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管理办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359561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128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管理办法(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天津大港油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管理办法范围u为了有效开展危害因素识别及其风险评 价工作,控制、削减、规避生产经营活动 中的各类风险,制定本办法。u本办法规定了工业生产安全、职业卫生 两个方面的危险及有害因素分类、识别、 评价及管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u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各单位。术语和简略语u1、危险、有害因素:危险因素是指能 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 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健康,导致 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通常 情况下,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 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一定限值的 设备、设施和场所等。u2、危险、有害因素识

2、别:是指分辨、识 别、分析系统中存在的危险,预测安全状 态和事故发生途径的一种手段。u3、危险、有害因素评价:是指运用安全 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危险、有害因 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 综合评价和预测,并根据可能导致的事故 风险的大小,提出相应的职业安全卫生对 策措施,使危险程度降低到可承受水平的 过程。u4、“工业生产安全、职业卫生”简称“安 全职业卫生”。u5、“危险、有害因素”简称“危害因素”。职责划分u1、质量安全环保部是本办法的归口管 理部门,负责制定危害因素识别的准则和 方法,组织开展危害因素识别和评价,对 安全职业卫生涉及的危害因素所采取的控 制、削减、规避措施进行

3、监控管理。u2、设备管理部负责组织对设备、设施 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u3、技术发展部负责组织按照工艺流程 进行危害因素识别和评价。u4、机关其他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所涉及 区域和活动的危害因素识别和评价。u5、各单位、各项目部负责组织对本单 位管理区域、活动和施工现场进行危害因 素识别和评价,对安全职业卫生涉及的危 害因素所采取的控制、削减、规避措施进 行监控管理。管理内容u1、识别和评价的组织n1)培训nA、各单位、各项目部应择优选派人 员参加上级组织的QHSE企业内审员专业 培训,并取得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nB、各单位、各项目部应组织开展全 员性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知识培训。n2)

4、机构与人员nA、公司及各分公司、项目部均应指 定专门机构与人员,开展危害因素识别和 风险评价工作。nB、公司及各分公司、项目部应至少 由以下人员组成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 专项小组共同开展工作。即:HSE监督管 理部门、与具体活动相关的业务部门管理 人员及技术人员(特别是具有现场管理经 验、熟悉工艺流程的管理干部、技术人员 )、生产经营活动具体操作骨干人员(机 组长、作业队长、班组长、技师、关键岗 位人员等)。nC、必要时,可按照部门、机组(作业队) 、班组等管理单元成立若干层级风险识别评价小 组。u2、识别和评价的范围、考虑因素及依据:n1)危害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价的范围:nA、固定场所,包括

5、办公区域、职工宿舍 、食堂、车间、库房及固定作业场所;nB、施工作业现场,包括现场办公区、生 活区和生产区域;nC、新、改、扩、迁建设项目;nD、 其它活动。n2)危害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价应考虑 : nA、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nB、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 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nC、作业场所内的设备、设施(包括 外界提供的设备、设施);nD、以往活动的遗留问题;nE、新开发(建设)项目以及在工艺技 术、设备、人员、作业环境和条件等方面 发生变更的情况。n3)识别和评价的依据nA、适用的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上级管理 要求。nB、本部门、单位年度HSE工作指标和目标。nC、管道局及公司

6、各项HSE管理制度、规范和 要求。nD、生产经营设备、设施、工艺技术等供方所 提供的使用要求。nE、各级监督检查、体系审核发布的结果及不 符合记录。nF、历史上本单位事故、事件信息和其它可以 借鉴的事故信息。nG、员工的意见和建议。nH、与相关方交流的信息。nI、其他信息。u3、本办法推荐的危害因素的分类及危害因素重点识别对象u详见 、 。u4、危害因素识别与风向评价的方法n1)危害因素识别方法n各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采取以下方法对涉及到的全部 危害因素进行识别。nA、现场观察:对作业活动、设备运转或系统活动进行现 场观测,分析人员、工艺、设备运转存在的危害因素;nB、查阅资料:通过查阅有关事

7、件、事故、职业病记录和 台帐以及相关监测数据等,从中发现存在的危害因素;nC、安全检查表:系统剖析,确定检查项目,按顺序编制 表格,以提问或现场观察等方式确定检查项目的状况,确定危害因 素;nD、座谈:召集HSE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和操作人员,集 思广益、讨论分析作业活动或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nE、工作危害分析:识别存在的作业活动,把一项作业活 动分解为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附录A危害因素的分类附录B 危害因素重点识别对象n2)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价方法n公司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危 害因素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危害因素分为 重要和一般两种。定量的具体评

8、价方法见 。 u5、危害因素识别和评价要求n1)每年年初,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各项 目部组织全体人员开展危害因素识别,填写 “(单 位或部门)作业活动清单” (GJ/QHSE/JL7.9.2- 01)、“(单位或部门)作业过程危害因素辨识及 风险评价表”(GJ/QHSE/JL7.9.2-02),经本单位 评价组汇总、评价,建立 “(单位或部门)危害因 素识别清单”( GJ/QHSE/JL7.9.2-03)和 “(单位 或部门)重大危害因素清单”( GJ/QHSE/JL7.9.2 -04),并报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附录CnA、设备管理部组织对设备设施运转、维 修、操作以及设备设施本身存在的危害因

9、素进行 识别和评价。参加人为各单位设备管理人员、维 修人员、设备操作手。nB、技术发展部组织按照施工工艺流程对 各工序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参加人 为各单位技术人员、作业队长。nC、质量安全监督站组织根据事故类型进 行危害因素识别和评价,参加人为各单位安全管 理和监督人员以及作业队长。nD、各单位、各项目部按照公司要求组织 各机组(作业队)、班组、岗位人员开展危害因 素识别和评价。n2)项目开工前,各单位、各项目部针对施 工工艺过程和所属区域及活动,组织项目部安全 管理监督人员、技术人员、作业队长进行危害因 素识别,经本单位评价组汇总、评价,建立本项 目“(单位或部门)危害因素识别清单

10、”和“(单位 或部门)重要危害因素清单”,上报公司质量安全 环保部。同时制定项目“HSE计划书”和“HSE作业 指导书”,并根据项目危害因素分布状况制定 “HSE现场检查表”,经项目经理审批后实施。n3)质量安全环保部组织对各部门、各单位 、各项目部上报的“(单位或部门)危害因素识别 清单”进行汇总,并及时组织相关部门成立专项评 价组开展二次识别与评价,建立公司级“(单位或 部门)危害因素识别清单”和“(单位或部门)重 要危害因素清单”,并备案。n4)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各项目部 应保存 “危害因素风险评价记录” (GJ/QHSE/JL7.9.205),记录内容至少 包括评价组织机构、评价方法

11、、评价人员 及经评价组汇总的(单位或部门)危害因 素识别调查与评价表、(单位或部门)危 害因素识别清单、(单位或部门)重要危 害因素清单等内容。n5)当固定场所施工工艺、设备、设 施、人员发生重大变更时,各部门、各单 位应及时组织危险有害因素的重新识别及 其风险评价,如有新增风险,应做好登记 、逐级上报和备案工作。n6)对同地区,作业条件基本相同的 施工项目可直接引用前期项目识别结果; 对新地区、新环境条件下的施工项目应注 重新增危害因素的识别和风险评价。n7)新、改、扩、迁建设项目应在项 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危害识别及其风险 预评价,由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组织,评 价应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或机构

12、进行。n8)技术发展部要针对公司立项的科 研项目和新技术推广项目,组织相关部门 和承办单位对项目进行危害因素识别及其 风险评价。n9)公司其它部门在组织开展各类活 动前,应及时组织进行危害因素识别,针 对识别出的危害制定风险削减和控制措施 ,并组织实施,保留相应记录。u6、风险控制n1)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结果的输出nA、将结果与员工安全培训教育相结 合。nB、将结果与建设项目安全与职业病 预防“三同时”管理相结合。nC、将结果与建立和完善操作规程相 结合。nD、将结果与建立和完善“两书一表” 相结合。nE、将结果与隐患管理相结合。nF、将结果与特殊危险作业管理相结 合。n2)对于确定的危害因素

13、,应落实风 险削减与控制措施,并应首先考虑执行以 下管理制度:nA、对建设项目各个阶段的危害识别 与评价管理,执行(GJ/QHSE/F 7.9.21) 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管理办法、( GJ/QHSE/F 7.13.1)建设项目职业病预 防“三同时”管理办法和( GJ/QHSE/F7.12.3)消防安全重点防火 部位管理办法。nB、对已经构成事故隐患的危害因素 ,执行GJ/QHSE/F7.9.4事故隐患管理管 理办法。nC、对确定的生产岗位危害因素,列 入各单位制定的“两书一表”并执行。nD、对特殊危险作业项目过程中存在 的危害因素,执行GJ/QHSE/F7.9.7特殊 危险作业安全许可管理

14、办法。nE、对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害因素, 执行GJ/QHSE/7.9.26重大危险源管理办 法。n3)对已经构成事故隐患的危害因素 必须得到消除或有效削减,当技术可行性 或资源等不能及时消除或有效削减时,应 制定并实施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必 要时应考虑中止生产经营活动。n4)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各项目部 应将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结果及风险削减 措施及时告知员工。n5)公司各级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应将 各级重要危害因素纳入日常监督检查计划 。具体执行GJ/QHSE/F8.4QHSE监督管 理程序。u附录Au危害因素的分类uA.1 按照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u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15、GB/T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的危害因素分 为六大类。uA.1.1 物理性危害因素:u1)设备设施缺陷;u2)防护缺陷;u3)电伤危害;u4)噪声危害;u5)振动危害; 下一页返回u6)电磁辐射危害;u7)运动物危害;u8)明火;u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u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u11)粉尘与气溶胶;u12)作业环境不良;u13)信号缺陷;u14)标志缺陷;u15)其他伤害;下一页返回上一页uA.1.2 化学性危害因素:u1)易燃易爆性物质;u2)自燃物质;u3)有毒物质;u4)腐蚀性物质;u5)其它化学性危险、有害物质。下一页返回上一页uA.1.3 生物性危害因素(

16、含致病微生 物等5种)u1)致病微生物;u2)传染病媒介物;u3)致害动物;u4)致害植物;u5)其它生物性有害因素。下一页返回上一页uA.1.4 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u1)负荷超限;u2)健康状况异常;u3)从事禁忌工作;u4)心理异常;u5)辨识功能缺陷;u6)其他生理心理危害因素。下一页返回上一页uA.1.5 行为性危害因素:u1)指挥错误;u2)操作失误;u3)监护失误;u4)其它错误;u5)其它行为性有害因素。下一页返回上一页uA.1.6 其它危害因素:u1)不可抗力带来的危害因素;u2)他人伤害;u3)多种因素综合作用。uA.2 按照事故类型分类u参照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 644186)将符合公司实际的 事故分为十七类:下一页返回上一页u1)物体打击;u2)车辆伤害;u3)机械伤害;u4)起重伤害;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