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吉林大学池元吉)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467231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PT 页数:980 大小:7.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经济概论(吉林大学池元吉)_第1页
第1页 / 共980页
世界经济概论(吉林大学池元吉)_第2页
第2页 / 共980页
世界经济概论(吉林大学池元吉)_第3页
第3页 / 共980页
世界经济概论(吉林大学池元吉)_第4页
第4页 / 共980页
世界经济概论(吉林大学池元吉)_第5页
第5页 / 共9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经济概论(吉林大学池元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经济概论(吉林大学池元吉)(9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篇第一篇 世界经济成长的基础世界经济成长的基础与历程与历程第一章第一章 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与历史沿革与历史沿革学习提示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2学习提示学习提示vv本章与其他章节的关系本章与其他章节的关系是本章对这门 课程的研究对象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 ,在本书中起到总括的作用。vv本章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本章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对世界经济 的形成过程、发展脉络及变化趋势特 别是战后世界经济的新发展及世界经 济格局的变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3vv本章的框架结构本章的框架结构由五部分组成:国际 分工和世界市场,世界经济的形成, 20世纪世界经济的动荡,战前世界经 济格局的变化。本章为后面

2、其他章节 提供了平台和基础。vv学习本章需要了解学习本章需要了解地理大发现、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衰史等背景知识。4学习重点学习重点vv本章的重点本章的重点是经济全球化的本 质、内涵、成因和表现,因为战 后世界经济新发展的最为突出的 表现或者说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经 济全球化。5学习难点学习难点vv难点难点是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也就是说 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盛或衰落的根 源是什么?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 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都对这一问题进行 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 (参见本章主要阅读书目)。对于这一 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有助于我国借鉴经验 、吸取教训。6第一章 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和历

3、史沿革第一节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第二节 世界经济的形成过程 第三节 20世纪世界经济的动荡 第四节 战前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7第一节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v国际分工:社会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 社会分工超越国界而形成的各国国 民经济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社 会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是世 界市场和世界经济赖以形成和发展 的基础和先决条件。8国际分工v决定因素: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v性质: 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和国际生产关系v作用: 使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日益国际化 , 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专业化; 带有强制性和掠夺性。v分类9按照劳动本身的特点 社会生产各大部门之间的国际分工 社会

4、生产大部门内部的各个小部门 和行业之间的国际分工 由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 和工艺专业化而形成的国际分工 10按照各国不同生产领域之间媒介的不同 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国际分工 以资本为媒介的国际分工11按照参与国际分工国家之间 的社会经济水平不同 “水平型”国际分工 “垂直型”国际分工 “混合型”国际分工 12世界市场v含义v基本特征v基本运行机制v内容v结构13含 义v从狭义上说,世界市场是世界各 国相互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或 领域;v从广义上说,是指国际流通领域 包括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 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 14基本特征v统一性:各国经济循环和周期的同步性;商品和资本的自由转移;“一

5、种商品一个价格”的规律经常存在 。v竞争性v扩展性15基本运行机制v国际价格机制v关税率机制 v资本收益率机制 v汇率机制 v资源配置机制v传导机制16内 容v国际商品流通领域 :包括有形商品和无 形商品的交换活动 。v国际资本流通领域 :指国际金融和国际 信贷(其中包括长期信贷和短期信贷)。 v国际货币流通领域 :指各国货币的兑换 关系 ,主要是指外汇市场,即各国货币 由于国际间的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所需要 的货币兑换。 17结 构v国际商品市场 可分为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和有 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 v国际资本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可分为长期信贷市场和 短期信贷市场。v外汇市场 它主要从事本国货

6、币同外国货币之间 的兑换和买卖活动。 18第二节 世界经济的形成过程v世界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 的产物。它的形成是跟工业社会与近代机 器大工业联系在一起的,是国际分工、世 界市场和资本国际化发展的结果。v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是资本主义机器大工 业以及由此引起的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它和资本主义垄断的发展和资本输出的增 长密切相关。19世界经济的形成v世界经济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三 个历史阶段:萌芽期、初步形成 期和最终形成期。 20萌芽期: 15世纪末16世纪初 18世纪中后期v由西欧封建社会的危机以及以地中海 为中心的东西方贸易的恶化引发的“地 理大发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好 了

7、地理上的条件。v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相继被发现 ,引起了西欧商业的革命性变化,促 进了以分工为特征的工场手工业的发 展。 21v西欧殖民者运用暴力或超经济强制等手 段在亚、非、拉美地区推行殖民主义政 策,形成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为本国 和国外市场生产的近代奴隶制度,建立 起以国际分工为特征的早期资本主义专 业化生产。 22初步形成期: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v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产 业革命,完成了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 的过渡,使社会生产力出现了一次质的飞 跃。v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形成是在机器大工 业的基础上以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和世界 市场的形成为主要标志的。 23国

8、际分工体系的建立v由于机器的广泛采用,工业内部的分工得到 进一步的发展,分离出许多独立工业部门。 分工规模的不断扩大,产品产量的大幅增加 ,使大工业逐渐脱离本国基地。大规模生产 所需的原料已非本国生产的原料所能满足, 它的产品也非本国的市场所能容纳。于是, 社会分工迅速向国际领域扩展,把经济发展 水平不同的国家纳入国际分工之中。 24世界市场的形成v机器大工业成为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进行 扩张的锐利武器 。v机器大工业使世界市场的范围不断扩大。v机器大工业使世界市场的内容不断丰富。 (1)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各种贸 易组织形式的正规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2) 黄金逐渐演变为单一的世界货

9、币,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金本位制,是 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形成的重要标志;25(3) 19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性经济危机 的周期出现,标志着世界各国的再生产周期 已按着统一的世界市场机制同步运行;(4)19世纪交通工具的变革,为国际分 工领域的扩大、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的形成 提供了物质手段;(5)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被纳入世界 市场的国家日益增多。 26最终形成期:19世纪70年代开始 v科技革命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过渡到 垄断资本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世 界经济的最终形成提供了强大动力。使交通运输和通讯业获得巨大发展形成了垄断资本和金融寡头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7第三节 20世纪世

10、界经济的动荡 一、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和世界贸易萎缩 二、资本国际化步履蹒跚和资源争夺战 愈演愈烈 三、国际金融动荡不定和国际金本位货 币体系瓦解 四、世界经济动荡的原因28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和世界贸易萎缩vv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世界的商品市场运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世界的商品市场运 行,具有如下特点:行,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国际贸易增长极慢甚至出现停滞,第一,国际贸易增长极慢甚至出现停滞, 大大落后于世界工业生产的增长。大大落后于世界工业生产的增长。第二,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关税战、贸易第二,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关税战、贸易 战不断升级。战不断升级。29vv1913193819131938年,国际贸易量增加了年

11、,国际贸易量增加了 12.1%12.1%,年平均增长率为,年平均增长率为0.5%0.5%;同期;同期 世界工业生产指数提高了世界工业生产指数提高了86.6%86.6%,年,年 平均增长率为平均增长率为2.5%2.5%。尽管世界工业生。尽管世界工业生 产的增长速度较战前大为降低,但却产的增长速度较战前大为降低,但却 为国际贸易增长幅度的为国际贸易增长幅度的5 5倍。倍。30资本国际化步履蹒跚和 资源争夺战愈演愈烈v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资本国际化总的特点是: (1)资本跨国流动的速度放缓,几乎处于 停滞状态; (2)主要经济大国资本输出具有很大的不 平衡性; (3)国际垄断同盟的发展达到了全盛期, 并

12、加紧了在经济上瓜分世界的步伐。 31国际金融动荡不定和国际金本位货 币体系瓦解 v20世纪初,以英镑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国 际金本位制货币体系,在第一次世界大 战中陷于崩溃 。v19291933年大危机期间,各国先后 发生了深刻的货币信用危机,导致金本 位制度的全线崩溃,宣告了以金本位为 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最终瓦解。32v国际货币体系的瓦解,使国际金融领域 逐渐分裂为若干个相互对抗的货币集团 。 v货币集团林立与相互对抗愈演愈烈,货 币战、汇率战此起彼伏,一直持续到第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33世界经济动荡的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的严重影响 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的打击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导致资本主

13、义政治 危机34第四节 战前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v从17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格局不断发生变化, 世界经济中心不断转移。v世界经济格局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各类国家在 世界经济中的力量对比关系和利益制衡状态 。v世界经济中心,就是指在世界经济发展和运 行中具有核心地位和火车头作用的国家或国 家集团。 35一、 英国取代荷兰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v荷兰在16世纪时尚处于西班牙的统治之下。 从16世纪60年代开始,尼德兰北部发生了独 立革命。到70年代,北方诸省先后宣布独立 ,并在1581年成立了联省共和国,诞生了荷 兰。1609年西班牙被迫承认其独立 。v在17世纪中叶,荷兰的海外势力已大大超过 了先于它一个世纪

14、进行海外扩张的西班牙和 葡萄牙,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殖民强国。殖 民掠夺为荷兰提供了大量原始资本,促进了 荷兰的经济发展。36v在17世纪中叶,荷兰不仅商业繁荣,渔业、 海运业和工场手工业也都超过任何其他国家。 当时它是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其首都阿姆 斯特丹是世界贸易中心,也是国际信贷中心。 荷兰在早期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重要 作用。然而,依靠商业资本建立起来的经济优 势和世界霸权地位是不牢靠的,很快让位于继 起的工业资本强大的英国。37v从15世纪末到18世纪末这300年间,英国的社 会经济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在国内:通过“圈地运动”实现了对农民的彻底剥夺, 从而基本上消除了农业中的封建

15、制度和小农 经济,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 的劳动力和国内市场;大力发展了以毛纺织业为主的工场手工业, 为过渡到机器大生产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技术 条件;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 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前提。 38v在国外:先后战胜荷兰等竞争者,取得了海上 霸权和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以印度和北美为中心大力进行殖民扩 张、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开辟了国 外市场,掠取了巨额财富,积累了为 发展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必需的充足的 货币资本。 39v尽管从19世纪后半叶起美国、德国和日本等 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已超过 英国,英国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并在工业生产总值和一些主要

16、工业品产量上 被美国和德国所超过,但其在世界金融、贸 易、海运以及传统出口工业品生产方面,仍 处于领先地位,仍是世界金融中心。英国的 世界经济中心地位,维持了两个世纪之久, 即18世纪到19世纪。 40二、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新的 世界经济中心v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的半 个多世纪里,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 地位不断上升,在群雄中崛起并独 占鳌头,全面代替了英国当年的地 位,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 。41v在英国产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一些先进国 家,在19世纪上半期涌进了产业革命的洪流 ,并在70年代以后,在德国和美国等国家出 现了技术革命和革新的浪潮。v这次技术革命,使美国和德国经济得到了跳 跃性的发展,使落后的日本和俄国在 19世纪 90年代后也迅速发展起来,使奥地利和意大 利进入了二流强国的行列,也使发展最早的 英国和法国的经济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从 而在世界上出现了群雄崛起的局面。v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中心已开始从 英国向美国和德国转移。 42v正是由于群雄崛起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