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常见意象和典故分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65833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22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之常见意象和典故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诗歌鉴赏之常见意象和典故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诗歌鉴赏之常见意象和典故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诗歌鉴赏之常见意象和典故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诗歌鉴赏之常见意象和典故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常见意象和典故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之常见意象和典故分析(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入:每流连于古代诗文,我常常拍案叫绝 ,回味无穷,我惊诧于诗人的匠心独运, 感叹于他们遣辞造句的工力,例如“国破 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人不言情,却字 字含情;“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 人不言愁,却句句含愁。“孤灯照寒雨, 湿竹暗浮烟”诗人不言苦,却句句含悲, 诗人何以能如此,原来一草一木,山山水 水总关情。 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考纲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 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 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主要 指鉴赏诗歌所描写的人、事、物的特征 和意义,以及一些特定的文化意象的含 义及其对于抒情的意义。景物形象分类:1、景象2、蕴涵某种品质的或

2、思想的物象3、人物形象(一) 景物形象:1、景象:诗中的景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 、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 自然情态、属性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 、离别等)、色彩描写。“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 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分析思路:1、描摹诗歌图景。2、概括景象(意境)特点。3、剖析作者思想。西 楼 曾 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分析解答: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 。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 浪

3、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 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 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幽居初夏 陆 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 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 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 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 共午瓯茶。 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 是初夏常见之物。(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 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1)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 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 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以动衬 “幽”(“下鹭”)以声衬“幽

4、”(“鸣 蛙”)(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思路 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 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1分)尾联“ 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 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2分,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 通顺,酌情扣分)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 寒 塘 赵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这两 首都是抒发 。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2、 物象: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

5、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 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 、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 心声。分析思路: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 ,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抓物与 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 ,情为何端。典型例题: 早 梅 张 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分析解答: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 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 梅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 坚韧刚强、超凡脱俗

6、的自我形象。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注垂矮: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角须 ,形状好像贵族仕宦下垂的冠缨(帽带)。 请分析这首诗所写形象的特点。 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 尊贵”与“清廉”的特点统一在“垂緌 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次句写蝉的远 传之声。“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 悦耳动听。个“出”字,使人感受到 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首诗通过对疏桐 之上的蝉的形态、习性、鸣声的(自然属 性)描写,表明了立身尊贵而品格高洁的 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的道理(寓意),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 赞美之情(感情)。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

7、主。已是黄 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 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形象分析 梅花: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 ,苦寒荒凉。(环境烘托) 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 骨而此志不渝。(正面描写) 作者处境: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 挫。 所言之志: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 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 尚节操以虽使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 争精神。(二) 人物形象: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抓抒情主人公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心 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 典型例题1: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

8、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 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难料,心 在天山,身老沧州。分析解答:全词塑造了一个身处江湖,未忘忧国的抗 金英雄形象。(什么形象?)词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 驰骋疆场,现在虽被闲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 系抗金前线。(如何展现?)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 ,表达了作者身老未忘忧国,暮年之志不已的爱国精神 及报国无门的感慨 。(意义)解答: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 人逸士形象。前四

9、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 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 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 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 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 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 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 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 “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 想见有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

10、等 )。 点绛唇 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 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 首,却把青梅嗅。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 - - 的环境。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寒冷、寂静(或:冷峭) 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 ,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 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 的。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 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 照。小儿垂钓 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

11、人。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 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 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聪明(机灵),天真可爱; “蓬头”、“侧 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 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常见艺术形象类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 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 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 推己及

12、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 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 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 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 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 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 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 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 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 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 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6友人送别、思念故

13、乡的形象。如李白的 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 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 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 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雨霖铃写 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 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重要词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 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 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 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 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例析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

14、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 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 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概 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 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 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 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 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

15、的奔波流离 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 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 ,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 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三)。 诗歌中常见意象及意义鉴赏之一意境与意象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 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 篇对应。就是象(诗歌中人、景、物)与意(作家情思 )的组合。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 融而创造出来的耐人寻味、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意是诗中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