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内部审计管理方法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240002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内部审计管理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六章内部审计管理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六章内部审计管理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六章内部审计管理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六章内部审计管理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内部审计管理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内部审计管理方法(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内部审计管理方法第一节 内部审计营销管理一、审计营销概述审计营销是以实现组织的管理目标为根本宗旨,在适当 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服务内容和适当的沟通手段 ,向高层管理者与被审计部门提供适当的思想、理念、信息 与建议,将审计关系的维系和管理融入到各项工作之中的过 程,从而实现组织的价值增值。审计工作需要开展广泛的营销活动的情况u当社会公众对审计有误解时u当审计工作受到抵触时,当审计结论不被接受时 u当审计建议不采纳时 内部审计营销 营销 识别 理念 营销制度 营销工作 营销信息 营销结果 营销u营销识别心理分析识别环境分析识别需求分析识别 u理念营销专注宣传,攻心为上u制度营销审计

2、相关制度的制定,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 的权利和义务u工作营销体现在审计的具体工作过程中,目的是形成一 个人人周知的和谐的审计环境。u信息营销体现在审计信息的发布过程中,目的让内部审 计得到认知和理解。u结果营销就是审计结果的运用,体现在对审计意见的批 示和采纳两个方面,通过审计报告的建议,使领导 决策更科学更完善,是被审计的单位的制度更健全 有效。二、审计信息写作审计信息是审计部门与各级管理层及被审计单位之 间沟通的载体,是审计工作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是 审计活动过程的描述,是交流审计情况、指导审计工 作、扩大审计影响的重要手段,是审计成果的重要体现。表现形式:v审计工作计划(略)u审计要情 主

3、要反映审计发现的性质恶劣程度以及重大 风险、反映审计发现的重要的典型问题,需 要高层管理者及时了解掌握重要情况。审计要情只能与特定的管理层进行沟通,注 意及时性、准确度和保密。审计要情的四个写作要点(P 100)u审计简报 审计简报是反映领导对审计工作的指示、审计工 作的重要举措、重要成果、典型事例、重要审计 项目的进展情况、审计工作经验等方面的信息。 审计简报格式(P100-101)u审计报告(略)u审计工作总结 审计工作总结是对已经完成的审计工作进行回顾 和分析,肯定已经取得的成绩,提出应汲取的教 训。审计工作总结范例(P101)三、说话艺术审计工作不仅要会做事情和会查账,还要会说话和会

4、写作。真 诚倾 听赞 美提 问批 评本 质幽 默四 、沟通技巧沟通是人们借助于共同的符号系统,获得、传递和 交流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个人和社会互动行为。表6-1沟通方式表沟通事例及启示(p104-105)五、审计谈判 审计谈判是为了满足某种利益为目标,审计人和被审计人就涉及双方利益的分歧进行沟通,谋求取得一致意见的活 动。审计谈判是说话艺术与沟通技巧的综合体现,是审计人情商高低的集中反映。u审计谈判的原则:坚持人事分开原则坚持集中利益原则坚持双赢原则坚持客观原则第二节 审计制度管理一 、审计“小制度”内部审计机构为实现内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相关人员的责任而制定的一系列的

5、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u审计工作制度u质量检查考评制度u责任追究制度审计工作制度v(1)审计工作制度是审计工作过程的规范性要求,要明确各个责任人的具体权力、责任和义务,涉及审计立项制度、人员委派制度、计划编制规定、主审竞聘制度、主审负责制度、外勤工作管理规定、取证注意事项、工作底稿编制复核制度、审计报告编制复核制度、督导制度、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审计公告制度等。质量检查考评制度v(2)质量检查考评制度是对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的审计业务进行监督、评价,了解审计状况,提高审计质量,是一种事中和事后的监控制度。审计质量的检查可以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自查与互查,也可以是企业内部高层组织的专门针对内部

6、审计质量的专项检查,也可以是内部审计协会质量检查委员会的外部督促检查。科学考评内部审计质量,应该建立考评指标体系,包括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并以此为依据,作为奖惩的基本依据。责任追究制度v(3)责任追究制度是一种事后补救的质量控制措施,目的在于促使各级内部审计人员明确各自责任,强化责任意识,降低审计风险。v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在对违规者进行处罚的同时,也对遵循者实施了保护,是确认和解除审计人员审计责任的一种有效机制。二、 审计“大制度”v所谓审计“大制度”,是指审计机构与高层管理者、被审计单位之间建立的沟通协调制度。(1)审计共建制度u审计部门和每一个被审计单位签署“审计共建协议”,明确双方各自职

7、责,审计为管理人员提供工程管理、内部控制等审计咨询服务;u被审计单位一方面抓生产管理,一方面配合审计工作。u通过审计共建协议的签署,减少传统审计带来的误解、偏见和冲突,实现互动性的“双赢”,真正实现审计的管理顾问与经济良医的作用,共同构筑“防火墙”(2)审计联络员制度u为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降低经营风险,应积极推行审计联络员制度,每个部门或分支机构推举一名员工作为本部门的审计联络员。u目的是为了实时了解企业情况,构建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反馈渠道,审计联络员定期以书面形式汇报工作情况,及时向审计部门反映企业存在的困难、问题与风险,使领导及时掌握重大情况,使上下信息通畅,充分发挥审计联络员的桥梁

8、纽带作用。(3)审计指导员制度u为了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规定每位审计人员负责一定数量的部门开展联络工作,每周安排一天时间去相关部门,了解生产经营情况、财务运营状况、制度建立与执行情况、对外投资情况等,重点掌控大额资金流向。u通过这一制度建立,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体制,同时为常规的审计工作做好铺垫,将风险的发生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实行事前和事中的控制。(4) 自我审计制度u审计工作要积极从“要我审计”转变为“我要审计”,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u要求每个部门、每个分支机构,定期开展自我审计,并把自我审计报告递交审计机构,对于自己审计发现的问题,自己主动整改,并且把自己整改的情况

9、也向审计部门递交后续审计报告,审计部门不予追究,但以后不能再重复发生。对于存在的问题,如果每个部门自己审计时没有发现,而被审计部门揭露出来,企业将给予严厉惩处。(5)审计成果运用制度u审计报告中关于问题的处理意见,要纳入部门的达标考核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和干部任命制度;审计报告中关于相关政策、制度的建议,要纳入高层决策机制;相关高层管理者必须审阅审计报告、批阅审计报告,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纠正;u建立完善审计意见的督查督办和整改机制,纪检监察部门、组织人事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要形成协查协审机制,促使审计成果转化为生产力。u此外,还有审计报告公开制度、审计意见纠错制度、审计联席会议制度、

10、审计协议制度等u以上管理制度的创新,依靠审计部门一家是无能为力的,需要高层管理者和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内部控制,人人有责,审计工作,人人有份。u审计部门不能坐等制度从天而降,需要审计人自己向高层管理者和各个部门开展大量的营销活动,现代新型审计观念的真正落地生根,需要深入开展思想教育,通过积极主动的思想教育推动创新管理制度的建立。如果以上制度不能得到有效建立,审计人员再认真再辛苦地工作,审计项目都可能付之东流,枉费心机。思想掌控制度,制度改变一切。第三节 内部审计工作绩效评价一 绩效评价u绩效一词使用相当广泛,其释义包括“业绩、成绩、执行、表现”等, 包括人们从事某一活动所产生的结果,也包括人们

11、在实现预定工作任务过程中所采取的行为,即:绩效=行为(如何做)+结果(做的如何) u绩效评价是一个系统,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相关的激励机制内部审计绩效评价u评价内部审计绩效的主体可以是外部组织、高层管理者,也可以是审计人自己。u目前环境下,外部评价机制并未建立起来,内部审计人员应积极主动开展审计绩效评估工作,使高层管理者看到内 部审计的成效 。u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立足点是组织价值的增加,评价的客体可以是整个经营活动,也可以是物资采购活动、成本管理、基建工程等方方面面。u至于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则需要审计人员根据具体评价对象,作出相应选择。二、内部审计

12、绩效评价内容分析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分为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动态评价动态评价是事中评价,评价审计政策和审计制度的落实情况。包括审计计划的科学性评价,审计方案的可行性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相关性评价,审计工作底稿的完整性评价,审计报告的质量评价,后续审计的有效性评价等。u动态评价的标准就是 内部审计准则具体规范的要求。静态评价静态评价是事后评价,是评价审计工作的结果情况。具体如下 :u 工作量评价工作量是内部审计机构一年内完成审计任务的数量,具体体现 为审计完成的单位数、审计完成的项目数、审计计划项目完 成数量、临时审计项目完成数量、审计覆盖率等。审计覆盖 率是指审计实际完成的单位数或审计金额占全

13、部单位总数或 全部资金的比率。u工作效果评价工作效果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完成各项审计工作后所产生的结 果,具体表现为审计发现的违规资金金额、审计意见或建议 数量、审计意见或建议的采纳数量、被审计单位整改情况、 相关部门和群众对审计工作满意度评价等。u 审计成本评价审计成本是审计机构完成一定工作量并达到一定工作效果后所消耗的时间和经费,具体表现为:一年内部审计工作消耗的总工时或总经费、平均每个审计项目消耗的工时或经费、每位审计人员平均每年的审计工作总工时或总经费支出等。u审计工作效率评价审计工作效率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一定工作量所需要的全部经费与审计工作的实际效果的比较。具体表现为一元钱

14、的审计成本投入带来的价值增值。用公式表示为:审计工作效率=审计工作带来的成本节约或价值增值审计经费u如果大于1,表明审计工作有效率;u如果小于1,表明审计工作无效率, 要考虑审计经费本身的机会成本。三 关于EVA的基本原理经济增加值(EVA),是经调整的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企业全部资本成本后的余额。公式:EVA=N0PAT-C*KWEVA (Economic Value Added )-企业经济增加值NOPAT(Net Operating Profit After Tax)-调整的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C- 企业投入资本总额KW-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基于EVA审计工作绩效评价p公式一内部审计绩

15、效=经审计后新增的效益-审计成本大于0,审计工作有成效小于0,审计工作无成效u没有考虑资金的成本因素p 公式二内部审计绩效=经审计后新增的效益-审计成本-审计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例题:(P110-111)四、EVA原理在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v对于内部审计的绩效,一般理解为内部审计职能的效率与效 果,侧重报告如何利用已有资源来实现年度审计计划。v常见的表现形式是:u年度审计计划中已经完成的审计项目数量;年度审计计 划中未完成的审计项目数量;u提出建议的数量;u被领导和被审计单位采纳的审计建议数量;u审计后节约的资金数量;u审计工作消耗的总工时数;u审计工作的总成本数等。存在的局限性

16、v(1) 以企业财务数据指标为唯一的绩效评估标准,容易使审计人员过分注重短期利益和结果,容易导致急功近利,而不考虑企业组织长期目标的实现。甚至,这一评价结果与企业的发展战略是背道而驰的,单一的财务指标考核,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未来发展战略需求。v(2)以收益为基础的财务数据,仅能够衡量现在审计工作 的结果,无法评估企业组织的绩效和审计工作的绩效在未来的表现。审计人员的素质、胜任能力以及学习发展都没有涉及,内部审计机构未来持续发展能力无法体现。此外,内部审计工作流程的质量、审计时间使用与节约、审计质量保证技术、高层管理者的满意度、被审计单位的投诉、审计建议执行比例等,这些方面的绩效都无法体现。(3)内部审计绩效包括了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两个方面。u显性价值是指可以直接确认或可以直接计量的价值,表现为审计查出并改正的错弊金额、审计预防风险挽回的损失金额、审计结果带来的资金节约和费用降低等。u隐性价值是非直接性价值,表现为审计建议弥补程序缺陷和完善内部控制措施所减少的管理成本和避免的损失,隐性价值体现在业务部门收益增加或成本的减少难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