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品质量检测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78081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产品质量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生物产品质量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生物产品质量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生物产品质量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生物产品质量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产品质量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产品质量检测(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生物产品质量检测健康和生 命安危安全有 效生物制品的安全性检测包 括安全性和效力鉴定两个方面!质量检验借助于某种手段或方法 来测定产品质量,然后把测定的结果 同既定的产品质量标准作比较,从而 对产品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一、生物制品质量检验毒性试验 防腐剂试验 热源质试验 安全试验 有关安全的特殊试验 (致敏原、DNA、重金属等)安全性检定包括:浓度测定 活菌率测定 病毒滴度测定 动物保护率试验 免疫抗体滴度测定、稳定性试验效力检定包括 : 美国FDA扣留分析水产制品限量超标干(坚)果限量超标水果及水果制品限量超标肉及肉制品限量超标/不符合卫生要求粮谷不符合卫生要求豆制品不符合卫生要

2、求蔬菜及蔬菜制品不符合卫生要求蛋制品缺少证书材料蜂产品缺少证书材料乳及乳制品未经注册批准油料及油制品未经注册批准 农产品出口受阻实例分析2008年上半年,美国扣留我国农产品的主要原因有8种 。排序产品批次比例 1限量超标15236% 2不符合卫生要求14835% 3不符合包装、标签和 说明的规定4010%4缺少证书材料266% 5未经注册批准205% 6含有杂质异物133% 7不符合进口法律规定113% 8含有有毒有害物质72% 农产品出口受阻实例分析欧盟扣留分析2008年上半年,欧盟扣留我国农产品157批次,涉及7大类产品。排序产品批次比例1干(坚)果11070%2水产制品2214%3蜂产品

3、128%4豆制品74%5肉及肉制品32%6油料及油制品21%7粮谷11%2008年上半年,欧盟扣留我国农产品的主要原因有9种 。排序产品批次比例 1不符合卫生要求11875% 2限量超标2214% 3含有有毒有害物质85% 4未经注册批准32% 5不符合生产的相关标准与规定21% 6不符合运输储藏规定11% 7不符合进口法律规定11% 8缺少证书材料11% 9含有杂质异物11%肉及肉制品限量超标水产制品限量超标 蜂产品限量超标 肉及肉制品限量超标/不符合卫生要求 干(坚)果不符合卫生要求豆制品不符合卫生要求油料及油制品含有有毒有害物质 粮谷未经注册批准欧盟扣留分析日本扣留分析2008年上半年,

4、日本扣留我国农产品105批次,涉及9大类产品 。排序产品批次比例 1蔬菜及蔬菜制品4442% 2水产制品2827% 3干(坚)果1312% 4肉及肉制品87% 5粮谷77% 6油料及油制品22% 7乳及乳制品11% 8水果及水果制品11% 9蜂产品11%2008年上半年,日本扣留我国农产品的主要原因有5种 。 排序产品批次比例1限量超标5451%2不符合卫生要求4240%3含有有毒有害物质77%4不符合生产的相关标准 与规定11%5不符合进口法律规定11%日本扣留分析蔬菜及蔬菜制品限量超标水果及水果制品限量超标肉及肉制品限量超标油料及油制品限量超标乳及乳制品限量超标蜂产品限量超标干(坚)果不符

5、合卫生要求水产制品不符合卫生要求粮谷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二、保健食品质量控制标准与技术要求保健食品的质量控制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 检测依据,其控制方法及检测标准贯穿于整个研 制、生产的全过程。(一)产品原、辅料质量控制标准 (二)产品制剂质量控制标准 (三)产品生产实施质量控制标准(一)产品原、辅料质量控制标准原料:包括来源、品系、性状、色泽、理化特性 、相关标准、生产企业、生产批号、产地、购 置合同及特别标示等。1.已有标准的配方原料:生产企业、生产批号; 来源、产地、鉴别、检查。 2.无标准的原料:可食用证明、相关标准、供货 合同。 3.检验:部分或全检,留存原始检验报告。辅料:包括成型剂、赋

6、型剂、填充剂、甜味剂 、着色剂、添加剂、溶解剂 及包衣材料等。1、相关标准、生产企业、批号、合同 2、使用剂量、限量及混合应用说明及依据 3、特殊辅料及可食用依据、用量、安全程度 4、检验包括部分或全检并留存原始检验报告(二)产品制剂质量控制标准原、辅料前处理粉碎:方法、粒度(细)、出粉率 炮制:方法、程度及标准(内控) 称量:核实剂量,准确投料生产工艺:制备工艺流程图(含各工艺步骤中的参 数及关键技术说明) 详细的制备工艺描述、关键技术路线、 参数及说明 必要的工艺研究方法、数据及结论 剂型选择依据 成型工艺的方法及参数、结论 主要设备及型号、成型工序、洁净度原料投料:至少以1000个制成单

7、位计算投料量 提取:提取方法、时间、次数及必要的优选方法和结果 浓缩:方法、设备、温度、压力及相对密度 精制:方法、条件和设备 干燥:设备、条件、温度及要求干燥的程度 成型:依据方法选择、所用辅料名称、用量及相关参数 ;成型内控指标(如外观色泽、气味、重量、负偏差、内 含可测成分测定量、成品率等)灭菌:方法及设备,特殊方法应证明对成品的影 响程度以及灭菌时间、温度或辐射剂量等 包装:所用材料应符合食品或药品的容器、包材 卫生标准,并提供包材的生产企业及质量标准 质检合格:入库(三)产品生产实施质控标准及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内容 质量标准中一般卫生要求(理化指标及 微生物指标) 计量单位及数值的表

8、示 规范性附录 标准的终结线 编制说明6个方面:1、产品质量标准技术要求内容 技术要求内容:原料要求、感官要求、功效成 分或标志性成分、理化指标、净含量及偏差 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 选择及指标值的确定:应在产品的研制基础 上进行。 指标值确定依据: 原料投入量 加工过程中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的损耗 多次检测结果 检测方法的变异度。指标值标示方法:一般按指标值标示,如总氨基酸、粗多糖、总黄酮、 膳食纤维等。需要制定范围值的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可按指标 值X%作为限定范围,如总蒽醌、芦荟苷等。X值依据研 制产品的检测资料确定。对于每日摄入量需严格控制的人工合成化合物,如褪黑 素等,其指标范围上限

9、折算成每日摄入量不得大于允许 摄入量。营养素补充剂中维生素类按指标值的0.8-1.8倍确定, 矿物质按0.75-1.25倍确定其指标范围。1、产品质量标准技术要求内容2、质量标准中一般卫生要求一般要求: 按照保健食品通用标准GB16740的规定确定。 微生物指标中致病菌项目应分别列出。特殊要求: 参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3)特殊工艺要求:有机溶剂提取工艺的,增加溶剂 残留指标。(4 )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须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 生标准(GB2760)相应规定补充其用量或残留指标。(1)不同剂型的项目要求-固体类:水分、灰分;片 剂和胶囊(除含片、咀嚼片外)还应检测崩解时限。 (2)不同原

10、料的项目要求-海产品:镉;鱼油类:酸价 、过氧化值、降血脂类产品需检测胆固醇;茶叶及植 物中药材补充汞、六六六、滴滴涕;红曲: 黄曲霉素 B1、桔青霉素;苹果、山楂:测原料的展青霉素。2、质量标准中一般卫生要求3、计量单位及数值的表示 理化指标计量单位须符合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 规定。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霉菌、酵母均以cfu/g( 固体)或cfu/ml(液体)表示,大肠菌群均以 MPN/100g(固体)MPN/100ml(液体)表示。4、规范性附录 未制定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的功效成分或 标志性成分检验方法或原料质量要求,应 在规范性附录中给出规定。 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的检测方法列入附录A 原

11、料质量标准或要求列入附录B 辅料质量标准或要求列入附录C 试验方法的细节按下列顺序给出: 1、原理 2、试剂或标准对照品(注明来源及纯度) 3、仪器设备或装置 4、试样制备 5、操作步骤 6、结果的表述(包括计算公式)4、规范性附录5、编制说明 对制订企业标准各项指标、试验方法 的依据加以说明,对于未制定国家标 准或部颁标准(规范)的检验方法应 补充说明方法的来源。一般情况下,需分析检测的项目有: 鉴别试验、杂质检查、原液或制剂中 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及生物活性测定 。理化分析方法和生物学测定方法三、生物制品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采用的方法:生物学测定常用方法 : 酶反应试验 结合试验 细胞测定试验

12、动物试验 (一)酶反应试验 指在体外能促进酶分子的活化或本身具备酶 的活性,通过底物的变化检测酶活性。主要 用于酶、辅酶、激酶、激活剂、抑制剂等的 活性测定。这类方法的变异相对较小,结果 比较准确。 (二)结合试验 基于产品与某种物质的结合特性而设计 的试验,如免疫结合试验。目前主要用 于生物制品的鉴别。由于在结合试验中 测定的分子不一定都具有生物活性,所 以一般不用作制品的活性(或效力)测 定。这类方法的变异也相对较小。 (三)细胞测定试验 指产品可以诱导细胞产生可测定的应答, 如细胞增殖、聚集、分化、死亡、迁移或 产生特定的化学物质等。细胞测定试验一 般能较好地反映制品的生物学活性,常用

13、于各种生物制品的活性(效力)测定。与 上述两类方法相比,这类方法的变异较大 。与使用传代细胞相比,使用原代细胞的 方法变异更大。 (四)动物试验 指以整体动物为试验材料检测制品生物学 活性(或效力)的试验方法,如动物保护 力试验,一般用于疫苗的效力测定。由于 动物实验的成本高、周期长和变异大,所 以一般仅用于成品检定。对于某些治疗用 的制品,由于其作用机理或本身化学性质 的原因,难以建立体外测活的方法,也可 以采用动物试验方法测定,但由于这类方 法的变异一般相对较大,在进一步的研究 中应尽可能以体外法代替。 生物制品质量控制分析方法的来源 : (一)标准方法(或正式方法、法定方法) (二)非标

14、准方法 1、标准方法的替代方法 2、来自参考文献的方法 3、自己建立的方法 一般指已有国家标准的质控方法,WHO推荐 的质控方法也可作为重要参考。此类方法 在被确定为标准方法前已经过了适当的验 证。申报者应说明方法的来源,并附具体 方法。研制单位在首次采用此类方法前, 也应对该方法进行适当的验证,如进行专属 性和精密度的验证,以便证明在实际的使 用条件下该方法也是适用的。 (一)标准方法(或正式方法、法定方法 ) 生物标准物质在进行测定时,用已知效价或单位的 同一类生物制品作为标准物质用于定 量或者定性检验。这种标准物质就是 标准品,或参考试剂。 生物标准物质的名称国际生物标准品(intern

15、ational biological standard, IS)国际单位(IU) 国际生物参考试剂(international reference reagents,IRR)国际参考试剂用 于微生物的鉴别或疾病诊断 国际生物参考物质(international reference material)是IS和IRR的总称生物标准物质的必备条件 材料均匀性能稳定准确定值合法程序生物标准物质的使用一类是用于确定产品效价的,此类国 家标准品通常有规定的量值。另一类是用于控制检验质量的,此类 国家标准品通常没有确定的量值,但 具有稳定的生物特性 。指由申报者提出的可取代标准方 法的替代方法。申报者在决定

16、采用此 类方法时应持慎重的态度,并需提供 表明新方法等同于或优于原方法的依 据以及全面的验证资料,包括两种方 法的比较性资料。 (二)非标准方法 1、标准方法的替代方法 指在专业杂志或著作上发表并 介绍的方法,一般要认真对待此类 方法,并需进行全面的验证。应说 明参考文献的出处,附原文及译文 。 2、来自参考文献的方法 对于某些产品,尤其是创新性 产品来讲,由于缺少可参考的 方法,通常需要自己建立一种 新的分析方法,对于这类方法 需进行全面而严格的验证。 3、自己建立的方法 生物制品质控分析方法详述:(一)分析方法的原理 (二)供试品 (三)测试用仪器及参数 (四)测试用试剂 (五)标准品或参考品的配备 (六)供试品的配备 (七)测试过程 (八)计算 (九)结果报告 (十)判定标准 分析方法的验证 即根据方法的需要测定该方法的专属性、准 确性、精密度、线性、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