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文言文翻译原则及方法.(讲课)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96146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文言文翻译原则及方法.(讲课)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2010文言文翻译原则及方法.(讲课)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2010文言文翻译原则及方法.(讲课)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2010文言文翻译原则及方法.(讲课)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2010文言文翻译原则及方法.(讲课)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文言文翻译原则及方法.(讲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文言文翻译原则及方法.(讲课)(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风侨高考复习系列【能力要求】文言词汇积累的厚度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全面细致地分析文意【读解思路】通读全文、略读题目串译全文、圈画难点“三联系”释疑、推断代入、检查、确认答案注“三联系”:联系课内外、联系上下文、 联系古与今。文言词汇积累的厚度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1年11题)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 列传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卫风氓 乘:登上、驾车、乘船、凭借、计算、量词乘 (shng) 秦有余力

2、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过秦论 “败北”,现代汉语词语。答案:C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3年11题)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 哂:讥笑。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 讽: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委婉含蓄的话暗示或规劝”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夫子何哂 由也?”:笑;微笑。遇:鸿门宴“不如因善遇之”:对待,招待。务:过秦论“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从事,致力于。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 一项是: (05年广东题) A乃召晖拜为郎 拜:授官 B自往候之,晖避不见 候:等候 C今而相送

3、,明吾非有爱也 爱: 吝啬 D顾谓掾属曰:“若之何?” 谓 :对说答案:Bn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 译成现代汉语。(8分)(1)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n (2)主簿大惊,遽以白就。n(3)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 劾。v(1)参考一:(朱晖)性格端庄严肃,行动一定依照礼 仪,众位儒生都称赞他的高尚品德。参考二:(朱 晖)性格庄重严肃,一定按照礼仪、进退,众位儒 生赞他的品德高尚。(2)主簿非常吃惊,立即把(这件事)禀告阴就 。v(3)朱晖做官很刚直,被上司忌恨,所到之处,他都被 人弹劾。v朱晖在做官时很刚直,被上司忌恨,在任职之 处,他都被人弹劾。信、达、雅一、

4、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就是准确,即译文要准确表达原 文的意思,要忠实于原文,不歪曲 、不遗漏、不增译。信:达:雅:就是畅达,即译文明白晓畅,符 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无 语病。就是优美,即要求译文语句规范 、得体、生动、优美。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意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 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 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 ,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 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 ,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三、文言文翻译的考点 考试大纲强调:“古文翻译要 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 要注意原

5、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 特点。” 1、积累性的:关键词语(重要实词 、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2、规律性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 、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高考例题:2002年高考题(原文略)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 代汉语。(5分)(1)其李将军之谓也?(2分) (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3 分)“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大概说的是李 将军吧?”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 ,都为他竭尽哀悼。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因为:(1)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别(2)是考题设置的关键得分点总结高考翻译题命题规律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 异义、偏义复词、多义

6、实 词、常见虚词省略句、被动句、 倒装句、判断句及 固定句式1、对译法。 2、替换法。 3、删减法。 4、保留法。 5、增补法。 6、调整法。1、对(对译法) 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就是以原来的单音节词为一个 语素,另外再加一个语素,组 成一个双音节词来解释。 1、请略陈固陋。2、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互相 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请让我大略的陈述自己固塞鄙陋的意见。翻译下列句子,注意黄色字的翻译方法。对译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 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 译文中,应该换这些古语为今 语。3、换(替换法)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黄色字的翻译方法。1、而

7、翁归,自与汝复算尔。你爹回来,自然会跟你再算帐。2、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我有个朋友在街市的肉铺里, 希望委屈您的车马顺路拜访他 。替换法岁(年)征民间。 而翁(你爹)归, 自与汝(你)复算尔【换】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独哉?难道吗?无乃乎?恐怕吧.何为?要 干什么呢?把古词换 成现代词变换固 定结构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 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 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 删减。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 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 、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 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4、删(删减法)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黄色字的翻译方法。1、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

8、 ,公子亦自知也。魏王为公子盗走他的兵符,假传命令杀 了晋鄙而恼怒,公子自己也知道这一点 。2、夫战勇气也。 作战,靠的就是勇气。 删减【删】夫战,勇气也一夫不耕,或受之饥。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句首发语词补足音节表示修饰删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夫”是发语词,可不译。 例: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例: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之”是补足音节作用,可不译。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之”是定语后置标志,可不译。 例: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属偏义复词,只译其中一个即可。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专 有名词,如国号、年号、帝 号、官名、地名、人名、朝 代名、

9、器物名、书名、度量 衡单位等。2、留(保留法)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黄色字的翻译方法。1、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庆历四年的春天,藤子京被贬官 到巴陵郡做太守。2、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越王勾践驻守在会稽山上 。保留【抄】何氏璧,天下所传宝也。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抄年号官名器物名官名、谥号籍贯、人名官名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 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 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 文显豁通顺。5、补(增补法)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黄色字的翻译方法。1、若 舍郑 以 为 东 道 主。之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 当作 东道主。把它2

10、、 既罢, 归国,以相如功 大, 拜 为上卿。渑池会 赵王等 赵王蔺相如结束后, 回到赵国,因为蔺 相如功劳大, 任命 做上卿。渑池会 赵王等 赵王蔺相如 增补法公之视廉将军与秦王( 威 )。 ( 孟子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 乐?”【补】 ( 如果 )不治将益深补出省略补出能使关系明了的关联词6、调(调位法) 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 表达方式有所不同,翻译时,应 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 。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翻译下列句子,注意黄色字的翻译方法。1、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呀!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硬的筋骨。

11、调整法往 后 调【调】往 前 调后调谓语后调宾语前调定语前调介宾短语甚矣,汝之不惠! 汝之不惠甚矣 !沛公安在?沛公在安? 蚓无爪牙之利蚓无利之爪牙皆不可限以时月皆不可以时月限注意古汉语特殊的句式 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 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 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译文: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比,谁 更厉害?(威)?省略句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译文: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 现在哪里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译文:(被敲打时)发出铿锵声音 的山石,到处都是这样。定语后置主谓倒装、宾语前置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译文:我被

12、拘留不能回来,国家的 事情于是无法收拾。译文:不能通晓句读,不能解答 疑惑。无标志的被动 句宾语前置金城千里【意】万钟于我何加焉?一旦填沟壑比喻借代讳饰像金子一样坚固高官厚禄死了使用了修辞的文言句子一般要意译例1: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张衡到职工作了三年,向朝廷上表章请求告 老还乡。例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樊篱,却匈奴七百余里。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 击退匈奴七百多里。例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 吞八荒之心。 (秦孝公)有并吞天下的野心。 或(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顾”的义 项有七条:看 回头看 探问 拜访 顾惜、顾

13、念 考虑 只是、但8、选选用恰当的词义尤其是多义词这个句子中的“顾”应取第个义项。 又例: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易”的义项有五条:容易 轻视 改变 替代 交换 这个句子中的“易”应取第个义项。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即把喻体还原成本体。9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 如:1、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过秦论 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归园田居 在北边筑起长城来把守边疆。 误入污浊的官场,一误就是十三年。借喻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 国乎?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译文: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 且不相互欺骗,更何况是大国呢?译文: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 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借代比喻10互文的翻译

14、互文又叫“互文见义”,前后两句或 两个短语意义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翻 译时要把两部分合二为一。如:(1)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应是“叫嚣隳突乎东西南北 ”可译为“到处大喊大叫,骚 扰破坏”。 (2)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应合为“枝枝叶叶相覆盖,相交通 ”,然后译为“树木的枝条和叶子都互 相覆盖,交叉掩映”。 (3)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促织) “官贪吏虐”可调为“官吏贪虐”,译 为“当官的和差役们都贪婪暴虐”。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译文:君子为知己而死,提着剑 离开燕京。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译文: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 复生,使白骨长肉啊!为动用法

15、使动用法11、 文言中常见词语举例 1、常见的职官变动词语有这样一些: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 任以 官职; 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 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除:任命,授予官职; 授:给予官职; 起 :起用人任以官职;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转、调、徙:调动官职; 补:补充缺职; 改:改任官职。 第三类:兼职、代理的词语。兼:同时掌管,兼任;领:兼任; 署:代理,暂时担任; 权:暂代官职。 第四类: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降职;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 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左迁:降职; 罢、免:罢黜、免去官职;黜、废:废弃不用。 第五类:其它。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 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 为执掌、主持的意思。例如: 知: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96 年)行:迁左丞,行徐州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