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课程与教学调研资料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82882 上传时间:2017-03-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课程与教学调研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0年课程与教学调研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0年课程与教学调研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0年课程与教学调研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0年课程与教学调研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课程与教学调研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课程与教学调研资料(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课程计划资料12010 年课程与教学调研资料跟我读名著校本课程资料金山区兴塔小学学校课程计划资料2兴塔小学“跟我读名著”2010年课程计划一指导思想以二期课改方案及学科改革行动纲领为向导,以学生 发展为核心,以构建开 发性语文课程为抓手,通过编写“跟我 读名著” 学生读 本系列,并借助方案的实施过程,促进学科教师的角色转变;通过丰富学习内容、 变革教学内容的呈现 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加 强语 文学科的综合性,改善农村学生的阅读生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通 过逐步软化学科边缘, 优化管理机制和 资源配置,逐步构建阅读生态并调整学校的发展方式,逐步实现 学校的内涵发展。二主要目标1编写完成“

2、跟我 读名著”学生读本精读系列(共计 8 册, 见附件 1),编制各册实施方案和指导方案以及活动方案,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有利于形成学生 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课程框架雏形;2基本完成相关设施的建设和 资源的利用,使建 设语文校本 课程,与改善硬件设施,与创建校园文化结合起来;3建立相应的管理组织机构,制订教师考核要求和操作办 法,探索激励学生阅读的评价机制,包括组织落实、时间落实、活动落实、指导落实。三读本的设计1指导思想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和推荐 书目,借 鉴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培养语文能力的经验, 选择名著并针对我校农村学生不同学段的需要,编写一套科

3、学化和校本化相结合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名著读本。2名著选择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借 鉴国内小学语文教材在激 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 阅读习惯和能力方面的经验,选 用合适的经典著作及版本作改写基 础。3编写思路指引学生 领 略原著精髓:通过章节的选择改编和阅读提示,引导学生品出原滋原味。在尽可能保持原著的思想内容、结 构思路和语言风格的前提下,选择或改写原著中的主要章节、经典片段,并通过提示的方式指引学生去了解品味。 尝试采用整体了解和重点研 读相结合的办法,让学生通读主要章节以建立对原著的总体印象,借助 经典篇章的研 读来把握主旨品味内涵欣赏人物和语言。调整学生 读书进 程:通过内容的编

4、排和活动的设计规划读书的基本过程。通过内容的再编排,影响学生读书的内容次序;通 过活动设计,影响学生的读书行为。比如高年级,可以先通读,再精读,然后开展主题探究;而低年 级,如果是故事 汇编,则引导学生先读哪几则,作哪些思考,再读哪几则,开展哪些交流活 动等等。渗透 读书方法。除了在难涩之处作必要的讲析外,可以适当通过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尝试一些方法。比如:中年级可以在行文中作 边读边批注的示范,然后要求学生作少量尝试,以落实边读边思的训练要求;高年级可以组织主题性的读书探究活动,由确定主题, 组建探究小组确定探究计划,最后开展探究活动,直至完成研究报告组织展示,让学生经历探究性学习的过程。4读本

5、体例1)单元构建。各册读本均以 单元为基本单位,并由名著片段及其练习和一个主题活动构成。学校课程计划资料3一个单元,视篇幅长短,大致有 48 个片段组成;片段,均为名著中的经典篇目,并改写而成;片段的编排,一般保持其原来的次序,比如情节连贯性强的小说,有时也可能按照主题集结。2)阅读引导。每个片段后设计 三项内容:初读与积累:注 释、方法、积累选其一。注释帮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扫除障碍;方法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方法;积累帮助学生整理词语; 感悟与运用:梳理、运用选其一。梳理 引导 学生在阅读中梳理内容;感悟引导学生体会语言内容;运用引导学生尝试语言表达;拓展与延伸:延伸、拓展选其一。延伸 由片

6、段引导学生去阅读读本的其他内容并作一定主题的梳理;拓展根据片段的内容,补充相关资料或提供相关阅读材料的索引。3)主题活动。一个单元编制一 项主题活动。主 题生发于单 元内容,借助综合性学习的思路,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按照基本的步 骤,在合作学 习和综 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旨意培养学生包括语文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5知识能力点的贯穿片段后设计的三项内容以及主题活动,依据三 线并进、循序渐进的原则编制。 (单册,见附件2)1)积累:帮助学生积累词句。根据学生 词汇积累量,以片段为平台,按词语的意思、结构等引导学生梳理词语。2)方法:训练学生的阅读技术,旨在促使学生掌握自 读 的技术,形成

7、自 读的能力。本系列读本选择了阅读相关资料、翻阅 工具书、 查阅书目、边读边思、摘读、做笔记、制作卡片、制订探究方案等技术。在设计中力求体 现循序渐进的原则,比如: 边读边 思,按照根据随文注释随文提问边读边提问边读边写批注写读后感的顺序展开,而“边读边提问”系统,也采用提供范例提供多角度提问规定内容尝试提问自主提问的梯度。3)能力:阅读以理解读物为核心,而理解是 积极而又艰 苦的过程。本系列 读本兼顾学生想象力、分析力综合、抽象、概括、 逻辑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的需要,依次设计了分别指向句子、句群、段落、篇章的练习,比如按照要求划句子、给一段话加小标题、用一个词语评价人物等。边思,从根据随文注

8、释到随文提 问到边读边提问、 边读边写批注、写读后感;四课程的实施1资源配置开发和利用校内外(学校、家庭和社区)语文课程资源,通 过设 施建设、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探索,把建设语文校本课程,与改善硬件设施,与创建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寻求最有利于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又切实可行的资源配置。设施建 设:充 实阅览室图书、新建楼 层读书角、新建 “星星读书室” 、尝试开辟学生电子阅览室等;资源利用:少先队建设与拓展阅读结合、校园 电视广播系 统与读书活动结合。2建立相应的管理组织机构,制订教师考核要求和操作办 法,探索激励学生阅读的评价机制。(1)组织落实。成立“ 跟我读名著”专项管理和指导小组,制订相关部门

9、和人员的任务职责,制订考核内容和操作办法, 协调 各部门的工作。(2)时间落实。开设课外阅读指 导课(一周一课),列入 课表,专时专用。(3)活动落实。开展读书活动,使阅读成为一项有组织的集体行 动。建立 “星星俱乐部”,由队员自行管理,每周 举行活动;设计 “星星读书汇”作业本引导学生积累词句、开展读书探究活动、回顾自己的读书历程。由年 级组、大队部开展读书活动,比如: 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心得交流会、优学校课程计划资料4秀诗文朗诵赛、读书知识赛;读书 笔记、 读书小报的展评;读书经验 交流等。(4)指导落实。探索指导课外阅读 的多种课型,根据 阅读的目 标,结合作品的故事性、知识性

10、以及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整理出不同 类 型的课堂教学思路。(5)检查落实。成立专项小组指 导和检查教师工作;调控学生 阅读,通 过交流、展示、 评比、 检测等手段激励学生的积极性。3编写教学方案和活动方案“跟我读名著”课程依照先立足语文学科,并与少先队活动结合,然后逐步与学校“环境教育”课程结合起来,渗透到美术等学科中去。1)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为载体,探索促 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成立核心小组,并邀请区教学专家作指导;丰富知 识和能力 储备:研读经典著作、交流 读书心得;利用网 络资源、开展网上 论坛、组织朗诵讲故事等活动;实践理 论知 识:收集、阅读、 讨论有关的教

11、育教学资料,设计读书方案和课堂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课件,开展研讨活动 。2)研究读本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和基本属性读本的整体性把握:训练点在教材体系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 读本系列以及语文课本的整个知识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联系可粗略地分 为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其次,要分析联系的方向、联系的方式、联系的层次和联系的作用等。训练 点的串 联:上述分析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把所有的训练点串起来,能够举一反三、左右逢源、触类旁通,使教学思路拓展开来,使课堂教学形式真正地“活”起来。研究知 识点在教学 过程中的呈现方式:训练内容需要不同的学习方式展开,一些程序性知识必须放手让学生在特定的学习过程中感受,

12、因此方式本身就有其价 值。首先要研究 训练内容的形成过程,仔细区分其类型与 类别,从而确定相 应的教学过 程、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相应的扩展面。其次,根据训练内容的性质特点,确定哪些可以让学生采用被 动接受的方式来学习和掌握,哪些可以让学生采用主动探究的方式来学习,哪些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讨论,哪些只能采用个体学习的方式来感悟。再次, 对训练内容的呈现方式和步骤进行认真的思考,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包括知识基础、学 习习惯、思 维习惯、个体差异等),采用适当的学习形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的改革与尝试。3)形成教学方案和活动方案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各册名著的推进方案和教案,要求

13、教学设计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推进方案需要明确本册阅读的总体要求、基本 进程以及各 阶段任务。(2)正确设计三维目标:激发兴趣和培养能力兼顾、文化滋养与语言训练兼顾、整体了解和重点阅读结合。指导学生借阅书籍、 查阅资料和圈点批画,培养阅读方法和习惯;了解作品的重要内容、主要故事和人物,研读、欣赏经典篇目和段落并适当诵读,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通过自主学习、主题探究、合作交流、板报展示、 讲述表演、网 络浏览、写读后感、做读书笔记等方式,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3)体现学生的活动:对学生知识现状、学生的学 习方式特点 风格进分析把握。(4)明确教法与手段:基于教材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达成教学目标

14、的方法与措施。(5)教学程序设计:明确师生双边活动安排,怎么教、怎么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突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兴塔小学“跟我读名著”推进小组2010件 1学校课程计划资料5各年级阅读要求如下:一千零一夜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芝麻开门 有去无回 将计就计 智取强盗 结识巫师 神灯显灵 喜结良缘 好事多磨初读与积累结合文中注音读词语1 结合提示读文章(解释) ;2 结合文中注音读句子1 结合提示读文章(解释) ;2 读准多音字结合文中注音读词语积累词语(读一读抄一抄)积累近义词积累词语(词语与意思连线)词语运用(搭配连线)感悟与运用结合故事用“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发现什么”说话理解句子(根

15、据要求找句子)理解内容(联系上文,找句子)了解故事主旨(读读句子)理解句子(按要求找句子)理解句段(根据提示找句子)了解人物性格(选择)了解故事主旨(词语填空然后读一读)拓展与延伸了解阿拉伯人为什么穿长袍了解阿拉伯人的睡和吃了解中国的民间故事了解魔法师了解阿拉伯的饮食了解熏香 了解油灯主题活动读读一千零一夜的其它故事,演一演 与父母一切制作油灯学校课程计划资料6一千零一夜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初读与积累积累 “九牛二虎”的近义词(读读)感受形傍(示字旁和衣字旁)的作用(读并比较)感受“刹那”的短暂积累俗语(读读)1 根据提示阅读(释词、提问)2 认识“夫”所指的不同行业的人1 根据提示阅读(提问)

16、2 积累“树木葱葱”结构的词语。1 根据提示阅读(提问)2 积累“蜂拥而至”的反义词。1 根据提示阅读(释词)2 了解对话中引号的位置感悟与运用了解故事内容(连线)了解故事内容(根据内容判断)感受比喻的作用(形象)多角度看问题(判断)理解句子(根据意思找句子解句子(根据意思找句子临危不惧)了解内容并归类综合:为什么获得幸福?拓展与延伸了解“九牛二虎”成语典故(读读)了解所罗门 发散性思维训练(讨论:怎么逃脱魔鬼?)练习转述(写布告)了解航海家(读读,哥伦布、麦哲伦)了解钻石 了解航海家(郑和)了解猴子戴草帽的故事主题活动了解书签、动手做书签、互赠书签 自我评价(阅读时间、数量、方法、习惯)学校课程计划资料7爱的教育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开学啦 我的新同学高尚的心灵恶徒 耐利的体育课爸爸的话可怜的波列科西得奖 打铁工厂斯代地获奖 斯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