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学生美术教育的价值本科毕业论文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8356729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中小学生美术教育的价值本科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中小学生美术教育的价值本科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中小学生美术教育的价值本科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中小学生美术教育的价值本科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中小学生美术教育的价值本科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中小学生美术教育的价值本科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小学生美术教育的价值本科毕业论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号: 2010151122003 论中小学生美术教育的价值论中小学生美术教育的价值 摘要河南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为中小学素质教育提供了美的熏陶、创造性思维、丰富的审美感受、高雅的生活情趣。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它以美术形态为载体,以审美为特征,通过对美术形态的了解,美术语言的思考,具体形象的描绘,美术精品的欣赏等教学活动,把学生带入一个真、善、美的艺术天地,使他们去有意识地接受美的熏陶,有意识地去了解美的真谛,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从创作、欣赏中去构建一个具备美术修养的人格的本文从美术教育的现状出发,引出美术教育

2、的历史变迁,从而导出美术教育的社会必然性,以及美术教育对中小学生在智力、情商、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影响,和社会价值,同时提出提高中小学生美术教育价值的途径。关键词:美术教育 变迁 社会价值 审美价值 教育价值 创新价值 目录摘要 .。2(一) 引言.41.1 研究背景.41.2 研究的思路内容及结构.4一、美术教育现状.51.1 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5二、美术教育 1、美术教育的变迁.51.1 美术技法论.5 1.2 社会本位论.51.3 工具论.5 1.4 本质论.52、美术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影响.62.1 美术教育对学生智力的影响.62.2 美术教育对学生情商的影响.72.3 美术教育对学生综合

3、素质的影响.73、美术教育的社会价值.83.1 审美价值.8 3.2 教育价值.83.3 创新价值.94、 提高美术教育价值的途径.9 4.1 优化课堂提高效率.94.2 系统化中小学艺术教育体系.94.3 加强中小学专业美术教师培养.10结论.10参考文献.10引言引言1.1 研究背景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是其他的学科中无法代替的,但当前美术教育现实可以说与我们想象的差距还很大,尤其在乡村基础教育中整个美术教育是严重缺失的,我在调查中发现美术教育在乡镇小学是非常薄弱的!由于应试教育实行,美术这门学科就被边缘化。本文将从美术教育的变迁、美术教育的影响及美术教育的社会价值等方面论述中小学生美术教育的

4、价值1.2 研究的思路内容及结构文章共分五大部分,包括:第一部分是引言,在介绍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的基础上,阐述美术教育的社会价值第二部分是美术教育的变迁,美术教育的存在是有其社会必然性第三部分是美术教育的影响,美术教育对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第四部分是美术教育的社会价值第五部分是有效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第六部分是结论(一) 美术教育的现状 学习美术成了“不务正业”的代名词,把学好文化课视作唯一的正途。 “孩子将来不做画家,不考美术院校,学美术没有用”这是很多孩子家长的心声。抱有这种思想的家长们就是发现自己的孩子有美术方面的爱好和兴趣,他们也大多不会给予支持的,自觉、不自觉地打击了孩子

5、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再就是学习美术是一种高消费,笔墨纸砚,颜料及工具等开支都很大。将来就是考上美术院校,高学费也会令诸多平民阶层尤其是农村的家庭头疼。好多有美术天赋的学生也会因经济问题不得不放弃。学校不能正确处理美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注重主科教学,把美术教学边缘化。有些学校尤其像农村中学想开设美术课,也会因师资的缺乏和设备的短缺,而难以顺利开展。(二)美术教育的意义一 美术教育的历史变迁 凡事物存在都有其原因,美术教育也不例外。追溯到美术教育价值的起源,我们不得不谈谈美术的起源。目前对于美术教育的起源众说纷纭,比如劳动说、模仿说、游戏说等等,笔者倾向于多元论的起源说。

6、美术最初起源无论是什么原因、什么时间,它必须要建立在工具和技艺的基础之上。随着美术的发展,为了传承的需要,美术教育应运而生。 美术教育在历史的进程中经历了多次的变迁与演进。它的存在受到历史的制约,在当时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对于当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1.美术技法论: :美术教育的起源决定了美术教育的社会价值。美术技艺催生了美术教育。所以,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最初应该归于美术这门技艺的继承,过多于强调美术的技法,而忽视了教育的功能。但是今天的美术技艺,已经不能单单地理解为是美术技艺法、美术技巧或者说是美术技术,它所指代的范围远比这丰富。 2.社会本位论: :在班级授课制产生以后,美

7、术教学得以在学校开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美术教育的社会性目的。美术教育应该与社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相联系。这无疑是美术教育发展的进步,但是这一时期过分强调了美术教育的社会目标,而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忽视了个体发展的需要。 3.工具论: :20 世纪,工具论广为流传。美术教育被当作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工具和手段。这实际上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观点,在当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价值取向是对社会本位论的反驳,强调个体的发展。这一时期,是以里德、罗恩菲尔德为代表的。 4.本质论: :受到以学科基本结构为框架来进行教育的影响,本质论代替工具论,成为美术教育新的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强调学

8、科本身的价值,对于美术教育的发展有巨大的推进作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经历了数次的演变,但可惜的是,都没有全面地体现美术教育的价值,本质论同样也遭到了质疑。 二 美术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影响 1.美术教育对学生智力影响:智力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理解的能力,比如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诸多方面的能力。美术教学是发展学生智力、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客观现实认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美术教育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靠美术作品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其重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比较能力。观察力是学生

9、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要素。观察力是指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外形、三维空间、色彩等诸因素进行整体感知、辨认、表现、领会其判断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学生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的严格训练,掌握其科学的观察方法。美术通常就是引导学生从观察开始,随着学生对造型、线条、色彩等知识的不断了解,绘画表现水平也逐步得到提高。 想象力也是指学生在科学观察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整体感知 ,由甲到乙的思维过程,经过大脑再加工创造出一个新形象的能力。而美术教育正是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在绘画过程中,适时的对学生加以启发、诱导,帮助其完成自己的想象,使他们的想象力在宽松、愉悦的精神状态下发展和丰富起来的。 创造力就是让学生打破旧

10、观念,创立新观念。创造能力就是在想象能力基础上对原始素材进行简单加工和提炼,创立出新的、更美好的形象的能力。美术教育就是通过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独特的想法,并加以指导,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来达到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创造力的目的。比较能力是让学生整体把握画面与实物的一种对比方法,主要是训练学生在同一画面中找到与实物不一样的地方并加以完善的一个过程,不间断进行对比是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提高自己对美的鉴别力。 当然,美术教育活动是师生的互动过程,其作用的四个方面是相互影响、互相渗透的。观察是想象的基础,创造是想象的升华,没有观察就没有想象,没有想象就谈不上创造了,那这些能力的培

11、养还需要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实现。美术教育就是诱导学生观察自然、表现自然、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2.美术教育对学生的情商培养:人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有人的物质需要,还有人的精神需要,满足学生合理的精神需要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人们在生活中需要艺术,也因为有了艺术生活才变得美丽,美术教育是帮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重要手段,是陶冶学生情操,实施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实际上也是一种情感教育,重视学生的情商培养,是美术教育适应教育“以人为本”的要求,满足学生获得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要求,服务于学生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重视情商培养,是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教育,是有利于学生素质“内在性

12、”特征“内化”的教育。人的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人的情感对人的认识过程有动力作用,美术教育的形象性、直观性最能适应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识需要,最能容易使学生获取情感体验,并使之转化为学生的内部动力。因此,美术教育如果脱离儿童心理需要也就是缺乏情商的美术教育,富有情商的美术教育能帮助学生获得将先天的基础实现后天的成就的内因动力,能培养学生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关爱他人。如一幅环保内容的绘画,能让一些学生产生某种激情和冲动,产生对保护环境的某种欲望和责任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富有情商的美术教育也是一种德育手段,它还能帮助学生克服自身先天的不足,去谋求自身最大可能的发展, “神笔

13、马良” 、 “达芬奇画蛋”等在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行成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重视情商培养的美术教育,是体现学生的素质“发展性”特征的教育。 “人的素质,不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不论是身体素质,还是精神素质,都是可变的。 ”后天因素在人的素质形成中,人的情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美术教育中注意学生的情商培养,能使学生增强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的观察和体验,从而激发学习的欲望,获取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动机;美术教育中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帮助学生去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美术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能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美术教育有利于学生积极观察、积极想象、积极表现,从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动手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3.美术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