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浅析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教学设计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8161618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汇编浅析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汇编浅析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汇编浅析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汇编浅析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汇编浅析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汇编浅析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汇编浅析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教学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2 年全国高考模拟参考部分年全国高考模拟参考部分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本文由本文由【中文中文 word 文档库文档库】 搜集整理。搜集整理。中文中文 word 文档库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学资免费提供海量教学资 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和社会经济等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和社会经济等 word 文档文档一、构建知识体系一、构建知识体系(一)第一单元知识框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二、考点诠释二、考点诠释第一课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美好生活的向导(四个概念,五对关系)一、基本概念 1.1.世界观世界观(

2、1)含义: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性质:有正确与错误之分(3)对象:整个世界,包括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和主观世界(4)特点: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零散的、朴素的(5)举例:物是观念的集合、世界是物质的 2.2.方法论方法论(1)含义: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2)举例: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3.哲学哲学(1)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2)含义: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3)性质: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之科学”,

3、是科学的 哲学、真正的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对象:整个世界(5)特点:自觉学习形成的,不是人人都是哲学家;系统的、理论的(6)举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7)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的两项 基本活动)(8)作用:不同性质的哲学对生活和社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4.4.具体科学具体科学(1)范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2)对象: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3)举例:自然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科学(经济学、政治学、文艺学、 伦理学)、思维科学(心理学、逻辑学) 二、基本关系二、基本关系 1.1.生活与哲学的关系生活

4、与哲学的关系(息息相关、密切联系)(1)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并不神秘,生活哲学)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并不能说哲学源于思考)(2)生活需要哲学(生活离不开哲学)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1)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 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2)联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割。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5、方法论反映(体现)世界观 3.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世界观)(1)区别:含义不同: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 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形成不同: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则是人们自觉研究的结果 特点不同: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有;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 理论化、系统化的(2)联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世界观与哲学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所起的作用都具有双重性 4.4.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5.

6、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区别:含义不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律;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 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第二课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百舸争流的思想(一个基本问题,两种基本派别)一、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1)

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不是意 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 义。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 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 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可 知论者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

8、反映存在。 所有唯物主义者和大部分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只有少部分唯心主义者才是不可知 论者。 不可知论者的典型代表及观点: 休谟:物质对象和上帝是否存在、经验之间因果关系(或普遍必然规律)是否存在不可知 康德:自然界都是现象界或者说表象世界中的东西,而物自体是什么样子,这是不可知 的 克拉底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惠施: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 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3)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9、,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 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1.唯物主义及其基本形态唯物主义及其基本形态2.2.唯心主义及其基本形态唯心主义及其基本形态区别基 本 形 态基本观点优点局限性经典观点及代表人物联系古 代 朴 素 唯 物 主 义否认世界是 神创造的, 认为世界是 物质的坚持了唯物 主义的根本 方向,本质上 是正确的没有科学 依据;把物 质归结为 具体的物 质形态, 把复杂问 题简单化 了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 水、火、土(五行说);天地合而 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 子);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

10、王充);气者,理之依也(王夫 之);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 活火(赫拉克利特);“水”是万 物的“始基”(泰勒斯) 近 代 形 而 上 学 唯 物 主 义把物质归结 为自然科学 意义上的原 子,认为原 子是世界的 本原,原子 的属性就是 物质的属性在总结自然 科学成就的 基础上,丰富 和发展了唯 物主义具有机械 性、形而 上学性和 历史观上 的唯心主 义自然界是数目无穷、性质不同 的异质元素构成的(狄德罗); 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 本元素(培根)辩 证 唯 物 主 义 和 历 史 唯 物 主 义世界的本原 是物质,物 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 具有能动作 用正确地揭示 了物质世界 的基本规

11、律, 反映了社会 历史发展的 客观要求和 最广大人民 群众的根本 利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世界的本 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 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社会存 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 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在根本观点 上是一致的, 都承认世界 的本原是物 质,先有物 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 识基本 形态区别典型观点及代表人物联系主观 唯心 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 (人的感觉、经验、 观念、目的、意志、 心灵等)夸大为唯 一的实在,当成第 一性的东西存在即被感知(贝克莱);心外 无物、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 寂(王守仁);我思故我在(笛 卡尔);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 法(康德);宇宙便是吾心,吾 心便是宇宙

12、(陆象山);万物皆 备于我(孟子);万物都在运动, 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毕尔生)客观 唯心 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 帝、理念、绝对精 神、绝对观念等)看 作世界的主宰和本 原理生万物、未有这事,先有这 理(理在事先)(朱熹);死生有 命,富贵在天;世界的发展是 “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黑格 尔);理念论(柏拉图);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 子)二者在根本观点 上是一致的,都认 为世界的本原是 意识,物质依赖于 意识,先有意识后 有物质,意识决定 物质。第三课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时代精神的精华(一个关系,两种作用,三个统一,四个理论成果)一、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一、哲学与时代精神的

13、关系 1.1.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2.2.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就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 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二、哲学的社会作用二、哲学的社会作用 1.首先体现在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 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三、马克思主义哲学 1.

14、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三大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三大历史条件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基础:19 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 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 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本质特征) 3.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精髓(实事求是)、活

15、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邓小平理论: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本质(立党 为公、执政为民)科学发展观:主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 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三、易混易错点三、易混易错点 1.哲学能启迪智慧,使人聪明,学好了哲学就会使人聪明起来。 2.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 3.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总和,是具体知识的基础。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5

16、.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就是形而上学性。 6.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 7.凡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8.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和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一致的。 9.真正的哲学就是科学的哲学。 10.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四、时政链接四、时政链接 2009 年 12 月 5 日至 7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 总结 2009 年经济工作,对 2010 年经济发展作出部署。会议强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 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 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会议还强调,要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 费能力,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会议提出明年工作的五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提高经济 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 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