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光学之调节与集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451943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4.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光学之调节与集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视光学之调节与集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视光学之调节与集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视光学之调节与集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视光学之调节与集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视光学之调节与集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光学之调节与集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视光学第二章 调节与集合第二章 调节与集合第一节:概述 一、调节 二、集合一 调节 眼的调节概念机制应用生理性调节物理性调节调节的测定 调节的概念4近视眼正 视 眼远视眼调节的概念调节的概念调节示意图FFA A视网膜调节的概念调节的概念q人眼自动的改变屈光力的大小从而使远近不同距离处的物体都能成像在视网膜上的能力就称为调节(Accommodation)调节的机制调节的机制参与调节的组织q睫状体(ciliary body)q悬韧带(zonule fibers)q晶状体(lens)晶状体睫状体悬韧带调节的机制睫状体悬韧带晶状体调节的机制:Helmholtz提出的调节机制模糊的视网膜物像调节的机制睫

2、状体悬韧带晶状体 睫状体调节的机制 调节放松状态调节状态调节的机制qTscherning认为晶体调节时前表面并不 是形成球形而是变成双曲面形状qFicham尸检观察囊膜:前后极处较薄, 周边较厚调节的机制相关概念q调节远点: 当人眼在调节静止时,所能看清的最远一点称 为调节远点;q调节近点:当眼在动用最大的调节力时,所能看清楚的那一 点称为调节近点;q调节范围:调节远点与近点间的任何距离均能运用调节达到 明视,这范围即称调节范围;q调节力:调节作用时,因晶状体变化而产生的屈光力,以屈 光度(D)为单位来表示。1q 调节力调节距离(m)物理性调节和生理性调节q物理性的调节,纯粹是晶状体的物理性变

3、形 ,它以屈光度来测量,使眼的集光力量增加1 0,称之为付出了10 D的调节。q生理性调节的程度,用“肌度”来表示1肌度 ,即晶状体的屈光力量增加10 D的肌肉收缩 力。q 调节发生时参数的变化二、 集合定义(convergence)q当人眼注视远处物体时,双眼的视轴平行、 调节静止,而双眼在注视近处物体时,双侧 眼球向内旋转,使两眼的视轴正对所看的物 体,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所成的像正位于双眼 黄斑中心凹部位,在一定范围内物体距离越 近,眼球内转的程度也愈大,这种现象称为 集合作用 C CFFBA分 类q自主性集合:视觉反射运动中唯一能用人的意 志控制的功能,由人的意志使两眼视轴向鼻 侧集合,由

4、大脑额叶司理 q非自主性集合:一种视觉反射,它是通过大脑 枕叶知觉中枢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不由人的 意愿控制的,其包括:张力性集合、融像 性集合、调节性集合和近感性集合4种 自主性集合视觉反射运动中唯一能用人的意志控制的功 能,由人的意志使两眼视轴向鼻侧集合,由 大脑额叶司理非自主性集合q一种视觉反射,它是通过大脑枕叶知觉中枢 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不由人的意愿控制的, 产生非自主性集合的条件刺激是物象离开两 眼黄斑部向相反方向的运动,其皮下中枢存 在于中脑帕黑氏核处,再到双眼内直肌使双 眼同时内转发生集合.非自主性集合q张力性集合q融像性集合q调节性集合q近感性集合q张力性集合(tonic con

5、vergence):人在睡 眠(全麻)的状态下,两眼视轴偏向外方, 当清醒睁眼时,双眼内直肌经常接受一定量 的神经冲动,使其保持一定的张力克服视轴 的发散,以维持第一眼位,双眼视轴平行, 这是无意志性的眼肌紧张作用;非自主性集合q融像性集合(fusional convergence):当双 眼注视一目标而物象落在两眼视网膜对应点 稍鼻侧或颞侧时,为将两单眼的视标融合为 一,使不致发生复视,视觉运动反射回引起 融像性集合,使物像落在两眼视网膜对应点 上;非自主性集合q调节性集合(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 :集合运动向固视目标产生调节时,就引起调 节性集合,因此我们会发

6、现在出现复视前往 往视标先变模糊,这就是调节性集合的参与 所致;非自主性集合q近感性集合(proximal convergence):心理 上对目标趋近的反应。非自主性集合(二)相关概念 q集合远点:当注视远处物体时,不用集合作 用,固当集合作用完全静止时,物体所在的 点称为集合远点。q集合近点:当集合作用达到一定程度,物体 再近时一眼放弃集合而突然转向外侧,形成 复视,此时物体所在的点称为集合近点。(三)集合的表示方法 q集合角:集合程度的强弱以米角(M)表示 ,当注视眼前1米处物体时,两眼视轴与两眼 中心垂线所夹的角 Rq棱镜度:三棱镜度的定义为通过三棱镜观察1 米处的物体,物象向三棱镜顶端移位1厘米, 称为一个三棱镜度,以1表示。q具体表示集合的大小用公式集合=10PD/d, 这里PD代表瞳距,单位为mm,d代表距旋转中 心的距离,单位为cm。(三)集合的表示方法 q圆周度:在几何学上普遍应用的表示角度大 小的单位。1圆周角=3600(三)集合的表示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