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侯第二中学连江华侨中学等五校教学联合体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112237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闽侯第二中学连江华侨中学等五校教学联合体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闽侯第二中学连江华侨中学等五校教学联合体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闽侯第二中学连江华侨中学等五校教学联合体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闽侯第二中学连江华侨中学等五校教学联合体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闽侯第二中学连江华侨中学等五校教学联合体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闽侯第二中学连江华侨中学等五校教学联合体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闽侯第二中学连江华侨中学等五校教学联合体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福建省闽侯第二中学、连江华侨中学等五校教学联合体福建省闽侯第二中学、连江华侨中学等五校教学联合体 2017-20182017-2018 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 1、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2525 分)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每小题 3 分,共 9 分)自然作为环境与自然作为其自身是完全不一样的。自然作为其自身以自身为本位,与人无关。而自然作为环境,它就失去了自己的本体性,成为人的价值物。一方面,它是人的对象,相对于实在的人,它外在人。但另一方面,当它参与人的价值创造时,就不是人的对象,而是人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人的另一体,在这个意

2、义上,环境与人不可分。自然当其作为人的价值物时,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作为资源,二是作为环境。资源主要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人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向自然获取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但是必须有个限度,超出限度就可能造成整个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或某些资源的枯竭。一般来说,环境比资源外延要大,但更重要的是,资源是人掠夺的对象,而环境是人的家园。从自然界掠夺资源,不管手段如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而将自然界看着环境,不管这里的自然条件如何,人总是力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对于当今人类来说,重要的是要将自然看成我们的家。家,不只是物质性的概念,还是精神性的概念。环境美的根本性质是家园感,家园感主要表现为环境对

3、人的亲和性、生活性和人对环境的依恋感、归属感。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居住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宜居、利居、乐居。当前各地都在创建人类的宜居环境,提出建设花园城市,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等诸多主张,但“宜居”在城市功能的各层次中,只是基础,重在环境保护。而“利居”仍然没有摆脱将环境当作资源的观念。环境一旦成为利用的对象,它与人的关系就存在某种对立。只有“乐居” ,人与环境的关系才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的,而且这种和谐具有亲缘性、情感性、文化性。亲缘性,说明环境与人共生的关系。情感性,说明环境与人的内在心理的关系。文化性,说明乐居具有丰富而又深刻的文化意味,浓缩提炼了人类文明的精华,真正体现了家园感。家园感的实

4、现离不开对环境进行建设。环境建设有两种指导理念:一是功利的原则,二是审美的原则。两个原则必须是统一的,且应以审美原则为主导,也就是说可以将工程建设转行为景观建设,让工程既有利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又有利于人类的审美。此外,家园感的实现也离不开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一是需要科学技术,二是需要理念。在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理念中, “审美的环境保护”理念有积极意义。这里“美”的构成是丰富的,既有来自生态方面自然方面的美,也有文明方面的人工的美。这样, “审美的环境保护”不仅包含了以生态平衡为最高原则的科学的“真”的保护,而且高于“真”的保护。比如,城市中的湖水被污染了,按“真”的保护,主要在治理污染,在一定

5、程度上恢复它的生态平衡;而按审美的保护原则,不仅要治理污染,还要进一步做一些美化,如湖岸栽花、湖中养鱼建亭等。- 2 -环境作为人的家园,既是空间的,也是历史的。我们应该适度开发自然资源,高度重视保护自然资源,并努力建造乐居的环境。1. 下列有关“环境”和“资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 资源外延小于环境,主要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只有改变获取资源的手段,才能使人与自然不再对立。B. 自然作为环境,失去了自己的本体性,成为人的家园。这种情况下,人总是力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C. 作为环境的自然与作为资源的自然都是人的价值物,参与到人的价值创造中。但二者又有所不同。D.

6、 自然作为资源,可以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是人掠夺的对象,而不加限制地掠夺会造成严重的后果。2. 下列对原文第二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环境对人的亲和性与人对环境的依恋感是家园感的表现。乐居满足了人在环境方面的全面需要,因而乐居是环境建设的最高目标。B. 利居,仍然把环境作为利用的对象,即重视自然作为资源的价值,忽略自然作为环境的价值。C. 乐居既要体现人与环境的共生关系,又要满足居住者对环境的情感认同,还要体现深厚的文化感,三者缺一不可。D. 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人类对家的居住功能的追求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宜居、利居、乐居,其中宜居是基础。3. 根据原文的

7、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由于资源的枯竭会危及人的生存,所以人类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环境。但与此同时,适度开发自然资源的工作也不能停。B. 湖岸植树栽花,湖中养鱼建亭等保护环境的做法,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空间,而且也让家园感具有了持续性。C. “审美的环境保护”理念中“美”的构成是丰富的,它高于科学的“真”的保护,因而保护环境首先要考虑人工美的因素。D. 环境建设的指导原则应强调功利与审美的统一。例如,可以将工程建设转行成景观建设,也就是将审美理念融入工程规划中。(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 48 题(16 分)都江堰(节选)余秋雨一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

8、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3 -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

9、废驰,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有了它,才有刘备、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它,就是都江堰。三这

10、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画影的李冰。四川有幸,中国有幸,公元前 251 年出现过一项毫不惹人注目的任命:李冰任蜀郡守。此后中国千年官场的惯例,是把一批批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而李冰,却因官位而成了一名实践科学家。这里明显地出现了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它要实施的事儿,既具体又质朴。他领受了一个连孩童都能领悟的简单道理:既然四川最大的困扰是旱涝,那么四川的统治者必须成为水利学家。前不久我曾接到一位极有作为的市长的名片,上面的头衔只印了“土木工程师” ,我立即追想到了李冰。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能,但因有过他,中国也就

11、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11治纲领。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那把12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覆辩论。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他开始叫人绘制水系图谱。这图谱,可与今天的裁军数据,登月线路遥相呼应。13- 4 -他当然没有在哪里学过水利。但是,以使命为学校,死钻几载,他总结出治水三字经14(“深淘滩,低作堰” ) 、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 ) ,直到二十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他没有料到,他治水的韬略很快被替代成治人的计谋,他没有料到,他想灌溉的沃

12、土15将会时时成为战场,沃土上的稻谷将有大半充作军粮。他只知道,这个人种要想不灭绝,就必须要有清泉和米粮。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16思考。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资料,只留下硬扎扎的水坝一座,让人们去猜详。人们到这儿一17次次纳闷:这是谁呢?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站在江心的岗亭前, “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没有一个人能活得这样长寿。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18有什么样的起点就会有什么样的延续。长城半是壮胆半是排场,世世代代,大体是这19样。直到今天,长城还常

13、常成为排场。都江堰一开始就清朗可鉴,结果,它的历史也总显出超乎寻常的格调。李冰在世时已考虑事业的承续,命令自己的儿子作三个石人,镇于江间,测量水位。李冰逝世四百年后,也许三个石人已经损缺,汉代水官重造高及三米的“三神石人”测量水位。这“三神石人”其中一尊即是李冰雕像。这位汉代水官一定是承接了李冰的伟大精魂,竟敢于把自己尊敬的祖师,放在江中镇水测量。他懂得李冰的心意,唯有那里才是他最合适的岗位。这个设计竟然没有遭到反对而顺利实施,只能说都江堰为自己流泻出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石像终于被岁月的淤泥掩埋,本世纪七十年代出土时,有一尊石像头部已经残缺,手20上还紧握着长锸。有人说,这是李冰的儿子。即使

14、不是,我仍然把他看成是李冰的儿子。一位现代作家见到这尊塑像怦然心动, “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 ,作家由此而向现代官场衮衮诸公诘问: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出土的石像现正在伏龙观里展览。人们在轰鸣如雷的水声中向他们默默祭奠。在这里,21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4. 文章第一部分一直用“它”来指代都江堰,直到这部分结束才标示出“它”的名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该部分反复提到“它”有什么作用?(4 分)5. 联系上文,说说你对“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这句话的理解。(3 分)6.

15、文章第一部分倒数第二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 分)- 5 -7. 解释文中划线的“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 ”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3 分)8. 作者认为, “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6 分)二、二、古古代代诗诗文文阅阅读读 ( (4 46 6 分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共 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董汉儒,开州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河南府推官,入为户部主事。疏陈减织造、裁冒滥诸事。且曰:“迩来九阍三殿间,惟闻纵酒、淫刑

16、、黩货。时事可忧,不止国计日绌已也。”不报。朝鲜再用兵,以郎中出理饷务。寻迁山东佥事,进副使,历湖广左右布政使,所在有声。四十年就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帝赐福王庄田责湖广四千四百余顷汉儒以无所得田请岁输万金代租不听楚宗五十余人,讦假王事获罪,囚十载,汉儒力言,王,假也,请释系者。又为满朝荐、卞孔时等乞宥。俱不报。忧归。光宗立,召拜工部右侍郎。旋改兵部,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天启改元,辽阳失,简精卒二千入卫,诏褒之。明年秋,以左侍郎协理戎政。未上,擢兵部尚书。时辽地尽亡,汉儒请逮治诸降将刘世勋等二十九人家属,立诛逃将蔡汝贤等,报可。毛文龙居海外,屡以虚言诳中朝,登莱巡抚袁可立每代为奏请。汉儒言文龙计画疏,虚声未可长恃;又请诛逃将管大籓、张思任、孟淑孔等,语甚切。帝命逮治思任等,而大籓卒置不问。诸镇援辽军多逃逸,有出塞投插部者。汉儒请捕获立诛,同伍相擒捕者重赏;且给饷以时,则逃者自少。帝亦嘉纳。奄人王体乾、宋晋、魏忠贤等十二人有旧劳,命所荫锦衣官皆予世袭。汉儒据祖制力争,帝不从。给事中程注、御史汪泗论等合疏谏,给事中硃大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