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中2008-2011高考研讨29题部分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48399455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1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侨中2008-2011高考研讨29题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侨中2008-2011高考研讨29题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侨中2008-2011高考研讨29题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侨中2008-2011高考研讨29题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侨中2008-2011高考研讨29题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侨中2008-2011高考研讨29题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侨中2008-2011高考研讨29题部分(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2011年高考 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研讨(非选择题29题部分)山东省华侨中学三年试题解析2009年 2010年 2011年2009年29题 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 市。在近代,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也是中国人民抗 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 放以来这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材料一 图11是近代列强侵略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人民 抗争示意图。 (1)据图11,概括说明列强对该地区的侵略呈现出怎 样的变化趋势。(4分) (2)在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义和团 运动和各自走了一条怎样的道路?(3分)五 四运动又为探索民族独立的道路做出了哪些新贡

2、献?( 4分)y i2009年29题1、第一题难度为偏难,考查提炼图片资料有效信息的能力,考查“变 化”“趋势”“发展性”“新特点”类的试题似乎是目前学生的薄弱点,问题 一是出在对标题术语理解上,二是思维方法和能力上,三在训练的 量上有限。本题在观察图片基础上,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 军侵华的有关史实,从空间上和程度上概括。但学生较难从程度上 考虑问题。 2、第一题第一问难度为易,抓住解题关键词“道路”两字,义和团运动 和较易得出,虽然学生的解答未必很有思想上的自我指导 性。第二问难度为偏难,要求答出五四运动的“新贡献”,实际上是 与义和团运动和两次革命相比的新发展(内容上和影响上 )。这

3、里评分补充说明应该对答案第一点考虑这几种答案的合理性“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或领导)”“对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奠基”;第二点应该考虑答“追求真理”或“求是”精神的合理 性。2009年 29题3、此题从近代列强侵华切入,考查政治模 块内容,密切联系社会生活,而且没有回 避热点问题“五四运动90周年”。反映了历 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4、此题以义和团运动、和五四运 动为线索,考查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 进程,体现了现代化史观。2010年29题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 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滇缅公

4、路是滇西各族人民用血汗和生命筑成的抗战生命线, 由汉、彝、白、傣、回等十个民族共同修筑而成。当时,许多青少 年学生也自愿奔赴工地筑路。各族人民为滇缅公路付出了巨大牺牲 ,每公里就有46名工人献出生命。 (1)据图10回答,秦朝在西南地区采取了哪些管理措施?这些措施 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5分) (2)据图1l和材料二,说明抗战全面抗战爆发后我国公路分布的变 化及新建公路在抗战中主要作用。在滇缅公路修建中,各族人表现 出怎样的精神?(6分)2010年29题1、此题充分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适度关注时代主题与 社会热点,做到了学科特点和时代特征有机结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相得益 彰。它

5、以西南地区秦朝和抗战时期的相关史实,体现了“国家统一”与“民族 独立”这一永恒主题,也讴歌了“民族团结”和“为了抗日救亡,勇于牺牲”的 爱国主义精神。 2、29题是三科综合题,目前仍属于拼盘阶段。第(1)问根据教材知识和图 10秦朝疆域图可以作答,较为简单。第(1)问分内容和意义两部分,显然 要根据内容阐释意义,所以回答什么内容是关键。根据课本可知秦朝在政 治上设郡县,经济上统一度量衡、修驰道(散见于材料中)。意义可从强 化国家统一管理和促进地方或少数民族的发展的角度回答。 3、第(2)问通过图11分析,抗战爆发后,西南地区成为抗战的大后方,西南 地区的公路在抗战爆发后大规模修建;西南地区新建

6、公路为抗战时期的物 资运输奠定了基础;在修建滇缅公路过程中,各族人民付出巨大牺牲,说 明我们各族人民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第(2)问分变化、作用和精神 三方面回答。变化根据从地图中课获取从东部到西南部的信息,作用自然 和保证抗日物资的运输有关,精神应注意当时属于抗日战争时期,要从民 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的角度回答。4、站在学术前沿,关注学术热点 命题跟踪学术研究,吸纳学术研究成果,是2010 年山东高考命题的最大特色。第29题抗日战争滇 缅公路修建原因和作用就体现了对学术热点的考 查,吉林教育学院陆静教授在从抗日战争的试 题反思教学(历史教学2010年第4期)一 文中对抗战中后期情况作了专门论述

7、 。因此说29 题体现了关注学术热点问题,体现学术研究最新 成果这一高考历史命题的特色。29、(历史部分11分)汉阳铁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 建设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材料二 张之洞认为,若铁厂设于大冶,“厂在省外,实 缺大员,无一能到厂者,岁糜巨款,谁其信之?若设在省 ,则督、托、司、道皆可常往阅视,局务皆可与闻。”据张文襄公全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概括说明“督、抚、司、 道皆可常往阅视”会对铁厂发展带来什么影响。(5分)材料三 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 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2011年,汉阳铁厂遗 址保护性改造工

8、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 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设武汉钢铁厂的历史背景。 (6分)2011年29题1、试题解析 解答第二题时,要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封建官僚的视察给 汉阳铁厂的发展带来的影响。第四小题联系第一个五年计 划的实施等知识即可回答2、命题透析:第二小题考查封建官僚的视察对铁厂的影响,旨在考查学 生描述和阐释历史食物的能力。 第四小题考查武汉钢铁厂建立的背景,旨在考查学生调动 和运用知识的能力3、凸显学科性,注重历史思维能力考查2011 年山东卷紧密结合历史学科特点,以历 史思维能力考查为重点,符合考试说明中“命题以能 力立意为主导”的命题原

9、则。试题主要从思维的灵活 性、深刻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来区分考生思维品质 的差异,实现对考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以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为核心,考查考生思维的 灵活性。第 29 题第( 2 )小题,以张之洞对汉阳 铁厂选址因素的考虑为切入点,考查了考生对洋务 派官办企业封建性特点的认识。4、2011 年山东卷以“发展、进步”为主题,向考 生展现了一幅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卷。试题29 所涉及的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是推动或深远影响了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今年是辛亥 革命爆发 100 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70 周年, 试题不回避热点 5、体现导向性,试题实现了有利中学教学和有 利高校选拔人才

10、的和谐统一。 高考的本质功能是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在客观 上对中学教学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2011 年 山东卷以能力立意,注重试题的区分度;同时, 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密切联系中 学实际,做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和谐统一纵观 2011 年的山东卷试题,既秉承了传统 ,又进行了积极创新,即完成了为高校选 材的使命,也深刻的阐释了新课程的内涵 。它在去年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进步 和提升,是一份让人满意的试题。纵观近三年高考历史山东卷,秉承了厚 重大气,又不乏活力的特点,在稳定中 有所创新和突破。从整体来说,近三年 试题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合,实现

11、了 选拔性和导向性、基础考查和能力考查 的和谐统一,鲜明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特 点,符合历史学习与认知规律。二、近三年高考特点1古今贯通,新情景、新材料、新设计, 构思精巧,视角新颖,开放性强。以材料型试题为主,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 问题,体现了命题专家“在新情境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理 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考查学生探究材料、解读材 料信息的能力,进而使学生明确史料研习是学习历史的重要 方法,试题的命制真可谓视角多变,视野较开阔,能力立意 上引导教学从死记硬背向研究性学习转变。设问构思精巧, 开放性比较强,像考察二次大战一题,实际上是引导学生从 文化侧面来反思战争;35题设计的

12、也非常精巧,表面上是欧 洲一体化,欧洲钢铁联盟,实际上是引导学生从经济的角度 来反思战争,引导人们从战争中吸取教训,关注人类未来的 命运。可谓构思精巧,视角非常的新颖。2体现了能力立意,注重基础知识的考 察和基本能力的运用。“能力立意”是永恒不变的高考原则,单纯考查再认再现 历史知识的题目已经淡出了高考,近年高考非选择题的主导 形式是“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新课程观取代教材观 历史教材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资源,但绝对不是唯一的资 源;高考强调的是课程知识,而不是教材知识;一标多本情 况下,试题基本脱离课本,甚至超出考纲。而新课程历史高 考的四项基本能力要求是学生具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

13、 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 力。历史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主干知识并非以往我 们所强调的教材知识,而是历史课程知识。命题者以“课程标 准为依据”,但不可能完全脱离教材,需要“源于教材、高于 教材”。近两年的试题的命制,巧妙地将历史课程知识和教材 知识有机融合,在立足感性认识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考查了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选修模块的内容得到了不同程度、不 同形式的考查。 3贴近现实,不避热点,体现了时代性原 则。高考命题从来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具有长久价值 的热点问题,通过试题内涵领悟,反映社会热点问题,体现了 时代性原则,试卷充满时代气息。历史学科的本

14、质功能有两个 ,一是资政,二是修身。历史要发挥史鉴的社会功能,它总是 要考查社会热点,新课改尤其如此。2009年是诺曼底登陆65周 年,2009年高考题关注了这一热点问题。考查二战中反法西斯 同盟的建立及军事行动。 4关注了学科前沿,渗透了学科成果 。从近几年高考(文综卷)历史主干知识的命题 来看,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文明史观、现代史观 和整体历史观日益受到重视,并已渗透到历史主 干知识的考查中。重点考查那些历史中比较稳定 、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例如政治经济制度、民 族文化、民主与法治,战争与和平,这其中也包 括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现象 和历史发展基本线索。三、命题趋势探讨 1、

15、体现新课程理念,全面考核考生素质 近三年的试题,较全面的落实了课程目标,实现 了课程三维目标的全面考查。试题以教材知识为依托, 但不是直接考查对教材知识的识记,通过新材料,创设 新情境,要求考生通过对新材料的释读,在掌握历史史 实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思维,作出正确的判断。不再考 查对教材知识的片面背记,而是通过迁移、辨析等思维 方式,考查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对阶段性特征的把握, 突出了对学科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特别是通过 大量的材料处理,成功的实现了“过程和方法”这一目标 的考查。试题还通过对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与社会发展 关系的认识,体现了对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考查 。试题的这些变化,有

16、利于课程目标的落实、有利于学 生学习方式的转化,也配合了山东规范办学行为的实施 。 2、反映山东历史,体现齐鲁特色 适度渗透地方文化,是分省明题的特色之一,上 海、北京、天津等省市在这方面已作了很好的尝试。 山东是孔孟之乡,文化底蕴深厚,山东在中国近现代 史上地位重要,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都有关联,山东 有着丰富的命题资源。这一举措,对引导学生挖掘课 程资源、推动选修课程的开设、增加题目的鲜活性、 展现试题的鲁派特色等是大有助益的。 3、回应社会热点,时代感突出 鉴往知今是史学的功能之一 ,通过历史引导学生 思考现实和人生是高考命题的思路之一,重视情感态 度和人文素养的考查更是新课标命题的要求。近三年 的命题,密切联系现实,较好的发挥了史学的社会功 能,显示了浓郁的时代气息。试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关注社会热点,具有鲜明的导向性。 命题趋势探讨 4、注重基础,难度适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