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实习报告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8103244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烟台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烟台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烟台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烟台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烟台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烟台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台实习报告(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山东师东师范大学范大学人口人口资资源与源与环环境学院境学院 烟台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烟台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专业专业班班级级:地理科学:地理科学 0802 姓名:姓名:许姗姗许姗姗学号:学号:200801410226 日期日期 : :2010 年年 9 月月 6 号号 目录目录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第一节 实习的目的与任务.3第二节 实习区地理概论 .4第二章第二章 土壤概况土壤概况第一节 本区土壤分类系统及分布.5第二节 迎口山土壤 .6第三节 芝罘岛土壤观测 8第四节 牙山土壤观测.9第三章第三章 植被概况植被概况 第一节 本区植被介绍 .9第二节 牙山植被介绍 .10第三节 样方

2、法的使用 14第四章第四章 气候概况气候概况第一节 仪器使用 .16第二节 牙山气候介绍 .18第五章第五章 实习感悟实习感悟 20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第一节第一节 实习目的与任务实习目的与任务一一.实习的目的实习的目的为了更好的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第一手野外资料,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对野外自然地理现象有亲身体验,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能吃苦受累的奋斗精神。二二.实习的主要任务实习的主要任务系统的了解烟台地区植被土壤、地质地貌、气候水文要素,以此掌握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对自然地理有一个综合全面的认识,学会野外考察所必需的基本要领和工作方法,掌

3、握一定的野外工作技能。1、 掌握土壤分类方法2、 用已学知识结合试验对土类进行判定3、 尝试分析土壤成因4、 掌握野外工作方法5、 掌握牙山主要植被6、 学会使用样方法测定植物密度7、 尝试分析植被与土壤的关系8、 掌握一些常见仪器的使用9、 复习野外实习报告的书写第二节第二节 实习区地理概况实习区地理概况烟台地处山东半岛东北部,位于东经 1193412157,北纬 36163823,濒临黄、海两海,北与辽宁大连东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南与青岛毗邻。辖 4 区 7 市 1县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括芝罘、莱山、福山、牟平四个区,莱阳、海阳、莱州、蓬莱、栖霞、招远、龙口七个市和长岛县。全市面积

4、 1.37 万平方公里,人口 646.8万。这里山海相映,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全年平均气温 12,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以“黄金海岸、人间仙境、鲁菜之乡、葡酒名城”的美誉著称于世,是海内外游客理想的滨海生态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胜地。境内地形复杂,中部有绵延起伏的莱山山脉。自东向西较大的山岭由昆嵛山、牙山、艾山、罗山、大泽山等。海拔都在五百米以上,其中牙山,艾山主峰 800 米左右,昆嵛山高达 923 米,是全市最高峰。平原洼地分布在西南莱阳及西南部北部的莱州,龙口及牟平沿海一带,其余部分多由 200 米以下的丘陵构成。市内河流较多,由于山坡陡峻,源近流短,均系山溪性河道,流量随季节变化

5、悬殊。海岸线长,蜿蜒曲折,岛屿众多,以庙岛海峡分割为渤海与黄海。以西渤海岸多为沙岸,低线平直;以东南海岸多属岩岸,海岸曲折。第二章第二章 土壤概况土壤概况第一节第一节 本区土壤分类及分布本区土壤分类及分布烟台市属典型丘陵区,地形条件复杂,成土母质类型多样。农业历史悠久,土壤类型众多,土壤资源丰富,为农、林、牧、副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一)土壤分类系统(一)土壤分类系统根据本市第二次土壤普查,全市共有八个土类,十九个亚类,四十四个土属,一百二十个土种(表 2)(二)土壤分布概况(二)土壤分布概况土壤的分布规律,既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又受区域性因素所制约,随着成土条件的变化,土壤类型的空间的组合上

6、,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全市八大土类包括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盐土、水稻土、山地草甸型土、风沙土等。其中以棕壤分布面积为最大,潮土次之,褐土第三,其他面积均较少。棕壤分布广泛,大体以穴房(莱阳市)至解家庄(牟平区)直线为界,以东比较单一,广泛分布在山地、丘陵以及平原高地上;以西褐土与棕壤并存。棕壤是烟台主要的地带性土类,面积约占全市的 80%,是本市主要的农、林用地。褐土集中分布养马岛(牟平区)至莱州沿海一带和莱阳境内的两个区域,它是烟台市地带土类之一,面积较小,仅在西北侧一隅有少量分布,约占总面积的 5%,目前多为耕地。潮土分布在大小河流两侧的平原上,受成土母质影响,在棕壤区内均无石灰反

7、应,显微酸性至中酸,在褐土区内侧往往显石灰性。滨海潮土、滨海盐化潮土等集中在滨海平原一带,面积很小。砂姜黑土集中在莱阳,莱西低洼地带,土体粘重,障碍生产;山地草甸土只分布在昆嵛山顶部,面积很小,仅有 1.3 万亩;风沙土集中分布在滨海一带,目前多已固定,有的已向地带性棕壤发育;盐土分布在滨海平原带,目前已多开垦田,进行养殖。土壤垂直分布规律决定于建谱土壤类型和山体高度。市内山地很多,但高度不大,唯昆嵛山最高(923 米)随生物、气候条件的变化,土壤类型及其组合,表现出一定的分异现象,自下而上依次可见潮棕壤普通棕壤+白浆化棕壤棕壤性土+酸性棕壤山地暗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型土(图 1)0230 M30

8、0M600900MM12345图 1 昆嵛山土壤类型的垂直分异第二节第二节 迎口山地区土壤观测迎口山地区土壤观测迎口山地区是烟台蓬莱地区典型的火山地貌区,此地土壤为棕黄色砾质粘土,呈深绿色,0.52.8 米。按照地理发生分类是棕壤,按照标准分类法成为火山灰土。棕壤形成过程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粘化过程,淋溶过程和较强的生物循环过程。在粘化作用和淋溶作用下,剖面中部有一粘粒含量较高,质地粘重心土层,腐殖质一般发育良好,有机质含量在 3%左右(耕作后有机质明显下降) ,通体无灰性反应,pH 6.5,微酸至酸性,可与褐土区别。褐土的成土过程有明显的淋溶淀积过程,一般为含 Ca、My 岩石的淋溶,主要为碳

9、酸钙的淋溶。褐土的 PH 大于 7、5,呈偏碱性。迎口山地区是普通棕壤,主要分布于缓坡丘陵的中下部沟谷阶地和山麓地带,普通棕壤具有棕壤的典型性特征,剖面发育完整,土体构型为 Ao-Ab-Bt-C 型,土壤颜色以棕色为主,盐基饱和度高。典型棕壤一般土体深厚,土壤质地较好,面积大,宜种广,已全部垦为耕地,粮作以小麦、玉米为主。花生亦有相当面积,尤其适应水果生产。第二节第二节 芝罘区土壤观测芝罘区土壤观测芝罘区土壤分 6 大类 9 个亚类 13 个土属 32 个吐种,有棕壤土类,褐土类,潮土类,盐土类,水稻土和风砂土。我主要考察了芝罘岛地区的土壤,芝罘岛是我国最大,世界上有名的陆连岛,位于芝罘区的北

10、部,此地的土壤为棕壤土类,主要分布芝罘地区北部和中部山丘地带,续分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三个亚类。在本区测得的土壤 PH 介于 4 至 4.5 之间,呈酸性,是当地的地带性土壤,属于淋溶土岗中的酸性粘盘淋溶土纲。棕壤是在酸性的母质上发育形成的,土壤中的盐基离子大多被淋溶掉。从上往下可分为四层,依次为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粘化层和母质层。褐土四个分层依次为腐殖质层、粘化层、钙基层和母质层。测土壤的 PH 和颜色从下往上侧。芝罘区的芝罘岛有潮棕壤的分布,潮棕壤分布在平原较高的地形部位,地下水位较高,土体下部受潜水影响,常在粘化层之下可见有锈斑、锈纹层。因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又具灌溉之利,历来就是本

11、地区高产稳产田集中分布地区,多种植小麦、玉米,肥力较高。第三节第三节 牙山土壤观测牙山土壤观测牙山的地带性土壤为棕壤,另外在黄土母质上有少量褐土。此处棕壤为酸性棕壤,分布在森林覆盖度大酸性岩的山地中上部,淋溶作用强,生物积累十分明显,PH 值 5.0 左右,B 层不发育。酸性棕壤是一种盐基不饱和,具有较强的酸性,但又无灰化特征的棕壤,酸性棕壤的农业利用价值较差,它们或酸、或瘦、或薄,土壤质地过沙或过粘,存在限制因素较多,对作物生长限制较大,只能种植玉米、大豆和小杂粮,产量低而不稳,是棕壤地区的主要低产土壤类型。但是牙山由于植被覆盖率高,腐殖质层较厚。第三章第三章 植被概况植被概况第一节第一节

12、本区植被介绍本区植被介绍烟台市属暖温带中生落叶阔叶林分部地区,但原始森林已遭破坏,现有森林均为封山造林和建国后人工造林,市内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明显,植被类型众多,植被资料丰富,据调查,全市有 1043种,其中木本植物有 408 种,草本植物有 513 种,农作物有 127 个品种,为本市多种经营及商品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本市境内山丘起伏,沟壑纵横。纵观全市,植被的地域分布受不同地貌、土壤类型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山丘中上部,由于坡陡、土薄、植物覆盖率低主要分布有赤松林、刺槐为主,黑松次之,昆嵛山等地有引种的日本落叶松,灌木主要由胡枝子、黄荆、华北绣线菊、映山红、郁李、白檀等。

13、草本主要有黄背草、野古草、羊胡子草、百里香、瓦松、金茅、地榆等。阔叶杂木林,尚有果园分布。第二节第二节 牙山植被介绍牙山植被介绍牙山所处气候条件优越,雨热同期,对植物生长极为有利,植物种类组成丰富,其中野生植物资源极为丰富 分析牙山植物区系组成,仍是华北地区常见种类为主,如:悬铃木、赤松、麻栎、槲栎、胡枝子、此外,尚可见不少南方亚热带成分的植物,如三桠乌药、 、白檀、枫杨(燕子树) 、盐肤木、漆树等,东北成分植物有紫椴(Tilia amurcsis)等等。值得指出的是这些植物目前已成为牙山落叶阔叶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国以来,人工引种不少南北方植物,如 1952 年引自南方的杉木,1959 年

14、引自浙江的毛竹、水杉,以及北方的红松、黄蘖等,这些植物目前在山区有的已经成为半自然生长状态牙山主要植被类型、分布规律及群落特征 (1)植被来源: 老第三纪第四级本地已经存在的物种 南方亚热带的物种:樟等 西北成分 东北成分 (2)主要植被: 据调查,山区主要植被类型有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灌木林、草甸、荒山灌草林等,具体可分为赤松林群系、各种栎群系、杨柳林群系、椴树、水榆、盐肤木构成落叶阔叶杂木林群系、白檀、胡枝子灌木林群系、羊胡子草草甸群系。 山区植被分布有一定规律,随着海拔高度,以及坡度、坡向的不用,植被分布均有不同,以主要建群植物垂直分布情况图可以看出植被垂直分异的规律性,赤松

15、生长茂密旺盛,个别赤松植株树龄已达100 年左右,生长甚好,这说命牙山的气候与土壤是非常适应赤松的生长和发育的。各种栎类构成的落叶阔叶林大多分布在阳坡或半阴坡山地,目前大部分麻栎、槲栎都形成灌丛状态,仅有少数荫蘖枝条被选留成单株成林,但面积不大。海拔较低的山谷,常可见盐肤木林、杂木林以及枫杨、毛白杨、柳等组成的落叶阔叶林,它们一般生长得很好,但较高,所有大有发展前途。 海拔较高的山脊由于小气候小地形的影响,常见有小面积的灌木林、山地草甸以及荒山灌草丛等类型,这些群落种类组成比较简单且外貌单调。 今将主要类型的群落特征分述如下: (1)针叶林 在牙山分布最广,除少数引种针叶树外,一般以赤松为主,近年来因虫害常用落叶林与黑松林改建,在海拔稍高处改建的落叶松生长较好。 赤松林:赤松是山东松科的特有种,叶两针一束。是牙山主要针叶林,在阴坡或半阴坡上,长郁闭成林,外貌单调,林相较整齐;随着赤松林在山区分布地生境差异,林下灌木草本植物有明显不同,因而可见不同赤松林群落,在山坡中下部阴坡、半阴坡上土壤比较肥沃深厚处,常分布赤松山兰羊胡子草群落,这里赤松生长良好,树干挺直,郁闭度较大,树龄 20 年的赤松林平均数高 9 米,胸径 12 厘米,组成乔木第一层,这些均可材用;在林下更新苗中赤松占绝对优势。灌木主要为山兰。草木植物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