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第六中学计划总结样表(李昭君)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8161558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昌县第六中学计划总结样表(李昭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永昌县第六中学计划总结样表(李昭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永昌县第六中学计划总结样表(李昭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永昌县第六中学计划总结样表(李昭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昌县第六中学计划总结样表(李昭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永昌县第六中学2010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姓名蔡仲平职称中学一级教研组语文授课班级七(13) (14)所授科目语文填表时间201137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本期教学工作仍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及教研组工作计划为依据,切实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业务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夯实基础。让七年级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提高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工作目标:工作目标:1、提高备课的质量

2、,继续学习新大纲,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体现知识和能力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和优势,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2、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介绍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3、以“阅读”和“写作”教学为重点,带动其它方面的教学工作。 4、强化语文知识的积累,包括名言诗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成语等。5、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空间。 实施策略:实施策略:一、认真学习教育文件,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

3、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尤其要抓早抓实学生的钢笔字练习,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2三、开展课外语文学习活动,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引导学生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四、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

4、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通过传、帮、带、示范课、听课等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 工作步骤:工作步骤:(一) 、阅读:1、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用于课外阅读。2、课内阅读:对于重点篇目要精讲,并要进行配套的训练。要重在以教材为载体教会学生语文阅读的方法。 3、课外阅读: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如推荐佳作、学生推荐佳作、摘抄作业、写读书笔记、阅读检测等。要通过专题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4、学生每周必须要有 5000 字以上的课外阅读量,每周要完成 2000 字以上文字摘抄,每月必须读一本文学名著,并完成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读书笔记。5

5、、指导和训练重点:课内文言文。文言文是学生新接触到的,文言文学习要求学生认真踏实,还要肯花时间。而文言文的教学和训练又要贯穿整个学年,因此要由浅入深加大训练难度,扩大训练量。精讲课后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切实帮助学生从一开始就学好文言文。(二) 、写作:1、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和作文本,分别用于阅读、随笔和作文写作。2、进行分类训练: (1)阅读、随笔。(2)作文训练:本学期,重点是要掌握一般记叙文的写作:其基本要求如下:3懂得记叙要紧扣事件的发展,掌握几种常见的突出主题的写法。懂得修辞在文章中的作用,并能在写作实践中加以运用。认识全局与局部的特点,初步掌握详略区分,并能在写作中运用。(4)作文的训练要求:除阅读、随笔外,平时的作文指导与训练总共安排 8 次,并将考纲要求及各项训练点穿插到这 8 次指导与训练中,这样可以使作文指导更具有操作性、实效性,让学生在每次的训练中强化认识,提高能力。 (三)其它:1、强化语文知识的积累,为后阶段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诗词名句的积累。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积累。2、充分利用好教学时间:利用好早读课的语文朗读。每周一次去图书馆阅读课外书。附:教学进度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