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三基考试试题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8124257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科三基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科三基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科三基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医科三基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科三基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科三基考试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医科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医科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姓名 科室 得分 一、单选题(共 4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 1、小儿指纹色淡主 A 内热证 B外感表证 C风证、痛证 D虚证 E血络郁闭 2、适用于“土壅木郁”证的治则是 A抑强为主 B 扶弱为主 C 补母为主 D泻子为主 E以上都不 是 3、功可润肺止咳、灭虱杀虫的药物是 A 百部 B桔梗 C紫菀 D冬花 E 杏仁 4、小儿食指络脉显于命关为 A 邪气在骨髓 B邪气深入脏腑 C邪气人络 D邪气入经 E邪气在皮毛 5、既能温中回阳,又可温肺化饮的药是 A 生姜 B干姜 C良姜 D炮姜 E煨姜 6、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 五脏为中心

2、的整体观 B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 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望闻问切和辨证论治 E辨证求因和审因论治 7、 内热津伤者见 A 口渴喜冷饮 B渴而喜热饮 C口渴饮水少 D饮入则吐 E 口干但欲漱不欲咽 8、 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A 炎上 B润下 C稼穑 D曲直 E 从革 9、对血液运行具有促进作用的是 A心 B肺 C 脾 D肝 E 肾 10、性平无毒的熄风止痉药物是 A 牛黄 B天麻 C全蝎 d 地龙 E羚羊角 11、脾胃湿热可见 A 目眦赤 D白睛赤 C白睛变黄 D眼睑红肿湿烂 E全目赤肿,迎风流 泪 12、冬虫夏草的功效是 A益肾补脾 B益肾养心 C益肾养肝 D益肾补肺 E,益肾和胃 13、瘀

3、血证可表现为 A 咽干口燥 B口淡不渴 C 口渴,饮后即 D但欲漱水不欲咽 E 口渴引 饮 14、“肾者,胃之关也”主要是针对 A 肾主宰水液代谢的作用 B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作用 C肾司二便的作用 D肾的固摄作用 E以上都不是 15、“玄府”是指 A胞宫 B大脑 C肛门 D血脉 E汗孔 16、刺蒺藜和菊花的共同作用是 A 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B疏散风热,平肝明目 C疏肝解郁,平抑肝阳 B 疏肝解清热解毒 E疏散风热,凉血止血 17、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主要依据是 A 病种 B病名 C症状 D体征 E证候 218、狂证的病机为 A 痰气郁结 B痰火扰心 C风夹痰 D 肝风内动 E肝阳上亢 19、

4、对于出血兼有瘀滞者,应首选 A 三七 B白及 C槐花 D地榆 E 棕榈炭 20、实热证可见 A 汗出蒸蒸 B动则汗出 C 睡时汗出 D半身汗出 E冷汗淋漓 21、“命门之火”实际上是指 A心阳 B肝阳 C 脾阳 D肾阳 E肺阳 22、“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指的是 A 阴阳对立制约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协调平衡 D,阴阳相互转化 E阴阳互为消长 23、临床使用活血化瘀药治疗积聚痞块,最宜配伍哪种药物 A 温里祛寒药 D清热凉血药 C 燥湿化痰药 D益气补血药 E行气软坚 药 24、肝郁化火多见 A 洪数脉 B浮数脉 C 滑数脉 D濡数脉 E弦数 25、极细而软,若有若无,按之欲绝 A 虚脉 B

5、紧脉 C 微脉 D弱脉 E满脉 26、“七冲门”中,唇为 A飞门 B户门 C吸门 D幽门 E 阑门 27、能治疗瘰疬、痰核、积聚等证的药味是 A 辛味 B 酸味 C苦味 D咸味 E甘味 28、极软而沉细 A 虚脉 B紧脉 C 微脉 D弱脉 E满脉 29、称为“传导之官”的是 A 六腑 B胃 C 小肠 D大肠 E膀胱 30、久泻不止,脱肛,气短不续者,多见于 A 脾阳虚证 B肾阳虚证 C 脾气下陷证 D肠虚滑泻证 E肝脾不调 证 31、具有滑利关节,补益脑髓功能的是 A气 B 血 C津 D液 E精 32、有“疮家圣药”之称的药物是 A 连翘 B金银花 C蒲公英 D紫花地丁 E,黄连 33、既能行

6、气安胎,又能发表散寒,解鱼蟹毒的药物是 A 砂仁 B黄芩 C 紫苏 D白术 E白豆蔻 34、既能泻下通便,又能清肝、杀虫的药物是: A使君子 B芦荟 C苦楝子 D番泻叶 E雷丸 35、水谷精微与清气相结合生成 A 卫气 B 营气 C 宗气 D 真气 E 中气 36、积于胸中,上出喉咙,下注气街的气是 A 心气 D肺气 C元气 D 宗气 E卫气 37、既能利水通淋,又能通经下乳的药是 A 车前子 B木通 C 王不留行 D穿山甲 E泽泻 3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疫疠之邪的致病特点 3A 发病急、病情重 B传染性强 C流行性强 D 症状相似 E易 阻滞气机 39、脏腑阳热亢盛或邪热内结见于 A舌淡白瘦

7、薄 B舌红绛少苔 C舌红有裂纹 D舌红绛有芒刺 E舌红苔薄黄 40、除哪项外,均是车前子的功效 A 利水通淋 E利水消肿 C清热解毒 D清肺化痰 E清肝明目 二、问答题(每题 10分, 共20分) 1、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应用 2、试述平脉、濡脉、弦脉、滑脉、促脉的脉象特征及主病 4答案: 一、 1-5 DAABB 6-10 CADAB 11-15 DDDAE 16-20 BEBAA21-25 DDEEC 26-30 ADDDC 31-35 DACBC 36-40 DBEDC二、2、平脉:其形态是三部有脉,一息四至,不浮不沉,从容缓和,节律一致,尺脉沉取 有一定力量,随生理活动和气候环境有所变化,是正常人的脉象。 濡脉:脉象是浮而细软,主虚,主湿 弦脉:脉象紧张,端直而长,如按琴弦。主肝胆病,主痛,主痰饮 滑脉:脉象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园滑,主痰饮、食滞、主实热 促脉:脉来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主阳盛实热,气血痰饮宿食停滞,也主肿痈。促而细 小无力,多是虚脱之象。 1、生理功能: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血气,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作用;调节功能平衡; 经络学说的应用:阐释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