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之文言实词上课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17152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123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之文言实词上课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之文言实词上课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之文言实词上课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之文言实词上课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之文言实词上课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之文言实词上课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之文言实词上课版(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高考第二轮复习复习巩固:n文言文专题之实词高考知识点复习之文言文阅读 考纲要求 一、理解: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二、分析综合1.筛选文中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三、翻译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文言文阅读(4题,15分)口诀: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 如何读懂选文(读两遍) (1)先读最后一道选择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 件。 (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 (2)然后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第一遍读)人物传记类:传主是谁,哪朝哪代人?介绍了他那些情况,与谁曾有过怎样的交

2、往?他在何时何地担任过何职,有过什么作为,曾做过哪 些善事或有什么恶行?人们(作者)是怎么评价他的。 记事性或抒情性散文:要弄清文段写了什么事(景),作者因何原因写了这些 事情(这些景),以“事件”(景物)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 清文章思路。(事议论;景抒情)(3)再次逐层切分,弄清主要意思。(第二遍读)尽量弄清每段的段意、中心。切分层次的依据: 交 代时间或年代的相关词语;交代地点的相关词语;交代 传主官职变迁的相关词语;交代某件事情起止的相关词 语;交代其他人出现的词语。 (4)题文对照,定向阅读,逐题解答。 (5)注意点:.阅读时关键之处、重要词语、过渡句等及自己不 懂的字词要做记号提醒。

3、.文段后的注释要注意(有提示作用)。.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语句要联系上下文。IV.文章有时议论为主,往往卒章显志。n高考第二轮复习复习巩固:n文言文专题之实词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无论是对文言实词的专项考查,还是对文句的翻译、文意的理解,都涉 及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辐射面广,占分值大, 失误率也较其他知识能力点要高。究其错因,归纳 起来主要有如下四种情况:1不辨古今,以今义解释古义。从词义角度,将古代汉语的实词与现代汉语作比较,可以分为 三类:一类是词义完全相同,一类是完全不同,一 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考重点考查的是第一、高考文言实词释义的误区三类。这一类实词,从词义的古今变化来看,又

4、可 分为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 化和名称说法改变等五种情况。所谓不辨古今,就 是考生没有注意到词义的古今联系与区别,误将它 们与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在词义上混为一谈,以今义 去解释古义。2不知通假,以通假字为本字。对古汉语中部分实词的通假现象,考生如果不能洞察,就不能 按它们的本字去解释,而仍按字面义去解释,这就 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 3不明活用,未按活用类型解释词义。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 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 状语等四大类七种情况。如果不明白这些词类活用 现象,不按活用的类型解释词义,而是望文生义, 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4不

5、分单双,将两个单音字误作一个双音词。在文言文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就 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词恰好与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 相同。如“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地”和“方”是两个单音词连用,释义时应 分别解释为“土地”和“方圆”;如果把它们误作现代 汉语的一个名词“地方”,句子就解释不通,释义也必然错误。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对广大考生准确而快捷地解答高考文言文实词考查 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二、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文言实词通常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 、数词、量词。从高考的实际情况来看,对常见文言实 词的考查侧重于:一词多义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古今异

6、义 通假字通假字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 偏义复词偏义复词其中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是考查的重 点。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字,而用 另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这种现象叫 通假。通假字有“约定俗成”的规律,不能认为凡是同音 字都可以通假。 由于历史音变,有些通假字和本字的 读音相差甚远。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的那个字叫借 字,也就是通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 应读本字的音。 例如: 御六气之辩“辩”是借字,“变”是本字。通假字通假字例如: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诗经氓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经氓“于”是“吁”的借字,“说”是“脱”的借字。如果我们没有看出通假现象,只照它们

7、字面上的意义来理解,就会解释不通或把 句意解错。因此,必须掌握通假字的基本 特点。通假字的分类:1、同音通假 (占通假的大多数) 例: 终老不复取 2、双声通假(声母相同)例: 莫春者,春服既成3、叠韵通假(韵母相同)例:举酒属客4、形近通假(字形相近)例:将军身被坚执锐娶娶暮暮嘱嘱披披“身披铠甲,手执利器” 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例如: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代替“溟”,“溟”,水旁,是“海”的意思。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尊”代替形声字“樽”,“樽”,木旁,是“酒杯”的意思。怎样辨别通假字怎样辨别通假字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例如:食之不能尽其材“材”是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8、“才” 方法“形声辨义法”根据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 等特点,去寻找并理解本字的含义。3、同声旁的形声字的替代。例如:距关,毋内诸侯“距”代替本字“拒”,“把守”的意思。此小大之辩也, “辩”通“辨”,“区别”的意思。 另外,还有“案”通“按”,“庴”通“措”小结文言文中的通假涉及面广,但中学课文所涉及的 并不多,充其量就是一百几十个,如果依据通假字的 有关规律去规类整理,平时多识记一些常见的通假字 ,这对文言文阅读大有帮助。“内”通“纳” ,接纳、使进入 一庴(cu)朔东一座放在朔东。厝,同“措”,放置。 朔东,朔方东部,现在山西省北部一带。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9、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例如:小知(通“智”)不及大知夙遭闵(通“悯”)凶;零丁(通“伶仃”)孤苦;常在床蓐(通“褥”)赢粮而景(通“影”)从 传道受(通“授”)业解惑也“从”代替“纵”,“取”代替“娶”,“当”通“挡”。或师焉,或不(通“否”)焉云销雨霁(“销”通“消”)涂(通“途”)有饿莩而不知发輮使之然也(輮通“煣”)乃瞻衡(通“横”)宇汤之问棘也是已(通“矣”);颁(通“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通“无”)而(而,通“能”)征一国者n1、张良出, 项伯n2、君子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n3、寡助之至,亲戚 之n4、臣以险衅,夙遭 凶 n5、拜送书于n6

10、、唯大王与群臣 计议之 要 生 畔闵 庭 孰邀邀性性 叛叛 悯悯熟廷廷1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练一练 7、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背倍 8、扁鹊望桓侯而还旋D3、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失其所与,不知A练一练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或师焉,或不焉 B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 句读之不知古今异义古今异义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 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如:“太丘舍去”中的“去”,古义是“ 离开”,后来演变为“到某地去”。 舍:舍弃,放弃(等待) 去:离开 陈太丘

11、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 这类词语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加以注意。文言实词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两 大变化:一是词形由单音节向双音节演变,一 是词义大多数已发生变化。而词义的演变主要 有以下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4、感情色彩 变化 5、词义轻重有变化(一)分类:1、词义扩大q如“江”,古代专指长江,“河”,古 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一切大的河 流。“甘”,古义指美味,味道甜。 今义除了以上的说法,还有心里乐意 的意思,比如“甘心情愿。” 2、词义缩小n如“让”在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 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后一个意思不用 了。n谷 (由谷类的总名到现在专指小米或稻子 ) n

12、“臭”字,古代泛指各种气味,易经上 说“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个“臭”就是 指香味。现在“臭“只指臭味了。n“子”,最初是孩子的总称,不分男孩、女 孩都称“子”。现在“子”只指“儿子”了。3、词义转移n即一词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 。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 。“穷”古代表示“困窘”义,现在指贫 穷。n例如:“走”。古义为“跑”、“逃跑”的 意思。今义的”走“是”步行“的意思。n信(信使书信) n即词义强化或弱化。“憾”的古义是“ 怨恨、不满”,现在表“遗憾”,古义 比今天的程度要高。再如“恨”,古代 多表“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仇恨 、怀恨,程度加重了。4、词义轻重有变化5、

13、感情色彩 变化n“爪牙之士”中的“爪牙”古代是褒义词,是“ 得力助手”之义,现在则比喻坏人的党羽, 变为贬义词。n“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是指地位低下, “鄙”是指见识浅陋,是表谦虚的中性词,今 天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是贬义词。n”乖“。古义指偏执、不驯顺。林黛玉进贾 府:”行为偏僻性乖张。“即是古义。今义 是”听话、安顺“的意思。如“这孩子很乖。”(2)注意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词。这类词 古今外形相同,但意义不同。na、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以为一 个双音词。n有时文言文中两个意义相关的词因为语法结 构上的关系连在一起使用,而这两个词在现代 汉语中变成一个词,词义也由原来的两个变

14、成 一个,这时不要把它们等同起来,用现代汉语 的词义去解释。n铁骑突出刀枪鸣n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突然出击,骤然杀出b、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一个双音节词拆成两个单音 词来理解。有些词语虽然是双音词,但只有一 个语素,这个语素是由两个音节连缀而成的, 如果拆开,就不能表达一个语义如“琵琶”“ 可汗”“彷徨”等。另外要注意对偏义复词的 理解与积累。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3)另外要注意对偏义复词的理解与积累。 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 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 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只有

15、一个 形式,只起到构词的作用 。na、 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 例: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n例:他常在背地里褒贬别人“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思“褒贬”是反义词,此处只取“贬”的意思b、 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例一: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墨子非攻) n“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种菜的 地方”,此处只取“园”之意 例二: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 传) “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n1、各率 邑人来此n2、今齐 千里n3、 体无比n4、备他盗之出入与 也绝境 地方可怜 非常练一练妻子绝:隔绝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词语古义今义例句亲戚父母兄弟, 统统指亲亲人旁系亲亲属臣所以去亲亲戚而事君者妻子妻子儿女爱爱人(女方)率妻子邑人来此绝绝境中国中原地区中华华人民共 和国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非常意外事故( 名词词)很、大 (副词词)备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所以1、缘缘故, 名词词2、表原因的虚词词3、用来,靠它来表示因果关 系的关联词联词余叩所以 臣所以去亲亲戚而事君者 师师者,所以传传道授业业解惑 也常见常用古今异义词词语古义今义例句用心因为为心思读书读书 用功或 肯动脑动脑 筋蚓上食埃土,下饮饮黄 泉,用心一也美人妃嫔嫔美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