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公务员法》对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的新规定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34226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20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七、《公务员法》对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的新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专题七、《公务员法》对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的新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专题七、《公务员法》对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的新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专题七、《公务员法》对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的新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专题七、《公务员法》对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的新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七、《公务员法》对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的新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七、《公务员法》对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的新规定(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七:公务员法对领导职务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的新规定 主讲人: 纪培荣Date1公务员法中关于公务员领导职 务的遴选的新规定的:第四十五条 :机关内设机构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出 现空缺时,可以在本机关或者本系统内通 过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任职人选。 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 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出现 空缺,可以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产生任职 人选。 Date2第一节 公务员遴选改革是当前执政党合法性 基础调整的重要内容(意义)。一、什么是执政党合法性?1、执政党的合法性是执政党凭借非权力因 素和非暴力手段,通过其意识形态、纲领 政策、组织架构、执政绩效及其公众形象 的积极

2、影响,使民众出于自觉或自愿主动 接受执政党的执政和领导地位的能力。2、执政党的合法性既不能遗传,也不能复 制。Date3二、传统公务员遴选机制对执政党合法 性的挑战。1、传统公务员遴选制度的弊端(1)缺乏公平、公正、公开 ;(2)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 督权等不能保证 ;(3)缺乏严格的干部选录监督制度 。2、提升执政党合法性其实质就是要通过各 种积极方式提升民众出于自觉或自愿主动接 受执政党的执政和领导地位的能力。3、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是解决能上能下、 能进能出的好办法 。也是提升党的执政能 力的重要手段。Date4第二节 我国公务员遴选制度与西方国家 人才选拔制度的比较。一、西方

3、公务员(文官)制度选拔人才机制。 1、西方国家公务员(文官)制度选拔人才的 原则 : (1)机会平等的原则。 (2)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的原则。 (3)功绩原则。 (4)“政治中立”的原则。 Date52、西方国家公务员(文官)制度选拔 人才的标准。(1)以英国为代表的“通才”标准。 (2)以美国为代表的“专才”标准。 3、西方国家选拔任用文官(公务员) 的方式:考任制、选任制、委任制和聘任制。 Date6二、我国公务员制度选拔人才机制1、我国公务员制度选拔人才的原则。(1)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2)功绩原则。 (3)党管干部原则。 2、我国公务员制度选拔人才的标准是“德才 兼备”。

4、3、我国公务员选拔任用的方式是选任制、委 任制、考任制、聘任制和公开选拔和竞争 上岗制。 Date7第三章 公务员遴选改革与公开选拔竞争 上岗制度的产生。 一、对各地遴选改革创新的案例分析共有五种实践经历:(一)宁夏、江苏和北京等地的政府“一把手 ”遴选让选票说了算。(二)吉林白城实行“民意否决”副县级官员 。(三)广州、湖南引入任前演说、宜誓就职 程序。(四)吉林率先建立政府雇员制。 Date8二、公务员遴选机制的不断创新:公开选拔 与竞争上岗制度的产生。(一)公务员遴选制度的创新1、扩大民主化改革方面。2、在科学化改革方面。3、在程序制度改革方面。Date9(二)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制度的产

5、生 与发展。1、公务员遴选大致上形成了五大机制(1)委任制;(2)选任制;(3)公开选拔和 竞争上岗;(4)考任制;(5)聘任制。2、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机制。(1)孕育、探索和推广时期;(2)国家的规范时期;(3)通过公务员法的立法对其加以肯定。Date10公务员法的规定:首先是机关内设机构厅局级正职以下 领导职务。其次是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或者 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 非领导职务。 Date11竞争上岗的范围是:一是当机关内设机构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出 现空缺时,是在本机关或者本系统内进行竞争上 岗。二是当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 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出现空缺时 ,可以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产生任职人选。三是确定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的任职人选,可 以面向社会,从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资格 的人员中公开选拔。Date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