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数学课标细化与目标叙写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30821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96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小学数学课标细化与目标叙写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最新小学数学课标细化与目标叙写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最新小学数学课标细化与目标叙写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最新小学数学课标细化与目标叙写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最新小学数学课标细化与目标叙写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小学数学课标细化与目标叙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学数学课标细化与目标叙写(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课课程标标准的课课程纲纲要 -细化解读课程标准细化解读课程标准- -目标叙写目标叙写 郑东新区郑东新区 艺术小学艺术小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迷思n从“一讲到底”走向“一问到底”;n从“唱独角戏”走向“低龄化语言游戏”n家常课与表演课;一堂公开课要磨课六七 次n记住“熟能生巧”,而不知“熟能生厌,熟能 生笨”n只有模仿秀,少有原创秀n让让我们们一起思考n有了课课程标标准,应该应该 怎样样教学?什么是基 于课课程标标准的教学?n按好课标课标 准上课课,还还是公开课课的好课课模式 上课课?n何为为“用教材教”?依据是什么?n教师师怎样样撰写学期课课程纲纲要?n教师师怎样样撰写基于课课程标标准的教案

2、?编制学科课程纲要,就是对一个学期或、一个单元所要实施的教学进行整体设计,也就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对一定时期内的学习内容进行整体规划,研究和分析教与学中所涉及到的各方面因素。 一、什么是课程纲要二、二、课程纲要课程纲要:n n常用格式常用格式 一般项目一般项目: 学校名称;科目名称;科目名称;教师;课学校名称;科目名称;科目名称;教师;课 程类型;课时;日期;程类型;课时;日期;n课程元素:n 课程目标:4-6点;全面而具体;陈述格 式;n 课程内容:知识与活动;选择与组织等内 容n 课程实施:学习方式与活动安排;资源利 用程实施n 课程评价:学习评价;教学评价;方案评 价;主体多元;过程与结果

3、评价;n所需条件:需要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条件编制编制课程纲要课程纲要的关键的关键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制定目标的依据是对课程标制定目标的依据是对课程标 准的分解以及对准的分解以及对学生的研究学生的研究、及对教材、及对教材 和其他资源的和其他资源的分析分析。具体撰写的要求:具体撰写的要求:全面、适当、清晰全面、适当、清晰。目标涉及目标涉及三个维度三个维度,特别是,特别是认知要求认知要求。三、怎样编制学科课程纲要课程目标的撰写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指依据课程目标对教材:是指依据课程目标对教材 的内容及相关的资源进行一定的选择与的内容及相关的资源进行一定的选择与 组织,它要求教师从总体上把握教材内组织,它

4、要求教师从总体上把握教材内 容容重点、难点重点、难点等,并要求教师明确所需等,并要求教师明确所需 相关学习资源是否具备。相关学习资源是否具备。课程内容的撰写三、怎样编制学科课程纲要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指如何更好实施上:是指如何更好实施上 述内容,以便于学生实现所期望述内容,以便于学生实现所期望 的目标,它涉及学习主题或活动的目标,它涉及学习主题或活动 的课时安排,教与学的方式等。的课时安排,教与学的方式等。三、怎样编制学科课程纲要课程实施的撰写关注点:教/学变 式: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学习活动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指如何确定上述的目:是指如何确定上述的目 标已经或正在得到实现,采用什么标已经或正

5、在得到实现,采用什么 样的评价任务才能获得准确的信息样的评价任务才能获得准确的信息 ,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才能使学生表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才能使学生表 现得更好等现得更好等。三、怎样编制学科课程纲要 课程评价的撰写评价要求: 确保目标、实施、评价的一致性。 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 评价方式多样化。 定性定量相结合。评价主体:学生、同伴、教师、家长评价内容: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三、怎样编制学科课程纲要 编制的程序编写课程纲要案例编写课程纲要案例4 4撰写单元课程纲要与学期课程纲要撰写单元课程纲要与学期课程纲要 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不同?n n要素上基本上是相同的,但单元课程纲要要素上基本上是相同的,但单元

6、课程纲要 的目标、实施建议、评价设计比学期课程的目标、实施建议、评价设计比学期课程 纲要会更纲要会更具体一些具体一些。 n n二、为什么要细化解读课程标准?二、为什么要细化解读课程标准?n n1.1.课堂教学没有目标,效率低下。课堂教学没有目标,效率低下。n n2.2.教师从来不看课标,只看教材。教师从来不看课标,只看教材。n n3.3.把教学目标当摆设把教学目标当摆设 ,给听课人看。给听课人看。n n4.4.课程标准太概括,弹性大,不便操作。课程标准太概括,弹性大,不便操作。 n n每个学科教师,对本学科、本学段要达到的学习目每个学科教师,对本学科、本学段要达到的学习目 标必须了然于胸,每学

7、年、每学期要达到的目标,每标必须了然于胸,每学年、每学期要达到的目标,每 一单元、每一章节、每一课时要达到的目标都必须明一单元、每一章节、每一课时要达到的目标都必须明 明白白,清清楚楚。教师就像导游,学生就像游客。明白白,清清楚楚。教师就像导游,学生就像游客。 导游要把游客带到哪里去?要去哪几个景区?每个景导游要把游客带到哪里去?要去哪几个景区?每个景 区游览几个景点?每个景点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区游览几个景点?每个景点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 观?有什么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如果导游自己不清观?有什么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如果导游自己不清 楚,怎么会是一个合格的导游呢?楚,怎么会是一个合格的导游

8、呢? 田保华副田保华副 局长在局长在20092009年郑州市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年郑州市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 n比如:比如:课标摘引一课标摘引一:“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 情地朗读情地朗读。”就可以这样分解课标:就可以这样分解课标:n n1 1、“正确正确”地朗读地朗读,可以分解为读准字音,读,可以分解为读准字音,读 准停顿,读准重音,读准语调等;准停顿,读准重音,读准语调等;n n2 2、“流利流利” ” 地朗读地朗读,可以分解为读的连贯,即,可以分解为读的连贯,即 不指读、不词化,读出速度,即不唱读、不拖音不指读、不词化,读出速度,即不唱读、不拖音 ;n n3 3、

9、“有感情有感情” ” 地朗读地朗读,所指很丰富,因为,所指很丰富,因为“感感 情情”本身就是一个抽象而丰富的概念,可以分解本身就是一个抽象而丰富的概念,可以分解 为:读出为:读出心理心理的变化,读出的变化,读出态度态度的变化,读出的变化,读出心心 情情的变化,读出的变化,读出精神精神的变化,读出认识的变化等的变化,读出认识的变化等 等,这些变化都落实到语气语调的变化,即读准等,这些变化都落实到语气语调的变化,即读准 语气。语气。 学习目标的学习目标的错误错误陈述方式陈述方式一、知识与能力:一、知识与能力:1. 1.2. 2.二、过程与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 1.2. 2. 三、情感态度与价

10、值观: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1.2. 2. 学习目标表述学习目标表述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影响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等。主影响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等。主 要有辅助手段或工具、提供信息或提示要有辅助手段或工具、提供信息或提示 、时间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景等。、时间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景等。学生达到目标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学生达到目标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 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是学习者,不是教师是学习者,不是教师行为主体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条件行为程度行为程度行为内容行为内容知识、技能、方法、以

11、及学习过程中形知识、技能、方法、以及学习过程中形 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例如:学习目标的叙写学习目标的叙写在指认和书写中在指认和书写中,学生学生 能迅速无误地能迅速无误地 读出和写出读出和写出1010个生字。个生字。 条件条件 主体主体 程度程度 行为行为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学生学生能能准确准确 说出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条件条件 主体主体 程度程度 行为行为 复述课文内容复述课文内容, ,学生学生的的口述口述 要具体涉及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要具体涉及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和事情的起因、经过

12、、结果。 条件条件 主体主体 行为行为 程度程度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教学目标应 描述学生的学习行为。比如:“培养鉴赏能力。”“培养”的行为主体是老师而非学生,这不行。规范的行为目标开头应是规范的行为目标开头应是“ “学生应该学生应该” ”,书面上,书面上可以省略可以省略,但思想上应牢记,合适的目标是针对,但思想上应牢记,合适的目标是针对特定的学习者的。特定的学习者的。行为条件行为条件:说明在什么条件下产生:说明在什么条件下产生1 1、使用手段与辅助手段,、使用手段与辅助手段,比如比如“能据图能据图 说出说出 通过查字典通过查字典” ” 。 2 2、提供信息或提示,、提供信息或提示,比如比如“根

13、据下列根据下列 一组图一组图, ,能写能写300300字的短文字的短文” 。3 3、时间的限制,、时间的限制,比如比如“在在1010分钟内,分钟内, 能能 ” ”、“通过两课时的学习,能记住通过两课时的学习,能记住 ”。4 4、完成行为的情景,、完成行为的情景,比如比如“在课堂讨在课堂讨 论中,论中, 能叙述能叙述要点要点”。行为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 达到的最低水准 比如:作为面对全体学生的标准,不能要 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回答三种解题方案,那 么就可以这样来叙述,“至少写一种解题 方案”、“80%学生都能答出二种解题方 案”。完成时间限制,如58分钟解答某 问题;完成行为的准确性,如答案

14、的正确 率至少达到80%;行为动词行为动词: :用行为动词替换心理动词用行为动词替换心理动词n n比如比如: :“ “感受形象感受形象” ”中的中的“ “感受感受” ”是心理动词是心理动词, ,应替应替 换为换为推断推断形象内涵形象内涵, ,概括概括形象特点及表达的形象特点及表达的 情感;情感;n n“ “品味语言品味语言” ”中的中的“ “品味品味” ”是心理动词,应替换是心理动词,应替换 为为评价评价关键语句,关键语句,分析分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其作用及表达效果 。学习 水平常用行为动词语文举例知识1、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回忆、选出、举例、列 举、复述、描述、识别、再认等 2、理解解释、说

15、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 述、概括、判断、区别、提供、猜测、预测、估计、推 断、检索、收集、整理 3、应用应用、使用、质疑、辩护、设计、解决、撰 写、拟定、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评价等会写、读准、认识、学习、学会、把握 、了解、写下、熟记 理解、展示、扩展、使用、分析、区分 、判断、获得、表现、扩大、拓展 评价、掌握、运用、懂得、联系上下文 技能1、技能模拟、重复、再现、临摹、扩展、缩写等 2、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拟定、绘制、测量 、尝试、试验等 3、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讲述、表述、阅读、复述、诵读、写出 、倾听、观察、朗读、推想、揣摩、想象 、转述、讲述、选择、扩写、续写、改写 、发现、借助、捕捉、提取、收集、修改 过程 与 方法感受经历、感受、参加、参与、尝试、寻找、讨论 、交流、合作、分享、参观、访问、考察、接触、体验 等感受、尝试、体会、参加、发现意见 、提出问题、讨论积累、体验、策划、交 流、制定计划、收藏、分享、合作、探讨 、沟通、组织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1、反应遵守、拒绝、认可、认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