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件之二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57623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历史必修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件之二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件之二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件之二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件之二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件之二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历史必修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件之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历史必修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件之二(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 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1.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 家的主要思想主张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2.理解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与传统儒家思 想之间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一、背景 1明代晚期,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 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 2在商品经济浸润下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 ,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3不少士人试图摆脱“ ”的束缚, 他们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蔑视礼法,追求个 性发展,在一潭死水的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重 重波澜。科举考试四书五经二、主张 1大加鞭挞,认为不应以“四书五经”作 为

2、统一的思考标准。 2人皆有私,每个人都可以使个性得到自由 发展。 3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摇撼了“ ”的理论基础。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如何评价李贽的“异端”思想? 精讲: 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 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 ,代表了中小地主阶级 和工商业者的利益, 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但李贽的思想并没有从 根本上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也存在着不可 避免的局限性。如:其哲学思想仍属于主观唯 心主义体系,其政治思想在很多方面仍坚持 传统 的封建伦理道德。1(2011山东实验高中期末考试)明末思想家 李贽提出:“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 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

3、 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 核心是( )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 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 治解析: 李贽对统 治阶级 极力推崇的程朱理 学大加鞭挞,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论,认 为不能将其当做教条随便套用。他反对绝对 的思想权威,认为 人人都有权作出自己的判 断,不应以“四书五经”作为统 一的思考标准 。据此并结合题干材料中李贽的话可知其思 想核心是反对迷信崇拜。 答案: C一、王夫之的思想: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 的 思想体系。 1本体论方面:强调“理在气中”,即天地万 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之中。 2认识论方面:宣扬“形、神、物三相遇而 知觉乃发”,即通过考察

4、可以得到正确 认识。 3伦理学方面: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 和私 利的合理性。唯物主义客观事物情感欲望二、黄宗羲的思想 1反对 政治,宣称皇帝乃是“天 下之大害者”。 2认为臣对君的关系是平等的“师友”,从根 本上否定陈腐的伦理纲常。 3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 。 三、顾炎武的思想 1民族意识:发出“ ,匹夫有责”的 呼唤。 2经世致用 (1)内容: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 致力于社会变革。专制暴君天下兴亡(2)影响: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 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立足现实、 的观念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 四、明末清初思想的评价

5、 1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即反对理学和适应发展、市民工商阶层兴起的需要。 2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3带有早期 性质,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 ,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学以致用商品经济启蒙 1.据说,有一次王守仁和他的朋友在郊 外观赏风 景时,朋友问:山岩中的花树自生 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无关,你认为 呢?王 守仁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 ,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这个故事反映了王 守仁的心学思想。 王夫之则认为 世界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他 说: 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座山,就说那山 不 存在吗?提出了与王守仁针锋 相对的观点。 王守仁与王夫之主要的思想主张分别是 什么?提示: 这段

6、材料反映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 与王夫之的唯物主义思想在宇宙观方面针锋 相对的观点,王守仁认为 人心是世界万物的 本原,离开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事物便不复存 在;而王夫之认为 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 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并不以人的主观意识 为转 移。2解析与探究比较一下,明清之际的君主 专制批判思想与以上古代民本思想有何异同? 提示: (1)不同之处。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通 过总结历 代兴亡的教训,对皇帝集权和君主 专制提出了猛烈的批判,主张限制君权,赋 予民众言论自由和一定的政治权力,以履行 行政监督和参与政治的权力。这是一种新兴 的民主思想,是前代思想家所没有认识 到的 。 (2)共同之处在于它

7、们都认为 人民是统治者治 理国家的基础,是建设和保卫国家的基本力 量,所以提倡当政者要重民、爱民、以民为 本。2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A建立一家之法B法律是由人来决定的C反对君主专制,实行法治D建立君主立宪制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 理解能力。由材料中的“有治法而后有治人”信息可知C项符合题意。答案: C明清进步思想家思想的共同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明朝进 步思想家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 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 等和“万

8、物皆生于两”的观点,令维护名教传统 的士大夫们十分惊惧。知识点整合 全方位、多角度看问题2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清初 黄宗羲揭露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 下之害尽归于人”,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 害”的结论。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 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 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 一定影响。 3提倡“经世致用”。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 ,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 学风。 4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他们反 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李贽称赞汉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还 赞扬寡女改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

9、的女政治家 ,称赞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 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全解全析: 答案: B1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提倡男女平等 实际否定“三纲五常” 当时男尊女卑思想依然严重 有利于思想解 放 A B C D解析: 解题时应 首先理解李贽这 句话的主 要意思,主张男女平等。然后将其放到当时 的社会背景下进行分析和评价:这种主张是 针对 当时传统 的封建伦理道德严重摧残人的 身心健康而提出的,它的提出有利于推动人 们(

10、尤其是妇女)摆脱“三纲五常”“男尊女卑”这 些封建礼教思想的束缚,有助于解放人们的 思想。 答案: D2(2011深圳调研)明朝史话说:“面对 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思想界的保守落后,他奋起 揭露统治阶级和道学家的空疏与无能,他敢于 向封建传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 的迷信思想。”材料中的“他”是( ) A程颐 B王阳明 C黄宗羲 D李贽 解析: 题干材料的观点是对传统 儒学的批 判和否定,据此可排除A、B两项,再根据材 料所限定的时间 ,可确定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儒家思想一直处在不断发展中,下列哪项主 张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

11、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全解全析: 答案: D选 项结 论理由A A项是孟子主张,维护 封建统治 思想 B B项是荀子的主张,维护 封建统 治思想 C C项是董仲舒的主张,体现了维 护封建统治的思想DD项是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他 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具有民主启 蒙色彩,故D项符合题意3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已有耻,自一 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这说明他( ) A主张学以致用 B反对封建专 制 C主张男女平等 D对宋明理学 深恶痛绝 解析: 关键是要领会“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 ,皆学之事也”的含义。 答案: A4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

12、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B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C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D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解析: 任何思想都是一定时期社会发展的产物,以一定的生产力发展为基础,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的反映。答案: A5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 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 期望为当时的社会寻找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请回答: (1)“一些最敏锐的心灵”主要是指哪些思想家 ? (2)他们为什么要进行反思? (3)他们思考了哪些重要问题?解析: 第(1)问从题目中的“明清之际”可以 判断此时的“一些最敏锐的心灵”的思想家是指 明末清初的反封建民主思想家,答出他们的名 字即可。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从明亡清兴 的世事变迁的角度来分析。第(3)问实际 上是 要求答出他们的主要观点,根据所学知识, 将其最主要的、最有代表性的观点答出即可。答案: (1)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受时势的刺激,检 讨明朝灭亡的原因。 (3)顾炎武: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或“天 下兴亡,匹夫有责”)。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 是“天下之大害”,主张“明君贤相”(或“天下之法 ”代替“一家之法”)。王夫之:主张实学,让富 民放手经营工商业。练考题、验能力、轻巧夺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