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的描写手法1523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46651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1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诗歌的描写手法1523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古典诗歌的描写手法1523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古典诗歌的描写手法1523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古典诗歌的描写手法1523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古典诗歌的描写手法1523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典诗歌的描写手法152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诗歌的描写手法1523(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典诗歌的描写手法考试说明考试说明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 者的观点态度。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白描 细节描写 渲染 烘托或衬托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远近高低上下俯仰内外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常见的描写手法提问方式: (1)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等) (2)请简析本诗在描写上的特点。这首诗是如何来描写什么的? (3)这首诗是如何描写景色的?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 哪些特点?你认为这首词写景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4)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试从“静” “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分析本诗虚实结合的手法. 答题步骤: 指出手法

2、(明手法) 具体分析 (描图景) 点明作用(意境或感情、效果等)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头上 倭堕髻,耳着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 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 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 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后八句是侧面描写, 用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给人 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概念:指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 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形象的一种描 写方法。 例: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 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 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 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 民的生活。2、白描3、细节描写

3、 (1)概念:通过细微的动作或神情等描写,形 象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或情感,准确传神鲜明 ,能使诗歌的情趣盎然,富有生机。 (2)例子: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3)答题: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了什么情状+作用诗中通过“闲敲棋子”这一细节描写细致入微地表 现了诗人内心焦躁、期望、失落的情感。 4、衬托与对比 (1)概念: 衬托为了突出主体的人物或事物,用客体的人物 或事物去作陪衬,使所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正衬与反衬) 对比: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 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同时突出两个 方面,美者更美,丑

4、者更丑,给人深刻印象。 问题:请根据上述概念说说下面的句子属于哪种表现 手法,并说出两种表现手法的异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2)两种手法的答题 衬托:用xxx衬托xxx,突出后者的xxx特点 对比:用xxx与xxx对比,突出了作者xxx与xxx 的情感。5、观察角度的变化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第二句从什么 角度写? 仰视俯视6、色彩的渲染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 红艳,鸟翎白,

5、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 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 7、动静关系 概念:诗歌常常通过意象的动静结合, 采用相互映衬的手法来开拓诗境,传 达情感。 分类: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动静结合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 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 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 大,从石上流过,汩汩有声,以动衬静 ,反衬出山中的宁静。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3)答题模式: 实写什么+虚写什么+虚

6、实的关系以及作用答:一二两句是实写,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秋夜下了 一场大雨涨满水池,不知何时是归期的寂寥之苦,三四 句是虚写,想象夫妻二人团聚在一起,秉烛夜话,进行 心灵的交流的幸福欢乐情景,虚实相生,以想象的乐景 反衬现实思归的急切和 对妻子深切的思念 之情。8、虚实结合月夕 陆游 开户满庭雪,徐看知月明。 微风入丛竹,复作雪来声。 俗尘不待扫,凛然肝肺清。 村深无漏鼓,鹤唳报三更。 本诗由视觉到听觉,有静到动,以动衬静 ,融情于景。首联从视觉角度写明月满庭 院,颔联从听觉角度写风吹竹子的声音似 是下雪的声音,两联共同渲染庭满落雪、 月明风清的宁谧、安闲的氛围,表达了作 者的喜爱之情。 9

7、9、视觉听觉相结合、视觉听觉相结合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注】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 去江东探亲时写的。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 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 双亲欢娱。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请简要分析颈联在写景上有哪些特色。(4分)请简要分析颈联在写景上有哪些特色。(4分)以静衬动,“黄牛”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寓情于景,“白马”句描写江边寒风吹骨、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表达诗人因友人离去的孤寂伤感之情。

8、虚实结合,“黄牛”句属虚写,写诗人想象韩十四坐船过黄牛峡的情景;“白马”句属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黄牛”句作者从听觉角度形象描绘韩十四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形;“白马”则从视觉角度描绘了当时的离别之景(1分)。 盟台夕照 (明戴珙 )赵去秦亡岁月长,盟台空自委斜阳。 高堆影倒暮山紫,虚址光回秋草黄。归鸟争巢喧雉堞,牧童横笛下牛羊。英雄一代知何处,怀古令人空断肠。 【注】盟台:渑池会秦赵会盟之处。雉堞:又称垛墙,上有垛 口,可射箭和瞭望。 (1)颔联和颈联写景有什么特色?请简要分析。(1)有声有色,动静相衬。颔联从视觉的角度来写,在斜阳的映 照下,高高的山岗倒映出

9、紫色的剪影,盟台旧址上秋草已经泛黄, 紫色的山,黄色的草,一片肃穆萧瑟的景象。这是静态的描写。颈 联是从听觉来写,古城墙边,归巢的鸟儿争相喧鸣,牧笛声中,牧 童赶着牛羊回家了。鸟喧,笛鸣,渲染出夜幕降临前的喧闹,与其 他景致的空寂形成对比,这是动态的描写。宿洞霄宫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注:洞霄宫在今浙江余杭县西南大涤洞,一向是游览胜地。 此诗颔联写景极有特点,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1)色彩渲染。用“碧”“红”“青”“白”四字, 铺开一幅多彩的画面。 (2)强烈对比。涧是碧色,却流红叶;树是青的,却 映白云。

10、明亮而绚烂,充满了生机。 (3)动静结合。流水红叶为动景,青林、白云为静景 。 (4)视角转换。“碧溪”是向下看,“青林 ”是向上看,俯仰相衬,何等空阔自然。鹊桥仙 陆游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 ,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 ,我自是无名渔父。渔 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与“烟销日出 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两句都是写渔父的生活,但表现 手法不同,试作分析。陆词该句是正面直接写渔父生活,而柳诗该句是从侧面 (只

11、闻其声不见其人)来间接表现渔父生活;陆词该句主要 运用白描手法,柳诗该句则是情景交融,将渔父的高洁情怀 跟一尘不染的山水景物浑然融合在一起。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 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 得浮生一日凉。词的上片写景。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 哪里?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描写景物层次分明。先由远到近:远景(林断、山明)描 写远处树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近景(竹隐墙、乱蝉、衰草 ),描写翠竹遮隐着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再 由上而下:上写白鸟在空中翻飞,下写照水红蕖散发着幽微的 清香。写景动静结合,形象逼真。词中写林、山、竹是静景 ,但用了动词“断”、“明”、“隐”,使这些景物顿时栩栩如生; 动景是“乱蝉”、“翻空白鸟”,通过这种动静结合方式,生动地 描绘出一幅夏末秋初美丽的图景。写景有声有色,相映成趣 。“乱蝉”描写雨后蝉的鸣叫;“翻空白鸟”与“照水红蕖”,红白 相映,色彩鲜明;“细细香”写出荷花散发出的淡淡清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