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知识讲座(基本原理)PPT模板课件演示文档幻灯片资料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48429865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保险知识讲座(基本原理)PPT模板课件演示文档幻灯片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社会保险知识讲座(基本原理)PPT模板课件演示文档幻灯片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社会保险知识讲座(基本原理)PPT模板课件演示文档幻灯片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社会保险知识讲座(基本原理)PPT模板课件演示文档幻灯片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社会保险知识讲座(基本原理)PPT模板课件演示文档幻灯片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保险知识讲座(基本原理)PPT模板课件演示文档幻灯片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保险知识讲座(基本原理)PPT模板课件演示文档幻灯片资料(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社会保险知识简介社会保险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社会保险的概念、性质和作用一、社会保险的概念 社会保险是国家和社会为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 、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收入损 失时所提供经济收入或补偿的一种保障行为或 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这种保障行为即:“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 、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 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的行为。人人享有社会保险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 划纲要,未来5年,我国社会保险覆盖范 围将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基本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险。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实现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

2、全覆盖,城镇职工和居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57亿人, 农村居民参保人数达到4.5亿人。 在医 疗保险方面,“十二五”期间,我国城乡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将达到13.2亿人 ,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 数达到2.6亿人。 此外,“十二五”期间,我国失业保险参 保人数将达到1.6亿人;工伤保险参保人 数达到2.1亿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1.5亿人。 在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 扩大的同时,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有望稳 步提高。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 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稳定增长 ;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在政策 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 75%、70%、70

3、%;全国统一的社会保 障卡发放数量达8亿张,覆盖60%人口。 到“十一五”末,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 参保人数已达2.57亿人,城镇基本医疗保 险参保人数4.32亿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1.34亿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62亿人,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23亿人社会保险包括以下内容: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二、社会保险的特性 强制性(法定性) 保障性 互济性 福利性 普遍性 强制性:国家立法强制实施,保险待遇 的享受者和所在单位,都必须按照规定 参加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不能自愿 。强制性是实现社会保险的组织保证。 保障性:实施社会保险的根本目的,就 是保障公民和劳动者的

4、基本生活,维护 社会稳定。 (三)互济性。是指社会保险按照 社会共担风险原则进行组织的。社 会保险费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 负担,建立社会保险统筹基金。 (四)福利性。社会保险不以盈利 为目的的,它以最少的花费,解决 最大的社会保障问题,属于社会福 利性质。 (五)普遍性。社会保险实施范围 广。三、社会保险的作用 社会保险作为一种基本 国策的直接体现 和有效的分配手段,对于社会、政治、 经济的协调发展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1、社会保险能发挥社会安全网、稳定器的 作用 社会成员的老、弱、病、残、孕,在任 何时代和任何社会制度下都无法避免的 客观现象。社会保险就是当社会成员遇 到这种情况时给予适当

5、的补偿以保障其 基本生活水平,从而防止不安定因素的 出现。 2、社会保险保证劳动者特殊情况 下基本生活,保证劳动力再生产 顺利进行。 劳动危险是客观存在的,劳动者 在劳动 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疾病、意外 伤害以及失业的威胁,影响身体健康和 正常的 劳动收人,从而使劳动力再生产 过程受到影 响。有了社会保险,劳动者 在遇到上述情况 时,可以获得必要的补 助和物质保障使劳动力 得到恢复,劳动 力再生产过程得以正常进行。 例如医疗保险对职工提供的医药费补贴和 必 要的治疗服务,相当于“劳动能力的修理费用” ,有助于患病和受伤劳动者早日恢复健康, 重上工作岗位。失业保险所提供的失业保 险 金和转业

6、培训费,则有利于保护劳动力的正 常发展,不致因失业而萎缩、落伍。此外,社 会保险还可以通过调整制度规定,如待遇水 准、费用分配、项目范围等,对劳动力的生 产、分配、使用和调配起到间接的调节作用, 例如对退休年龄的正确规定和适当调整等。所 有这些,不论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看,都对社 会劳动力的再生产起着保证和促进作用,使社 会经济能够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 3、社会保险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在商品和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下,由 于人们的 劳动能力、社会机遇和家庭赡养负担 存在客观 上的不平等,必然会产生个人收人和 家庭生活 富裕程度上的差别和不平等。劳动能 力较弱的 或家庭负担较重的劳动者,平时生活 困

7、难,再 遇上劳动危险事故,就会使生活陷人 困境,社 会分配差距也会进一步扩大。这种差 距和不公 平的现象如不加以调节,必然会激化 人与人之 间的社会矛盾,对社会稳定和生产发 展都是不 利的。 社会保险可以通过国家以法律 手段,强制征集 保险基金,再分配给收人低下 或丧失收人来源 的劳动者,帮助他们共渡难 关,弥补工资分配 “事实上的不平等”,在一 定程度上实现社会分 配公平。由于人们在文化水平、劳动能力等方 面的差异,就会造成收入上的差距。社会保险 可以通过强制征收保险费,聚集成保险基金, 对收入较低或失去收入来源的劳动者给予补助 ,提高其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社会的 公平分配。 4、社会

8、保险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 首先,社会保 险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相结合的关 系,主张社会 成员先作贡献,再讲索取,主张 个人的利益和 社会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 的有机结合, 这些基本指导思想有助于培养劳 动者的集体主 义精神,打破小生产自给自足狭 隘思想的禁 锢,使社会精神文明水平不断提高 。其次,社 会保险是以互助共济为主要行为方 式的制度, 其实质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更能体现出互助合作、同舟共济的精神。 第二节 社会保险与有关问题的比较一、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什么是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有三种说法: 其一,社会保障包括了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社会福利等,是各项

9、社会生活保障制度的统称。 其二,社会保障就是社会保险。因为社会保险范围的扩大化就是社会保障。 其三,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最为广泛的社会保障。它不仅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还包括住房福利、教育福利、医疗健康福利、公共娱乐福利、个人及家庭服务福利等。 二、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1、共性 两者都是分摊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同 以概率论与大数法则作为制定费率的数 理基础,同以建立保险基金作为提供经 济保障的物质基础。 两者同属于社会保障机制,具有稳定器 的作用。 两者都是处理风险的方法,能起到分散风险、 消化损失的作用。 2、区别 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仅满足人们的基本需 要;商业保险则根据投保

10、人的能力,以更高层 次的保障来实现他们的需求。 经营机制不同。社会保险由政府或指定的机构 经营,具有行政性和垄断性,不以盈利为目的 ;商业保险是在市场条件下自主经营、自负盈 亏的企业行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 缴费方式不同。社会保险的保费由个人、 企业和政府共同负担,由国家负总责;商 业保险的保费由投保人负担,保费中包括 公司的营业和管理费用; 业务范围不同。社会保险仅是对人的保障 ;商业保险不仅保障人而且还保障财产与 相关利益的损失,就是对人的保障也具有 选择性,只保障符合投保条件的人。 3、互补 从双方的关系看,两者具备了 互补的基础 社会保险对商业保险的补充。商业保险 保障具备投保能

11、力且符合投保条件的企 业或个人,而社会保险对保险标的不具 有选择性。被商业保险排除在外的人群 可以通过社会保险保障最基本的生活需 要,通过社会保险使更多的人得到了保 障。 商业保险对社会保险的补充。有些劳动 者收入较高,而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又 十分有限,他们只有通过参加商业保险 保障其养老、疾病、意外、财产等方面 的需要。 第三节 社会保险产生和发展 在社会保险的历史上有两个里程碑:一是1883 年德国在俾斯麦时期首创社会保险制度;二是 在1935年美国建立全面社会保险制度,并将社 会保险制度化,这对二战后社会保险制度的全 球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过程中,二战是个分水 岭。总

12、的来说,二战以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保 障的项目、覆盖率和保障的水平等方面各国可 能不同,但是相同的一点是:社会保险只是保 证居民拥有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二战 以后,社会保险进入到另一个阶段,福利国家 纷纷出现,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一、我国社会保险建设历程 一、社会保险法规的初创和调整阶段 (19491965) 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是新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的社会保险行 政法规。条例规定保险经费由企业 负担,职工不交纳保险费,劳动保险事 业交由工会办理。 从内容上看,条例确立的社会保险 制度属于“半社会保险与雇主责任相结合 的制度”, 条例在

13、中国社会保障立法史上具有 里程碑意义。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标 志着中国内地建立了包括养老、工伤、 医疗、生育保险等在内的社会保险制度 ,这套制度经过不断扩展,最终几乎覆 盖了全体城镇居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 了职工的基本生活需求。 鉴于初创时期社会保险制度仍存在不切实际和 不够合理的地方,国家决定进行调整。1958年 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 理的暂行规定。1958年4月,劳动部又发布 了退休暂行规定实施细则(草案)。关于 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是中国第一 部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单独立法。依据该规 定,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与国家干部的养老保险 纳入公共养老保险计划。 这一阶段,对医疗

14、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也进行 了调整。在医疗保险方面,主要是建立了病、 伤、生育假期批准制度,规定部分医疗费用由 个人负担。在工伤保险方面,主要是增加了职 业病项目。 二、社会保险法制遭到破坏阶段(19661976) 1966年开始到1976年为止,包括社会保险在内 的社会保障制度受到严重破坏。多数社会保险 法规被废止,社会保险机构被撤消,社会保险 一度处于无人管理的状况;职工的退休也大部 分中止,数百万职工无法按时退休。1969年2 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制度工作 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草案),规定国营企 业一律停止提取工会经费和劳动保险金,企业 支付的退休金改在企业营业外列支。这份文件

15、 否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中的 有关规定。由此,劳动保险失去了其应有的社 会性和互济性功能,演化为企业保障,中国的 劳动保险制度遭受重创,社会保险事业出现停 滞和倒退。 三、社会保险法恢复和重建阶段(1977 1989) 由于许多制度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 文革”后的首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保险制度 的恢复工作。 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安置 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工 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自此,社 会保险制度及其立法进入恢复和重建阶 段。 1982年,我国宪法第44条、第45条对社 会保险问题作了一些原则性规定。 1986年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通过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 中,第一次在国家的法律文件中清晰而 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保障”的概念,将社 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 抚等制度,统一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 此后,社会保险立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而全面 展开。 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暂行 规定,确立了劳动合同制工人的养老保险制度。同 年,国务院还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 定,初步确立了中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1988年,国务院颁发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统 一了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生育保险制度。 1989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公费医疗保险的通知 ,对公费医疗开始进行改革。这一时期,社会保险立 法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