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诗五首人教版语文8下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09389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0诗五首人教版语文8下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30诗五首人教版语文8下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30诗五首人教版语文8下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30诗五首人教版语文8下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30诗五首人教版语文8下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0诗五首人教版语文8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诗五首人教版语文8下(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饮饮 酒酒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行行 路路 难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己亥杂诗陶渊明陶渊明(365427),一名 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 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二 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 酒,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 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 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 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 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以 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 ,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 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 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 辞、桃花源记、归园 田居、饮酒。 饮饮 酒酒陶渊明陶渊明结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问君何能

2、尔尔,心远地自偏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此中有真意真意,欲辨已忘言。,欲辨已忘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言。心灵超脱世俗,心灵超脱世俗, 环境自然清静。环境自然清静。人生的真谛人生的真谛象征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诗人自指诗人自指奔竞于仕宦奔竞于仕宦 之途的喧嚣之途的喧嚣探究:探究:1 1、本诗的主旨是什么?、本诗的主旨是什么?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写诗人如何从大自

3、然里悟出人生 的真谛,获得悠闲恬静的心境。的真谛,获得悠闲恬静的心境。2、“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 ”、“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因为“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 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 “见”, 从而很好地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此二句妙在自己无心见山,然悠悠远望,心与 物游,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内容上都表现了作者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内容上都表现了作者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 合污的情感。合污的情感。 本诗豪放有力,属于本诗豪放有力,属于“ “金刚怒目金刚怒目” ”式(鲁迅式(鲁迅 语)的诗,而语)的诗,而饮酒饮酒则显得清新自然,悠闲则显得清新自

4、然,悠闲 恬静。恬静。读山海经陶渊明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一种像斧的兵器)(一种像斧的兵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忧愁)(忧愁)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白白的)(白白的) (岂)(岂)j李白,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 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想象丰富,夸张奇特, 形成了飘逸、奔放、雄奇、 壮丽的风格。有李太白集 。 背景/题解李白在长安生活前后虽不满两年,却使李白认识到朝廷的腐朽黑暗,认识到实现自己理想的艰难。离天长安以后,他写了不少诗篇反映英雄失路的惆怅,这首诗即其中之一。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

5、,是乐府旧题,多写进途艰难和离别的伤悲。李白于天宝三年(744)离于长安时,以行路难为题写了三首诗,这是第一首 , 是一首乐府体诗。行路难(其一)行路难(其一)李白李白金樽清酒金樽清酒斗十千斗十千,玉盘,玉盘珍羞珍羞直万钱。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歧路,今安在?,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济沧海。沧海。一斗值一斗值 十千钱十千钱珍贵的珍贵的 菜肴菜肴两

6、个典故两个典故叉路叉路渡过渡过佳肴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内心情感的苦闷、抑郁和 激荡变化。 二、一:设宴美酒 营造欢乐的宴会气氛象征对某种理想的追求。“冰塞川”“雪满山”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仕途的艰难、寓 含无限悲慨。三、吕尚垂钓伊尹乘舟四、“行路难” 感叹世路艰难。用典故,表示对前 途仍抱有希望,心 情由郁闷趋向开朗反映了诗人想继续追 求进取,又恐世路艰 难的矛盾心理,情绪 又趋低沉。“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引用典故有什么作用? 表明对仕途的信心,同时委婉的道出 了希望得到皇上重用的愿望。 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的字面意思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情。 .字面意

7、思: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终于有 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 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思想:表达了诗人追求理想的倔强、自信 、执着。他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 抱负。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 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 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 产生 的不可抑制的激愤 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 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 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 展 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 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 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 主义的情调。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长风万里送秋

8、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中间小谢小谢又清发。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弄扁舟。在高楼在高楼 上畅饮上畅饮这一句称颂这一句称颂 李云的文章李云的文章指自己指自己用典,指用典,指 范蠡离开范蠡离开 越国乘舟越国乘舟 出海。出海。虚度光阴,报虚度光阴,报 国无门的痛苦国无门的痛苦饯别,赞美饯别,赞美 主客双方的主客双方的 才华与抱负才华与抱负幽愤之情幽愤之情你能看出此诗与你能看出此诗与行路难行路难有何

9、异同吗?有何异同吗?1 1、都抒发了怀才不遇的苦闷;、都抒发了怀才不遇的苦闷;2 2、都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诗歌、都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诗歌 风格:夸张、用典,内容跳跃。风格:夸张、用典,内容跳跃。行路难行路难虽抒发诗人的苦闷彷徨虽抒发诗人的苦闷彷徨, ,但但 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 希望。希望。宣宣更侧重抒发怀才不遇、放更侧重抒发怀才不遇、放 纵不羁的感情。纵不羁的感情。杜甫(712770),字子美 ,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 ,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 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被誉为诗圣。有杜工部 集,与李白并称“李杜

10、”,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 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 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杜甫歌行,古代诗歌的一 种。汉魏以下的乐府 诗,题名为“歌”或“行 ”的颇多,二者虽名称 不同,其实并无严格 区别。后遂有“歌行” 一体。其音节、格律 一般比较自由,富于 变化。八月秋高风怒八月秋高风怒号号,卷我,卷我屋上屋上三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郊,高者挂罥长罥长林梢,下者林梢,下者飘转沉塘飘转沉塘坳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忍能对面为为盗贼。盗贼。公然公然抱茅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呼不得,归来依杖自叹息。归来依杖自叹息。做公开地ho

11、号叫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 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 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棉被怎么,哪里通“现”,出现简陋的房屋wsngbqn1 1、请在诗中分别找出写景记事部分和直抒胸臆部、请在诗中分别找出写景记事部分和直抒胸臆部 分。并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四段的内容。分。并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四段的内容。2 2、想想每一诗节中蕴涵着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你、想想每一诗节中蕴涵着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你 能用含能用含“ “痛痛” ”的二字词语分别概括吗?这感情的

12、表达的二字词语分别概括吗?这感情的表达 又有什么联系和变化?又有什么联系和变化?3 3、杜甫同主题的诗歌知多少?、杜甫同主题的诗歌知多少?秋风破屋秋风破屋 群童盗茅群童盗茅 破屋漏雨破屋漏雨 愿得广厦愿得广厦痛惜痛惜痛心痛心痛苦痛苦 痛忧痛忧情感升华,由记叙一家之苦到大抒忧国忧民之情情感升华,由记叙一家之苦到大抒忧国忧民之情忧民生疾苦,察人 间冷暖的济世情怀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春望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江南逢李龟年子孙阵亡尽,子孙阵亡尽, 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 同行为辛酸。幸有牙

13、齿存,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 所悲骨髓干。男儿既所悲骨髓干。男儿既 介胄,介胄, 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 岁暮衣裳单。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 还闻劝还闻劝 加餐。加餐。 垂老别垂老别剑外忽传收蓟北,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豪吏石豪吏解题:唐玄宗天宝十三年( 754 ),岑参再度出塞,充 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 判官。同任判官的武某归京 , 岑参便写下了这首咏雪送 别之作。“白雪歌”即“白雪之

14、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 诗是一首雪中送别诗。作者 岑参(715770),江陵( 今湖北荆州)人,唐代著名“ 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为“ 高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节度使下面资佐 理的官吏指西域的天气狐皮袍子锦缎做的 被子用兽角装 饰的硬弓镇守边镇的长 官此为泛指

15、, 与上文的“将军 ”是互文天太冷而冻 得拉不开弓穿大沙漠纵横的 样子 这里指主 帅的营帐营门ch牵引下雪后红旗冻 住了,北风吹 来,也不能飘 动了这里形 容雪花 阴云阴暗无光用丝织成 的帐幕1、内容上写了哪两个方面?2、表现了怎样的环境?3、抒发了诗人怎样情感?思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 参咏雪送别白 雪 歌送 武 判 官 归 京漫天大雪图(前10句 )大雪纷飞 遍地银妆雪天奇寒 难以忍受沙漠冰封 愁云惨淡雪中送别图(后8句)设宴饯别 寄寓感慨依依惜别 无限惆怅描写边地奇异风光热 爱边塞风光,颂扬将 士意志,朋友之间的深厚情 谊,抒发无限惆怅 之情名句赏析 请你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两句诗作一点赏析。(可从修辞效果、蕴 含的情感两方面赏析) 此二句写雪后美景。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 辞,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比喻新颖。 由一片银白的世界,变成一片春意盎然,给 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和暖意。 (一个“忽”字,既写出了塞外气候的变幻奇 特,又表现了诗人见到奇丽雪景后的惊喜之 情。) 小结:这首咏雪送别诗,前十句从 不同侧面写雪,后八句写送别。 全诗以“雪”为线索,以雪景衬托 送别,送别中又描写雪景,情景 交融。诗在咏雪景的同时表现了 雪中送友的真挚情谊,还传达出 诗人独特奇妙的感受,意境鲜明 壮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古代,因为交通不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