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一个“新”字》课件苏教版必修一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10022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2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在一个“新”字》课件苏教版必修一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贵在一个“新”字》课件苏教版必修一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贵在一个“新”字》课件苏教版必修一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贵在一个“新”字》课件苏教版必修一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贵在一个“新”字》课件苏教版必修一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在一个“新”字》课件苏教版必修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在一个“新”字》课件苏教版必修一(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淮安市阳光学校 王守林作者简介 王梓坤,1929年4月生,江西吉安人。1952年毕 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1955年考入莫斯科大学数 学力学系做研究生,1958年毕业获苏联副博士学 位。1952至1984年先后任南开大学讲师、教授。 1984年以来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89年任北京 师范大学校长。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王 梓坤在概率论方面著书9部,发表论文数十篇,为 我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在任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期间于1984年首次提出“尊师 重教”,并与北师大部分教师建议在全国设立教 师节。全国人大次年通过决议,将每年的9月10 日定为教师节。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

2、“打开一切科学的 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句号,而生活的智 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著名物理学家霍金说:“如果你从事科学 事业,你必须有创造力否则你只是重复无 聊的方程式,你永远也发现不了新东西。 ” 经典名言:想一想:文中说到了哪些杰出人 物?从中找出他们的独立思 考能力有着什么样的特点且 又是如何锻炼出来的?文本解析: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语:譬如 轻率 黯黮 彷徨 疑窦 迟钝 炽热 细菌 桑梓 涡流 真知灼见 想入非非 出类拔萃 大彻大悟 按部就班 走马观花 推陈出新 置之度外 洞若观火 融会贯通 神乎其神 一概而论 水落石出学习指导 贵在一个“新”字是一篇线条清晰, 论述透彻的说理

3、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独 立思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出了学习中 应注意博览群书,深思多问,兴趣广泛 ,细致观察及长期坚持刻苦钻研,注意 思想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这样对养成良 好的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良好的独立 思考的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课堂讨论(读课文结合以下问题)导语部分:“独立思考”怎样理解? “新”字怎么讲? “独立思考”与“创新”有什么关 系? 你认为导语部分谈了几个问题?他的疑问是无处不在的 你认为“怀疑一切”合理吗? “我思故我在”怎样理解? 以上两者之间有何联系? 请你概括这一节的内容。倘有余暇,何妨多读读课外书籍影响专业学习 吗? “博览群书”和“独立思考” 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怎

4、么办”及其他 怎样理解,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 “学”与“思”的关系是什么? 课本上是关于怎样读理科书,那么我们 应当怎样读文科方面的书?(至少三点)大用之则大成 “心,灵物也;不用则长存,小用之 则小成,大用之则大成,变用之则 至神”。唐甄 这段话怎么理解?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思考:为什么说“自觉地培养独 立思考能力,实是一件大事” ? 因为历史上许多重大错误都 是因为人们缺乏独立思考的 能力造成的。作者认为培 养独立思考 这种能力需 要具备那些 条件?要有怀疑精 神,重视积 累,注意方 法,勇于实 践。课文以笛卡尔为例想说明什么?对笛卡 尔的“我思故我在”你能读

5、出多少内容? 以笛卡尔为例 意在说明独立 思考重要意义 一个人对一切以事 物都应抱有质疑精 神;一个人存在的 意义在于他不停的 思考;独立思考对 一个人非常重要 袁枚读书为什么能“一生不受古人欺”? 吕祖谦的话意在说明什么? 指出两人说法中的共同之处。清代学者袁枚谈读书:“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 受古人欺” 宋代吕祖谦说自己读史书的方法是:“观史如身在 其中,见事之利害,时之祸患,必掩卷自思,使我 遇此等事,当作何处之?如此观史,学问亦可以进 知识亦可以高,方为有益”自己双眼自将秋水 洗,有我存在,有 丰富的积累,善于 质疑。他强调读书时,一 定要有独立思考的 精神,一定要有质 疑精神都强调了

6、独立思 考的重要作用, 都有质疑的精神 和怀疑态度课文在第四部分说,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又 引用清初思想家唐甄的话:“心,灵物也;不用长 存,小用之则小成,大用之则大存,变用之则至 神”这些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在思考中才能学会思考,一个 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只有在不断 独立思考中才能最终形成。作者主要论述“独立思考”在 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那么对社会科学研究有用 吗?能否找一些实例? 哥白尼和布鲁诺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 ,他们的创立者要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忍 受宗教政治势力的镇压和攻击。 汉代王允的论衡中有问孔刺孟篇,不得读书人的喜欢 ,晋代嵇康因为一句“非汤武而薄周孔”而遇害,明代 李

7、贽因不赞成“以孔子是非为是非”而下狱中国绝大 多数文人,都成了孔孟的徒子徒孙,只会鹦鹉学舌, 人云亦云,宣扬忠孝节义,三纲五常,读书没有自己 的思想,都是“跪着读”稍有独立思考意识的读书人 ,都会被视为异端先秦时“百家争鸣”的局面再也没 出现过。总结结论(结合课文,联系以上问题回答) 独立思考需要的四个基本条 件是什么?拥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要有怀疑精神要重视积累要注重方法要勇于实践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理论论证结合本文看议论文的论证方法1.你认为本文在论证上有什么突 出特点?试举例说明。2.这些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呢?议论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1.从论据的性质上分例证法(举例论证)运用确凿充分的典 型事例证

8、明论点的正确性,增强文章说服 力的方法。引证法 (理论论证)是引用权威性的 言论证明论点正确性的论证方法。2.从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上分喻证法 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 方法。借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论证,使抽象 的道理变的通俗明白,容易被人接受。对比法 (正反对比论证)类比法 同类.相似有可比性的比较引申法 假定反面论点正确,然后从 这个错误论断推导出荒谬的结论,从而证 明反面论点的错误。3.从逻辑推理形式上分演绎法 用一般原理.规律.原则作论 据来推出个别具体的结论,证明特殊 事实的论证方法,即“从一般到特殊 ”的论证方法。归纳法 用特殊事实作论据来证明一般 原理的论证方法,即“从特殊到一般 ”的

9、论证方法。思维延展一:一、辨别一下对枫桥夜泊中 的几个词语所作的新解好不好? 1.“乌啼”新解:乌啼指乌啼桥,“月落乌啼 ”,意思是月亮向乌啼桥方向落下去了。 2.“愁眠” 新解:“愁眠”指愁眠山,又名孤 山,“江枫渔火对愁眠”,意思是江村桥、枫 桥、渔火,对着愁眠山。关于“乌啼”新解:乌啼指乌啼桥,“月落乌啼”,意思是月 亮向乌啼桥方向落下去了。根据 :1.乌鸦的习性,在日落之后黎明之前是不啼 叫的。2.寒山寺西三百米处,有一座乌啼桥。3.据寒山寺住持说,乌啼桥建于隋大业七年 ,毁于清同治年间。反驳 :1.乌鸦夜啼的情况不是绝对没有,受到惊扰, 也会飞叫。根据:乐府中有乌夜啼。乐府琴曲歌辞有

10、乌夜啼引。唐教坊及后来的南北曲都有乌夜啼曲。曹操短歌行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句。2.住持之说,无文献史料可证。乌啼桥的命名 当在枫桥夜泊脍炙人口之后。 3.桥的位置较低,不可能使人产生月 亮从那个方向落下去的印象旁证:梁祝故事流传后,出现多处祝英台 读书处、梁山伯墓、梁山伯庙。关于“愁眠”新解 1.“愁眠”指愁眠山,又名孤山,“江枫渔火 对愁眠”,意思是江村桥、枫桥、渔火,对着 愁眠山。根据:渔家既然掌灯,那“眠”字就无从解释 了。 反驳:1.把“愁眠”解释为一座山,全诗意境就破坏无余,索 然无味了。 2.这首诗的抒情主体是“愁眠”的“我”,有“我”, 月落、乌啼、霜天、江枫、渔火、钟声才

11、有活力,才染 上了主观感情的色彩,生出一种动人的意境。 3.没有文献资料可以证实那座山在唐朝就叫“愁眠山” 。“愁眠山”也可能是这首诗出名之后附会命名的。 4.“愁眠山”既已著名,不可能再起一个“又名”,“ 孤山”很可能是原名,“愁眠山”完全是的附会。 5.渔家掌灯和旅客在客船上睡下并无矛盾。 请大家把这两首诗对照起来阅读,看看你 们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思维延展二:华罗庚的诗: 北方大雪时, 群雁早南归。 月黑天高处, 怎得见雁飞。塞下曲/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生活体验:懒惰平庸的人往往不是不动手脚,而是不 动脑筋,这种习惯制约了他们摆脱困境的时机 。相反,

12、那些成大事者都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 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让问题成为 人生的难题。可以说,任何一个有意义的构想 和计划都是出自思考,而且思考的越痛苦,收 益就会越大。一个不善于思考难题的人,会遇 到许多取舍不定的问题;相反,正确的思考之 所以能产生巨大作用,可以决定一个人应该采 取什么样的行动。同学们你知道有哪些关于善 于思考的故事吗?材料一: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王葛第士以非常奇妙 的方法,在战车的轭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 能打开这个结,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 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将绳结打开。这时。 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小亚细亚,他来到葛第士绳 结前,略加考虑便拔剑砍断了它。后来,他果

13、 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50倍的波斯帝国。启示:亚历山大果断的剑砍断了绳结,说明他 舍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 ,他以自己的独立思 考的方式解决了百年难题。材料二: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者卢瑟福对思考极为推崇 。一天深夜,他偶尔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埋头实验,便 好奇地问:“上午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说:“在 做实验。”卢瑟福不禁皱起了眉头,继续问:“那晚 上呢?”“也在做实验。”勤奋的学生本以为能够得 到导师的一番夸奖,没有想到卢瑟福居然大为光火, 厉声斥责:“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实验,什么时间用于 思考?”启示:勤奋的学生遭到斥责,看似委屈,实际上大师是 在传播真经啊。很多时候人们宁可让岁月淹没在仿佛很 有价

14、值的忙碌中,却极不情愿拿出时间进行思考,以致 思维在低水平的层次上徘徊,最终一无所获。如果说智 慧是创造的源泉,那思考便是智慧的起点。材料三:曾有一中国教育考察团到美国一所小学听课 。这是一节自然课,老师讲的是“蚯蚓”。老师 将课前准备的一包蚯蚓放在讲台上,要求孩子们 每人捉一条放在课桌上。由于孩子们都很小,或 从来没有捉过蚯蚓,教室里乱作一团,不时还有 孩子惊恐的尖叫声。老师站在一旁一直默不做声 。这一过程一直持续了15分钟。终于每个孩子都 捉了一条蚯蚓放在课桌上。这时,老师才开始“ 上课”。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看课桌上的蚯蚓 有什么特点,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孩子说:“蚯蚓身上一环一环的。

15、”有孩子说: “蚯蚓贴地的一面毛茸茸的。”每一个孩子的回答 ,老师都给予鼓励。有孩子说:“我做了一个实验 。我把蚯蚓切成两段,结果两段都还不停地动,说 明蚯蚓生命力很旺盛。”老师对此更是大加赞赏。 又一个孩子说:“我也做了一个实验。我用一根线 拴在蚯蚓的身上,然后把蚯蚓吞进喉咙里,过了一 会再拉出来看,结果蚯蚓仍然是活的。这进一步证 明蚯蚓生命力很强。”教师异常激动地说:“你太 了不起了!你为了科学实验大胆尝试的精神,值得 老师和每一个同学学习。”于是全班同学为他热烈 鼓掌。最后的结语:生活在这五彩斑斓的世界里,只要你乐 此不疲地去“想”,你就会拥有一座美轮美 奂、博大精深的“精神宫殿”。也许你毕生也不能成为一个“思想家” ,但你却没有理由不努力地去做一个充分的 “思想者”。亲爱的同学们,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世 界,用自己的大脑去分析问题,永远做一个 勇于独立思考、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吧。 作 业 结合以上常识,分析总结本 专题课文论证方法的各自特 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