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厂气体检测方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452041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厂气体检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垃圾厂气体检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垃圾厂气体检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垃圾厂气体检测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垃圾厂气体检测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垃圾厂气体检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厂气体检测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从目前国际和国内来看,垃圾处理方式有如下几种: 1、简单堆放(堆肥法)2、填埋法(卫生填埋)3、垃圾焚烧(发电)4、利用IS技术处 理 就中国国情去看,我国的大部分城市垃圾处理都是用的填埋法,常见有效的是卫生填埋 卫生填埋场的设计原则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作为城市环境治理项目,应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合理选择场 址 、处理工艺,严格控制产生二次污染,防止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本设计主要遵循以下 原则:1. 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从当地垃圾资源的实际情况 出发,统筹兼顾垃圾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合理利用,搞好能源转化,提高利用率,减少占 地,逐步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2、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 经济效益。 2. 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选择 合理的技术方案,走符合国情的路子。根据国家的垃 圾处理技术政策,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寻求垃圾处理的技术和模式,形成多类型、 多层次的配套技术。 3. 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改进及完善垃圾处理设施的 建设,为环卫 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4. 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做到远近结合、量力而行、 留有余地、务求实效。垃圾厂气体检测检测 解决方案如何确定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规模 根据城市人口规模与人均垃圾生产量等因素, 确定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理起始规模为200吨

3、/天。(适合于一般县级生活垃圾 填埋场的需求) 垃圾处理规模:7.32万吨/年;填埋场库容:159.35万立方米;使用年限:20年;渗滤 液处理规模: 200吨/天;渗滤液处理标准:二类;调节池容积:4500立方米. 填埋场处理工程主要生活区、填埋区、渗滤液处理区、沼气发电区四部分组成。整个 厂区总占地面积约40平方千米,其中填埋场占地约25.3平方千米,渗滤液处理区约5 平方千米,其余的为13.7平方千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技术示意图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技术示意图目前,卫生填埋已成为世界各国处理处置城市生活垃圾(MSW)的主要方法 。卫生填埋方法可有效防止对地下水及周围环境的污染,区别于过

4、去的裸卸 堆弃和自然填垫等旧式的垃圾处理法。具有工艺简单 、运营维护费 用低等特 点。生活垃圾处理厂总体布局设计图工艺艺流程卫生填埋通常是每天把运到填埋场,经性质和计量判定后进入填埋场内。垃圾按指定的单元作业 点卸下,卸车后用推土机推铺,再用压实 机碾压。分层压实 到需要高度后,再在上面覆盖粘土和聚 乙烯膜料,并重复上述的卸料、推铺、压实 和覆盖的过程。以一日一层作业单 元,每日进行覆盖。 垃圾的压实 密度大于0.8 t/m3 。每层垃圾厚度为2.53.0m,每层覆土矿工为1530cm,通常四层厚 度组成一个大单元,上面覆盖土在4550cm。填埋时先从右到至左推进,然后从前向后推进。左、中、右

5、之间的联线 之间呈圆弧形,使覆盖 面上排水畅通地流向两侧进 入排水沟或边沟等,以减少雨水渗入垃圾体内,前后上部的连线 呈一定 坡度。外坡为1:4,顶坡不小于2%。单元厚度达到设计 厚度后,可进行临时 封场,在其上面覆盖 4550cm厚的粘土。并均匀压实 ,再加上15cm厚的营养土,种植浅根植物。最终封场覆土厚度大于 1m。填埋场的作业方式实行分区分单元填埋,以分区分单元填埋为前提,然后再来考虑分层的填埋 作业。为最大限度防止污染扩散,填埋作业过 程中,正在进行填埋作业的子填埋区是裸露的,日覆 盖采用膜覆盖,其他的区域均为中间覆盖或临时 封区。 首先进行的作业的是整平后的一区填埋库 区底部,在实

6、际进 行填埋作业的过程中,要考虑是和填埋作业库 区临时 作业道路结合起来实施。 第一次到达的填埋作业高度为距离整平询问绝对标 高2m而后开始第二层填埋作业单 元的设置。 随着填埋作业高度的增加,可利用的填埋作业有效面积也在增加,这时为 气体利用提供方便,已经 经过临时 封场的填埋单元可以通过导 气石笼中间的垂直气井,将导气管和周围的移动式集气站连 接起来,就可以对气体进行再利用了。整个填埋区的作业顺 序是:先一区、二区、再三区,然后开始二期工程。填埋二期工程作业时 , 和填埋一区形成新的水平面积,继续 向上填埋,形成堆体后临时 封场,填埋三期作业。其填埋作业 工艺流程图如图所示:防渗工程与渗滤

7、滤液处处理设计设计1防渗工程 11防渗材料 目前,从国内外的实践实用看来,用于垃圾卫生填埋场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的 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与其它防渗材料,它具有最好的耐久性。从防 渗性能和经济实 用角度考虑,此工程采用1.5mm厚度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 )膜较为适当。其磨擦性能的考虑,比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在坡面上采用毛面 HDPE膜较好,但设计中由于有足够的粘土层,所以此工程防渗主体结构全部 采用1.5mm厚的光面HDPE膜。 12防渗结构 在垃圾填埋区场底、侧坡和调节池内都安装严密的防渗系统,使其密不透水, 以防止污染地下水。核心部分是双层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此外还设置 的

8、收集层。 场底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过滤层 、主滤液收集层、保护层、主防渗层、主 防渗层、次要滤液防渗层、次防渗层、保护层、构建底面。其相应的防渗材料 设置依次为:轻型工布土、厚度为600mm碎石导流层、500g/m2无纺土工布 层、15mm光面高密度(HDPE)膜、500 g/m2的无纺土工布层、15mm光 面高密度(HDPE)膜、500 g/m2的无无纺土工布层、地基土。 边坡和调节池的防渗结构与场底的都相同,这是从最安全的角度来出发考虑的 ,不能有一点大意。2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 21渗滤液导流层(即主滤液收集层和次滤液收集层) 渗滤液主收集层:在无纺土工布保护层 上铺设 600mm的碎石层

9、,粒径要求2040mm,按上粗下 细进 行铺设 ,防止填埋的垃圾堵塞砾石缝从而影响渗滤液导流的效果。 渗滤液次收集层:直接安装于主防渗层之下,目的是监测 主防渗层是否渗漏,若有渗漏,则可在次 盲沟中发现 并收集起来。 22渗滤液导渗盲沟 渗滤液导渗盲沟负责 渗滤液的最终排放,将其从场区内排往渗滤液沉淀池和调节 池进行处理。为 了便于渗滤液的收集排放,在各区分别设 置纵向盲沟,其中主收集层铺设 直径为DN250mm的穿孔 花管,由导流层形成盲沟断面,并用150g/m2织质 土工布包裹。次盲沟由透水和受垃圾沉降影响小 的透水软管组成。当次盲沟铺好之后再开始进行中间覆盖。 3地下水导排系统 填埋场的

10、工艺设计 必须考虑对 填埋库区底部可能存在的地下水进行导排。地下水导排沟位于渗滤 液主导排沟下约2m处。先在沟内铺设 反滤150g/m2土工布,然后再铺设 DN200的HDPE穿孔花管, 最后回填级配碎石到地下水导排沟沟顶。 4渗滤液处理工程 41垃圾渗滤液 垃圾渗滤液呈淡茶色或暗褐色,色度在20004000之间。有浓烈的腐化臭味,成分复杂,毒性强烈 ,有机物含量较多,被列入我国优先污染控制物“黑名单”的就有5种以上;氯氮浓度高,BOD5和 COD浓度也远超一般的污水。 垃圾渗滤液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垃圾本身所带的水分;二是垃圾中有机物经分解后所产生的水; 三是以各种途径进入垃圾填埋场的大气降

11、水和地下水。其中进入场区的大气降水和地下水是决定渗 滤液产生量的关键因素。垃圾在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与时间的关系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调整期:在填埋初期,垃圾体中水分逐渐积累且有氧气存在,厌氧发酵作用及微 生物作用缓慢,此阶段渗滤液量较少。 2) 过渡期:本阶段滤液中的微生物由好氧性逐渐转变为 兼性或厌氧性,开始形成渗 滤液,可测到挥发性有机酸的存在。 3) 酸形成期:滤液中挥发性有机酸占大多数,pH值下降,COD浓度极高, BOD5/COD为0.40.6,可生化性好,颜色很深,属于初期的渗滤液。 4) 甲烷形成期:此阶段有机物经甲烷菌转化为CH4和CO2,pH值上升,COD浓度 急剧降低

12、,BOD5/COD为0.10.01,可生化性较差,属于后期渗滤液。 5) 成熟期:此时渗滤液中的可利用成分大减少,细菌的生物稳定作用趋于停止,并 停止产生气体,系统由无氧转为有氧态,自然环境得到恢复。 42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方案 从国内外渗滤液水质监测 将资料分析,渗滤液中BOD5/COD=0.20.8。开始时填 埋场的渗滤液生化性较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生化性将逐渐降低。城市生活垃 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属于含氮量高、有机物浓度高的污水,其流量和负荷在不断变 化。故此工程拟采用生物处理与物化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并辅以深度处理,使其扬 长避短,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将处理效果发挥到最大限度。 采用的

13、设备有EGSB反应器和微滤装置(CMF)等。其污水处理工程拟采用EGSB 反应器+CASS反应池+微滤装置(CMF)+生物滤池+反渗透(RO)的联合工艺, 如图所示:43工艺设计 (1)调节 池:调节 池容量为2.0万m3,污水进入调节 池前通过加酸或碱调节 pH值,使其处于厌氧微碱性阶段,从而为其下一步的 厌氧反应提供稳定的条件。 (2)EGSB反应器:(见附图3)EGSB即为膨胀式颗粒污泥床,是在UASB反应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继承了UASB的几乎所有 优点,技术上更为先进。作为一种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它具有很高的污泥浓度和容积负 荷,能适应一定水质水量波动,具有较强 的抗冲击负 荷能力

14、。此外它还可将难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助于提高有机物的可降解性,大大降低后续单 元处理 负荷。经EGSB反应器产生的沼气输送到沼气发电 区进行发电 。其特点如下: 1) 以颗粒化污泥为技术核心 2) EGSB的高度达到15m而UASB只有5.5m,在同体积的情况下,EGSB的面积更小,进水分布会更均匀,传质 效果更好 3) 因EGSB的颗粒化污泥呈悬浮态,与水的接触效果更好,有机物去除率更高 4) EGSB反应器的污泥量可达5000060000mg/L,而UASB则只有其一半处理量。因此EGSB承受更高的进水浓度,抗冲击能力更 高,负荷更高。 5) 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时,处理

15、出水不循环,可进一步节省能耗,降低运行成本。 (3)CASS反应池:即循环活性污泥系统。它是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反应池的前端设置了缺氧生物选择 区, 见附图。其优点在于:不需要二沉池,节省了基建投资,占地面积小;反应池由缺氧预反应区和好氧主反应区组成,对难 降解有机 物的去除效果较好,出水水质好,不产生污泥膨胀;具有很好的除氮除磷效果;自动化程度高,操作运行简单 ;CASS池进水经过 稀释后浓度降低,有机污染的浓度梯度变小,因此有利于提高生物处理效果。 (4)生物滤池:紧接着CASS反应池出来的污水非常有利于生物处理,故生物滤池能很好去除剩余的有机物。其剩余污泥排到污泥 储存

16、池经压滤 机处理后回填。 (5)微滤装置:CMF是以中空纤维 微滤膜为中心处理单元,并配以特殊设计 的管路、阀门 、自清洗单元、加药单 元和PLC自控单 元形成闭路连续 操作系统。当待处理水在一定压力下通过微滤膜过滤 后,便达到了物理分离的日的,使大部分残余的有机物有效去 除,这样 达到物理生物处理的结合,相互弥补,发挥 更大的去除作用。 CMF装置主要包括预过滤 系统、微滤主机、供水系统、反冲洗系统、压缩 空气系统、化学清洗系统以及PLC自控系统等。见下图:(6)反渗透装置:渗滤液后处理通常采用反渗透工艺,以去除中等分子量的溶解性有机物和绝大部分的溶解性盐类 。因为经过 了一 系列的处理后,污水的有机物浓度大大降低,适合于去除剩余的溶解性物质。这样污 水得到进一步的净化。其出水经过调节 池调节 流量送到供水中心或回用。填埋气体收集与利用设计 1填埋气体的主要组成 填埋气体(LFG)中主要气体包括甲烷、二氧化碳、氨、一氧化碳、氢、硫化氢、氮和 氧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和二氧化碳气体。它的典型特征为:温度达4349,相对 密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