制作精美,色彩富丽,金碧辉煌。第五节 刺绣、服饰第五节 刺绣、服饰n明代刺绣以顾绣最为有名。n顾绣的特点:模仿古人绘画名迹,丝理与画理结合。n韩希孟,“针圣”。作品追求绘画效果,以名家手笔为蓝本绣画,多摹绣宋元名家名画,绣成画册、手卷等陈设品,以针代笔,刻意效仿,深得名家笔意,达到画绣水乳

8、交融的境界。n广义的“顾绣”第五节 刺绣、服饰第五节 刺绣、服饰n补服n在中国古代的服饰制度中,最能反映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数文武百官的官服了。各级的官员按照文武品级的不同,装饰在官服上的图案纹样也各不相同。透过这些形形色色的花纹图案,我们看到了古代官吏等级制度的缩影。补服是一种饰有品级徽识的官服,或称“补袍”或“补褂”。它是从明清时期开始出现的。明清时期的官员所用的补子都是以方补的形式出现的,制作方法有织锦、刺绣和缂丝三种。第五节 刺绣、服饰n乌纱帽n乌纱帽是用乌纱制成的圆顶官帽。第五节 刺绣、服饰n四方平定巾n四方平定巾是以黑色纱罗制成的便帽,因其造型四角都呈方形,所以也叫“四角方巾”,明代以此来寓意“政治安定”。这种巾帽多为官员和读书人所戴,平民百姓戴的比较少 。 第五节 刺绣、服饰n程子衣 第五节 刺绣、服饰n明代妇女水田衣(左图:周汛绘,选自周汛、高春明著中国历代妇女装饰 )第六节 园林艺术 n、概述n、私家园林n、园冶 第六节 园林艺术第八章 明代工艺美术n作业:n、列举园冶的“借景”手法。n、顾绣的特点。n、介绍一件成化斗彩鸡缸杯,内容包括技术工艺、装饰工艺、大小尺寸、艺术韵味等 。n、明式家具。 n、景泰蓝。谢 谢 大 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