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与山头”作文讲评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46491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45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头与山头”作文讲评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石头与山头”作文讲评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石头与山头”作文讲评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石头与山头”作文讲评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石头与山头”作文讲评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头与山头”作文讲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头与山头”作文讲评(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头与山头“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我 石头。正因如此,父亲才得以较低价格买下它。 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 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 们是一座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 “有一年, 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我们在农场劳动。母亲 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于是 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它们 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象的山头,而是 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块,只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 把它们晃动。”在你的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或见闻吗? 请以”石头与山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出现的主要问题: 1、题目或不能点明中心或缺乏吸引力或立意不

2、准。 2、开头或不能解题或不能分析原材料或缺乏文 采。 3、不扣话题,全篇没有一处话题字眼,完全脱 离话题谈实践。 4、材料要么太长,要么贫乏老套缺乏说服力。 5、事例不贴切,分析不到位。名人(残疾人) 事例只说人物如何战胜困难,不结合话题分析。 6、结尾口号式 7、文体不明举的例子记叙太多失却了议论文的 特征。 8、不会针对角度分析,只是罗列事例。标题 1、给自己一点勇气 2、直面困难,勇于尝试 3、不畏山头遮望眼 4、莫将石头变山头 5、试一试也许就能行 6、绝知此事要躬行 7、敢于迈出第一步要居中8、给自己尝试的机会 9、困难不难 10、难题并不难 11、别把石头当山头 12、化山为石的

3、想象力 13、不试试怎么成功 14、不试一试,怎么知道? 15、不在被中睡,怎知被儿宽 16、进一步海阔天空开头:任何事情,尝试就可以探索成功,但放弃就意 味着一定失败,既然结果是未知的,为什么不鼓起 勇气尝试一下呢?很多困难正如父亲想象的山头, 其实只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头而已,鼓起勇气尝试 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将它们晃动。正所谓勇气可 以改变一切,尝试会创造奇迹。结尾:给自己一次尝试的机会,添以大胆的勇气, 去搬开拦在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大山”。这才是我 们面对困难与挫折应有的态度。你会发现,貌似 吓人的“大山”其实也不过是“石头”堆成的,并且 很可能只是石头而已。点出中心论点古人云:“合抱之

4、末,生于毫 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 之行,始于足下。”理想之花需要 行动来栽培,否则,像林肯的父 亲那样,不敢行动,不愿去尝试 ,一切机会将会与你擦肩而过, 理想只会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水中 月,镜中花。结尾:1、眼中的大山可以一块一块地搬 走,但更为重要的是将心中的“石 头”搬走更为重要。2、只要你愿意,任何一个障碍都 会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 要敢于挑战山头,要把大山当小 石头那样,跨越它,不要让它挡 住了你前行的路。4、现实生活中,山头与石头好比障碍物 ,在于你怎样看待它们。但只要勇敢地 踏出第一步,你将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5、可能是由于父亲和那主人都没有勇气 而一直以为那是一座山

5、头。人生是需要尝试 的,试了,不一定赢,而不试,一定输,不 肯尝试的人注定永远平庸。6、只要我们勇敢地去尝试它,不管是山 头还是石头,我们都一样可以将它搬走 。7、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又会遇 到多少的“石头”,可是我们却总将他们看 成“山头”,我们总是将简单的事情,把它 复杂化。8、石头并不难搬,难搬的只是人们思想上 的懒惰和退缩,只要我们勇于尝试,勇于行动 ,即使是一座山头,也会被我们轻而易举的搬 走。心态不好害怕尝试的人,即使是一小 块石头,也会把它当成一座大山头来 看,认为难以跨越,最后平庸度过一 生。我们的一生会遭遇很多失败, 其实在很多时候,失败的原因是 我们把问题想得太复杂,

6、把能够 轻易搬开的石头看成庞然大物, 看成根本无从下手的高山,因而 放弃了尝试的机会。我认为,把 所有的问题都看成是小石头,勇 于尝试,付出行动,成功也就指 日可待。困难,很多时候,也只是看上 去很困难而已。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是被困难 打倒,而是被困难吓倒。当面临 困难时,他们以生活经验想象着 这个困难是如何如何的难,怎样 怎样的没可能,就这样,还没去 尝试,便退缩了,失去了成功的 可能。其实阻碍人们成功的往往不是现实生 活中的困境,而是他们想象的困境。在行 动之前,就给自己的行动预设了各种不可 能,结果在行动中畏首畏尾,不敢放手一 博。他们想象的困难就如同一块在心中生 下了根的山头永远不能铲

7、平。所以我们要 摒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想象和成见,相信自 己,勇敢去做,那么,再坚固的山头也会 是一块能轻而易举搬运的小石头。林肯的父亲将农场的石头看成山头,认为它们 是搬不走的,而事实上,它们只是一块块孤零零的 石头,轻而易举便可搬走。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 人也将“容易搬走的石头”看成“搬不走的山头”,从 而使自己丧失了斗志,失去了信心,做不好任何事 情。在生活中,就算遇到了“山头”,我们也应该将 它们看成是“石头”,这样才会有足够的信心来克 服困难。信心加上行动,再加上不受环境影响的 斗志,所有的困难都会不堪一击的。优秀例文试一试也许就能行人们总是畏惧那些看似庞大 的“山头”,却从未想过它是那

8、 么的不堪一击,稍稍努力便能 晃动,这就充分地说明,一切 皆有可能,大胆尝试,往往能 成功。正所谓试一试也许就能 行。著名主持人杨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宁可在尝试中失败,也不在保守 中成功。”我们往往对那些艰难的任 务,难做的事情畏缩,所以我们总 是停留在原处。美国南北战争结束 了。一位叫马维尔的记者去采访林 肯,他问道:“上两届总统都曾想过 废除黑奴制,解放黑奴宣言也 早在他们那个时期就已草就,可是 他们都没拿起笔签署它。请问总统 先生,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下来 ,给您去成就英名? ”林肯回答道:“ 可能有这个意思吧。不过,如果他们 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 想他们一定非常懊丧

9、。” 看来幼年的 经历在林肯心中打下了永久的烙印, 他深谙“试一试也许就能行”的道理, 鼓起勇气尝试了,奋斗了,也就获得 了成功。看来,很多时候,敢不敢尝 试,是区分伟大与常人的试金石。尝试需要我们的勇气与信心。走前 人没走过的路,做常人不做的事情, 不随波逐流,不盲从跟风,这需要很 大的自信与勇气。假象容易欺骗我们 ,阻碍我们去发现,去创造。母亲如 果听信了父亲的话,那么也许“山头” 永远就是不可战胜的“山头”。德国化 学家维勒对墨西哥出产的一种铁矿石 进行研究,断定这种铁矿石还有一种 同被人发现的新元素,可惜的是,他想到这么多年未被人发现, 想必十分困难,也就未深究下 去,最后却被另一个化

10、学家简 单的解决了。可见,缺乏尝试 的勇气,是阻碍我们创新、进 步的最大顽石,所以,我们要 勇于尝试,因为,“试了不一 定赢,不试,一定输!”不敢尝试的人生是可悲的。正 如美国的查尔斯所说:不断前进 ,那么你在某件事上栽跟头可能 是预料之中的事;但是,我从来 没有听说过,任何坐着不动的人 会被绊倒。伟大的尝试,即使失 败了,也是壮美的。除非你停止 尝试,否则就永远不会是失败者 。鲁迅先生曾说:”地上本 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 成了路,抛弃那些复杂的观 念,大胆的,无所畏惧的去 尝试去,你也许就会成功。因为,试一试也许就能 行。写作素材提供 1、达尔文敢于尝试,从剑桥大学毕业 后,自费参加了环

11、绕世界的科学考察 航行。这次航行使他在科学研究方面 做出了骄人的成绩,出版了物种起 源,终结了上帝创造人类的神话, 为人类的思想解放开辟了新纪元。 2、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返航途中,巨大的 风暴从远方朝着船队扑来。面对即将船毁 人亡,葬身大海的危难。他爆发出常人所 不具备的勇气,在剧烈摇晃的船舱里,迅 速将最珍贵的资料缩写在纸上,然后塞进 一个玻璃瓶里,用蜡密封后,再将玻璃瓶 抛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最后哥伦布和大部分船员在这次风暴中死 里逃生,那个玻璃瓶,也正如哥伦布所预 料的,在1856年,随着海水漂流到了西班 牙的比斯开湾。 3、当司马懿大军压境,孔明外无救兵 ,内无应对之军的危难之际,摇

12、着鹅 毛扇高坐城墙之上悠然弹琴,琴声悠 扬高亢,凭着自己的勇气智退司马氏 的数万雄兵。 4、矮小的贝多芬,面对双耳失聪的生命困 境,以他旋风击电般的音乐,扼住了命运 的咽喉 。孤独的凡高面对生活的拮据,看 见了那片夏日的向日葵,氤氲着生命的气 息,一种躁动,一种恍若隔世的力量在他 体内跳跃。从那明丽的花瓣里,他用勇气 创造了超越时空的精神世界。 5、桑地亚哥,面对着猛勇的鲨鱼,硬 是拖着疲惫的身体靠着非凡的毅力与 勇气与之进行不懈的抗争,整整八十 一天!他胜了,胜得坦荡!他像一面 旌旗,立在海岸上,面对着浩瀚的大 海和汹涌的波涛,挺着胸脯,以撼人 的气魄迎着海风猎猎作响!“一个人可 以被战胜,

13、却不可以被打败。” 一位沧 桑的老人,以他的实际行动演绎了自 己的誓言。 6、面对愚弱的国民,腐朽而悲哀的世 界鲁迅先生拖着瘦弱的身体靠着非凡 的勇气于黑色的深沉与静默中为民众 ,为民族呐喊着。在悲怆中喊出这个 民族涅磐前的自嘲。他就像自己笔下 的那只冷峻的、自嘲中充满深刻思想 智慧的、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鸦啊!只 有他,站在天人交际的云端,看清了 历史来路的悲痛与血泪,劈开了民族 新生路上的荆棘。 愚公移山 小马过河 精卫填海 夸 父逐日 后羿射日 盘古开天辟地 大禹治水 攻克科学难关的居里夫人、袁隆平 改革者、创新者、科研者、开拓者、 探险者都是 下列人名:苏轼 陶渊明 巴金 项羽 海子 爱因

14、斯坦一、审题立意 二、结构 三、材料 四、语言议论文的写作与评价何为审题了解题目要求 分析题目内容 掌握题目重点 确定写作中心 审题要求:准确理解命题意图,把握文题 的限制条件。就是由表及里, 由此及彼地在文题允许的范围 内多角度拓展和丰富题意 。 切题合题偏题跑题 材料 有人曾问三个砌砖的工 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 :“砌砖。”第二个说:“赚钱。 ”第三个说:“建造世界上最富 特色的房子。”据说,到了后来 ,这第三个工人成了有名的建 筑师。审题思路要有崇高的理想 (注意:第2个人也有理想)重心第三个建筑工人感情倾向赞扬第三个建筑工人最终结论(一)弄清材料重 心及感情倾向, 整体把握。(

15、二)明确材料主题所属范畴,找 准突破口。 爱国为民 社会公德 理想道德 立身行事 待人接物 辩证思维下列材料所谈的问题属于哪个范畴? 应从哪个角度突破才能准确立意?星期天公园里一块不大的僻静的 草坪上,同时来了两伙年轻人。一 伙围着录音机学英语;一伙用录音 机播音乐跳舞。学英语的认为跳舞 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要求跳迪斯科 的停止或离开;跳舞的认为他们在 公园里有娱乐的自由。前者骂后者 只知吃喝玩乐,后者回敬前者不懂 劳逸结合。双方谁也不服谁,吵来吵 去,他们既学不成英语也跳不成舞。结 论 属于待人接物范畴 批评双方 要互相宽容 (三)划分材料的性质类型, 准确切入。就材料本身类型而言 ,一般可分

16、为: 单一事件材料 寓意性材料(漫画) 多则材料1、单一事件材料 巴尔扎克成了大作家以后,一天,有 位白发苍苍的老年妇女拿着一本小学生的 作文请教他这个孩子将来的发展前途如何 ,巴尔扎克看了作文后说:“这个孩子的 文章写得很糟,将来不会有什么写作前途 。”老年妇女对巴尔扎克说:“这本作文簿 就是你小学时写作用的,你难道连小时候 写的文章也记不起来了吗?”巴尔扎克认 出了面前站的就是自己小学时的老师,不 禁连声表示歉意。审题要领挖掘事件性材料的结果 和所供材料间的内在因果逻辑联系。因果推断法结论是巴尔扎克向老师致歉,正确 的推导程序为: 因为他说错了话话错在什么地方? 他评价人的方法是错误的 这属于哪一个范畴的问题? 属于正确看待人的问题 正确的方法是什么?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能用静止 的眼光看问题)巴尔扎克为什么向老师致歉?审题思路重心巴尔扎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