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课后联系问题解答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47504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8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选读课后联系问题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论语》选读课后联系问题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论语》选读课后联系问题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论语》选读课后联系问题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论语》选读课后联系问题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选读课后联系问题解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选读课后联系问题解答(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政以德 背诵2.1、2.3、l3.6章和l6.1章“丘 也闻有国有家者”至“而在萧墙之 内也”部分。 一、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 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 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 层意思。他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 姓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基础, 所以提倡“富之”;但他又主张治国以“礼” ,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礼”, 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他又 很重视人的基本准则,如“信”、“仁”等, 甚至把它看作比生命还重要。因为人是万 物之灵,如果光满足物质要求,与动物无 异?

2、二、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 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 意思是否相同?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 解释为“各得其分”(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 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你认为有没有 道理?这和说文解字“均”、“平”的解 释矛盾吗? 孔子之意与农民起义口号之意不相同。孔子之意 就是朱熹理解之意,因为孔子是极力提倡以“等级 制”为核心的“礼”。和说文解字解释也不矛盾 。因为说文解字是字面的基本意义,一个字 还有它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平”、“均 ”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公平”,它也有“相对公平”与 “绝对公平”,事实上只有“相对公平”,孔子所说 的也类似“相对公平”,就是要统治者

3、不要过分搜 刮百姓,保证他们的基本物质需求。三、你认为“政”和“德”、“刑”和 “礼”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政”,这里是指治理国家之事。“德”与“刑 ”,是指治理国家的手段、方法、途径,即 “德治”与“法治”。“礼”,是指人与人相处 的一种规范,它是“德治”的基础。孔子所 言“礼”的核心是“等级制”,要求人们在自 己所定位的等级中安分守纪。“礼”从纵( 上下级、长幼辈等)、横(夫妇、兄弟、 朋友等)两方面规范、约束人们行为。克己复礼 背诵12.1、3.1、16.2、13.3章。 一、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 试结合课文有关章节,谈谈你的理解。 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制度、规范, 而“

4、仁”则是“礼”的基础。对统治者来说, 要实行“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 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离开了“ 仁”,也无所谓“礼”了。本节语录,围绕这 两方面展开。 二、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 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 不得不死”,这和孔子原意有什么不同? 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 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所规范 的要求。孔子“君君、臣臣”的意思主要还是正名分,定 等级,而汉代统治者则发展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 子纲,夫为妻纲),而宋以后,又将维护统治者的意志 强化为“天理”,特别是明代后,更绝对否定了个人的一

5、 切愿望需求,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对于宋代“天理人欲”之说,现在不少专家研究认为,宋 儒还是肯定人的正常欲望需求的,如朱熹认为“饮食者 ,天理也;求美味,人欲也”,“饮食男女,固出于性( 天性)”,因此,人们正当的欲望不是“人欲”,而是“天 理”,只有违背仁义礼智信的“穷口腹之欲”,才是需“去 ”的“人欲”,故他又说:“修德之实,在乎去人欲,存天 理”。同时,朱熹之说不仅仅针对一般百姓,更针对统 治者,提出“正君心是大本”,认为大臣的责任是“格( 规范)君心之非(不对之处)”。朱熹被宋孝宗罢官, 其著作被禁,其学被称“伪学”,朱熹等59人被定为“伪 学逆党”,也正说明朱熹理论也是针对统治者的。

6、到了 明代,朱元璋等曲解其说,更成为专制统治的理论。 三、“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见周公”都是主 谓倒装句。这种倒装句方式表达了孔子怎样的心 情?论语里类似的倒装句还有不少,比较一 下现实生活中书面语言和口语中倒装句使用频度 的区别,说说这种现象反映了论语怎样的语 体特点。 陈述句中的主谓倒装,主要是突出感情, 强调谓语表达的内容。这两个例句,表达 出孔子对周礼理想境界的向往及自己为理 想努力难以实现的感慨。这种倒装句的使 用,说明论语作为古代散文起始阶段 的语录体带有口语化、生活化的特点。 知其不可而为之 背诵l8.5章和l8.7章中的“子路曰”至该章结束 部分。 一、对陈成子弑君一事,

7、孔子在报告时为什 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 自己“不敢不报”?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陈成子弑君,在孔子看来,这是违背“礼” 、以下犯上的严重事件,也是对孔子所追 求的理想政治的沉重打击,所以孔子把它 当作大事严肃对待。同时,孔子作为大臣 ,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职守,所以他不管有 效无效,尽自己职责向各方报告,反映出 他忠于职守、严谨不苟的精神。但鲁哀公 及“三子”的态度,说明春秋末期已经“礼崩 乐坏”了。 人各有志,各走各的路,远走的就去远走,高飞的就去 高飞。孔子接着说,其实我很想跟他们一样,走他们的 路线,抛开天下国家不管,我还不是跟他们两个人的思 想一样的。换句话说,都

8、是在忧世的,担忧这个国家, 担忧这个时代,担忧这个社会,这种忧都是一样的,问 题只是做法两样。他们可以丢下这个社会、这个时代不 管,只管自己种田去,可是我丢不下来。假如说国家社 会上了轨道,我又何必来改变它呢?就因为时代太乱了 ,我必须要牺牲自己,来改变这个社会的潮流。这就是 孔子!所以我们知道孔子走的路线,比这些隐士们走的 路更难。明知道这个担子挑不动的,他硬要去挑。 孔子代表的是儒家的入世思想,主张推行仁政,要求统 治者为政以德,为政以理,所以他们周游列国百折不挠 。长沮、桀溺所代表的出世思想,他们主张避乱、隐居 过隐士的生活,所以他们不赞成周游列国,反映了道家 的儒家的出世与入世的思想斗

9、争。 仁者爱人 背诵l.6、5.26两章 一、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 定管仲在维护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 为“仁者”,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 孔子否定管仲“知礼”,是指管仲超越了一 个臣子的本分,也像国君一样建“三归”、“ 反坫”、“塞门”(国君享有的建筑),在孔 子看来,是违背了“礼”的等级。但是孔子 不否定管仲是个“仁者”,因为管仲辅佐齐 桓公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使华夏 民族免于衰落。由此看来,孔子的“仁”是 以大的原则为前提,即保证国家稳定、百 姓安生,不能违背此原则。而具体则应从 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 二、同是主张相爱,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

10、 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墨子的兼爱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 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 从而利之”。墨子的主张和孔子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 孔子的“仁爱”是建立“礼”(等级制度)的基础上,也是以 “礼”为原则和指导的,所以他提倡“君君、臣臣、父父、 子子”,以亲情为纽带,推己及人,从家庭亲人到整个社 会,实现“仁爱”。而墨子“兼爱”则是建立在所有人平等基 础上,人与人之间互相友爱,利益共享。显然这是一种理 想主义的观点,在阶级社会里,是难以实现的。这也是墨 子思想在后来衰落的原因。至于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 父也”,一方面是说儒家的

11、“仁爱”与墨家的“兼爱”有着根 本区别(一强调等级、一强调平等),二是春秋战国“百 家争鸣”,各派之间互相争论,批评对方,攻其一点,不 及其余,所以讥刺墨家的“兼爱”因平等而“无父无君”。 三、有人评论1542章孔子对待盲人乐师的 叙述“说得极平实浅易”,“活画出一个相师 仪节来了”(牛运震论语随笔)。说说 这一章是运用什么方法使人物生动可感的 。如果这一章换成“孔子对盲人充满同情心 ,走路时提醒他注意脚下,坐后向他逐一 介绍在座的人”之类说法,表达效果有什么 不同? 这一段主要用客观叙述、白描手法,寓情 感于客观叙事之中,突出孔子尊重、体谅 、关心人、特别是弱者的“仁爱”精神。不 加评论而用

12、朴实的行动将孔子身体力行、 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呈现在学生面前。这 也是含褒贬于客观叙述之中的“春秋笔法” 。如果改用其他,难以达到如此感人效果 。君子之风 背诵l5.9、4.16、6.11、7.16、7.19、6.23 、8.7章。 一、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和 乐以忘忧的心境的?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 义? 孔子表达自己这一志向时并未用空洞的语言表态,而是 用了具体的细节,写自己平常的饮食起居,特别用“曲 肱而枕之”来写自己贫困简陋而自由随便的生活细节, 尤给人以深刻印象。所以后世许多文人都特别欣赏,在 诗文中引用。而“浮云”的比喻,则又形象表明了孔子的 富贵金钱观,正当的富贵、

13、金钱是人追求创造得来的, 用不正当非法手段谋得的富贵、金钱是可耻的,而且终 有被暴露、清算的一天,正如陈毅所写,对于非法钱财 富贵“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红楼梦中用“好了歌” 来形象阐明金钱、富贵对人生来说犹如“过眼烟云”。李 白也有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杜甫 的丹青引中写道:“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 浮云。”辛弃疾水龙吟瓢泉:“人不堪忧,一瓢自 乐,贤哉回也。料当年曾问:饭蔬饮水,何为是,栖 栖者?”二、“鄙夫可与事君”章“其未得之也,患得之”一句,一般都解释为“患不得 之”,但也有人认为“患得之”就是害怕得到的意思。如朱熹论语精义 引吕氏曰:“惮于任事,故未得而患得;

14、好利无厌,故既得患失。”你对这 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请联系实际作简要陈述。 朱熹注释本章引用胡氏之论曰:“士之品, 大概有三。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 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 于富贵者而已者,则亦无所不至矣。”朱熹 认为:“志于富贵者,即孔子所谓鄙夫也 。”由于古文的简约,引起不同理解。对于 “患得之”,从字面上看,是害怕得到它( 功名富贵),这样理解又与整段话中写的“ 鄙夫”相矛盾,因此引出不同的说法。只要 能自圆其说,即可成一家之言。 三、孔子说:“君子喻于义”,但只是“见利 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 利。韩非子则认为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害 关系,没有道义关系,

15、彼此是“用计算之心 以相待”的,都是为了追求各自的“大利”( 见韩非子六反)。而后来的儒家走向 另一个极端,产生了讳言利、排斥利的倾 向,如董仲舒就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 其道不计其功”(见汉书董仲舒传)。 试对这三种主张作简要评论。 孔子之论符合人为了生存追求利益而又要 遵守“道德”、正确处理好利与义关系的实 际,应该是所有经商言利者的原则。所以 中国历来就有“儒商”,无论是“徽商”还是“ 晋商”都以“诚信”为本。到现代,如日的本 商人、企业家都奉论语中的道德为本 ,大力提倡言“利”而不忘“义”,这对我们 今天的市场经济发展应该是要十分重视的 。至于韩非子和董仲舒之论,走向两个极 端,“极

16、左”和“极右”,但今天仍有市场, 尤其是韩非子之论,在今天不少商人、企 业家中还很“吃香”,有的人昧着良心、不 顾手段、甚至不顾消费者生命健康赚钱, 我们今天市场经济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无 不与此理论有关。周而不比 背诵2.14、16.4、15.23、12.24章。 一、论语由于文辞简约,有时会给理解造成 困难,往往需要联系有关章节及论语以外的 材料加以判断。如517章,“久而敬之”的“之”, 所指代的对象就有两说,一说指晏子,一说是指 晏子所交之人。请联系426章及1223章,分析一 下哪种说法更为合理。 第一种说法更为有理。联系426及1223两段孔子 的“交友之道”,孔子认为交友过度频繁,反而会 使朋友疏远,劝导朋友也应忠言相告,而不听则 作罢。而晏子因“善与人交”,在交往中让朋友了 解他而敬重他。据史书记载,晏子是春秋齐国的 贤相,很为人敬重。朱熹在这段语录下引“程子” (北宋二程)之论说:“人交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