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样与样品预处理方法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339508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取样与样品预处理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取样与样品预处理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取样与样品预处理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取样与样品预处理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取样与样品预处理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取样与样品预处理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取样与样品预处理方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第九章 取样与样取样与样 品预处理方法品预处理方法取样 经典样品预处理方法现代样品预处理技术w化学分析的过程:1、试样的采集2、试样的预处理3、测量/测定4、结果计算和数据处理样品能否代表整体 共存组分和基质干扰,需提取待测组分 待测组分含量过低,富集处理1、定义:取样是指从一批产品中,按取 样规则抽取具有代表性的供检验使用的 样品。 2、原则: 均匀、合理一、取样定义和原则第一节 取样气体、液体:均匀,易达到 固体:四分法 不均匀个体大的固体样品(如中药材):1、破碎2、过筛3、混合4、缩分(四分法)二、取样的方法代表性三、样品的保存应防止污染、分解及基体变化一、分离技术:利用待测组分

2、与共存干扰组分和基质 理化性质的差异,对样品进行分离纯化处 理。1、过滤与离心利用组分与干扰物质分子大小和几何 性状的差异,对样品进行过滤或离心,可 以有效地去除样品中的悬浮物、微生物和 大分子组分的干扰。滤纸、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第二节 经典样品预处理方法2、沉淀分离法(1)铅盐沉淀法(2)试剂沉淀法(3)盐析法(4)生物样品中蛋白质的去除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乙腈中性盐:硫酸铵三氯乙酸、高氯酸等的酸根3、吸附法分散在液体和蒸气介质中的溶质吸附剂:活性碳4、蒸馏法和升华法利用组分的挥发性和沸点不同,提取挥发性组分。5、溶剂萃取法(1)提取溶剂的选择原则:相似相溶(2)常用溶剂的种类(3)常用

3、提取方法强极性溶剂:水 中等极性溶剂:乙醇、甲醇、丙酮 低极性溶剂: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法(分液漏斗中) 冷浸法(适用于热不稳定组分的提取) 回流法 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溶剂提取法二、降解法因化学分析是在溶液中进行,故需要先将试样分 解,使被测组分定量转入溶液中,然后进行其它预处 理和测定。1、碱熔法:固体样品+碱熔剂高温熔融加适当 酸 溶解样品溶液2、燃烧法3、干式消化(灰化):高温干式消化(500800)(有机物灼烧破坏 )低温干式消化(100150)(有机物缓慢氧化 )4、湿式消化:加高浓度酸或混酸加热分解样品(硝酸、硝酸-硫酸、硝酸-高氯酸)三、样品浓缩技术当样品组分浓度较小时,可通

4、过挥发溶剂浓集样 品。一、固相萃取技术:基于液-固分离萃取的样品预处理技术固相萃取可近似看成是一个简单的液相色谱过程,吸附剂作为固定相,当样品溶液与吸附剂相接触时,其中的某些组分 (杂质或待测组分)保留在吸附剂上,然后待测组分再被适当 的洗脱剂洗脱,即可得到纯化和富集的待测组分。固相萃取剂的种类第三节 现代样品预处理技术 传统固相萃取剂(吸附剂) 键合型固相萃取剂(键合硅胶) 高分子大孔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二、液相萃取技术:(传统的)液-液萃取、液相微萃取(新发展的)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是指当压力和温度达到某种物质的临界点时所形成的单一相态。 四、膜分离技术:指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粒径

5、分子的混合物在通过半透膜时, 实现选择性分离的技术。半透膜 (孔径大小)微滤膜 超滤膜 纳滤膜 反渗透膜五、样品预处理技术发展趋势向着集成和在线联用方向发展“QuEChERS”理念:快速(quick)、简便(easy)、价廉(cheap)、高效(effective)、耐用(rugged)和安全(safe)。习题:习题: ( )1、对大小在1cm以下的药材,可用固定取样设备抽取样品,每一包件抽取1份样品即可。 ( )2、取样的方法要具有科学性,所取样品应具有真实性和 性。A、时间性 B、代表性 C、新鲜性 D、纯净( )3、溶剂萃取法中选择提取溶剂一般遵循 原则。A、强极性 B、中等极性 C、低极性 D、相似相溶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