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57801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5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历史必修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历史必修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历史必修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2(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2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基础导学知识梳理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类型1家庭手工业(1)中国传统社会是建立在以小农经营为主的高度分散的 基础之上的,自给自足是其显著特点。(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以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 ”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男耕女织2田庄手工业:土地集中导致汉代田庄出现。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农业生产、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 具和兵器的修造等,因此,田庄手工业生产也是 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3官营手工业 (1)“工官”制度 概况:从 时代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 等行业都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由中央机构所属各“ 工官”主办的皇家工场,专门负

2、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 特点 目的: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 技术:“工官”工场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 规模:工人数量多,生产规模大。自然经济汉武帝影响:对民间市场没有影响,增加了朝廷的财政开支;“工官”制度使得技术水准较高的手工业局限于为 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 工艺的传承也是 的,往往导致失传。(2)“匠户”制度概况:唐代已有工匠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 的制度;宋代匠户往往被官府以 方式役使;元代以后,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由专门机构直接管理,世代承担指定的工役。 影响:“匠户”制度使得统治者可

3、以方便地征调各类工匠,但匠户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 受到严重的束缚。帝王贵族封闭性劳动创造性定期服 役强制二、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突出成就 1纺织业 (1)新石器时代:早期纺织技术已经萌芽,最初的纺 织原料是 和葛,出现了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2)商代:甲骨文中,出现了祭祀 的内容,还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 (3)周代: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 ”,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已经相当重要。 (4)汉代:纺织业产品的花色品种增多,纺织技术提 高;汉代的丝织品,经过 远销到以罗马 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 (5)唐代:唐代中期以后,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 规模;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

4、展, 纺织作坊兴起。丝绸之路蚕神麻妇功私营(6)宋代:纺织业有了更大的发展,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 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7)元代棉纺织家 革新纺织工艺,极大地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8)明代: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纺织手工业作坊或工场中有众多的雇工,在一些纺织业发达的地区出现了一定规模的 市场。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标志着 开始产生。闽粤黄道婆棉布自由劳动力资本主义萌芽2冶金业(1)青铜冶炼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早期铜器,只是一些小件工具或生活用品,并不是主要的 。商代: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分布相当广泛,生产规模相当大。西周:青铜器大

5、多作为 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铸造工艺达到很高水平。春秋战国:春秋时期的矿井使用石质和铜质工具,战国时期的矿井有大量铁质工具,表明冶炼水平提高。生产工具礼制(2)冶铁技术春秋战国时期:现在已知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是 的遗物;战国中期以后的铁器,在许多地区有大量出土。同时,炼钢和 工艺已有所发展。汉代:汉武帝时推行铁业官营制度;冶铁开始使用煤炭作燃料;供风形式有了革命性的变化(竖炉冶铁由起初的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鼓风,然后又有畜力鼓风,东汉南阳太守 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水排。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技术先进的灌钢法。北宋时期:已出现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春秋晚期淬火杜诗3陶瓷业(1)制陶

6、业:原始时代的彩陶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即使在瓷器制作技术成熟之后,某些釉陶制品并没有在经济生活中消失,如“ ”就曾风行一时。(2)制瓷业早期的瓷器是一种 ,即原始青瓷。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的青瓷享有盛名,邢窑的白瓷制作精美,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也都是瓷器中的精品;唐代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 ,并将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唐三彩釉陶釉下彩绘唐宋以来,各地瓷窑所产瓷器风格各异,河北 、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等都是以产品质量闻名的名窑。清代康熙年间发明了 瓷器工艺,其烧制技术在雍正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3)瓷器外销唐宋以来,瓷器

7、成为中国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这条外贸易路线也因此被称为“ ”。粉彩瓷路定窑问题思考1从经营方式、产品流向、发展情况等方面说明家庭手工业的基本特点?提示 (1)经营方式:和小农经济结合,属个体农户的副业活动。(2)产品流向:主要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少部分进入流通领域。(3)发展情况: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2田庄的经营有何特点?提示 这类大庄园虽以经营农业为主,但畜牧、养殖、煮盐、酿酒无所不有;大庄园自给自足,闭门成市,俨然独立王国,充分体现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特点。3何谓“工官”?“工官”制下手工业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提示 (1)“工官”就是管理官营手工业的机构。(2)中国官

8、营手工业的历史悠久。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汉武帝以后,煮盐、铸铁等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4如何认识“工官”制度?提示 (1)特点:特殊行业的垄断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不计成本的奢侈性;劳动者缺少积极性。(2)影响:这种制度使手工业技术水平比较高;但加重了政府的财政开支;使新的生产技术难 以推广;匠户的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5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品为什么能在海外广受欢迎?提示 (1)日用品和艺术品的结合。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品集内质美、造型美、色泽美于一体,传到海外,备受珍视。它广泛应用于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且通过物的交流,给

9、世界人民带去了美的情趣,传播着绚丽多彩的中国文化,富有东方民族色彩。(2)古代封建王朝利用馈赠手工业品的方式,加强与亚、非、欧各国的友好往来,如瓷器赠品成为和平、友好、吉祥的化身。6古代手工业经济有何特点?提示 (1)起源较早,历史悠久。(2)部门逐渐增多,技术水平不断进步。 (3)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分工日益细密。(4)手工作坊类型有官营作坊和私营作坊。(5)古代手工业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知识网络互动探究探究 景德镇是以盛产瓷器闻名于世的。“新平冶陶,始于汉世”,从汉代起,景德镇就开始了制瓷历史,据文献记载已有1 700多年的历史。自宋代起,景德

10、镇瓷器就成了皇家宫廷的御用瓷器,元代在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专门监造御用瓷器。明代以后,朝廷将瓷器生产分为“官窑”和“民窑”两种,此时景德镇不仅担负着宫廷御器和明政府对内、对外赏赐和交换的全部官窑瓷器的制作,而且还要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请回答: (1)阅读材料,试分析景德镇瓷器生产经营经历了怎样的变化?(2)景德镇制瓷工艺闻名世界,请分析一下原因。(3)中国制瓷技术在近现代大量外传之后,中国瓷器销售在国际上受到严重冲击,请依据所学知识并结合现实提出解决办法。 思路点拨 本题从景德镇瓷器发展简史及当今的发展困境切入,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抓住“御用”“官窑”“民窑

11、”等信息进行归纳。第(2)问可以从手工业发展的整体原因上考虑。第(3)问可灵活作答,适当拓展。答案 (1)经历了从官营、御用到设立民窑、投入市场的变化。(2)农业生产、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工官”制度或政府的重视及管理;手工业者的劳动及技艺创新等。(3)改变思想,树立品牌意识、文化意识;注意保护知识产权;注重制瓷工艺的继承与创新;增强科技投入等。课时作业基础达标1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解析 从材料中的“不算工本”

12、可以看出家庭手工业的成本较低。 D22008年,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中国科技馆新馆开展,新“四大发明”首次集体亮相。其中被誉为出现最早、应用最广、传播最远、技术最高的发明应该是 ( )A瓷器 B丝绸 C青铜 D酿酒解析 从材料中的“最早”可以排除A,从“最广”可以排除C,从“最远”可以排除D,由此可知发明为B。 B3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布或纱,侵晨入市,易花以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是 ( )A浙江农村开始出现商品经济B大量棉纺织品投入市场C商人控制手工业生产D棉纺织业的中心已形

13、成解析 材料是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写照,商人把持了棉花和棉布的贩卖,从而对棉纺织业形成控制。C4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于 ( )四羊方尊 三角援戈 人面纹方鼎 乐府钟A农具和酒器 B礼器和兵器C礼器和农具 D兵器和农具解析 题干中的“祀”与“戎”分别指祭祀和战争,结合图片中的四件青铜器可知,在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作礼器和兵器。B5下图所示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发明的时间是在( )A西周 B秦朝 C东汉 D西汉解析 由图片可知该工具为水排,是东汉杜诗发明的。C6下列是古代某收藏家的三幅典型藏

14、品,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最早是在 ( )图一 人面彩陶壶 图二 邢窑白瓷长颈瓶 图三 粉彩开光花尊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解析 本题只看收藏家藏品出现的最晚时代即可,图三是一件粉彩瓷,出现于清朝,由此可知该收藏家最早生活于清朝。D能力提升7浙江某地因施工发现一个古墓,其出土文物种类相当丰富,经考古人员整理,向社会公开展示的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 ( )唐三彩 青铜镜 烟叶残渣 活字印刷品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明朝解析 本题属于创设情境题,材料中的烟叶是明朝时期从美洲传入的,比其他三者的时间都晚,因此可以判断该墓为明代。D8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 )A民营丝织业的兴盛 B官营丝织业的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