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35词三首二同步精练(有答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449611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35词三首二同步精练(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35词三首二同步精练(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35词三首二同步精练(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35词三首二同步精练(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35词三首二同步精练(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35词三首二同步精练(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35词三首二同步精练(有答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 3535 词三首二同步词三首二同步 精练(有答案)精练(有答案)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5 词三首课后一起巩固一、基础巩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当年 樯橹参差羽扇纶巾B.公瑾玉砌笳鼓酹江月c.弦歌狼居胥佛狸祠区脱纵横D.填膺舞榭巷陌纷驰骛解析:A 项,“纶”应读“gun”;B 项,“砌”应读“q”;c 项,“胥”应读“x”,“佛”应读“b” 。答案:D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长淮望断”中的“长淮”指淮河。B.张孝祥六州歌头 “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

2、”中的“区脱”是指“沟渠” 。c.“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中的“故国”指赤壁古战场。D.“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中的“风流”指英雄的业绩。解析:B 项,“区脱”是指土堡,后泛指边境哨所。答案:B3.导学号 92924012 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两词有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词感慨的重点不同,苏词侧重感慨自己坎坷潦倒,壮志难酬;辛词侧重感慨山河破碎,中原难复。B.两词都从“江山”联想到人事,都用历史上英杰的“得志”来反衬自己的“失意” 。c.两词都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英杰来讽刺朝臣腐败无能,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D.两词结尾的情调不同,苏词结尾低沉,抑郁;辛词结尾激愤、高昂。解析:c 项,苏词用“周瑜典故”意在抒发自己华发已生却功业无成的感慨,没有讽刺时政。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部分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c.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D.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解析:B 项运用了比喻,A、c、D 三项是借代。答案:B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 56 题。如 梦 令苏 轼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注此词是词人从被贬的黄州回到京城担任翰林学士时所作。东坡:地名,指黄州的

4、东坡。玉堂:指翰林院。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解析:解答本题要仔细体会“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的词韵,尤其要抓住“归去,归去”来揣摩,可体会出对黄州东坡的眷念之情。参考答案:这首词表现了词人对别后黄州东坡的眷念。6.本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就其中一种的艺术效果作简要赏析。解析:答题时应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句子简要分析,分析时要准确理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目容易忽视对思想感情的概括,应强化答题的规范性。参考答案:直接抒情。词人面对春雨喜降,适宜犁地的春耕之时,引发了“归去,归去”的念头。词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归耕东坡的意愿和对清静自适生活的追

5、求。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 78 题。浣溪沙 洞庭张孝祥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注红蓼:指生长在水边的红色蓼草。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旗梢不动晚波平”,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都是写俯视洞庭湖之景。B.“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词人岸上遥望洞庭湖,虽然视觉观察的角度未发生变化,却显示出另一番情趣。c.“白鱼双尾玉刀明”写了玉刀似的双尾白鱼。鱼称“双尾”而“明”,是跃出水面之鱼,静中见动。D.“旗梢不动晚波平”描写的是官船晚泊时景象,呈现出大自然清幽的静态美。

6、旗梢,即旗旓。船头所插旌旗上的飘带一丝不动。E.“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以景语收结,尤耐人寻味,运用了想象手法,写出了夜晚的冷气浸润了天上疏疏落落的星斗。解析:A 项,“旗梢不动晚波平”也有仰视;B 项,“视觉观察的角度未发生变化”不对。答案:AB8.导学号 92924013 词的下片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解析: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艺术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艺术手法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篇章结构等。解答艺术手法类题目的一般答题思路是:准确地判定手法,然后对手法进行解说,最后指出表达效果。而表达效果的表述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对描写内容

7、本身的作用,二是指出所表达的情感。参考答案:动静结合。 “明”是跃出水面之鱼,在这样安静的环境中,静中见动。比喻、对比。将双尾白鱼比作“玉刀”,既写出鱼的特征,也和“红蓼”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强烈的色彩感。想象。停船之时是傍晚,而“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直转入夜景,在想象中展现出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的优美境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 910 题。满江红 题冷泉亭辛弃疾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渐翠谷、群仙东下,珮环声急。谁信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 山木润,琅玕湿。秋露下,琼珠滴。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恨此中、风物本吾家,今为

8、客。注冷泉亭:在杭州灵隐寺前的飞来峰下,为唐刺史元藇所建。9.“渐翠谷、群仙东下,珮环声急”这几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解析:首先要解答这几句运用了什么手法,然后再分析收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说两旁翠绿山谷的流泉,渐次流下,声音琤琤琮琮,像神仙衣上的环珮叮当作响一样。由粗入细,形象自然、优美。0.辛弃疾在这首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解析:词的上片写冷泉亭附近的山林和飞来峰,以写景为主,将自己的誓死要收复被金人侵占的中原的满腔爱国之情,含蓄地寄托在美好的景物上,江山如此美丽,怎能容忍金人践踏蹂躏啊!下片写游亭的活动及所感,侧重写情,话说得平淡、含蓄,“恨

9、”却是很深沉的。比如,“恨此中、风物本吾家,今为客” 。这个“恨”,不仅关系个人思乡之“恨”,而且关系整个国家、民族命运之“恨”,自然会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参考答案:词的上片写冷泉亭附近的山林和飞来峰,江山如此美丽,怎能容忍金人践踏蹂躏啊,含蓄地寄托了自己的誓死要收复被金人侵占的中原的满腔爱国之情;词的下片写游亭的活动及所感,侧重写情,由词人的思乡之情联想到国家民族的悲哀,表达了含蓄的悲愤和深广的忧国爱国之情。三、语言运用1.颁奖词,即颁奖典礼上介绍并评价人或物的文稿,是为了彰显受奖对象的人格或价值,并激起观众的崇敬或喜爱之情。从苏轼、张孝祥、辛弃疾三位词人中挑选一位,为其写一段颁奖词。不

10、少于150 字。解析:解答此题要注重三个方面:一是概括词人的一生,二是结合相关的诗句分析词人的情感,三是总结其对后世的影响。比如写张孝祥,要突出其时代背景,对后世豪放词的影响等。答案示例:苏轼:一个“一肚子不合时宜”的文人,以他特有的柔情与豪迈抒发着内心的那份真爱与壮志,才华横溢的他成就了一篇篇传世佳作。时代所记录的品质将流芳百世,被世人崇敬的他将以真情、才华、豁达、宁静、淡泊的特有品质,永久地展示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辛弃疾:志士词人,失去钢刀利刃后,凭一支羊毫笔走龙蛇,泪洒宣纸。曾经,他血气方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曾经,他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曾经,他在夕阳中拍栏远眺,望

11、眼欲穿;曾经,他作为一名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他,流着失意的泪水却仍洋溢着满腔爱国的热忱,仰问苍天是他报国无门的惆怅,但那雄浑的词作却是他满腹爱国的热肠。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续,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字。古代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喜欢用典。用典包括引用或化用前人诗文成句、引用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两种形式。为何诗人们青睐典故呢?因为用一个典故, ,是符合诗的精练原则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从字面上看是很浅显的, :战国时代赵国老将廉颇面对赵王派来的使者时“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12、以示尚可用”,表明他宝刀未老、希冀报国的愿望。懂得了这一点, 。解析:第处可根据“是符合诗的精练原则的”的意思可以确定应填写“可以省去一大篇文字”这一意思;第处根据横线后面的冒号及其后面内容可以填写“其中就有典故”这一意思;第处需要考虑对全段的总结。参考答案:可以省去一大篇文字 但其中就有典故 才能领略到诗句的更深沉的意蕴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5 词三首课后一起巩固一、基础巩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当年 樯橹参差羽扇纶巾B.公瑾玉砌笳鼓酹江月c.弦歌狼居胥佛狸祠区脱纵横D.填膺舞榭巷陌纷驰骛解析:A 项,“纶”应读“gun”;B 项,

13、“砌”应读“q”;c 项,“胥”应读“x”,“佛”应读“b” 。答案:D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长淮望断”中的“长淮”指淮河。B.张孝祥六州歌头 “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中的“区脱”是指“沟渠” 。c.“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中的“故国”指赤壁古战场。D.“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中的“风流”指英雄的业绩。解析:B 项,“区脱”是指土堡,后泛指边境哨所。答案:B3.导学号 92924012 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两词有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词感慨的重点不同,苏词侧重感

14、慨自己坎坷潦倒,壮志难酬;辛词侧重感慨山河破碎,中原难复。B.两词都从“江山”联想到人事,都用历史上英杰的“得志”来反衬自己的“失意” 。c.两词都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英杰来讽刺朝臣腐败无能,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D.两词结尾的情调不同,苏词结尾低沉,抑郁;辛词结尾激愤、高昂。解析:c 项,苏词用“周瑜典故”意在抒发自己华发已生却功业无成的感慨,没有讽刺时政。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部分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c.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D.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解析:B 项运用了比喻,A、c、D 三项是借代。

15、答案:B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 56 题。如 梦 令苏 轼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注此词是词人从被贬的黄州回到京城担任翰林学士时所作。东坡:地名,指黄州的东坡。玉堂:指翰林院。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解析:解答本题要仔细体会“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的词韵,尤其要抓住“归去,归去”来揣摩,可体会出对黄州东坡的眷念之情。参考答案:这首词表现了词人对别后黄州东坡的眷念。6.本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就其中一种的艺术效果作简要赏析。解析:答题时应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句子简要分析,分析时要准确理解蕴

16、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目容易忽视对思想感情的概括,应强化答题的规范性。参考答案:直接抒情。词人面对春雨喜降,适宜犁地的春耕之时,引发了“归去,归去”的念头。词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归耕东坡的意愿和对清静自适生活的追求。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 78 题。浣溪沙 洞庭张孝祥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注红蓼:指生长在水边的红色蓼草。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旗梢不动晚波平”,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都是写俯视洞庭湖之景。B.“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词人岸上遥望洞庭湖,虽然视觉观察的角度未发生变化,却显示出另一番情趣。c.“白鱼双尾玉刀明”写了玉刀似的双尾白鱼。鱼称“双尾”而“明”,是跃出水面之鱼,静中见动。D.“旗梢不动晚波平”描写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