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3《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复习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57807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8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历史必修3《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3《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3《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3《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3《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历史必修3《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历史必修3《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复习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课 孔子和老子理论: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1.背景: 经济上随着生产力发展,“公田”转为“私田”,生产 关系随之发生变化,奴隶制开始瓦解 政治上诸侯兼并土地的争霸战正日益频繁,奴隶主贵族势力大大削弱,新兴封建势力日益兴起 文化上“学在官府”的局面被逐渐打破;“周礼尽在鲁 ”2.孔子没落的奴隶主贵族代表(鲁国人) 简介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 (1)思想主张 思想体系核心“仁”和“礼”仁仁者爱人礼克己复礼 为政思想:“仁”“礼”以“德”治民、以“礼”治国(保守)、逐步改良 哲学思想:天是最高的人格神存疑鬼神,敬鬼神而远之敬畏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不足 远

2、之强调关注现实社会,把处理现实问题放在首位教育思想:教育范围有教无类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习态度实事求是学习方法反复温习、有恒心、学思结合、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意见学习目的学而优则仕 (2)历史地位:课本P3最后一段3.儒学的现代价值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既包含中华民族的 优良传统,又有封建糟粕,所以应一分为二地评价,吸取其 精华,剔除其糟粕。儒学与君主专制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的 主要内容,今天仍被东亚、东南亚广泛推崇,新加坡甚至用 儒学来治国。儒学的大一统意识、民本意识、道德意识与和 谐意识等,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 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世界共同发展

3、和保护生态环境 都大有裨益。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4.孔子思想有哪些积极、消极的影响?孔子死后为什 么会被神化,从凡人变成圣人? (1)他主张的“仁”“礼”都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 ,但企图恢复周朝的奴隶制度是一种历史的倒退。(2)后代的儒家学者发扬儒学中提出适应君主专制 制度发展的主张,顺应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提高 了儒学的地位,自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地位也提高了(3)历史上政治秩序稳定,统治巩固后,孔子受到 重视;社会动乱时,孔子首当其冲受到批判。5.老子没落的奴隶主贵族代表(楚国人) 简介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1)道德经战国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的著作充满哲理和东方智慧 哲学

4、思想 (2)思想体系核心“道”凌驾于天之上的万物本源“天法道,天法自然”剔除“天命”绝对权威 (3)辩证法思想万物运动、变化(精华) 政治思想 (4)“天道自然无为”“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 (5)小国寡民没落奴隶主贵族要求保守消极 思想地位:课本P4最后一段6.依据材料三与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分析 “畏天命”的真实内涵。 孔子对鬼神持怀疑的态度,因此,他把现实人事放在 首位,对神灵崇拜作模糊淡化处理,强调“天命”与 “ 人德”合一,上天给人的命运就是要求人修身养德。 所以,畏天命的真实内涵就是:要敬畏上天,修 身待命。7.对比以上三种天命观的差异,并分别作出评价。 天是最高的主

5、宰神。 道是凌驾于天的万事万物的本原。w 相信天命的存在,但摆在首位的是强调人事,要求人修身养德,顺应天命。第一种观点说明人民对自然认识不足,产生了有神论。第二种观点是老子的哲学思想,剔除了“天命”人格 神 的绝对权威。第三种观点是孔子的“天命”与“人德”合一的儒家思 想, 淡化神,注重人的道德修养。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历史背景社会存在就定社会意识 (1)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小农经济)政治分封制崩溃,奴隶主贵族势力削弱,新兴封建势力正在兴起阶级士阶层活跃,希望用自己的主张实现治国平天下文化打破“学在官府”,私学兴起,学术下移,统治

6、者礼贤下士环境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2)直接原因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批评别人,抬高自己2.儒家孟子地主阶级代表儒家学派奠基人 孟子后来孟子和弟子的言论的汇编 孟子文风:刚柔相济的辩论见长,理论严肃凝重、深沉慷慨 (1)主张 政治学说仁政政治思想的核心(实质是建立小农经济 ,内容是给农民以土地,不犯农时,宽刑薄税) “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天命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伦理思想性本善,天赋四德 义利学说先义后利,舍生取义;人格精神 (2)历史地位 P6最后一段3.儒家异端荀子地主阶级代表 荀子保存荀子主要思想,经后人编排 (1)主张 唯物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

7、天 伦理思想性本恶,后天教育 治国思想礼法兼施,王(德)霸(力)兼用,以王道为主 “民本”思想君舟民水 (2)历史地位 P7第5段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观点比较:孔子孟子荀子 伦理 观性相近人性本善性恶论治国 理念为政以德,对于缓和矛 盾、调整人际关系、稳 定社会秩序有积极作用 ;改良政治的主张体现 与时代同步的精神仁政,要求统 治者给人民最 基本的生产生 活条件,有利 于缓和矛盾促 进社会发展主张治国以 礼教为主, 强调礼法并 用,有利于 巩固新兴地 主阶级统治 民本 思想仁;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仁”爱人仁政仁义 历史 观主张克己复礼,有一定 保守性,也与时具进顺应时代潮流 主张社会进步4.

8、墨家墨子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代表 (1)严密组织:墨者 巨子 (2)主张: 兼爱 非攻 尚贤事能、尚同 尚力 节用、节葬 (3)历史地位 P8第4段 墨子中有墨经:杠杆原理、浮力原理、声学、光影关 系、小孔成像等5.道家庄子没落奴隶主贵族代表 庄子 庄子散文文字优美、想象丰富,是才华横溢的大文学家 (1)主张 齐物 逍遥 天与人“不相胜” (2)历史地位 P9第3段:思想、文学、美学 老子客观唯心庄子主观唯心6.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地主阶级代表 韩非子后人整理,也有不是韩非所作 文风:论说文用寓言比喻现实,五蠹 (1)主张 政见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社会观社会在发展,政治要革新

9、 (2)历史地位: P10第3段 韩非和庄子主张对立最明显:积极进取消极避世7.兵家孙膑地主阶级代表 孙膑兵法后学整理 (1)主张 军事思想: 重视战争规律;利用、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2)历史地位 不主张穷兵黩武,对后世影响深远 8.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最后一段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材料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材料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 材料四:“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 以止乱。”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四分别是哪些派别思想家的言论,他 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请按顺序列出。 (2)在秦始皇

10、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法家学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什么? (3)道家学派往往在一个王朝统治初期被采纳,原因何在? (4)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主要 原因是什么?对于儒家思想,我们今天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儒家 孔子 道家 老子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子法家主张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反对因循 守旧,主张实行严明的法度,符合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加强 中央集权的需要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在王朝统治初期,社会经济凋敝,统 治者用无为的思想治理国家,实行修养生息政策,有利于恢复 和发展经济儒家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强调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 重要作用,儒家思想注重经世致用,服务于当时

11、社会,主张社 会的和谐与统一,讲究等级,为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 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统治思想。 今天,我们对于儒家文化 和儒家思想,既要继承其精华,如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民族气 节、注重社会责任感等;又要剔除其中糟粕,如君臣等级观念 、男女不平等、专制等思想儒家学说在春秋战国、秦、汉各朝的地位 (1)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提出 “仁”的学说,要求爱惜民力,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 刑杀。战国时孟子认为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民为贵 ,君为轻”,主张仁政,并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 治于人”的思想。这种温和的思想,不能适应当时结束 割据、实现统一的需要。所以在战国时受冷遇,在秦朝

12、 遭封杀。 (2)西汉时期:王国问题日益严重,并威胁到中央集权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宣扬“大一统”。这时 的儒家思想实际上也掺合了不少法家思想的成分,适应 了当时解决王国问题的需要,所以得到重视。“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的实施,使得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 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诸子百家中对当时影响最大的是哪家,对后世影响最 大的是哪家,为什么?对当时影响最大的是:法家,适应了新兴地主阶 级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适应了各国富国强 兵的需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儒家,儒家思想到汉代经 董仲舒发挥,提出大一统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确立了其统治地位,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材料一:

13、子贡问政。子曰:“足兵(军事力量充足),民信之(百 姓信任)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 “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 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取得百姓信任是立不住脚的)。 ” 论语颜渊 材料二: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 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候,得乎诸候为大夫 。” 孟子尽心章句下 材料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王制 (1)三段材料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哪一重要思想 ? (2)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一条是什么?结合所学 知识指出孔子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统

14、治者应怎么做? (3)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的哪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 据这一观点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为什么会提出“舟水之喻”?后世不 少统治者以此为鉴,举出一个典型事例。 (5)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含义与古希腊“民主”思想的含义有 何异同?两者在实践上存在的主要差异是什么?(7分) (1)民本思想 (2)取信于民。“为政以德”,关心爱护百姓。 (3)“民贵君轻”的观点。“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 ”。 (4)继承发扬了儒家民本思想,认识到了人民力量的伟大。 唐太宗君臣以此为鉴,出现了贞观之治。 (5)同:都包含对民的重视异: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是一种统治

15、者通过改善民生,防 止人民反抗的统治思想,人民是被统治者,没有民主权利; 古希腊“民主”则是人民掌握国家主权。实践上的差异:中国古代统治者实践民本思想主要是通过减轻农民的负担 ,给农民一定的土地和劳动时间,借以实现某种“治世”或 “盛世”局面。古代雅典实现民主则是通过创造一系列的民主运作形式, 实现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1.西汉初黄老之学 (1)原因:经济残破、百废待兴、适应休养生息政策 (2)内容:治身(养生)、治国 (3)特点: 来源基础是早期道家理论,同时博采众家之长 具体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要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 目行动,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时制宜”,积极无为 (4)社会影响:使西汉迅速恢复了元气 (5)衰落: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发展需要;儒家自我调整3.新儒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背景: 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汉初“无为”思想已不适应加 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土地兼并、边境匈奴为患、王国问题困扰着西汉统治者,西 汉需要一种新的统治思想来维护封建统治,开拓发展大一统事 业 武帝“举贤良对策”,董仲舒改造儒学,以“天人三策”被 武帝接受 (2)新儒学的思想 形成公羊春秋+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