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物理命题信息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8363856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高考物理命题信息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08年高考物理命题信息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08年高考物理命题信息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08年高考物理命题信息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08年高考物理命题信息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高考物理命题信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高考物理命题信息(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 年高考物理命题信息年高考物理命题信息(2008.5.28)命题信息及题型示例命题信息及题型示例08 考纲几乎是 07 考纲的重复,对于“稳中求变、考查素质”的大纲特点,07 年考题 是如何落实 07 考纲的,这对我们展望 08 高考命题是最好的导向。以下通过对 07 考题特点 的分析、结合 08 考纲、近几年的高考动向、各地练考信息等阐述我们的观点。 1、命、命题题注重注重对对物理学主干知物理学主干知识识的考的考查查去年高考理综试卷及物理单独命题试卷, 试题都注意突出考查了主干知识,包括匀变 速运动规律、牛顿定律、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机械波、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与偏 转、带电粒子

2、在磁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等,从而使得测试结果能客观反映考生对基本概 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命题兼顾对非重点知识(热、光、原)的考查,在试卷中这三部 分均有相应的试题,所占分值约 20% 左右, 这些非重点知识的考查多以选择题出现,侧重 于对知识的理解,也体现出了一定的综合度 例例 1 1(07 年上海卷, 23)如图(a)所示,光滑的平行长直金属 导轨置于水平面内,间距为 L、导轨左端接有阻值为 R 的电阻,质量 为 m 的导体棒垂直跨接在导轨上. 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均不计,且接 触良好. 在导轨平面上有一矩形区域内存在着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 开始时,导体棒静止

3、于磁场区域的右端,当磁 场以速度 v1匀速向右移动时,导体棒随之开始运动,同时受到水平 向左、大小为 f 的恒定阻力,并很快达到恒定速度,此时导体棒仍处 于磁场区域内. (1)求导体棒所达到的恒定速度 v2 ; (2)为使导体棒能随磁场运动,阻力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3)导体棒以恒定速度运动时,单位时间内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和电路中消耗的电功率 各为多大? (4)若 t0 时磁场由静止开始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较短时间后,导体棒 也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 v-t 关系如图(b)所示,已知在时刻 t 导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vt ,求导体棒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命题思考:命题思考:本

4、题涉及电磁感应、安培力、牛顿运动定律及等效电路等主干知识,要求 考生分析导轨的运动情况,找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考查考生运用主干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的能力,这类试题涉及力学、电学的众多知识点,对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建模能力及科 学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命题展望命题展望:近几年高考改革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方向,许多试题在课本中都能找到原型, 通过剪贴、重组、整合形成高考题,目的是通过对主干知识的再现、对接以实现对综合分 析能力的考查。可以预计,2008 年试题也必然会注重对主干知识的综合考查.。 考题应对考题应对:高考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今年高考命题必然沿袭这一特点, 复习中应注 意主干知识的归纳

5、整理,以各部分重点内容为核心,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 络。值得一提的是, 在复习的最后阶段, 应杜绝再做难题, 对以前做错的题目进行一次清理, 剔除难题、偏题, 对于考查主干知识的基础题和中档题, 以往做错的必须反思, 分析失误的原因, 并寻找同类型题目进行巩固训练, 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后一段复习 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依托课本, 疏理知识,将已学过的基础知识,结合考试大 纲进行系统整理, 加强主干知识的梳理和整合,弄清主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 “牵一点、起一线、连一片、构一体”的目的,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注重以理解能力、注重以理解能力为为主主导导

6、的能力的能力测试题测试题高考物理考试大纲指导思想要求:“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7 年高考中,以考查理 解能力为主导的命题思想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今年的高考命题,这一理念必将进一步体 现. 例例 2 2(07 年全国理综卷,25)两平面荧光屏互相垂直放置,在两屏内分别取垂直于两屏 交线的直线为 x 轴和 y 轴,交点 O 为原点,如图所示, 在 y 0,0 0,x a 的区域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两区域内 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B , 在 O 点处有一小孔,一束质量为 m、带电量为 q(q 0)的 粒子沿 x

7、轴经小孔射入磁场,最后打在竖直和水平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亮. 入射粒子的 速度可以取从零到某一最大值之间的各种数值. 已知速度最大的粒子在 0 a 的区域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2 :5,在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 7T / 12,其中 T 为该粒子在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作圆周运动的周期. 试求两个荧光 屏上亮线的范围(不计重力的影响). 命题思考:命题思考:本题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为背景命题,分析求 解时需要灵活运用几何知识,本题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能力、综合分 析能力、运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命题展望:命题展望:能力测试是高考的基本要求,去年高考物理考查重 点是对基本概念、基本规

8、律的理解,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考查运用 物理基础知识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今年考试大纲中的能力 考查要求与 2007 年相对照,“五大能力”要求未变,因此,考题必在理解的基础上,考查推 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运算能力。 考题应对考题应对:复习中,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透彻理解概 念和规律,学生的理解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必须清楚, 理解能力是基础,只有理解能力提 高了,其他能力才能得到发展.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所给的物 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结论或作出正确判断”. 高考 物理综合题在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用数学方法能力的要求都

9、很高, 必须在的理解的基础上, 才能进一步利用假设推理法化解障碍, 突破难度较大的综合题, 应注意掌握物理假设的特 点, 熟悉物理假设、逻辑推理的方法 3、关注同科学技、关注同科学技术术和社会和社会经济发经济发展相关的命展相关的命题题考试大纲指导思想要求:“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要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 济的发展,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另物理 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讲到:“高中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自身及其与文化、经济和社会 互动发展的时代性要求,肩负起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 ”从这些情 况, 我们可以看到考试大纲与新课程标准做到了完美结合

10、 2007 年高考中同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试题频频出现,这些试题通过文字叙 述或利用图表图象和图示提供信息,向考生提供较新的概念和相关公式,考生解题过程就 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过程。新信息题往往与高新科技综合,有些知识是完全陌生的, 但解决问题的方法仍是中学常见的基本方法. 例例 3 3(07 年江苏卷,17)磁谱仪是测量能谱的重要仪器磁谱仪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放射源 S 发出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 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 被限束光栏Q限制在 2的小角度内, 粒子经磁场偏转后打到与限束光栏平行的感光胶片P上(重力影响不计). (1)若能量在E E +E (E

11、0 且E E )范围内的粒子, 均沿垂直于限束光 栏的方向进入磁场, 试求这些粒子打在胶片上的范围x1. (2)实际上,限束光栏有一定的宽度, 粒子将在 2角内进入磁场, 试求能量均为E 的粒子打到感光胶片上的范围x2 (提示:当时,则 )1nn1)1 (1命题思考:命题思考:本题与高新科技综合, 以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为背景命题,试题通 过文字叙述或利用图象、图示提供信息,向考生提供较新的概念和相关公式,试题与高新 科技综合,有些知识是完全陌生的,但解决问题的方法仍是中学常见的基本方法。考查考 生运用几何知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同时本题又是一道新情景试题, 考查考生的自学应变 能力及知

12、识迁移能力 命题展望:命题展望:去年高考命题关注高新科技,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查, 考查考生灵活 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考查考生能否通过阅读和理解试题所 给出的物理情境,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将所获得的知识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建立物 理模型,寻找各物理量的联系,最终解决问题。 考试大纲指导思想指出:“重视对考生 科学素养的考查,要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利于激发学生的 兴趣,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可见理论联系实际是高考物理的重要考 查目标,一方面看考生是否真正懂得了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知 识去分析和解

13、决物理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考查了考生的基本素质,考查考生 能否通过阅读和理解试题所给出的物理情境,并将所获得信息知识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 建立物理模型,最终解决问题 考题应对:考题应对:在后一段复习中, 教师要多关注时事热点和科技新成果的报道,如:我国 “环流器 2 号”氢核聚变、 “嫦娥”登月、高温超导、纳米科技、伊朗核问题、年初的雪灾、 国际环保会议、四川地震等,并与课本主干内容进行横向联系拟题,让学生进行相关试题 的训练,学会如何筛选有用信息,建立物理模型,将新信息与题目所求未知量挂起钩来, 培养运用新信息解题的能力。 4、关注、关注对对自主学自主学习习和和创创新能力考新能力考

14、查查的命的命题题物理课程新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 理知识与技能,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 2007 年高考中出现了许多对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考查的新情景试题,这类习题考查考生快速接 受和应用新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此类题型的特点是介绍的新知识是在过去没有学习过, 有时其介绍部分相当复杂,而解题关键是准确地提取有效信息,然后用已学过的知识加上 新的信息来解决问题例例 4 4(07 年全国理综卷 I 第 24 题)如图所示, 质量为 m 的由绝缘 材料制成的球与质量为 M =19m 的金属球并排悬挂. 现将绝缘球拉至与竖直方向

15、成=60的位置自由释放, 下摆后在最低点处与金属球发生弹 性碰撞, 在平衡位置附近存在垂直于纸面的磁场, 由于磁场的阻尼作用, 金属球将于再次碰撞前停在最低点处. 求经过几次碰撞后绝缘球偏离竖 直方向的最大角度将小于 45。 命题思考:命题思考:本题综合考查了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运用,最后结果的判断具有探究性, 必须通过计算才能判断出经过 3 次碰撞后小于 45,本题对思维的全面性和严密性要求较高, 注意对考生思维品质的考查。学科研究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技巧是比学科知 识本身更为重要的东西,高考对物理思想方法和思维技巧的考查力度逐年加大, 试题具有 探究性, 考查考生思维的全面性、严密性和逻

16、辑推理能力. 命题展望:命题展望: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是高考物理命题的显著特点, 对基本概念和基本 规律的考查,重在一定的情景中去理解和应用, 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综 合能力。利用新情景试题考查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实现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体验科学探 究过程,掌握逻辑推理和论证方法, 这一理念在 2007 年高考试题中已经得到了体现, 可以 预计, 这一理念在今年高考命题中会进一步落实, 试题将结合生活、生产、科学研究的实际, 配合图象、图线等,提供一定的新情景,由考生进行类比、推理和判断,考查考生推理和 论证的能力。 考题应对:考题应对:在复习中, 教师要选取、设计一定数量的探究性试题, 在问题设计上留给 考生发挥个性的广泛空间,考生需要进行发散思维,从多角度分析,全方位联想,注意物 理知识的综合应用,注意物理规律的正确迁移,才能得出结果. 5、关注考、关注考查实验查实验探究和探究和实验设计实验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