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可溶性盐份的测定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57092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34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可溶性盐份的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土壤可溶性盐份的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土壤可溶性盐份的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土壤可溶性盐份的测定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土壤可溶性盐份的测定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壤可溶性盐份的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可溶性盐份的测定(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土壤水溶性盐的测定 本章要点: 1、了解土壤中盐分的种类。 2、熟悉土壤盐分的测定项目。 3、掌握土壤水溶性盐分浸出液制备的要求和浸提条件。 4、熟悉土壤水溶性盐分总量的测定方法(电导法)。 5、熟悉土壤水溶性盐分离子组成测定的方法原理、反应条件等,并掌握测试技术。 6、了解盐分测定结果在实际中的应用。1土壤水溶性盐的测定 分析意义: (1)了解水盐动态及其对作物的危害,为土壤盐分的预测、预报提供参考,以便采取有力措施,保证作物正常生长。 (2)了解综合治理盐渍土的措施所产生的效果。 (3)根据土壤含盐量及其组成,进行盐渍土分类,并进行合理规划,以达到合理种植、合理灌溉及合理排水的目的

2、。 (4)进行灌溉水的品质鉴定,测定灌溉水中的盐分含量,以便合理利用水利资源,开垦荒地,防止土壤盐渍化。2土壤中盐分的种类 按照溶解度的大小来分:易溶盐: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氯化物、硫酸盐、碳酸氢盐,如NaCl、MgCl2、Na2SO4、NaHCO3等。在碱化土及苏打盐渍土中含有Na2CO3、Na2HCO3。中溶盐:CaSO42H2O(石膏)、Ca(HCO3) 2难溶盐:硅酸盐 在这些盐类中,易溶盐是危害作物生长的最主要盐 类,含量超过0.2%时,作物生长即受抑制。在含盐 量相同时,盐的种类不同,对作物的危害程度也不 同。如Na2CO3、MgCl2都是对作物危害较大的盐类。 3土壤水溶性盐及灌溉

3、水的测定项目一般有:土壤pH值;总盐量(即离子总量);阴、阳离子组成。阴离子:CO32-、HCO3-、Cl-、SO42-,另含有很少的NO3-、NO2-、SiO32-、PO43-、BO2-等;阳离子:Ca2+、Mg2+、K+、Na+和极少量的Mn2+、 Fe3+、Al3+、NH4+。盐分测定中主要测定8个离子,微量元素可忽略不计。个别地区,对作物危害大的离子应特别注意,并进行测定。4项目的选择一般是根据生产及科研中的分析目的而定,不要求 每项都测。 (1)要了解盐渍土类型、盐分组成的变化和水盐动态时,可测总盐量和阴、阳离子组成; (2)要了解盐害及为防盐所采取措施的效果时,可测总盐量或有害离子

4、,如在滨海地区可测Cl-; (3)为打井或了解灌溉水质时,可以测定水的矿化度(水中易溶盐的总量,g/L)。5测定值的表示方法土样:cmol/kg土(cmolkg-1土);g/kg土(gkg-1土)水样:g/L(gL-1) 6土壤水溶性盐的测定主要分两步:(1)用一定水土比制备浸出液,以提取盐分;(2)测定浸出液中的盐分。土壤中的水溶性盐可在一定水土比的条件下,用水液平衡法提取。所得浸出液要求具备3个条件:(1) 土壤中易溶盐应全部浸出(此为要测定部分);(2) 尽量避免或减少中溶盐及难溶盐的溶解;(3) 防止溶出的盐分中的离子与土壤胶粒上吸附的阳离子发生交换反应。7浸提条件:水土比例:10:1

5、、5:1、2:1、1:1及饱和泥浆浸提时间:3min浸提用水:无CO2及其它离子的去离子水过滤方法:一般多用滤纸与玻璃漏斗。有时也可选用布氏漏斗、 砂芯漏斗、细菌过滤器等。还可用离心法,或加入 一些澄清剂、絮凝剂等物质。 制备的浸出液应清亮,并尽快进行测定,尤其是CO32-、 HCO3-、pH值等。8土壤总盐量的测定根据分析目的及实验室具体条件来选择。对浸出液的测定:有电导法、重量法、离子总量计算法-化学方法田间直接测定:盐分传感器、四电极法-仪器测定法9电导法原理:土壤水溶性盐是强电解质,其水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可用电导率表示。在一定范围内,溶液的含盐量与电导率成正相关,因此用一定水土比例的浸

6、出液,在电导仪上测得25C时的电导率,可以反映样品含盐量的高低。计算公式:EC25 = St fx K土壤浸出液电导率 = 电导度 温度校正系数 电极常数 EC1,EC5,ECe电导率的单位:ms/cm;ds/m10用电导仪可直接读数,此数值只能反映土壤含盐量的高低,而不能反映盐分的组成。电导法简便、快速,适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属约测。因为测定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1)土壤盐分组成的影响;(2)土壤质地的影响;(3)温度的影响。11电导法测定结果的表示: (1)直接用电导率(EC)表示盐分含量新疆南疆地区:EC 1.8 ds/m 非盐渍土1.8-2.0ds/m 可疑盐渍化土 2.0 ds/m

7、盐渍化土 (2)把电导率换算成土壤含盐量的% (3)土壤溶液的电导率与离子浓度的换算总盐,mg/L = 640 (经验公式)12重量法(干残渣法)取一定量的清亮的盐分浸出液,蒸干,用H2O2除去干残渣中的有机质后,在105-110C下烘干,称重,求出土壤水溶性盐总量。此为经典方法,结果准确度高,但操作繁琐,费时,不适于大批样品的测定。13重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减免方法:(1)残渣中含有少量非盐固体,如土壤胶体颗粒(硅酸盐胶体)以及极少量的中溶和难溶盐,它们造成测定结果的正误差。(2) 在烘干过程中HCO3-发生变化:2 HCO3- = CO32- + CO2 + H2OHCO3-全部变成CO3

8、2-,使HCO3-的重量减轻一半。当样品中HCO3-含量多或要求准确度高时,可进行校正,即全盐量% + 1/2HCO3-%;当HCO3-含量少时,可忽略不计。14(3)浸出液中有大量SO42-时,经105-110C烘干时,形成的Ca2+、Mg2+、Na+的硫酸盐都含结晶水,如CaSO42H2O、MgSO47H2O,使结果产生正误差。此时,应将烘干温度升至180C,烘至恒重。 (4)当浸出液中含有大量Cl-、Ca2+、Mg2+时,它们能形成吸湿性很强的CaCl2、MgCl2,而难烘至恒重,冷却时的吸湿作用会造成正误差。同时,MgCl2在蒸干过程中可水解成溶于水的碱式盐,使重量减轻,有造成负误差。

9、2 MgCl2 + H2O = MgOMgCl2 + 2 HCl 防止方法:可以在浸出液中先加入一定体积的2-4%Na2CO3溶液,在180C下使CaCl2、MgCl2变成碳酸盐 (CaCO3、MgCO3),然后在干残渣重量中扣除加入的Na2CO3量。15用离子总量计算全盐量先用化学方法测定各离子的含量,计算出的离子总量作为全盐量。离子总量与全盐量之间的相对误差通常小于10%,重量法结果往往大于离子总量计算法,但它们都在盐分分析的允许误差范围之内。16土壤水溶性盐离子组成的测定 一、CO32-、HCO3-:CO32-、HCO3-的测定也叫总碱度的测定,这是碱化土及苏打盐渍土的重要测定项目。1、

10、中和滴定法:原理:双指示剂中和滴定法(CO32-:酚酞;HCO3-:甲基橙) 详见定量分析教材:中和法-Na2CO3+NaHCO3测定17测定条件:(1)指示剂的选择; (2)要及时滴定;(3)中和法不适合于质地较重、碱度较高的土壤浸出液或有色的浸出液和水样。因为前者滤液不易澄清,后者溶液黄色,使终点难于判断,此时可用电位法。2、电位法:自动电位滴定法简便、快速,不受溶液颜色的影响。18二、Cl-:土壤溶液及地下水中总盐量高时,通常Cl-含量也高,氯化物对农作物危害很大。氯化物溶解度大,Cl-有高度的迁移性,因此在研究水盐动态时常以Cl-作为水盐移动的指标。Cl-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莫

11、尔法Hg(NO3)2滴定法氯电极法191、莫尔法(AgNO3滴定法):原理:根据分步沉淀原理,在pH 6.5-10.5的溶液中,以K2CrO4作指示剂,用标准AgNO3溶液滴定Cl-,达到化学计量点后,稍过量的Ag+即与CrO42-生成Ag2CrO4(砖红色)。Ag+ + Cl- AgCl (白色)2 Ag+ + CrO42- Ag2CrO4 (砖红色) (定量分析)20测定条件: (1)用测过CO32-、HCO3-的试液(pH 3.8左右)测Cl-,但中和时一定要用H2SO4标准液(不含Cl-),调好pH后再滴定。 (2)控制好指示剂CrO42-的浓度及溶液的pH(6.5-10.5)。 (3

12、)近终点时要充分摇动,多摇慢滴,目的是使AgCl沉淀吸附的Cl-解吸下来,否则会使终点提前。 (4)注意终点的观察,先出现白色沉淀,使砖红色不易判断,尤其是苏打盐土浸出液发暗时更不易判断,此时可改为电位法。212、Hg(NO3)2滴定法:在溶液pH 3.0-3.5范围内,用二苯咔唑(又叫苯肼碳偶N苯)为指示剂,用Hg(NO3)2标准液滴定Cl-,形成溶解度较小的HgCl2 。化学计量点后,稍过量的Hg2+即与指示剂形成兰紫色络合物。优点:终点明显。 缺点:Hg2+有毒。223、氯电极法:适于有颜色的浸出液、滴定终点不易判断时用。本法简便、快速。 具体测定方法有两种:(1)氯电极直接电位法(2)

13、氯电极电位滴定法 4、硫氰酸汞比色法:多用于自动分析仪测定。在Fe3+存在下,2 Cl- + Hg(SCN)2 + 2 Fe3+ HgCl2 + 2 Fe(SCN)2+(血红色) 23三、Ca2+、Mg2+:目前广泛应用EDTA配合滴定法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EDTA配合滴定法:原理: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合均为1:1。测定时控制pH,使用适当的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Ca2+、Mg2+,根据EDTA的用量计算Ca2+、Mg2+的含量。(详见定量分析中的配位滴定法)测定步骤:先取试液测Ca2+,再取试液测Ca2+Mg2+合量,二者之差为Mg2+含量。24(1)Ca2+的测定:用NaO

14、H调节试液pH为12,使Mg2+2OH-Mg(OH)2,再用钙指示剂(简写NN,又叫钙红)或紫脲酸胺作指示剂,用EDTA标准液滴定至溶液颜色由酒红纯兰,即为终点。Ca2+ + In(指示剂,兰色) CaIn(酒红色)CaIn + EDTA Ca-EDTA + In25测定条件:A、调试液pH用的NaOH不能含有Na2CO3,以防CaCO3。因为CaCO3生成,Ca2+少了,使终点提前,而当停止滴定后,CaCO3又会因化学平衡而使Ca2+不断溶出,使滴定终点颜色的变化不明显。所以,为防止CaCO3生成,应在加NaOH后放置1-2min,使Mg(OH)2 完全,然后立即用EDTA滴定。即:测定Ca

15、2+时,不能在两平行溶液中同时加入NaOH,而应逐个加入、逐个滴定。若在终点时溶液是兰色,放置后又变成紫色时,应补加EDTA使溶液边变兰,并把补加量计入已用EDTA的体积中。 26B、Mg2+含量高时测出的Ca2+偏低。因为Mg(OH)2 吸附了部分Ca2+,造成终点早到,并在终点后又因Ca2+被解吸而进入溶液,使溶液由兰变紫红,此时也应补加EDTA至兰色,并计入EDTA总量中。测定Ca2+所消耗的EDTA量以V1表示。27(2) Ca2+Mg2+合量的测定: 另取浸出液,用氨缓冲溶液调节pH 10,选用铬黑T (EBT)或酸性铬兰K和萘酚绿B混合指示剂(简称 K-B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

16、液滴定溶液由酒红色纯兰色,即为终点。测定条件: (a)用氨缓冲液调节浸出液pH 10,使终点变色明显。pH 6 7 11 12 EBT 红色 兰色 橙色M + In(兰色) M-In(酒红色)M-In + EDTA M-EDTA + In 28(b)干扰离子:浸出液中Mn4+稍多时,能催化EBT指示剂被空气氧化而失效,加入盐酸羟胺或抗坏血酸等还原剂 可防止其氧化(使Mn4+Mn2+)。Fe3+、Al3+稍多时,能封闭指示剂,可加三乙醇胺掩蔽。一般北方土壤浸出液中Fe3+、Al3+、Mn4+等金属离子含量很少,所以不必加掩蔽剂。29(c) Mg-EBT 配合物与EDTA反应速度慢,近终点时必须慢滴多摇,以防过终点。如将溶液加热至50C左右,则可常速滴定。滴定Ca2+Mg2+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