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民美在和谐——漫谈教师成长中的六个和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25798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00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民美在和谐——漫谈教师成长中的六个和谐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任民美在和谐——漫谈教师成长中的六个和谐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任民美在和谐——漫谈教师成长中的六个和谐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任民美在和谐——漫谈教师成长中的六个和谐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任民美在和谐——漫谈教师成长中的六个和谐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任民美在和谐——漫谈教师成长中的六个和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民美在和谐——漫谈教师成长中的六个和谐(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位老师上午好!美在和谐 漫谈教师成长中的六个和谐河南教育学院教育系 任民 邮箱: http:/ 只有在和谐的关系中,一个人才能获 得超越个体生命脆弱感的满足。当一个老师能够 超越自我,看到 自己与更大的系 统的联系,把自 己的生命看作是 宇宙、社会大生 命的组成部分的 时候,他就进入 了智慧状态。 教师应追求六种和谐一、教师与自然的和谐 二、教师与社会的和谐 三、教师与教育职业的和谐 四、教师与学生的和谐 五、教师与同事的和谐 六、教师与自己的和谐一、教师与自然的和谐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以大自然为师“物,吾与也。”(张载) “山鸟山花吾友于”(杜甫

2、) 学会与大自然对话 君子比德(由客体自然物的某一特征中品 味出某种与主体人相关的美德)。 “绿化”教室环境。 野外实践活动大自然是资源无比丰富的大课堂到大自然中去上课,“叶圣陶、梁宗岱都带学生到大自然上课。向动物学习跟豹子学习超越豹子总是无止无休地进行着“体能训练”, 无止无休地磨练自己,超越就是它的生存 方式,一旦没有了超越,那就是它的末日 。跟狮子学专注只有专注如一,才能把自己的时间、精力 和智慧凝聚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上,才能 成就一番伟业! 每位从教者都应有一种淡泊和宁静之态, “ 把每件细微事情都做到最好” ;不蜻蜓点水 、不浅尝辄止,有一种“发奋探究格物致知” 的严谨工作作风。跟蚂

3、蚁学习团队合作面对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面对鲜 活灵动的教育对象,这些都要求我们 从教者要学会合作双赢,学会与组内 教师合作,切磋技艺;学会与同一个 班内的教师群体合作,各科协调发展 ;学会与家长合作,共育栋梁。时不时开展一些野外实践活动亲近大自然、 深入大自然、 认识大自然、 关注大自然、 探索大自然。郊游的价值郊游是一项集游戏、学习、体育锻炼、团 体协作等于一体的教育活动形式,具有知 识性、趣味性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对 于健全性格、培养毅力、增强体质、治疗 退缩行为有重要意义。对一直生活在城市 的孩子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二、教师与社会的和谐教育是一种价值引导的工作,代表着一定社会理想的追求

4、和前进方向。教师在参与社会生活与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神与仙不一样位卑未敢忘忧国,每位教师都应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今天中国社会期待教师具备的意识: 创新意识 资源意识(一)树立创新意识,为建设社会 主义创新型国家做点事柳传志说过一句话,说联想卖一台电脑, 就等于帮别人卖了一个视窗,帮英特尔卖 了一个芯。崔永元说:咱们挣的是包装箱 的钱。没有知识产权,没有自己的核心技 术,我们只能给别人打工。 曾说:“中国需要卖掉8亿件衬衫才 能换来一架波音飞机。因此,中国经济必 须走创新之路。宁鸿彬的“三不”、“三欢迎”、“三允 许”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在教学中提出了“三 不”、“三欢迎”和“三允许”的观点。所

5、谓“ 三不”,一是不迷信古人,二是不迷信名 家,三是不迷信老师。所谓“三欢迎”,一 是欢迎质疑,二是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 见解,三是欢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 所谓“三允许”,一是允许说错做错,二是 允许改变观点,三是允许保留意见。王泽钊老师的新语文人家上课都用人教版教材,他往往只在开 学三周内就将教材有选择地讲完,余下的 时间都讲自己为学生精选的文章。 不用起立坐下,可以随时打断他的讲课, 可以任意反驳他,大胆的男生会站起来与 他争论,有时会形成全班“抢白”他的局面 。 “我昨晚回家查了查,是我弄错了。”他的语文课远远超出了很多人印象中的模 样,音乐、美学、艺术、摄影、时事、对人生的看法都可

6、以在课堂上开讲。 在学生即将要高考的时候用两个晚上的时 间带他们走进高考并不考的弗洛伊德的世 界 王泽钊深知当前素质教育的大旗下遍地飘 扬的是应试教育的彩旗。于是很好的把握 了高考的方向。“别的教师用12节课就分 析完的试卷,王老师往往要讲上56节课。每讲一道题,会举出某年考过的类似的 题目作比较”,所以王泽钊“教的学生高 考语文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 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爱学习和会学习,王泽钊都做到了。他最可贵的是这种改革的精神和改革的意识,值得学习和好好研究。(二)树立资源意识, 为建设资源 节约型社会做点事法兰克福一名6岁的一年级新生小奥茨,刚 刚到学校注册报道,就领到了一套教科书

7、和 一册看上去有点特别的绿色记事本。封面一 片葱绿,上面印有森林、草原和田野的图画 ,老师告诉孩子们:绿色记事本是用“再生 纸”制成的,原料是废纸和垃圾,因而用不 着耗费大量木材而这又意味着不必砍伐 宝贵的森林。星期一,我为濒临灭绝的灰鹤捐了1马克的 零用钱,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星期二,晚上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忘了关 灯,结果白白浪费了大量的电,真不应该。 星期三,上图画课时,我因画得不好而连撕 了三张白纸,其实我是完全可以画得再小心 一些的。老师说,造纸不仅要消耗木材,而 且还要消耗大量的水和电。想到这些,我感 到惭愧。 星期四,我发现妈妈只为了洗我的两件内衣 就开动洗衣机,我觉得这是一种能

8、源浪费。 后来我接受了妈妈的建议,以后不再每天都 开洗衣机,而是等把衣服积多再洗。星期五,哥哥是个赛车手,但当他得知开 赛车会排放大量污染环境的有毒废气后, 他和几个也爱开赛车的朋友竟然想出了一 个弥补的办法每年每人额外栽种20棵 树。 星期六,爸爸带我上超市购物。他原本计 划开车去,后来听了我的话改坐公交车, 这样既可以节约开车需要的汽油,也可以 减少汽车废气的排放量。 星期日,轮到我去丢垃圾,但我发现我家 垃圾袋里的垃圾还没有分类,于是我不顾 臭味,耐心地将垃圾分类后再丢入垃圾箱 ,为的是方便环卫工人处理。 环保周记丹娜煮蛋法丹娜竟然成功地设计出一种煮鸡蛋可节约三分之一能源的新方法:将鸡蛋

9、放入少量冷水里煮,待水一开即切断电源,利用余热就可以把鸡蛋煮熟。费格的环抱收支簿他与父母经过一番商量讨论后,制定了每周用电量和用水量的限额,要是这一周超了,下一周便必须节约一点以作补偿。在他的环抱收支簿里,留下了这么几行字:本周已超额用电28度,故我和弟弟都保证下周只看3天的电视并停止玩电子游戏。目前我国综合能源利用率约为33%,比发达 国家低10个百分点;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 平均水平的两倍多;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 洲高25%,比日本高20%。工业用水重复利 用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个百分点,不 久前,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 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 个国家和地区的

10、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 。报告指出,低产值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将 造成国家未富而资源、环境先衰。美国的五星级酒店只有44座,而我国目前 竟有175座五星级酒店,是美国的四倍! 上海中心城区内18层以上的高楼有2800幢 ,超过了美国西海岸城市高楼的总和,而 已批待建的尚有约2000幢。 售价高达1200万人民币的“宾利”车在中国 销量名列世界第一!节约是一种美德,不仅仅 是无奈的应对。节约是一种责任,我们不能只顾 今天有喝的、有烧的、有用的, 就不管后人了。节约象征着健康向上,奢侈则意 味着没落。三、教师与教育职业的和谐(一)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二)追求和谐教育(三)正确看待考试(四)实现有效教

11、学(一)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从摇摆中摆脱出来。 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企业的“企”字:一群天马行空的人停止下 来了,停在某一个地方,停在某一个事业 上。一个人静都静不下来,还谈什么事业 成功。只有止下来后,才可能膨胀自己的欲望,展示自己的生命力,根开始向大地延伸,身子开始向蓝天生长,空气才对它有用,阳光职业观有三种:谋生观 良心观 事业观优秀教师长生不老我坚信教师通过他的学生而永生,如 果我的教学是有启发性的,好的和坚 持优良价值观的,我就会长生不老。 你说优秀的教育怎会灭亡?优秀的教 师将会长生不老。斯图尔特(T.Suart)1937(二 )追求和谐教育 我们务

12、实,但不能陷入实惠主义,我们通俗, 但不能媚俗;我们寻找教育的和谐,但我们不 能对落后麻木地认同顺应。我们持守纯净与高 贵,守护自己的教育理想,我们就要向目标一 步一步地前行!我们无法回避应试,但可以让 应试不那么野蛮;我们无法选择教材,但我们 可以选择教法;我们无法躲避高考,但我们可 以躲避题海。教育不能没有 “功利”的色彩,但 我们可以在为学生打造敲门砖的同时,也给他 们一些精神的东西。我们在教会学生适应社会 的同时,也要给他们的心田里播下改造社会的 理想的种子。这就是我们对和谐教育的追求。追求和谐教育,就要把个体生命发 展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孩子天生是好学的,可是为什么一上了幼儿园就 厌学

13、,那是因为他们学得太被动,他们经常是老 师的提线木偶。如果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 子,能够把学习跟他们的兴趣、天赋、喜爱的活 动结合起来,他们还会厌学吗?所以,学习负担 重不是制约孩子学习动力的主要问题,被动的学 习方式才是扼杀学习兴趣的最主要杀手,如果孩 子学习主动了,他们还会感到学习是那样沉重的 负担吗?主动挑重担的人从来不抱怨担子重。而 且,为了学得好,一定的负担是必要的,而且负 担可以在意义中、快乐中消解。山东省特级教师侯溪萍在执教完孔融让梨这 篇课文后,记下一段随笔。我问孩子们:“有两个 苹果,一大一小,你准备吃哪一个?”孩子们大声 嚷着:“吃小的!”正当我为自己的教学效果窃喜 时

14、,突然文静的张涵站起来说:“老师,我想两个 都咬一口。”同学们哈哈大笑,我愕然,心里直犯 嘀咕:“这孩子怎么这么自私?,再看张涵还一脸 的委屈。于是我耐着性子问道:“能说说为什么吗 ?”“我要把甜一点的那个给妈妈,因为妈妈平时 就是这样把最甜的苹果挑给我吃的。”我庆幸,我还没没来得及甩出一句责怪的话,我更庆幸我看到了那颗透明的心。是啊,孩子就是孩子,他们每个人都是一首诗,一首精妙绝伦、独一无二的诗,里面蕴藏着多少精彩的章节,多少深刻的寓意!老师们惟有用心才能读懂。教师应该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眼 光”去观察,用“孩子的情感”去体验,好好地欣 赏眼前的每一道“独特的风景”,为孩子们创

15、造一 个自由舒展的平台,给他们心灵的自由,精神的 自由,生命的自由,让每一个甜美的梦想飞起来 !只有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使每个 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若用一个模子铸造所有的 学生,那些学生就成了标准的废物。(三)正确看待考试若被考试累,万事成蹉跎我的心情, 现在很不好; 我的脸上, 也没有微笑; 我的付出, 已经很多; 我的分数, 还是太少; 升学的路还是太窄, 叫我如何过得好; 千军万马都挤这独木桥, 我也只好硬着头皮往前跑 考试果真一无是处吗?考试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考试成绩成为学生生命成长中的动力,考试本身并没有错。现行的高考制度是解决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这对矛盾的最佳选择。怎么看待考试?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要面对考试 这是基本的社会事实 这是我们的生存状态 这里有丰富的人生品位 考试是情结 容纳了读书人的追求 成全了有志者的理想 开拓了普通人的视野 考试是机遇 成功意味着走进一个新天地 如果这扇门暂时关闭 另外的窗已经打开 考试是挑战 激发了蕴藏于心底的想像力 催化了与生俱来的强者意识 升华了生命的思考与领悟 人生何尝不是一场考试 将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 从容努力地与考试共舞 这就是最满意的答卷要重视考试,更要重视学生一生的 发展和幸福从目前的现实来看,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不能不考 虑考试的要求。在很多学校中,学生成绩仍然是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