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力衰竭治疗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372110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心力衰竭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现代心力衰竭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现代心力衰竭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现代心力衰竭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现代心力衰竭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心力衰竭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心力衰竭治疗(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心力衰竭治疗 民大附院蒙心内科 佟玉清 2010.11.12概 述 心力衰竭是由心脏疾患所致血流动力学、肾脏、神经 内分泌系统异常变化的临床综合症,根据临床特点可分 为收缩期功能不全和舒张期功能不全。虽然现代心衰的 诊治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 不下,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患之一。 据Framinghan调查美国心衰患病率50-59岁年龄组0.8%,60-69岁为 2.3%,70-79岁为4.9%; 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心衰占25-40%(中年者10ug/Kg.min)主要影响受体,其净作用是提高心输出量,外周 阻力增大,血压升高。 常用量:开始剂量:1-2ug/K

2、g.min,视血液动力学情况每15-30 分钟调整一次剂量,直至血压、尿量、心率达到满意水平,通常5 -7ug/Kg.min。 当高浓度10ug/Kg.min发现明显血管收缩作用时,可加用阻 滞剂或硝普钠,尤其是心源性休克时。 多巴酚丁胺 多巴酚丁胺为选择性1受体兴奋剂 ,对2、 受体兴奋性较 弱,增加心肌收缩力及心输出量,降低左室充盈压、肺动脉楔嵌 压及外周阻力,但不明显增快心率。 常用剂量:2.5-10ug/Kg.min,开始剂量为2-3ug/Kg.min,间隔 10-30分钟可增加1-2ug/Kg.min,直到达到理想的血液动力学效应 。 适应症同多巴胺,但对低心排综合症伴缺血性心脏病者

3、更为适 宜。对低心排综合症伴血压偏低者,多巴胺的缩血管作用优于多 巴酚丁胺,此时二者合用可达到良好的血液动力学效应。 临床应用拟交感胺药物应注意的问题: 勿用碱性液体稀释; 可致室性早博或心动过速; 可致胸闷憋气; 勿突然停药,长时间使用可产生依耐现象。四、钙离子拮抗剂在CHF的应用 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心衰的理论依据: 1、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 2、抗心肌缺血,增加侧枝循环血流; 3、防止细胞外钙离子内流造成的细胞内钙负荷过度,改善心室 的舒张功能; 4、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氧耗量; 5、抑制自由基对内皮细胞膜的损害及毒性作用(第三代钙拮抗 剂:氨氯地平); 6、抑制T型钙通道上调介导的心肌

4、肥厚和心律失常,可能改善 心室重构,有益于心衰病人(新型钙离子拮抗剂:米贝地尔) 。 钙离子拮抗剂临床应用评价: 第一代钙离子拮抗剂: 心痛定增加收缩期心衰患者心衰恶化发生率、住院率和利尿 剂的使用,同时反射性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肾素活性明显升高) ; 硫氮唑酮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者亦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 发生率。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在常规使用洋地黄、利尿剂的基础 上加用地尔硫唑,可改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但有 报道心肌梗死后患者长期服用后射血分数减低,心功能恶化。 异博定有促进心力衰竭发展的可能,尽管有试验认为长期应 用异博定后血流动力学改善,但全身情况恶化。第二代钙离子拮抗剂: (尼

5、索地平、尼卡地平、尼群地平、依拉地平、非洛地平等) 尼索地平对NYHAII-III级者,短期可降低全身血管阻力,降低 左室舒张末压,增加左室射血分数。长期使用则激活交感神经系统 ,导致心衰恶化。 尼卡地平对慢性心衰有较好的短期疗效,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及 PCWP,增加运动时的心脏指数。对缺血性心衰者可提高左室射血 分数,但长期应用60%的患者交感神经激活,临床症状恶化。 尼群地平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增加心脏指数,可减弱去甲肾上 腺素的升压效应。 依拉地平减少全身血管阻力,增加心脏指数,但PCWP及心率 无变化。 非洛地平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和血压,心脏指数增加,长期应用 降低左室舒张末压,改善左室收缩

6、功能,但可激活交感神经系统, 与利尿剂和ACEI合用不影响死亡率。个别病人心衰恶化,有增加死 亡的危险。 第三代钙离子拮抗剂: 氨氯地平降低外周阻力,无负性肌力作用,不激活交感神经 系统。 Smith研究142例稳定性心衰,氨氯地平治疗组(10mg/d)心 脏指数提高,肺血管阻力下降,生活质量改善。 Packer研究186例轻-中度心衰者,氨氯地平组运动时间增加 ,55%的患者心衰症状改善(对照组仅有29%),去甲肾上腺素 水平下降。 PRAISE试验研究1153例中-重度心衰患者,结果证实氨氯地 平和安慰剂对缺血性心脏病者联合终点的作用相近,对扩张性心 肌病者明显降低联合终点(36.8%vs

7、27.8%),长期使用对中-重度 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并发症无明显影响。 新型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米贝地尔阻滞L及T型通道,扩张冠脉,减慢心率。 MACHI选择2400例,心功能II-III级,EF40%,左室舒 张末期径60mm。治疗组总死亡率12%(略低于预测值) ,心衰加重10%,缺血性心肌病加重不到10%。提示米贝 地尔可安全地应用于心衰病人,短期服用米贝地尔不会 使轻-中度慢性心衰病人的心功能恶化。第二部分 现代心力衰竭药物治疗 现代观点认为: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有两个重要 改变,即心脏与外周循环异常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及神经内分泌 系统的激活,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心室(心肌

8、)重构,从而 促进心衰的发生与发展。 神经内分泌激素拮抗剂通过阻断或拮抗RAS系统、去甲肾 上腺素系统、内皮素等改善心衰患者的异常血流动力学变化、 心肌细胞和间质重构,从而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延长 生存期,降低死亡率。 心衰致病因素 神经内分泌激素激活 儿茶酚胺,肾素、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内皮素;神经内分泌激素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醛固酮拮抗剂 -受体阻滞剂 左室重构 心肌能量代谢异常 ATP不足-心肌细胞凋亡 心力衰竭 ATP耗竭-心肌细胞死亡 细胞内CP减少-心肌收缩力下降死亡 补充 外源性磷酸肌酸 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心衰早期肾素-

9、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即已激活, 其中血管紧张素II具有强烈的血管收缩、促醛固酮释放 作用,同时还能与神经末梢突触前血管紧张素受体结 合,促进去甲肾上腺素释放。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的活化又主要来自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的刺激,这两 个系统相互调节,共同活化或被抑制。也只有当这两 个系统同时被活化时才能影响心衰患者心脏的神经激 素受体-G蛋白信号传递功能。 血管紧张素II通过两类受体起作用,I型受体(AT1 )发挥血管收缩和促增生作用;II型受体可能与抑制细 胞增生、减慢细胞凋亡和心室重构有关。 ACEI不仅阻滞Angio-II的生成,也增强激肽介导的 血管效应,从而产生有益的血液动力学效应。

10、ACEI短期治疗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但不增加心输 出量和射血分数;降低休息和运动时左室充盈压;减 少由于醛固酮增加造成的水钠潴留,有益于心衰症状 的缓解。其近期疗效不如直接血管扩张剂和地高辛, 远期疗效优于近期疗效。 ACEI远期效应可减轻心室重构,降低死亡率,提 高长期生存率。此效应明显优于直接血管扩张剂。 ACEI可通过减少心肌细胞凋亡逆转左室重构而改 善心脏血液动力学。 多中心研究表明,ACEI可延长轻、中、重度心衰 患者的生存时间,其心功能III-IV级,LVEF25%者 ,其死亡率降低25-30%;在症状较轻的左室功能受损 组,其死亡率降低10-15%。 ACEI应用提示: 适应症:

11、慢性轻、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LVEF35-40% ,加利尿剂并可与洋地黄或B-阻滞剂合用者;左室功能 障碍虽无心衰症状但有可能发生心衰危险者。 禁忌症: ACEI曾发生血管性水肿或无尿肾衰或妊娠;SBP 90mmHg;血肌苷3mg/dl;双侧肾动脉狭窄;血钾增 高5.5mmol/L。不用于急性心衰或重症顽固心衰需静 脉扩容的病人。 注意: 对液体潴留的病人应ACEI与利尿剂联合应用;告之 病人ACEI即刻不会见症状改善,需治疗几周或几月方 可见效;即使未见良好反应也应坚持,因为ACEI会降 低疾病进展。 ACEI的使用方法: ACEI的处方原则: 小剂量开始(如依那普利2.5mg,2/日),

12、开始用药前 确保利尿剂量最合适。 逐渐加倍增量,如能耐受且无副作用,可隔周加倍剂 量。 滴至目标(靶)剂量,如在逐渐加倍剂量过程中无不 良反应,则可滴定法逐渐加量至目标(靶)剂量,剂量 不由临床反应而定。 大剂量维持,临床研究证实,大剂量较小剂量血液动 力学、神经内分泌激素及预后益处更多。 长期治疗,达目标剂量后如能耐受应长期维持治疗, 如不能耐受可略减量维持,不宜轻易停药,避免病情恶 化。 ACEI常用制剂推荐剂量 药名 开始剂量 常用剂量 目标剂量 维持剂 量 开博通 6.25mg 25-50mg/d 150mg/d 150mg/d 依那普利 2.5mg 5-10mg/d 20- 40mg

13、/d 40mg/d 赖若普利 2.5mg 5-10mg/d 20mg/d 20mg/d ACEI治疗的危险性 主要副作用来自: 血管紧张素抑制效应(低血压、肾功能恶化及高血钾 ) 缓激肽增加效应(咳嗽、血管性水肿) 其他:皮疹、味觉异常 临床表现: 低血压:多于治疗开始时或加量过程中,可伴肾功能 恶化,RAS系统激活越明显越易发生,低钠或大量利 尿后也易出现。此时应停用利尿剂1-2天。 肾功能恶化:GFR取决于Angio-II介导出球小动脉收 缩,若依赖RAS系统保持肾血流动力学稳定者( NYHA IV级或低钠),用ACEI易致氮质血症。严重心 衰时15-30%的病人血肌苷升高。 钾潴留:尤在肾功能恶化、补钾或有糖尿病时明显。 咳嗽:发生率5-15%,如不能耐受改用AII受体拮抗 剂。 血管性水肿:发生率1%,但可致命。 二、血管紧张素受体(AT1-R) 拮抗剂 Ang II的生理效应由AT1受体介导 AT1受体拮抗剂阻断了Angio II 与受体结 合,从而阻断A II 的生物学效应。 AT1受体拮抗剂与ACEI的区别: 抑制RAS系统比ACEI更具有特异性和有效 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