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IPO案例分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46478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8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谊兄弟IPO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华谊兄弟IPO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华谊兄弟IPO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华谊兄弟IPO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华谊兄弟IPO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谊兄弟IPO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谊兄弟IPO案例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财务管理学案例解析华谊兄弟 IPO综合案例 主讲教师:主讲教师: 胡胡 民民互动邮箱:互动邮箱:.联联 系系 电电 话:话:1335086586613350865866案例 华谊兄弟 IPO综合案例 v一、启发思考题 v1华谊兄弟迅速发展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原因? v2华谊兄弟IPO发行,募集资金对公司以后的发展有何作用? v3该公司与一般生产企业不同的地方,其价值如何评估?IPO定价的依据是什么?如何看待超额募集资金的使用和风险? v4创业板公司上市,创造了许多股东暴富神话,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案例 华谊兄弟 IPO综合案例v二、分析思路v华谊兄弟是国内实现电影、电视剧和艺人经纪三大业务板块有

2、效整合的典范,是在产业链完整性和影视资源丰富性方面较为突出的公司之一。在公司统一平台的整体运作,电影、电视剧的制作、发行业务与艺人经纪业务形成了显著的协同效应。从华谊兄弟的行业背景来看,行业竞争激烈,而华谊兄弟能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与其制定长远的合理的发展战略不无关系。 案例 华谊兄弟 IPO综合案例v二、分析思路 v华谊传媒所从事的影视业务具有“轻资产”的特点,生产经营中所投入的资本较少形成固定资产,而是大多以流动资产的形态存在,这决定了影视业务对流动资金的需求量很大,且持续于整个生产过程之中。v同时,影视作品投资摄制普遍存在跨期现象,投入、制作、销售再到回笼资金往往需要 1 年以上的

3、时间,这使得影视摄制业务所需营运资金的回收周期较长。由于国内影视企业绝大多数还未建立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渠道,而影视行业轻资产的特点又使其较难获得传统的银行抵押贷款,因此国内影视企业的融资渠道贫乏,资金实力较弱。由于上述原因营运资金的充足与否决定了华谊兄弟能否在影视行业扩大产能、取得更多的收益,因此用募集资金补充营运资金是合理的,更是必要的。案例 华谊兄弟 IPO综合案例v二、分析思路 v但是同样超额募集资金也存在着利用不合理的风险。目前 华谊兄弟的盈利模式还是有点单一,公司集中在影视制作 ,而国内其他几个电影企业,都拥有院线、影院资产。而 在电影票房的收入分成中,拍摄发行、院线、影院的比例 分

4、别是40:10:50。这样,华谊兄弟只能在投拍的电影票 房中,分得40%的票房收入。v所以华谊兄弟利用超额募集资金投入到影院建设环节。但 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影视制作和经纪业务,该竞争 优势和能力不能直接移植到影院业务,所以公司进行影院 投资具有较大的风险。案例 华谊兄弟 IPO综合案例v二、分析思路 v华谊兄弟的上市,实现了其总裁王忠军“打造中国最大明星 持股团队”的梦想,多位华谊明星名导身家将暴涨几千万。以发行价计算,华谊兄弟前十大股东均进入亿元俱乐部。 以上市当日收盘价计算,股东财富增长 47.76%,冯小刚、张纪中、黄晓明均高调进入亿元俱乐部。此外还有李冰冰 、张涵予、罗海琼等多位

5、明星身价超千万。这些财富的增 加凸显了中国资本市场的魅力,创造了诸多一夜暴富的奇 迹,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财富分配不合理的一面,二级市 场的股民又有多少能分享公司上市成功的喜悦和收益呢? 案例 华谊兄弟 IPO综合案例v三、理论依据与分析 v1公司资产特征对融资方式的影响。以固定资产为主的企业,可以通过抵押固定资产获得银行贷款;而以轻资产为 主的企业,很难通过抵押贷款获得营运资金,这就需要通 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以及企业内部留存收益来获得发展所 需的营运资金。 v2风险和收益对等原则。高风险获得高收益,低风险获得低收益,公司上市使得公司整体以及股东置身于资本市场 里,而资本市场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6、,但是这种不确定 性,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所需的营运资金,也造就了诸多账 面上的亿万富翁。 案例 华谊兄弟 IPO综合案例v3股票定价过高可以归因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问题以及优质公司的信号传递等方面。 然而这种高定价实质上已经透支了公司未来几年的发展 。而发行当日股票的暴涨,在反映了市场不合理炒作的 同时也体现了需求大于供给,导致价格升高的经济学原 理。 v4IPO决策作为公司发展的战略行为,不仅是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更影响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改 善公司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 案例 华谊兄弟 IPO综合案例v四、背景信息(本案例相关信息公告和研究报告如下) v陈汉辞华谊兄弟

7、新贵群星谱N第一财经日报2009.10.15 v关于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代垫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资金支出的专项审 核报告2009.11.2 v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公告书 2009.10.26 v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招股说明书 2009.10.14 v李文艺创业板瘦身 10大富豪财富缩水24亿元N每日经济新闻2009.11.7 v王洁创业板6天蒸发700亿最套人股票已腰斩N 北京晨报2009.11.9 v王冉华谊兄弟:将上游垄断进行下去J创业家2009.11.11 v中国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2009.3

8、.31 v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将募集资金投 资项目中的电视剧业务营运项目通过全资子公司实施的核查意见 2009.12.23 v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明确募集资金 使用方式的核查意见2010.1.15 案例 华谊兄弟 IPO综合案例v五、关键要点 v1华谊兄弟所处行业具有“轻资产”的特点,而影视行业对流动 资产的需求,使得其有必要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营运资金,扩大产能 ,解决其资金瓶颈。 v2华谊兄弟要合理利用募集资金,对于超募集资金也要有行之有效的规划方案,超募资金除了投资于影院建设项目外,其余 39,857.55万元也应该投资于有利于公司发展、有着良好收益的项 目。 v3随着华谊兄弟的成功上市,也宣告了中国最大的“明星持股团 队”的诞生,创业板造富的神话值得关注和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