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47255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琴瑟友之钟鼓乐之”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诗经》“琴瑟友之钟鼓乐之”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诗经》“琴瑟友之钟鼓乐之”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诗经》“琴瑟友之钟鼓乐之”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诗经》“琴瑟友之钟鼓乐之”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经》“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琴瑟友之钟鼓乐之”(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经诗经:“ “琴瑟友之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钟鼓乐之。” ”古代与音乐有关的故事稽康悲奏广陵散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寄闲情淑女解琴书” 黛玉论琴。古代与音乐有关的故事白居易(772-846),字乐乐天, 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 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现实 主义诗义诗 人,是唐代诗诗人中作品最多的 一个。他是中唐新乐乐府运动动的 主要倡导导者,主张张“文章合为为 时时而著,歌诗诗合为为事而作。” 并将这这一主张张付诸诸自己的诗诗歌 创创作实实践。他的早期政治诗诗广 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时的社会 矛盾,寄予了人民苦难难的深切 同情。用辞尖锐锐,主题鲜题鲜 明。 其代表作秦中吟十首、 新乐乐府五十

2、首影响尤大。 白居易书楞严经孺子解吟长恨曲孺子解吟长恨曲胡人能诵琵琶篇胡人能诵琵琶篇唐玄宗挽白居易联唐玄宗挽白居易联琵琶琵琶行行琵琶琵琶行行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 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 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 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明 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 ,“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 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 ,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 于变化。 长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代表诗诗作之一,也是中国 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叙事长诗长诗 之一。这这首诗诗的前半 部露骨地讽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误误国,

3、后半部用充 满满同情的笔触写唐明皇的入骨相思。这样这样 ,诗诗的 主题题思想便由批判转为对转为对 唐明皇与杨贵杨贵 妃坚贞坚贞 专专一爱爱情的歌颂颂。不过过,歌颂颂和同情中仍暗含讽讽 意。这这是一首主题题思想具有双重性的长诗长诗 ,取得 了很高的艺术艺术 成就,特别别是后半部运用了浪漫主 义义的幻想手法,大大增强了白诗诗的表现现力。人物 形象生动动,语语言和声调优调优 美,抒情写景和叙事的 水乳交融,也是长长恨歌的艺术艺术 特色。琵琶行是中国文化界人人皆知的名篇。诗诗中 虽虽有较浓较浓 重的感伤伤意味,但比长长恨歌更具 现实现实 意义义。诗诗人一方面表达了对对“门门前冷落车车 马马稀,老大嫁作

4、商人妇妇”的琵琶女的悲惨命运的 同情,同时时也寄托了对对自己遭贬贬的悒郁、愤懑愤懑 之情。“同是天涯沦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识”这这 流传传千年的诗诗句,将琵琶女的命运和自己的身 世紧紧紧紧 地联联系在一起。这这首诗诗叙述的层层次分明 ,描写的细细致生动动,比喻喻的新颖颖精妙(如对对琵 琶声的描写),被历历代文人所称 颂颂,表明白 诗语诗语 言确实实达到了炉火纯纯青的 境地。琵琶行白居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

5、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 琶 行 琵琶女弹奏起始发展跌宕高潮结束调音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

6、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 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弦弦凄楚 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 她平生的不得志。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 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 轻轻抚拢慢慢捻滑抹了又加挑;初 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 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嘈嘈声切 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象大珠小珠 一串串掉落玉盘。清脆如黄莺在花丛 下婉转鸣唱;幽咽就象清泉在沙滩底 下流淌。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 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象另有一 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一片沉寂 ,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弦凝指咽声

7、停处 ,别有深情一万重” 。夜筝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 声。通篇之绝笔音乐休止 弦外之声想像空间情未休止每 一 个 乐 音 似 乎 都 游 荡 在 长 短 莫 测 的 时 空 里 突然间好象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象铁甲 骑兵撕杀刀枪齐鸣。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 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象撕裂了布帛。东 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 映着白白秋月影。 东船西舫悄无言 , 唯见江心秋月白 。无尽的怅然 白描的景致琴声的凄惋-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问: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共同点?-琵琶女 和 诗人自己,共同-“

8、同时天涯沦落人”3 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用原文诗回答,感受“沦落”之情)琵琶女 诗人当年:而今:浔阳楼楹联: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题李易安书琵琶行宋濂佳人薄命纷无数,岂独浔阳老商妇。 青衫司马太多情,一曲琵琶泪如雨。 此身已失将怨谁?世间哀乐长相随。 易安写此别有意,字字欲诉中心悲。 永嘉陈侯好奇士,梦里谬为儿女语。 花颜国色草上尘,朽骨何堪污唇齿。 生男当如鲁男子,生女当如夏侯女。 千载秽迹吾欲洗,安得浔阳半江水!琵琶女的演奏(三次)琵琶女的演奏(三次)琵琶女白居易初闻演奏1演奏2主人忘归客不发我闻琵琶已叹息江州司马青衫

9、湿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环境描写:渲染悲凉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 (互 文)第一次演奏:朗读第一段“惨”!(离愁、沦落)侧面烘托:音乐的美琵琶女:寂寞 诗人、客人:离愁(惨将别)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女出场琵琶女出场1 1、“ “寻寻” ”、“ “问问”这一系列的动词,从这一系列的动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心情如何?中可以看出作者心情如何? 答:急切、欣喜。答:急切、欣喜。2 2、琵琶女为何、琵琶女

10、为何“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半遮面“ “?答:答: 矛盾、含羞矛盾、含羞。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冰

11、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琵琶女演奏琵琶女演奏序曲第一 乐曲第二 乐曲第三 乐曲 曲终倾诉悲情倾诉悲情。急切愉快。急切愉快。幽愁暗恨。幽愁暗恨。激越雄壮。激越雄壮。曲终收拨曲终收拨。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

12、六幺。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此文中,白居易对音乐的描绘可谓绝唱,大量的使用此文中,白居易对音乐的描绘可谓绝唱,大量的使用“ “ 比喻比

13、喻” ”的修辞方法,你能找出几处呢?的修辞方法,你能找出几处呢?一:大量运用比喻。一:大量运用比喻。二:摹声与比喻结合。二:摹声与比喻结合。三:叙议结合,三:叙议结合,妙语点睛妙语点睛。余音绕梁余音绕梁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 已停,然而余音饶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 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悄无言”的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忘 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 技艺的高超绝妙。诗人所创造的这个画面, 有着及其感人的艺术魅力。第三次演奏:感我此言良久立感我此言良久立 ,却坐促弦弦转,却坐促弦弦转

14、急。急。凄凄不似向前声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满座重闻皆掩 泣。座中泣下谁泣。座中泣下谁 最多?江州司马最多?江州司马 青衫湿。青衫湿。满座皆泣满座皆泣诗 人:重闻琵琶青衫湿琵琶女:却坐促弦弦转急却坐促弦弦转急年轻美貌年长色衰门庭若市孤守空船夕日欢笑今日辛酸夜梦往事孤寂伤感年轻时年老时起对比反衬作用被贬江洲病卧浔阳本是京城女本是京城女去年辞帝京去年辞帝京名满京都的艺人名满京都的艺人才华横溢的诗人才华横溢的诗人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 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 冷暖、世态炎

15、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 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 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 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 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 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都从都城来到这个遥远的江州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都有由盛到衰的遭遇感受都有满腹的幽恨暗生思考:为什么诗人会同一个从未谋面的下等 的歌妓产生共鸣呢?同忆京城,天涯人对天涯人;同叹年华付流水,苦情人对苦情人;同感处境悲凉,断肠人对断肠人;同滴辛酸泪,流泪人对流泪人;同泄音乐情,知音人对知音人;同望天涯明月,寂寞人对寂寞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