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鼻真菌病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481326 上传时间:2017-03-1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鼻真菌病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鼻真菌病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鼻真菌病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鼻真菌病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鼻真菌病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鼻真菌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鼻真菌病(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六章 鼻真菌病 【 目的要求 】 1、了解鼻真菌病的病因及病理分型。 2、熟悉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 教学内容 】 1、一般介绍鼻真菌病的病因及病理分型。 2、详细讲解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 教学时数 】 20分钟) 真菌性鼻及鼻窦炎 定义:与真菌感染有关,由鼻腔 在机体长期使用 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接受放射治疗 等,及 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烧伤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发生。 病因:常见致病真菌:曲霉菌 真菌性鼻及鼻窦炎临床类型与病理 壁无真菌侵犯。 2 1)真菌球:真菌感染局限于鼻窦腔,黏膜和骨 ) 变应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 菌感染不仅位于鼻窦腔,同时侵犯鼻窦

2、黏膜和骨壁,并向鼻窦外周围结构和组织发展(眼眶、前颅底、翼腭窝)。 镜下特征:大量真菌,鼻窦黏膜和骨质可见真菌侵犯血管,引起血管炎、血管栓塞、骨质破坏和组织坏死等。 真菌性鼻及鼻窦炎临床表现 单窦发病,上颌窦最高。 单侧鼻塞、流脓涕、血涕或有恶臭,或无症状。 窦低密度影,不均匀,有钙化斑点。 真菌性鼻及鼻窦炎临床表现与诊断 单窦发病,上颌窦最高。 单侧鼻塞、流脓涕、血涕或有恶臭,或无症状。 窦低密度影,不均匀,有钙化斑点。 真菌性鼻及鼻窦炎临床类型与病理 1 )急性侵袭型真菌性鼻及鼻窦炎 2 )慢性侵袭型真菌性鼻及鼻窦炎 真菌感染不仅位于鼻窦腔,同时侵犯鼻窦黏膜和骨壁,并向鼻窦外周围结构和组织

3、发展(眼眶、前颅底、翼腭窝)。 镜下特征:大量真菌,鼻窦黏膜和骨质可见真菌侵犯血管,引起血管炎、血管栓塞、骨质破坏和组织坏死等。 真菌性鼻及鼻窦炎临床表现与诊断 单窦发病,上颌窦最高。 单侧鼻塞、流脓涕、血涕或有恶臭,或无症状。 窦低密度影,不均匀,有钙化斑点。 1)多有特应性体质,长期反复发作的全组鼻窦炎或鼻息肉史或合并哮喘病。临床表现类似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多累及一侧多窦。病变在鼻窦内发展,鼻窦扩张增大,鼻窦骨质吸收。临床表现:眶侧或颌面部缓慢隆起,压迫眼眶,眼球活动受限 真菌性鼻及鼻窦炎临床表现与诊断 诊断: 1) 2) . 变应原皮试或血清学: 型变态反应。 3) T:病变中央高密度

4、黏蛋白影(较均匀的毛玻璃状或极不规则的线状,有星状分布的钙化点) 鼻窦 变中央低信号、周边强信号。 4) 5) 变组织中有真菌菌丝,鼻窦黏膜、骨质中无真菌侵犯,或真菌培养( + ) 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 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 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者 临床表现:发热、鼻腔结构破坏、坏死、大量脓性结痂、眶周及面峡部肿胀,疼痛,眼部症状,腭部,颅内症状(颅内高压、癫痫、意识模糊、偏瘫) 鼻窦 及鼻腔及多个鼻窦,广泛骨破坏 诊断:病变组织、鼻黏膜或骨病理学真菌侵犯 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 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 临床表现:早起类似 期类似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 早期诊断:血性涕、较严重头痛、 鼻窦 及多个鼻窦,广泛骨破坏; 术中窦内病变,泥石样物、多量稠脓 窦黏膜肿胀、暗红色、质脆易出血 或黑色、坏死样改变 诊断:病理学真菌细胞侵入鼻黏膜或骨 治疗与效果 首选手术 配合抗真菌药物 非侵袭型真菌性鼻及鼻窦炎 清除窦内病变 保留窦内黏膜 侵袭型真菌性鼻及鼻窦炎 彻底清除窦内病变 广泛切除受累窦内黏膜及骨质 真菌球 变应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 糖皮质激素 口服、喷鼻 侵袭型真菌性鼻及鼻窦炎 伊曲霉素、二性霉素、制霉菌素 停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 疗效 真菌球 变应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 早期慢性侵袭型真菌性鼻及鼻窦炎 效果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