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57998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系列教材上 章 重 点 内 容 回 顾1、内部控制的历史演进2、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3、我国内部控制法规的发展4、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框架体系第二章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内部控制的定义 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目标第三节 内部控制的原则 第四节 内部控制的要素 第五节 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内部控制定义的变迁,理解内部控制的定义,了解内部控制全员性,理解内部控制的全面性,理解内部控制的全程性;(2)理解内部控制的目标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3)熟悉内部控制需要遵循的原则;(4)理解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理解五大要素之间的关系;(5)理解内部控制的局限性。案例引

2、入:“鹿”死谁手? 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鹿集团”)曾是国内奶粉生产三大巨头之一。作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三鹿集团先后荣获省以上荣誉称号二百余项。但是,在2008年9月11日,由于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搀杂致毒化学物三聚氰胺事件曝光,三鹿集团迅速破产,引发一场“中国奶业的大地震”,其董事长田文华由此成为千夫指的罪人。究竟谁是导致三鹿破产的罪魁祸首呢?三鹿事件的关键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才是致“鹿”于死地的真正幕后黑手:(1)治理结构问题反映了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不合理;(2)风险管理不力说明了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3)事故发生后反应滞后反映了重大风险的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的

3、缺失,正是控制活动不到位的表现;(4)未向上级部门及时报告和对外披露相关信息反映了其信息与沟通机制的失灵;(5)监督手段落实不到位说明了其内部监督的力度不够。而以上五个方面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正是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基础。 第一节 内部控制的定义 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目标第三节 内部控制的原则 第四节 内部控制的要素 第五节 内部控制的局限性第二章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内部控制的定义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解释,“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P5,COSO内部控制定义:

4、内部控制是由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旨在为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内部控制的定义全员性一、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u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即内部控制强调全员参与,人人有责。u内部控制的“全员控制”与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在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中的领导作用并不矛盾,领导者与普通员工仅仅是分工不同、承担的权责大小不同,但都是内部控制的参与主体。内部控制的定义全面性二、内部控制是一种全面控制u内部控制是一种全面控制,是指内部控制的覆盖范围要足够广泛,涵盖企业所有的业务和事项,包含每个层级和环节,而且还要体现多重控制

5、目标的要求。u应当注意的是,内部控制只能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这是因为企业目标的实现除了受制于企业自身限制外,还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内部控制无法作用于外部环境;(P21内部控制成功案例)内部控制的定义全程性三、内部控制是一种全程控制u内部控制是一种全程控制,是指内部控制是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的全程控制通常以流程为主要手段,包流程的设计、执行和监督评价。时间顺序上看,可分为内容上看,可分为事前控制 事中控制 事后控制 制度设计制度执行监督评价 内部控制的定义总结:u以上是从不同角度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内部控制的定义在内部控制概念框架中处于基础地位,是

6、内部控制目标、原则、要素推演的理论依据和逻辑起点,也是企业设计和执行内部控制的最基本的要求。只有真正做到了全员控制、全面控制和全程控制,内部控制的设计才不会出现盲点,内部控制的执行才会合理有效,内部控制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第一节 内部控制的定义 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目标第三节 内部控制的原则 第四节 内部控制的要素 第五节 内部控制的局限性第二章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目 标目标是主体在一定时间内期望达到的成果。内部控制目标即企业希望通过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来达到企业某一方面的改善,主要表现为业绩的提高、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提违规行为发生率的降低等。中美内部控制目标对比分析1992年COSO内部控制整

7、合框架: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2004年COSO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战略目标;运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目标。2008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证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内部控制的目标一、经营管理合法合规目标u经营管理合法合规目标是指内部控制要合理保证企业在国家法律和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严禁违法经营。u经营管理合法合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前提,是内部控制的基础性目标,是实现其他内控目标的保证。内部控制的目标二、资产安全目标p资产安全目标主要是为了防止资产流失。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是

8、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物质前提。 p资产安全目标有两个层次: u(1)确保资产在使用价值上的完整性,主要是指防止货币资金和实物资产被挪用、转移、侵占、盗窃以及对无形资产控制权的旁落。 u(2)确保资产在价值量上的完整性,主要是防止资产被低价出售,损害企业利益。内部控制的目标二、资产安全目标u内部控制的基本思想在于制衡,因为有了制衡,两个人同时犯同一错误的概率大大减少,从而加大了不法分子实施犯罪计划、进行贪污舞弊行为的难度,从而保护企业的资产被非法侵蚀或占用,保障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 内部控制的目标三、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目标u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目标是指内部控制要合理保证企业

9、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及其他信息。 u为确保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应做到:u(1)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会计制度如实地核算经济业务、编制财务报告,满足会计信息的一般质量要求。u(2)应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制度、授权审批控制制度、日常信息核对制度、惩罚制度等,来防止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抑制虚假交易的发生。内部控制的目标四、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目标u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是内部控制要达到的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目标。u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u(1)组织精简、权责划分明确,各部门之间、工作环节之间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充分发挥资源潜力,

10、充分有效的使用资源,提高经营绩效。内部控制的目标四、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目标u(2)优化与整合内部控制业务流程,避免出现控制点的交叉和冗余,也要防止出现内控盲点,要设计最优的内控流程并严格执行,最大限度地提高执行效率。u(3)建立良好的信息和沟通体系,提高管理层的经济决策和反应的效率。u(4)建立有效的内部考核机制,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内部控制的目标五、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u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是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也是终极目标。战略与企业目标相关联,并且战略支持目标实现的基础,是管理者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根本目标而针对环境做出的一种反应和选择。内部控制的目标六、内部控制目标之间的关系

11、u内部控制的五个目标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目标体系。其中,战略目标是最高目标,是与企业使命相联系的终极目标;经营目标是战略目标的细化、分解与落实,是战略目标的短期化与具体化,是内部控制的核心目标;资产目标是实现经营目标的物质前提;报告目标是经营目标的成果体现与反映;合规目标是实现经营目标的有效保证。内部控制的目标六、内部控制目标之间的关系第一节 内部控制的定义 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目标第三节 内部控制的原则 第四节 内部控制的要素 第五节 内部控制的局限性第二章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所谓原则是指处理问题的准绳和规则。要使内部控制达到既定的目标,即内部控制有效,就

12、必须在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原则。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的原则 内部控制的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u全面性原则即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内部控制的建立在层次上应该涵盖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全体和员工,在对象上应该覆盖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在流程上应该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避免内部控制出现空白和漏洞。总之,内部控制应该是全程控制、全员控制和全面控制。内部控制的原则 二、重要性原则u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原则即内部控制应当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

13、点,针对重要业务和事项、高风险领域和环节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u目前,中央在国企推行“三重一大”制度正式重要性原则的充分体现。 “三重一大”,是指“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使用”内部控制的原则 三重一大制度 重大决策事项:企业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 法规和上级重要决定的重大措施,企业发展战略、破产、改制 、兼并重组、资产调整、产权转让、对外投资、利益调配、机 构调整等方面的重大决策,企业党的建设和安全稳定的重大决 策,以及其他重大决策事项。重大项目安排事项:企业资产规模、资本结构、盈利能力以及 生产装备、技术状况等产生重要影响的项目的设立和

14、安排。 重要人事任免事项:企业业直接管理的领导领导 人员员以及其他经营经营 管理人员员的职务调职务调 整事项项 。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超过由企业或者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 责的机构所规定的企业领导人员有权调动、使用的资金限额的 资金调动和使用。内部控制的原则 三、制衡性原则u内部控制的制衡性原则要求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内部控制的原则 四、适应性原则u适应性原则的思想是基于“权变”理论,根据权变理论,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可能一劳永逸,而应当与其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15、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经营风险更具复杂性和多变性。 内部控制的原则 五、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的成本内部控制的设计成本:内部控制的实施成本 内部控制的鉴证成本:聘请注册会计师 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鉴证费用 自行设计成本外包设计成本评价和监督人员的工资 实施内部控制因降低了效 率带来的机会成本 内部控制制度嵌入到信息 系统后的信息系统的运行 和维护成本 内部控制的原则 五、成本效益原则u成本效益原则要求实施内部控制应当权衡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成本效益原则要点 u值得说明的是,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也是内部控制对目标的保证程度不是绝对保证、而是合理保

16、证的重要原因之一。 努力降低内部控制的成本 合理确定内部控制带来的经济利益 内部控制目标经营 管理合法合规有效保证资产 安全物质前提财务报 告及相关信息 真实完整体现与反映提高经营 的效率和效果核心目标促进企业实现发 展战 略最高目标、终极目标内部控制的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第一节 内部控制的定义 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目标第三节 内部控制的原则 第四节 内部控制的要素 第五节 内部控制的局限性第二章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中美内部控制要素对比分析1992年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2004年COSO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2008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内部控制的要素 内部环境u内容: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