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考语文备考——文学作品阅读之散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40020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0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高考语文备考——文学作品阅读之散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09高考语文备考——文学作品阅读之散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09高考语文备考——文学作品阅读之散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09高考语文备考——文学作品阅读之散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09高考语文备考——文学作品阅读之散文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高考语文备考——文学作品阅读之散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高考语文备考——文学作品阅读之散文(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高考语文备考讲座文学作品阅读散文一、现代文阅读答题的答题原则:答案不在你的头脑中,而在原文中。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二、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1、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答案表述技巧:截:选取某一句话、词,只要原原本本把它写 进答题就可以了。改:找出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语句太 长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需要加以改造, 根据题意,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写:有些答案在原文中找不到,需要我们整体 把握段或理解上下文语境。要求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答案表达出来 。这类题,要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 ,用规范的语句表达。2、关注题干

2、明白问什么,考什么,答题区间提示在哪 ,怎么答。考查能力:1、文中重要词语、句子含义的理解2、文中有效信息的筛选及整合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语文网中网 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6、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7、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具体题型分类:(一)理解类:理解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 (05、06、07、08)(二)结构类:句子作用(07),段落作用 (05),文章思路(06、08),材料安排( 07)(三)技巧类:各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各 种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多与理解类结合) (四)主旨类:文章中心思想,文章主旨、 主

3、题 (五)概括类:形象特点、信息筛选(08) 、作者的情感变化(07) (六)观点态度类(08) (七)鉴赏类:某一段落(07)、某一方面 (月考)高考题型解读(一)理解类(08高考11个省市涉及)问法 a “”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 b 如何理解“” ?C解释下列几句话在文中 的含义 d谈谈你对的理解。 答题内容:一、句子含意,二、句子作用(结构、情 感) 作答技巧:1、浓缩句子主干2、句子作用定位3、结合语境阐发4、结合事例推断例1:08全国卷阳关古道苍凉美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2)好像这凄冷的阳光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相关段落(语境):

4、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 ,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芨芨草、骆驼刺等 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映衬得更 为荒凉。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 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 林带。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 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 爱的江南水下。比喻林带的宽广答案:突然见到的宽广林带与戈壁的荒凉形成巨大 的反差,使“我”产生了惊奇之感。 (2)相关内容:汽车穿过禾田,钻出林带然而,向四面看,却 只见红沙渺渺,不见古城的一砖一瓦。阳关古城,以 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 是

5、湖水碧清、林草丰美的此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 祸,才成了连天的沙漠。如今,古阳关城已被流沙掩 埋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颜 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阳关砖,千万莫小瞧 它,昔日有名的“阳关砚”就是用这种砖磨制的。用阳 关砚磨的墨冬不结冰,夏不缩水,用来写毛笔字十分 方便。听着旅伴的介绍,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 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城砖磨制的阳 关砚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气息答案:城砖磨制的阳关砚,蕴含历史文化气息,使 我对阳光古城的感觉也变得温暖了一些。例2(08重庆高考)时间怎样地行走怎样理解“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 刺痛了我的眼睛”在文中的含意。语境:我

6、在北京第一次发现了时间的痕迹。我在梳 头时发现一根白发。分析:挑主干,“它刺痛了我的眼睛”,“它”指“白发”析修辞,比喻,本体是“白发”。 抓关键词,“刺痛”,吃惊之情。答案:一根银白的头发让我发现生命的衰老,感叹岁 月的流逝。例3:(08山东卷)歌德之勺 “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 含意是什么?相关语境: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今天来到了 从小就觉得神秘的这位艺术家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 空间。多么不可思议,多么幸福。我们可以用手抚 摸一下诗人触摸的东西,小心翼翼。我们试图通过 逝去的诗人遗留在器物中的神秘,去接通那颗伟人 的灵魂。 分析:注意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答案:通过

7、寻访诗人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空间,去感 受诗人伟大的灵魂。段落开头,总起下文例4、(08福建卷)吟风)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季风虽有四时之变,而惟 有其风骨不变”这句话的理解。(在第八自然段第一 句) (文章第二段)日复一日,当我踏上门前的台阶,总要 留心关注这盆银杏的生态。四时的变换,世情的冷暖 、心境的忧乐,似乎都是伴随着季风而变幻,从它的 生命常态中显现出来。新岁来临时,当春风悄悄拂过 ,银杏的秃枝上就萌发了嫩绿,绿叶慢慢地展开了翅 膀,将新的生命张扬。满眼的碧绿带着极好的心情, 又迎来了凉爽的夏风,将生命的热情推向极致。当夏 至尽头,气爽的高秋带来了新的生命信息,满树的金 黄预示着生命的

8、成熟,尽管它并未结出丰盈的硕果。 秋后的寒风无情袭来,它便适时地脱下金色的外衣, 将生命珍藏,将希望孕育。生命之树就这样随着季风 而四时变幻。(文章第七段)疾风知劲草,识忠奸,辨善恶,磊 落坦荡。既满怀爱心,将春意遍布人间,又疾恶 如仇,将丑恶揭露得淋漓尽致。它心高气豪,敢 爱敢怒,颇具英雄气度。有时狂飙怒号,摧枯拉 朽;有时暴性陡起,肆虐山河;有时和煦可掬, 遍布抚爱。风有怀柔、有激越、有狂放、有悲壮 。古来多少英雄把酒临风,抒发豪情,畅怀壮志 。刘邦雄踞天下,重返故里,唱响“大风起兮云飞 扬”的大风歌。荆轲满怀壮志,临风唱响“风 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绝命悲壮。 血战沙场的勇猛

9、将士,面对死亡唱起了“风雪满弓 刀”的豪情。风是有情的,风是有骨的。英雄所爱 的是大风的一泻千里的豪迈,是义无反顾的铮铮 风骨。答案:风从外在看,有温暖的春风,凉爽的夏 风,气爽的秋风,寒冷的冬风,它随四季变 化而变化。风从本质上看,有情,磊落坦荡。敢爱 敢恨,颇具英雄气度。(二)结构类(8个)两大方面:作者行文思路句子段落结构作用问法:a XX段写了XX,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 作用?b文章以XX为线索来展开,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c 指出本文的结构方式(结构特点),并作简 要分析。d某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e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XX的。f文章主写XX,却又从XX写起,

10、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文章结构是思路的外 在形式具体应对技巧: (1)抓文章中标志性语句。 即具有提示、总括、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还要注 意关联词和标点符号的提示功能。 (2)扣文体特征。 记叙文、小小说、散文常按时间、空间、人物、事 件来组织结构。 议论文按引论、本论、结论组织文章结构。本论部 分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 (3)分析思路情感脉络 (4)把握语句衔接特点。 句与句之间排列组合大致三种:并列、承接、总分 。总括:分析段内句间关系,看懂每一段内容,分层,概 括层意。术语储备1句、段的位置特点及作用: 段落或文章开头:引起下文,为后文铺垫( 打伏笔),设置悬念;揭示文章中心,

11、突 出强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 段落或文章中间:自然过渡,承上启下,转 换话题,线索连接,推动情感或情节的发 展。 段落或文章结尾:总结上文,揭示文章中心 ,照应文章开头,升华主旨等例1(08北京卷)碧云寺的秋色请仔细体会第三段结尾画线的一句话:“它来得是那 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这句话在 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分析: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思路,理解该句与 上下文的关系。紧承上文对秋意的初步感知,又引出下文对 秋意的几种描写。 答案:承上启下,引发下文作者集中描写秋色。例2(08江西卷)朦胧的敬慕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分析:文章结构方式(特点):总分总、总分、分总

12、等散文常按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来组织结构。答案: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1、2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310段分 写,3、4、5写作者为鲁迅守灵的所见所感610写 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 自己的深远影响11、12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 应标题。例3(08山东卷)我所认识的梁漱溟4、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 识”梁漱溟的? 分析:考查对文章思路的鉴赏能力。把握本文结构,给文章分层。答案:主要是从学问和人格两方面去认识梁漱溟的 。例4、(08湖北卷)雾4、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 行文思路。分析:文章结构/ 答案: 作者开篇说“不

13、喜欢”雾。来到加 德满都后,开始“喜欢”“欣赏”“赞美”加德满 都的雾景。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 作者最终“陶醉”在雾境的幻象之中。(三)表达技巧类(重庆05、06)v这类试题主要分成三个方面:一是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 写二是修辞手法:主要考察比喻、拟人、反语、反复 、双关、对比等手法的特点。三是表现手法:比如衬托、象征等。回答这类问题,很关键的一点是能积极记忆部分常 见手法的作用及术语。 问法:a 文章(第X段文字)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 么效果? b 文章使用了XX手法,有何作用(效果、XX 了什么)?一、几种表达方式及作用:顺叙:交代清楚明白。倒叙:引起悬念,引起读者

14、阅读兴趣。插叙:使叙述完整。补叙:对前面的叙述加以补充解释。抒情(直接抒情)1、往往抒发作者的主要情感,是文章的主 旨。2、开头奠定基调。结尾升华主题。描写(细描、白描):精雕细琢,使人物或事物更加具体形象 ,更好地表达主题;抓住特点,简洁传神,表现主题。正(侧)面描写人物描写(肖像、心理等):多角度表现人物 或心理。议论:1、开头或结尾往往是揭示主题,点明中心。2、中间 常常是过渡,引出对主旨的作用说明解释,有利于展示人、事 、物的表现。例1(08辽宁卷)雨韵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 分析:明白散文表达方式常用的四个术语记叙、抒 情、描写、

15、议论,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答案:1、先议论,谈四季之雨与人生四季;2、再叙 事,讲老人与小孩在雨天的故事;3、最后抒情, 表现作者对雨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二、表现手法、修辞类题的解析(一)知识梳理:、手法:象征、对比、衬托、渲染、铺垫伏笔、照应、悬念、白描等。、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反语双关、反问等。(二)典型手法作用解析:1、象征: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 似的思想、感情、概念(事物),使之形象生动,也 能把不便说出的东西含蓄地表现出来。解读:就目前的高考情况看,象征主要考在重点词语 句子的理解上。 例如:如2001年的第22题:第三段中,作者说:“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请联系“

16、 门”在文中的主要含义,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4 分)信息区间,有两个现成的句子:“然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 。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而是一扇窗户。门的意义就是 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稍加分析可以看出,这两个句子,下句是对上句的 解说,其实是一个意思,只能算作一个点,结合划线 句子,就应该想到在“玻璃”上做文章,第二个点也就 能总结出来了玻璃门是透明的,毫无隐秘可言 。2、引用:增强文章的文艺性和趣味性,丰富文章内容 。议论的文段中则可能是论证作者观点,增强文章说服 力。例1、05年阳台上的遗憾20题文章第五段是否可以不引用张潮的话?为什么?不可以。使文章失去语言的雅趣,失去对照的效果, 减少“遗憾”的内涵。分析:题干看似从句段的角度来设题,其实是在考表现手 法的作用。“是否可以不引用”,“引用”二字点明了此处用的 修辞手法。其用意就是看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