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基础知识概念(八年级上学期)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8103382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基础知识概念(八年级上学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物理基础知识概念(八年级上学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物理基础知识概念(八年级上学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物理基础知识概念(八年级上学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物理基础知识概念(八年级上学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基础知识概念(八年级上学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基础知识概念(八年级上学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基础知识 让我们起航 1、实验时,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让一个因素改变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2、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可靠的定量比较。 3、测量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叫做单位。合适的测量工具或仪器。 4、国际上制定了一套统一的度量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 (SI)物理量单位名称单位符号测量工具长度米m刻度尺质量千克kg托盘天平时间秒s秒表、打点计时器5、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他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温度改 变而改变。 6、托盘天平各部件的名称:底座 横梁托盘 标尺平衡螺母 指针刻度盘 游码 7、使用托盘天平的步骤: (1)测量前天平的调节:先将托盘天平放在

2、水平桌面上,再将游码对准横梁标尺的零刻度 线,然后调节平衡螺母。如果此时指针偏右,应将它向左条,使横梁平衡。 (2)质量的测量:将待测的量轻放于已经调好的左盘内,估计待测物体的质量,将适量的 砝码用镊子夹取放在右盘内。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3)将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的刻度值相加,既是被测物体的质量。 (4)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并使游码归零。 8、在使用刻度尺时,首先应看清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所表示的单位和大小,其次看一下刻 度尺的量程(最大测量值)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若标记物或视线正好与某刻度对齐, 就应该按该标度读数。若标记物或视线位于两刻度之间,不需要估读

3、,方法时按所靠近的 那条刻度线,若看起来正好位于两条相邻刻度线中间,可按两边任意刻度读数。 9、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 50 赫兹,即它每打两个点所用的时间间隔为 0.02 秒。第一章 声 1、任何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震动而产生的。物理学中把发声体的震动在空气或其他物质中 的传播叫声波;其中我们把空气或其他物质称为介质。声波是一种疏密波。 2、声音无法在真空种传播,但是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 3、声音传播的速度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介质的种类有关,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为固体、液 体、气体。 4、在零摄氏度的空气中声速约为 332 米每秒;在十五摄氏度的空气中声速约为 340 米每秒。5、回

4、声是由于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被障碍物反射而产生的,利用回声还可以加强延长原声或 测量距离。 6、不同的障碍物表面对声波的反射盒吸收能力不同。通常坚硬光滑的表面反射声波的能力 强,松软多孔的表面吸收声波的能力弱。不同形状的反射表面对声波的反射效果也不同。 7、如果反射的声波在直接传入耳中的声波终止 0.1 秒以后传入耳中,人耳就能把它们区分 开来;如果间隔小于这个时间,人耳就无法区分它们,听到的声音加强或延长。8、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强弱的程度叫做响度(也叫音量) ,它和发声体的振幅有 关,还跟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9、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它和发声体震动的快慢有关。例如:弦越紧、越细、张得越紧

5、震 动时发出的声音的语调就越高。 10、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每秒震动的次数叫做频率,用 f 表示。其单位是赫兹,符号 Hz。 11、人耳的听觉范围为 20 赫兹至 20000 赫兹。超声波的频率超过了 20000 赫兹,次声波的 频率低于 20 赫兹。 12、我们只要一听到熟人的讲话声,就能判断出讲话者是谁,判断依据是声音的特征之一: 音色。频率组合不同,音色就不同。 13、悠扬、悦耳的声音叫做乐声,它的震动波形是有规律的。在物理学中把发射体做无规 律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14、噪声对人体健康有害,人们应该积极有效地控制噪声源、控制噪声传播途径以及保护 受噪声影响者这三个环节进行控制。第二章

6、 光 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这空中的传播速 度为 310 米每秒,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都小。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 形象的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当光射到平面镜或其他光滑平整的表面时会发生镜面反射,当光射到粗糙的表面时会发 生漫反射。黑板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电影幕布是发生了漫反射。 4、平面镜成像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想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由此规律可以得出:像与物体

7、关于镜面来说 是对称的。 5、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的像叫实像。例如:小孔成像。不是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的像叫虚像。 例如:平面镜成像。光屏能够接到的像是实像。 6、晴天,树叶下光斑的形状时圆形的,这是小孔成像所形成的,成像物体是太阳。 7、 “立竿见影,如影如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镜中花,水中月”是光反射的现 象。 8、平面镜的作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能够成像。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外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

8、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 法 线折射。(2)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810于 远法线折射。(3)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 ,折射角入射角0 度。3、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 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二、透镜 1、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0):即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汇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焦 点。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掌握各种光路 3、凸透镜的球面越凸,焦距就越短,对光线

9、的汇聚作用就越明显。 4、凸透镜对光现有汇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运用 1、试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 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蜡烛在焦点以 内 烛焰在焦点上 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蜡烛到凸透镜的 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坐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像的性质倒、正 放、缩 虚、实像距应用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照相机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v2f 幻灯机Uf 正立 放大 虚像v

10、u放大镜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1)uf 是实像和虚像,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2)u2f 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3)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 ,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成实像时:(5)成虚像时 物距减小 像距减小 像变小(增大) (增大) (变小)第三章 运动和力 1、机械运动 1、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3、用来判断物体 A 是否运动的物体 B 叫做参照物。 4、任何物体都可作为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

11、物距减小 像距增大 像变大 (增大) (减小) (变小)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5、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 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2、直线运动 1、运动物体通过路径的长度叫做路程。: 2、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如果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越多,运动越快。 (2)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越少,运动越快。 (3)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赛跑运动员比

12、较快慢采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实际问题中多 采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4、速度 (1)定义: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用符号 v 表示。 (2)物理定义:速度时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v=st 变形公式:s=vt t=sv (4)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米/秒,读作米每秒。还有常用单位千米/时,读作千米每小时。 两单位中米/秒大。换算 1m/s=3.6km/h。人步行速度我、约为 1.2m/s 合 4.32km/h。它表示 的物理意义是人步行时每秒通过的路程为 1.2 米。 (5)速度图像: S-t V-tS/m v/m/s

13、t/s t/s 3、力 1、定义:任何力都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3、力的作用效果: (1)使物体发生形变。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速度大小是否改变和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字母 N 表示。 5、力的感性认识:手握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一牛。 6、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

14、、作用点,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8、力的表示法: (1)力的图示 A、定义:用一段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 B、具体做法: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末端画个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用线段的起点画一个圆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图中还附有标度。(2)力的示意图:不需要严格的表示出力的大小,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简易图示 叫力的示意图。 4、重力 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 2、定义: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用符号 G 表示。重 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3、大小为 G=mg,其中 g=9.8 牛/千克,它表示质量为 1 千

15、克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为 9.8 牛。 g 的大小反映了物体所在的星球对物体吸收作用的强弱。 4、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中垂线,分别检查物体是否垂直和面是否水平。 5、作用点: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 心上。不规则的物体可用悬挂法测出。 5、力的合成 1、合力的概念: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叫 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2、力的合成概念:求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合成过程。 3、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规律: (1)若两个力方向相同,则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力之和,方向与这两个力方向相同。 (2)若两个力方向相反,则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力之差,方向与较大力方向相同。 6、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课本上研究的二力平衡条件) (1)大小相等 (2)方向相反 (3)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